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制度负性效应与思想政治工作
1
作者 章德峰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3-34,共2页
政策制度负性效应与思想政治工作章德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政策、法律、规章、制度将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思想政治工作在减轻政策制度负性效应,保证政策制度贯彻落实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政策制度负性效应与思想政治工作章德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政策、法律、规章、制度将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思想政治工作在减轻政策制度负性效应,保证政策制度贯彻落实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为研究方便起见,将政策、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制度 负性效应 思想政治工作 强制性 消极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不完善性 经常性思想工作 教育引导 思想政治工作者
下载PDF
思想政治工作学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武强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4-75,共2页
所谓逻辑起点,是指一门学科建设的逻辑思维和展开成理论体系的开端、基点.科学的逻辑起点具有三方面的质的规定:第一,它是科学体系中最初始的范畴;第二,它本身是关于学科研究对象最直接、最基本的问题;第三,它贯穿于整个学科体系之中,... 所谓逻辑起点,是指一门学科建设的逻辑思维和展开成理论体系的开端、基点.科学的逻辑起点具有三方面的质的规定:第一,它是科学体系中最初始的范畴;第二,它本身是关于学科研究对象最直接、最基本的问题;第三,它贯穿于整个学科体系之中,是学科全部发展的根据和生长点.能否确立并围绕恰当的逻辑起点建构学科理论体系,是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的科学基础和成熟标志.然而,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学学科建设恰恰就忽略了这一点,使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难以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而总是呈现出工作研究、经验总结的特征,缺乏理论形态的严谨和深刻.因此,要使思想政治工作学更深入健康发展,就有必要就思想政治工作学中最基本的“逻辑起点”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对象及其历史与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思想”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学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 工作学 逻辑起点 学科建设 学科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工作 学科体系 历史与现状 逻辑思维 科学体系
下载PDF
忘记、诋毁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十月革命”胜利80周年杂感
3
作者 张旭东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2-53,共2页
忘记、诋毁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十月革命”胜利80周年杂感张旭东英国史学家E·H·卡尔在气势恢宏的《苏联革命史》中写道:“真正的危险不在于试图掩藏革命的污点、掩饰以革命的名义犯下的罪行、掩盖革命带给人类的痛苦... 忘记、诋毁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十月革命”胜利80周年杂感张旭东英国史学家E·H·卡尔在气势恢宏的《苏联革命史》中写道:“真正的危险不在于试图掩藏革命的污点、掩饰以革命的名义犯下的罪行、掩盖革命带给人类的痛苦经历,而在于无视或在沉默中忘却革命已取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月革命 现实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 列宁 革命领袖 “过去” 英雄史观 社会主义本质 孟什维克 新经济政策
下载PDF
于“无心”处见匠心——《红楼梦》奴仆名字的群体性及其意义负载
4
作者 邹德祥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0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红楼梦》中人名多:连三等小丫头也要取个名字;《红楼梦》中人名杂:雅的,超尘绝俗,俗的,俗不可耐——林林总总,涉笔成趣。但人名虽多虽杂,却是多而有序,杂而不乱,这是为什么?答曰:人以群分,名因群异故也。
关键词 名字 字面意义 红楼梦 表意性 连绵字 人名 群体性 偏旁 曹雪芹 宝玉
下载PDF
如何矫治“标题导语重复病”
5
作者 宋兆宽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8-30,共3页
如何矫治“标题导语重复病”只要你随手翻开任何一张报纸,就不难发现新闻标题和导语重复的现象是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即便是在全国获奖的作品中也是俯首即拾。标题和导语重复,可以说是新闻写作史上的顽症,若干年来,人们司空见惯,视... 如何矫治“标题导语重复病”只要你随手翻开任何一张报纸,就不难发现新闻标题和导语重复的现象是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即便是在全国获奖的作品中也是俯首即拾。标题和导语重复,可以说是新闻写作史上的顽症,若干年来,人们司空见惯,视而不见,忽视了对它的防治。一些老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写作 新闻背景 新闻结构 《解放军报》 继续读 概括归纳 新闻事业 现场观察 《山西日报》 详略得当
