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治疗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春才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7期39-40,共2页
目的关于手术方案对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的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选择保守治疗的2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不同... 目的关于手术方案对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的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选择保守治疗的2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不同方案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FOAS评分为(92.15±4.44)分,高于对照组的(80.25±10.56)分,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45.8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选择手术方案对旋后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治疗可发挥理想的作用,在提升骨折恢复优良率的同时也能改善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对患者机体产生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旋后外旋型Ⅳ度 保守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春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期78-79,共2页
目的:本次主要研究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其中实验组采用... 目的:本次主要研究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其中实验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治疗。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优良率为88.57%;对照组优良率74.28%。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更好,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可行办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 内固定治疗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健 《医疗装备》 2018年第24期153-154,共2页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98例,按入院时间及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55例)与对照组(43例)。试验组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实...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98例,按入院时间及手术方式分为试验组(55例)与对照组(43例)。试验组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照组实施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情况,以及治疗后6、12个月患者腕关节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GW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GW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应用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均具有明显效果,但加压钢板治疗短期内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 外固定支架治疗 桡骨远端C型骨折 GW评分
下载PDF
浅谈肱骨近端骨折外科治疗临床疗效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春才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3期54-55,共2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肱骨近端骨折外科治疗临床疗效,为患者在今后的治疗中提供建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NEER骨折分类法,2部分骨折20例,3部分骨折19例,4部分骨折21例,根据患... 目的:进一步探讨肱骨近端骨折外科治疗临床疗效,为患者在今后的治疗中提供建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根据NEER骨折分类法,2部分骨折20例,3部分骨折19例,4部分骨折21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调查,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对患者的回访结果中,患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12±0.6个月,行克氏针内固定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但其中1例患者1枚克氏针滑出;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患者中有15例愈合,另有3例近端松质骨螺丝钉松动;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均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1例出现肱骨头坏死,患者的Constant—Mufley平均评分为82.12±2.43分,没有明显的疼痛,生活能够自理。结论:针对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认为某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最佳,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切实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外科治疗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健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10期68-69,共2页
目的:分析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接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抽取122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61例。对照组采用石膏外固定法、观察组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法进行治疗... 目的:分析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接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抽取122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61例。对照组采用石膏外固定法、观察组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夹板拆除后1个月后腕关节各项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以及治疗6个月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且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方法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腕关节各项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手术、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整复 小夹板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探讨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薛红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5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7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2个组.观察组给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前路内固定融合...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7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与对照2个组.观察组给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前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ASIA分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88%,对照组为70.27%,观察组治疗后椎体前后缘高度和椎管占位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应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前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安全性高,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年龄对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泽旭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5期30-31,共2页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患上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后探讨年龄在对患者行关节置换术上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80名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界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共有40例患者,年龄在60~70岁...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患上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后探讨年龄在对患者行关节置换术上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80名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界限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共有40例患者,年龄在60~70岁之间;后者也有40例患者,年龄70~80岁之间.在对其展开关节置换术之后对临床疗效展开探讨.结果:对2组患者的术前骨关节炎指数、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展开比较,P〉0.05,差异不显著;对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骨关节炎指数得分展开对比,对照组的得分明显比观察组更高,P〈0.05,差异显著,术后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对比,P〉0.05,差异不显著.结论: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保守治疗无效之后,以这种手术展开治疗,60~70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膝关节 退行性骨关节炎 患者年龄 关节置换术 临床疗效影响
原文传递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春莉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14期82-83,共2页
目的:在患者的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观察关节镜治疗这一治疗方法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病的相关的护理效果如何。方法:任意选择一个医院将于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到该院进行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进行研究,选取100例患者... 目的:在患者的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观察关节镜治疗这一治疗方法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病的相关的护理效果如何。方法:任意选择一个医院将于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到该院进行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进行研究,选取100例患者,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为50名,观察组50名,同时将患者的治疗时间作为研究的中心,根据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定制治疗的内容以及对患者实施临床方面的相关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以及住院费用上均比对照组的患者少,同时观察组的满意度以及总满意度也是高于对照组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结论:观察组的患者其在护理效果上十分明显,这不仅仅是为患者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优质的服务,同时还为患者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住院的时间,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改善了医患之间的关系,提升了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治疗 膝骨关节病 护理观察
原文传递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才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21期85-86,共2页
目的:关于股骨颈(neck of femur)部出现骨折内固定手术以后导致股骨头出现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4月来我院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出现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关于股骨颈(neck of femur)部出现骨折内固定手术以后导致股骨头出现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4月来我院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出现骨折患者100例作为本文的调查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统计经内固定手术治疗以后合并有导致股骨头出现坏死的患者例数和发生率,并研究股骨颈出现骨折经内固定手术治疗以后出现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文100例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导致股骨头出现坏死11例,占11.00%;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能够得出:患者的年龄、骨折分型、受伤到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内固定手术取出与否、负重训练时间、术前牵引治疗等是患者术后导致股骨头出现坏死的单因素,P<0.05;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得出:患者年龄、骨折分型、受伤到手术时间、内固定手术取出数量、负重训练时间等是股骨颈出现骨折内固定手术后导致股骨头出现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会因为多种因素而导致股骨头出现坏死,所以要重视对这一类患者的关注,避免因为相关因素导致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手术 股骨头坏死
原文传递
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并发症的对比探析
10
作者 任义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转子间骨折应用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90髋参与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将90例患者平均分成3组,DHS组采用动力螺旋钉内固定治疗,... 目的:分析探讨转子间骨折应用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转子间骨折患者90例90髋参与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将90例患者平均分成3组,DHS组采用动力螺旋钉内固定治疗,PFN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置换组选择关节置换治疗,治疗后对3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结果: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下床时间均明显低于 DHS组和PFN组,3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置换组、DHS组和PFN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3.33%、76.67%、80%;置换组、DHS组和PFN组1年内死亡率分别为3.33%、20%、23.33%;置换组、PFN组和DHS组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33%、16.67%、30%。结论:相较于内固定治疗,关节置换用于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内固定 转子间骨折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试论带锁髓内钉在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任义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5期42-43,共2页
目的:研究带锁髓内钉在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研究中的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 目的:研究带锁髓内钉在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研究中的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手术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与关节功能评分要高,除了少数患者出现浅部感染之外,均没有出现断钉的现象,没有出现排异或者金属过敏反应等不良情况,也没有患者出现足趾活动受限、皮肤苍白以及患肢麻木等现象.结论:带锁髓内钉能够有效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 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