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9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分布及预后关系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许安恒
-
机构
大连市瓦房店中医医院内七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期61-63,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9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研究,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证型、病理分型、转移侵犯情况。结果肺络瘀阻型患者共有36例,所占比例为36.73%;阴虚毒恋型患者共有8例,所占比例为8.16%;痰湿蕴肺型患者共有15例,所占比例为15.31%;气阴两虚型患者共有39例,所占比例为39.80%;肺络瘀阻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所占据的比例最高,各中医证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络瘀阻型患者36例:其中包括腺癌患者17例、鳞癌患者15例、肺泡癌患者3例、大细胞癌患者1例;痰湿蕴肺型患者15例:包括腺癌患者7例、鳞癌患者6例、肺泡癌患者1例、大细胞癌患者1例;阴虚毒恋型患者共有8例,其中包括腺癌患者3例、鳞癌患者4例、肺泡癌患者1例;气阴两虚型患者39例:包括腺癌患者21例、鳞癌患者17例、肺泡癌患者1例。可见腺癌患者共48例、鳞癌患者共42例、肺泡癌患者共6例、大细胞癌患者共2例。由于肺泡癌、大细胞癌理论频数过小,故仅计算鳞癌、腺癌,经检验,各中医证型间病理分型中腺癌与鳞癌出现率较高,但在各中医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患者共17例(17.35%)、中型患者共58例(59.18%)、重型患者共23例(23.47%),中型患者所占比例最高(气阴两虚型和痰湿蕴肺型患者相比较,得到P<0.05,证候积分存在差异)。肺络瘀阻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症候积分最高,病症最为严重。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分布无差异,症候以肺络瘀阻型、气阴两虚型最为严重,可能影响预后。
-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证型
分布
预后
相关性
-
分类号
R273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中医辨证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巩固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许安恒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中医医院内七科
-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5期202-203,共2页
-
文摘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巩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疾病无进展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6例,观察组患者辩证分为气阴两虚、脾虚痰湿证、阴虚内热证,为其提供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不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两组患者均经历为期28 d的观察,起到患者出现不可耐受不良反应或出现疾病进展。对比两组患者在1年生存率、疾病进展时间等方面的差异,通过EORTC QLQ-LC43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特异量表测定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肿瘤客观疗效、体力状况以及中医症状疗效进行观察与判定。结果对照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为66 d,观察组为87 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68.75%和67.6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在咳嗽评分、食欲丧失、情绪功能、身体功能等方面的指标均出现的明显的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部分状况评分、社会功能领域、身体功能等方面相比于实验前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咳嗽、咯血、气促、疲倦、疼痛等方面评分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相比于对照组来说也体现出了十分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肿瘤客观疗效以及体力状况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后患者提供中医辨证治疗,能够起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体力情况、改善症状、稳定病灶等方面的作用,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关键词
生活质量
中医辩证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