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疲劳恢复时间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姜欣 刘书馨 +1 位作者 王志宏 肖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后疲劳发生率、恢复时间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日—31日期间于大连市中心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自愿且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信息,采用开放式问卷调...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后疲劳发生率、恢复时间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日—31日期间于大连市中心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自愿且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信息,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患者是否有透析后疲劳及所需恢复时间,采集血常规、透析前后血生化等实验室指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SPSS 24.0软件用于统计学分析,通过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相应资料类型的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透析后疲劳的危险因素。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符合入组条件647例患者,21例未完成问卷调查,最终纳入626例患者,其中男385例(61.5%),女241例(38.5%),平均年龄(56.1±12.9)岁,中位透析龄为49.0(23.0,96.0)个月,55.5%的患者有透析后疲劳,透析后疲劳恢复中位时间为6.0(3.0,12.0)h。(2)根据是否有透析后疲劳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①无透析后疲劳278例(44.5%);②有透析后疲劳348例(55.5%),两组患者的收入、睡眠、运动情况以及焦虑评分、抑郁评分、透析超滤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滤量大(OR=1.333,95%CI 1.117~1.590)、焦虑评分高(OR=1.179,95%CI 1.087~1.279)、抑郁评分高(OR=1.131,95%CI 1.035~1.235)是发生透析后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3)根据透析后疲劳恢复时间将入组患者分为三组:0 h(278例);0~5 h(144例);>5 h(204例),三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超滤量、超滤率、失眠、运动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显示,焦虑评分越高(P=0.000,OR=0.136,95%CI 0.064~0.207),抑郁评分越高(P=0.000,OR=0.150,95%CI 0.073~0.226),运动时间越短(P=0.040,OR=-0.246,95%CI-0.412~-0.081)透析后疲劳恢复时间越长。结论:超过一半的MHD患者有透析后疲劳,在超滤量大、焦虑和抑郁评分高的患者中更容易发生。透析后疲劳恢复时间也与患者心理评分和运动时间有关。因此,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鼓励患者适量运动可缩短透析后疲劳恢复时间,减少透析后疲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后疲劳 透析后疲劳恢复时间
下载PDF
普通含钙透析液分段枸橼酸抗凝与无肝素透析在高危出血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瑜 王志宏 +3 位作者 董毳 郐婷婷 由莲莲 刘书馨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5期322-327,共6页
目的:观察应用普通含钙透析液分段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的安全性、有效性。与无肝素透析比较在高危出血患者中凝血情况、治疗时间的差异。方法:选取大连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有高危出血风... 目的:观察应用普通含钙透析液分段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的安全性、有效性。与无肝素透析比较在高危出血患者中凝血情况、治疗时间的差异。方法:选取大连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有高危出血风险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5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分别予以无肝素透析和4%枸橼酸钠局部抗凝治疗,枸橼酸应用输液泵分别自管路动脉端和静脉壶处持续泵入。比较RCA应用前后患者血离子情况、血压变化和出凝血时间影响。比较2种方法凝血情况、透析时间的差异。结果:枸橼酸组患者通过在线调整透析机参数,透析后血钠可以维持平稳(P>0.05)。应用含钙透析液(1.5 mmol/L),无低钙血症发生,透析后血钙较透析前升高(P<0.05)。枸橼酸组患者透析前后血压、心率平稳,无明显变化(P>0.05),随着透析时间延长,静脉压、跨膜压有所升高(P<0.05)。RCA治疗后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较透析前延长(P<0.05),余出凝血时间较透析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组透析器及静脉壶抗凝有效性明显高于无肝素组(P<0.05),超滤量高于无肝素组(P<0.05),实际透析时间长于无肝素组(P<0.001),尿素清除指数(Kt/V)高于无肝素组(P<0.001)。结论:普通含钙透析液RCA应用于高危出血风险透析患者安全、有效。抗凝效果好,优于无肝素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枸橼酸抗凝 无肝素透析 含钙透析液 终末期肾病
下载PDF
血清基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郐婷婷 王志宏 +4 位作者 金蕊 肖佳 董毳 由莲莲 刘书馨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5-499,共5页
目的 探讨启动透析治疗前基线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大连市中心医院启动血液透析治疗并满3个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238例。根据血液透析前血清基... 目的 探讨启动透析治疗前基线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大连市中心医院启动血液透析治疗并满3个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238例。根据血液透析前血清基线LDL-c水平将患者分为LDL-c≥1.8 mmol/L组(119例)和LDL-c <1.8mmol/L两组(119例),观察的主要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运用Kaplan-Meier分析方法比较两组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LDLc≥1.8mmol/L组1、2、3、4、5和6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77%、64%、44%、31%和31%;LDL-c<1.8 mmol/L组1、2、3、4、5和6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82%、79%、77%、70%和6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DL-c≥1.8 mmol/L组与LDLc<1.8 mmol/L组相比,死亡风险显著升高(P=0.00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调整混杂因素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基线LDL-c≥1.8 mmol/L组死亡风险是LDL-c<1.8 mmol/L组死亡风险的3.516倍(HR 3.516,95%CI1.576~7.844,P<0.01)。结论 启动透析前血清基线LDL-c水平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线LDL-c水平控制在1.8 mmol/L以下有利于改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预后
原文传递
