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下经椎间孔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压缩Kummell病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姜泳 关天民 +5 位作者 慈元 朱晔 赵鹏 郑家法 杨涛 张光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91-94,共4页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下经椎间孔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压缩Ku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机器人辅助下经椎间孔穿刺椎体成形术的21例患者,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注入椎...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下经椎间孔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压缩Kummell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行机器人辅助下经椎间孔穿刺椎体成形术的21例患者,观察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注入椎体内真空裂隙处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9个月,观察术前、术后1 d、末次随访时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Cobb角。结果 21例患者术中出血量<5 ml,手术时间为(34.5±7.6)min,骨水泥注入量为(2.4±0.3)ml;无骨水泥渗漏情况;无神经、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1 d、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低于术前(P<0.05)。术后1 d、末次随访时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器人辅助下经椎间孔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重度压缩的Kummell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 椎体成形术 经椎间孔穿刺 重度压缩 Kummell病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蟾毒灵在骨肉瘤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2
作者 方波 丁晓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29-635,共7页
目的: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了解蟾毒灵(bufalin)在骨肉瘤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利用相关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得到蟾毒灵的潜在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数据库搜索骨肉瘤相关疾病靶点,对两个数... 目的: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了解蟾毒灵(bufalin)在骨肉瘤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利用相关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得到蟾毒灵的潜在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数据库搜索骨肉瘤相关疾病靶点,对两个数据库中的靶点进行Venny分析,随后使用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最后运用Cytoscape 3.7.2及Origin 2020软件构建“化合物-通路-靶点-疾病”网络图。最后利用CCK-8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进行验证。结果:通过药理学分析一共获得蟾毒灵与骨肉瘤共同靶点107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相关信号通路34条,涉及到肿瘤信号通路有: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等。将其进行PPI网络分析表明,MYC、CCND1、IL6、ESR1、CDKN2A、IGF1、CAT、CDKN1A、ANXA5、PTGS2为连接度最高、权重最大的靶点。CCK-8实验证实蟾毒灵具有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的作用;Western blot发现增殖相关蛋白MYC、CCND1蛋白表达下降。回复实验进一步证实,蟾毒灵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骨肉瘤的作用。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以及相关实验发现蟾毒灵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骨肉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毒灵 网络药理学 骨肉瘤 抗肿瘤作用 分子机制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成人椎体形态的测量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志君 李岩 +4 位作者 史常德 马威 张竹峰 隋鸿锦 徐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8期5530-5535,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北方地区成人椎体形态从C3~L5的连续性变化与脊柱生理弯曲的关系,以及探讨椎体形态是否存在地区差、性别差,旨在补充国人椎骨形态的数据资料,也为人类脊柱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 目的:分析中国北方地区成人椎体形态从C3~L5的连续性变化与脊柱生理弯曲的关系,以及探讨椎体形态是否存在地区差、性别差,旨在补充国人椎骨形态的数据资料,也为人类脊柱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10/2007-03在大连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完成。①实验材料:取来自中国北方的成人干燥游离椎骨(C3~L5)124套,根据髋骨形态和颅骨特征作性别鉴定,男56例,女68例,均为无明显畸形、破损及病理改变。②实验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方法,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椎体上、中、下横径,椎体上、中、下矢状径,椎体前、中、后高度。③实验评估:计算椎体垂直指数和椎体横径矢径指数,同时分析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结果:①实验获得了男女颈椎、胸椎和腰椎的椎体上、中、下横径和上、中、下矢状径及前、中、后高度的平均值。②颈椎、胸椎和腰椎的椎体垂直指数男性分别为103.7、107.9和102.3,女性分别为101.0、106.5和99.3。颈椎、胸椎和腰椎的椎体横径矢径指数男性分别为58.9、83.0和73.6,女性分别为58.2、80.0和72.2。③椎体上、中、下横径,椎体上、中、下矢状径,椎体前、中、后高度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绝大多数是男性大于女性。④中国北方与成都及日本东京地区的成人椎体横径、矢状径、高度之间具有明显差别。结论:椎体的形态与脊柱的生理弯曲和承受重量及力量的传递有关。椎体横径、矢状径和高度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和地区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形态 成人 中国北方地区 人体测量学 组织构建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囊袋加压椎体后凸成形治疗Kummel病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志君 慈元 +1 位作者 郑玉鹏 张光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5433-5438,共6页