下载PDF
从“此马夏月有肺病”说起
6
作者 朱海文 《学习与思考》 1996年第8期1-1,共1页
史载,司马光在洛阳为官时缺钱花,就让仆人把自己的马卖掉。仆人临行时,司马光再三叮嘱他要向买主交代清楚:"此马夏月有肺病"。在现今一些人看来,司马光根本不是块做生意的料,或许还会笑他迂腐。"此马夏月有肺病",... 史载,司马光在洛阳为官时缺钱花,就让仆人把自己的马卖掉。仆人临行时,司马光再三叮嘱他要向买主交代清楚:"此马夏月有肺病"。在现今一些人看来,司马光根本不是块做生意的料,或许还会笑他迂腐。"此马夏月有肺病",你不讲,别人无从知晓,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你这么一说,谁还会为一匹患肺病的马而掏腰包呢?这不是自讨苦吃么?至于司马光那匹患肺病的马最后卖没卖出去,不必细究。但他那种自我揭短、敢说真话、讲求信誉的诚实品格值得称道。不知始于何时,在我们党内和社会上,说真话的风气被淡化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光 肺病 说真话 仆人 自我解剖 讲真话 品格 洛阳 领导干部 淡化
下载PDF
领导者的形象效应
7
作者 陈宗西 《领导科学》 1988年第6期36-37,共2页
在领导活动中,有些领导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塑造,并通过良好的领导形象,影响下属和群众,取得下属和群众的信任。这种做法,不愧为高明之举。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好的形象,领导者也是如此。所谓领导形象,通俗地说,就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 在领导活动中,有些领导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塑造,并通过良好的领导形象,影响下属和群众,取得下属和群众的信任。这种做法,不愧为高明之举。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好的形象,领导者也是如此。所谓领导形象,通俗地说,就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留给下属和群众的“模样”。领导者的思想品质、心理素质、领导能力、知识水平和精神面貌都会在言谈举止和领导行为中表露出来,从而在客观上给下属和群众提供了观察、评价、谈论的机会。由于这种机会的存在,下属和群众就会从领导者的言行中听其言、观其色、察其行,并由此产生对领导者的信任或厌倦、敬重或鄙视、亲近或疏远等心理效应和作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形象 领导活动 领导行为 心理效应 领导效能 领导工作 领导作风 心理素质 精神面貌 领导权力
下载PDF
如何根治“堆砌数字病”
8
作者 宋兆宽 《当代劳模》 1995年第9期38-38,共1页
新闻要善于运用事实和数字,运用得好,有说服力,否则,就极容易出现数字堆砌的毛病。这里举一家报纸发表的一篇人物新闻为例,文章的题目是:“一花引来百花香”。全文不到540字,其中数字约占全文的28%。我们不妨看看其中的一段:吴凤启种承... 新闻要善于运用事实和数字,运用得好,有说服力,否则,就极容易出现数字堆砌的毛病。这里举一家报纸发表的一篇人物新闻为例,文章的题目是:“一花引来百花香”。全文不到540字,其中数字约占全文的28%。我们不妨看看其中的一段:吴凤启种承包地55亩,去年收小麦1.25万公斤,稻谷1.15万公斤,黄豆1000公斤,赤豆、绿豆等500公斤,山芋干1000公斤,花生2000公斤,共2.85万公斤,收入1.22万元;同时,他利用余粮和稻种,饲养耕牛9头,出售小牛4头,收入2500元;出售6头肥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运用 堆砌 新闻 收入 说服力 自行车 报纸 小麦 出售
原文传递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谈克服人物消息中的“精神匮乏症”及其防治方法
9
作者 宋兆宽 《当代劳模》 1995年第6期38-39,共2页
在人物消息采写中,“见事不见精神境界”是比较常见的毛病。我们不妨看看人物消息《上等兵荣剑研究军事学术展露才华》(此文发表在《解放军报》1991年8月21日,当年荣获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我们不妨看看。以下这篇文章:
关键词 军事学术 消息 中国新闻 精神境界 心理描写 情报资料 海军 二等奖 新闻人物 海湾战争
原文传递
巧妙点睛 神龙方飞——谈标题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10
作者 宋兆宽 《当代劳模》 1994年第12期34-35,共2页
“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等俗语,充分说明了标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一些编者由于缺少制作标题的方法与技巧,标题中常因为出现一些毛病,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笔者在此列举出四种常见病及防治方法,仅供同行们参考。... “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等俗语,充分说明了标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一些编者由于缺少制作标题的方法与技巧,标题中常因为出现一些毛病,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笔者在此列举出四种常见病及防治方法,仅供同行们参考。落笔具体忌空洞新闻要用事实说话。事实是具体的。因此,作为凝聚新闻事实的标题更应具体实在,言之有物,才能透视其价值的内核,引起读者兴趣。1948年秋天,华北解放区召开一次中等教育会议。9月10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消息和一篇社论。这两篇稿件和题目都是经过毛泽东同志亲自批改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标题 防治方法 常见病 新闻事实 方法与技巧 重要地位 毛泽东同志 教育会议 制作 用事实说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