罗沙司他治疗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心肾贫血综合征血液透析患者1例报告
4
作者 王志宏 陈琛 +2 位作者 由莲莲 张爽 刘书馨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50-1053,共4页
肾性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临床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药物,但有5%~10%的患者存在EPO抵抗,尽管使用了较大剂量的EPO仍不能达到推荐的血红蛋白目标值[1]。慢性肾脏病(CKD)、心血管疾病(CVD)和贫血... 肾性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临床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药物,但有5%~10%的患者存在EPO抵抗,尽管使用了较大剂量的EPO仍不能达到推荐的血红蛋白目标值[1]。慢性肾脏病(CKD)、心血管疾病(CVD)和贫血三联征称为心肾贫血综合征(CRAS),三者互为因果、互相加重。本文报道1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贫血难以纠正,出现严重心血管病变,应用罗沙司他后,贫血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贫血综合征 红细胞生成素抵抗 罗沙司他 血液透析
原文传递
罗沙司他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肖佳 刘书馨 张爽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在治疗肾性贫血过程中,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于大连市中心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经临床确诊患有肾性贫血且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治疗无效...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在治疗肾性贫血过程中,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于大连市中心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经临床确诊患有肾性贫血且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治疗无效的尿毒症患者35例,按照体重给予不同剂量的罗沙司他治疗使血红蛋白水平达到并维持在100~120 g/L。比较基线和罗沙司他治疗后2周、4周患者血红蛋白、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内毒素、铁调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的差异。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9.2±17.7)岁,中位透析龄37(7,79)个月,男女比例1.7∶1,原发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42.9%)、糖尿病肾病16例(45.7%)、其他疾病4例(11.4%)。罗沙司他治疗2周、4周后血红蛋白水平较基线值显著上升(P<0.001);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内毒素、铁调素水平均较基线值显著下降(P<0.001);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升高(P<0.001)。结论罗沙司他能够有效降低尿毒症患者体内炎症指标,改善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安全有效地提升血红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维持性血液透析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糖尿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海洋 金蕊 +4 位作者 王志宏 董毳 肖佳 张爽 刘书馨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2-507,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作为原发病和伴发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大连市中心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疾病状... 目的探讨糖尿病作为原发病和伴发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大连市中心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至2021年12月31日。根据疾病状况分为原发性糖尿病肾病(DKD)组(257例),糖尿病作为伴发疾病(DCM)组(61例)及无糖尿病(NDM)组(284例)。按年龄≤60岁(324例)及>60岁(278例)进行亚组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3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随访中位时间62个月,全因死亡共329例。三组患者第2~5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DM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组和DCM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开始透析时年龄(HR 1.01,95%CI 1.01~1.02,P=0.002)、脑卒中(HR 1.44,95%CI 1.08~1.92,P=0.014)、DKD(HR 1.58,95%CI 1.23~2.04,P<0.001)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尿素清除指数(Kt/V)是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HR 0.4895%CI 0.29~0.81,P=0.00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组,脑卒中(HR 1.72,95%CI 1.11~2.65,P=0.015)及DKD(HR 1.97,95%CI 1.33~2.91,P<0.001)是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Kt/V(HR 0.37,95%CI 0.18~0.77,P=0.007)是保护性因素;年龄>60岁组,LDL(HR 1.40,95%CI 1.01~1.94,P=0.041)、DKD(HR 1.36,95%CI 1.00~1.85,P=0.049)是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作为原发病和伴发病患者远期生存率无差异,但与NDM患者相比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液透析 生存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血镁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影响的单中心研究
7
作者 张瑜 王志宏 +2 位作者 董毳 由莲莲 刘书馨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6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镁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于大连市中心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血镁水平、其它实验室检查结果。共纳入757例患者,...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镁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于大连市中心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血镁水平、其它实验室检查结果。共纳入757例患者,其中男性452例(59.7%),女性305例(40.3%),平均年龄59.77±13.82岁,中位透析龄46(18.5,91.0)个月。血镁平均水平1.09±0.15 mmol/L。根据基线血镁水平按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组1(血镁<1.0 mmol/L,n=178),组2(1.0≤血镁<1.08 mmol/L,n=203),组3(1.08≤血镁<1.17 mmol/L,n=171),组4(血镁≥1.17 mmol/L,n=205)。