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水栓塞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1
作者 刘畅 姜丹 +1 位作者 刘远远 邹娜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病例1:待产妇,36岁,以“停经40^(+2)周,腹痛”为主诉入院。本次妊娠为促排卵+人工受精助孕,G1P0,孕期顺利,定期产检,入院后测血压124/91 mm Hg。该患者为瘢痕体质,阴道试产意愿强烈,于分娩过程中出现抽搐,临床考虑为子痫,立刻给予解痉... 病例1:待产妇,36岁,以“停经40^(+2)周,腹痛”为主诉入院。本次妊娠为促排卵+人工受精助孕,G1P0,孕期顺利,定期产检,入院后测血压124/91 mm Hg。该患者为瘢痕体质,阴道试产意愿强烈,于分娩过程中出现抽搐,临床考虑为子痫,立刻给予解痉降压等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栓塞 病理学 妇产科病理学 产科病理学 AFE
下载PDF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于水 王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74-76,81,共4页
目的探讨与乳腺浸润性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为术前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提供参考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体育新城院区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 目的探讨与乳腺浸润性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为术前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提供参考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体育新城院区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分子分型、病理分级、原发肿瘤灶数、微乳头结构及脉管浸润与否的信息。通过多因素分析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70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29例,未转移41例。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的肿瘤大小及脉管浸润与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年龄、病理分型、分子分型、病理分级、原发肿瘤灶数及是否伴有微乳头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3.5 cm(β=1.829,OR=6.226,P=0.021,95%CI=1.315~29.490)及脉管浸润(β=2.578,OR=13.171,P<0.001,95%CI=3.861~44.937)是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大小(≥3.5 cm)及脉管浸润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针对危险因素实现乳腺癌患者的精准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癌 腋窝淋巴结 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52例伴MELF模式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伟 于水 +1 位作者 宋波 王亚萍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伴微囊、拉长、碎片化(microcystic, elongated, fragmented, MELF)模式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309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资料,其中52例为伴MELF模式子宫内膜样癌,257例为... 目的探讨伴微囊、拉长、碎片化(microcystic, elongated, fragmented, MELF)模式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309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资料,其中52例为伴MELF模式子宫内膜样癌,257例为非MELF模式子宫内膜样癌。分析两种模式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异。临床病理数据比较采用χ^(2)和t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样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基于Kaplan-Meier方法分析5年生存情况,并使用对数秩检验比较结果差异。结果 MELF模式与非MELF模式相比,绝经人数(χ^(2)=4.925,P=0.026)、术前血清CA125水平(χ^(2)=13.197,P<0.001)、宫颈管间质侵犯(χ^(2)=7.188,P=0.007)、浸润肌层深度(χ^(2)=21.749,P<0.001)、脉管侵犯(χ^(2)=43.784,P<0.001)、淋巴结转移(χ^(2)=53.268,P<0.001)及FIGO分期(χ^(2)=55.11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宫颈管间质侵犯(OR=3.953;95%CI:1.590~9.829;P=0.003)、脉管侵犯(OR=11.421;95%CI:3.174~41.097;P<0.001)和MELF模式(OR=5.830;95%CI:2.442~13.922;P<0.001)是影响子宫内膜样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与非MELF模式相比,伴MELF模式子宫内膜样癌的5年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DFS)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虽然伴MELF模式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高侵袭性相关,但与非MELF模式的预后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F 子宫内膜样癌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