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采用Kaplan-Meier软件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方法比较生存率;相关性分析使用Pearson或Spearman软件;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血镁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个组患者的年龄、透析龄、血压无统计学差异,而血红蛋白、白蛋白、尿素、肌酐、血钙、血磷、总胆固醇、铁蛋白、C反应蛋白(CRP)、Kt/V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白蛋白、尿素、血钙、血磷、Kt/V与血镁正相关,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铁蛋白、CRP与血镁负相关(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4组患者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3.113,P=0.004),血镁低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血镁高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镁水平是影响MHD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关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镁水平,血镁低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血镁高组,血镁是影响MHD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镁 死亡率
原文传递
β_(2)-微球蛋白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金雨歆 张爽 刘书馨 《慢性病学杂志》 2023年第5期689-692,共4页
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作为中分子尿毒症毒素的标志物,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存在争议,但大部分研究支持降低血清β_(2)-MG水平有助于改善MHD患者预后。本文主要... 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作为中分子尿毒症毒素的标志物,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存在争议,但大部分研究支持降低血清β_(2)-MG水平有助于改善MHD患者预后。本文主要就近年来血清β_(2)-MG与MHD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改善MHD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_(2)-微球蛋白 血液透析 预后
原文传递
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卢彦 张爽 +2 位作者 宋圆圆 王雨 刘书馨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2-759,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肾脏内科住院治疗的CKD非透析1~5期患者406例,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估量表进行睡眠障碍评价。根据是否发生睡眠障碍将...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肾脏内科住院治疗的CKD非透析1~5期患者406例,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估量表进行睡眠障碍评价。根据是否发生睡眠障碍将患者分为睡眠正常组(233例)和睡眠障碍组(173例),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障碍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406例患者中,42.61%的CKD患者患有睡眠障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素氮,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血钾、焦虑,抑郁及疾病分期是CK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钾(OR=0.568,95%CI 0.341~0.948)是睡眠障碍的独立保护因素,焦虑(OR=1.735,95%CI 1.057~2.846)是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焦虑(OR=1.841,95%CI 1.175~2.884)和收缩压(OR=1.034,95%CI1.005~1.064)分别是CKD 1~3期和CKD 4~5期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焦虑和较高的收缩压可能是CKD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维持合理的血钾水平可能会降低患者睡眠障碍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横断面研究 影响因素 睡眠障碍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技术在肾脏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爽 刘书馨 +3 位作者 牟向伟 姜博文 董毳 由莲莲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6期342-346,共5页
人工智能在医学的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医疗工作的开展。本综述归纳了人工智能在肾脏疾病领域成功应用的研究,包括疾病监测、风险预测及临床决策支持。同时,对人工智能在肾脏疾病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人工智能在医学的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医疗工作的开展。本综述归纳了人工智能在肾脏疾病领域成功应用的研究,包括疾病监测、风险预测及临床决策支持。同时,对人工智能在肾脏疾病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以使其为肾脏疾病的临床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肾脏疾病 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重组磷脂酶A2受体串联显性表位免疫吸附去除原发性膜性肾病中抗磷脂酶A2受体自身抗体
11
作者 王可昕 刘书馨 +4 位作者 姬芳玲 钱嘉航 任军 韩璐璐 贾凌云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0-845,共6页
目的探究重组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串联显性表位(PLA2RTD)在去除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抗PLA2R自身抗体(anti-PLA2R)中的作用。方法在杆状病毒穿梭载体-昆虫细胞体系中表达重组... 目的探究重组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串联显性表位(PLA2RTD)在去除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抗PLA2R自身抗体(anti-PLA2R)中的作用。方法在杆状病毒穿梭载体-昆虫细胞体系中表达重组蛋白分子PLA2RTD(富含半胱氨酸结构域、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1和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7),圆二色谱法测定PLA2RTD的二级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免疫荧光法测定PLA2RTD的生物活性,环氧活化法耦联重组PLA2RTD与琼脂糖凝胶CL-6B微球以制备anti-PLA2R的特异性免疫吸附剂。结果该研究实现了PLA2RTD在杆状病毒穿梭载体-昆虫细胞系统中的首次表达,证明了PLA2RTD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较高的结合特异性。PLA2RTD免疫吸附剂体外单次吸附可平均消除76.66%的anti-PLA2R[(6.66±0.30)RU/ml比(28.54±2.10)RU/ml],吸附完成后血浆中IgG、IgA、白蛋白、β2微球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变化<4%,第2~3次重复使用时仍可保持65%左右的吸附效率。结论基于PLA2RTD的特异性免疫吸附剂能够有效地清除血浆中anti-PLA2R,为特异性清除与PMN相关的自身抗体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膜性 受体 磷脂酶A2 自身抗体 抗磷脂酶A2受体自身抗体 免疫吸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