背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囊袋加压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快速疼痛缓解,恢复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而关于其治疗Kummell病的报道不多。目的:评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囊袋加压椎体后凸成形治疗Kummell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背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囊袋加压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快速疼痛缓解,恢复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而关于其治疗Kummell病的报道不多。目的:评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囊袋加压椎体后凸成形治疗Kummell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7例老年Kummell病患者,其中男5例,女12例,年龄67-72岁,涉及T_(11)椎体2个、T_(12)椎体7个、L_1椎体5个、L_2椎体2个、L_3椎体1个。17例患者均进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囊袋加压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疼痛、生活能力及影像学评估。结果与结论:(1)疼痛缓解:17例患者治疗后3 d、3个月、6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2)生活能力:17例患者治疗后3 d、3个月、6个月的平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3)影像学评估:17例患者治疗后3 d、3个月、6个月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中线高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Cobb角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4)不良反应:未发生椎管内及血管内骨水泥渗漏,未发生与骨水泥材料相关的不良反应;(5)结果表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囊袋加压椎体成形治疗老年Kummell病可快速缓解疼痛,重建脊柱稳定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物材料 Kummell病 骨质疏松 囊袋加压椎体成形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椎体内真空裂隙 骨水泥 目测类比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生物材料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5
作者 赵鹏 慈元 +3 位作者 李志君 万叶 张光宇 吕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4-188,共5页
Kümmell病由德国外科医生Herman Kümmell提出。该病的特点包括:病椎椎体骨坏死、椎体假关节形成、迟发椎体塌陷、椎体压缩骨折不愈合,其中椎体真空裂隙征(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IVC)为Kümmell病的典型非特异性影... Kümmell病由德国外科医生Herman Kümmell提出。该病的特点包括:病椎椎体骨坏死、椎体假关节形成、迟发椎体塌陷、椎体压缩骨折不愈合,其中椎体真空裂隙征(intravertebral vacuum cleft,IVC)为Kümmell病的典型非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进行性加重,以翻身时为甚,并伴有后凸畸形。目前对于没有椎管占位及继发神经症状的Kümmell病建议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亦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对于某一部分Kümmell病,常规的椎弓根入路及椎弓根外侧入路则无法达到靶点位置,对手术的效果带来了不确定性,笔者将讨论椎间孔入路对于这一类Kümmell病治疗的效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关节形成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进行性加重 经皮椎体成形术 后凸畸形 神经症状 临床疗效 外科医生
下载PDF
中药淫羊藿苷对TDP-43介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海峰 杨茂伟 +1 位作者 时永臣 王守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672-1676,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淫羊藿苷对TDP-43介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有效治疗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并构建TDP-43慢病毒转染人软骨细胞,并予以不同浓度的中药淫羊藿苷进行干预。采用荧光定量PC...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淫羊藿苷对TDP-43介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有效治疗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并构建TDP-43慢病毒转染人软骨细胞,并予以不同浓度的中药淫羊藿苷进行干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组别人软骨细胞的TDP-43基因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DP-43慢病毒转染的人软骨细胞加入中药淫羊藿苷前后细胞凋亡情况,通过连续细胞计数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分别比较3组人软骨细胞中靶基因TDP-43与Ⅰ型胶原蛋白α1表达情况,TDP-43慢病毒转染的人软骨细胞加入中药淫羊藿苷前后细胞凋亡情况,加入不同浓度中药淫羊藿苷培养后的软骨细胞计数水平。结果:TDP-43慢病毒转染的人软骨细胞中TDP-43基因表达水平为(16.02±1.45),比正常人软骨细胞、空白慢病毒转染的人软骨细胞的(1.86±0.13)、(1.88±0.1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Ⅰ型胶原蛋白α1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不同浓度的中药淫羊藿苷后TDP-43慢病毒转染的人软骨细胞凋亡率相比加入中药淫羊藿苷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3 d后、6 d后、12 d后高浓度中药淫羊藿苷培养的软骨细胞计数比中浓度高,而中浓度中药淫羊藿苷培养的软骨细胞计数水平比低浓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P-43可能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过程中发挥负调控作用,而中药淫羊藿苷可通过改善上述过程,改善TDP-43介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病变 淫羊藿苷 TDP-43 作用机制 中药 慢病毒转染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棘突间植入物Coflex动态固定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迟晓飞 孙永新 +2 位作者 赵钢 吴汝舟 姜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棘突间植入物Coflex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短期疗效、应用指征及安全性。方法 27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在后路减压的同时行Coflex内固定术。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估,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棘突间植入物Coflex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短期疗效、应用指征及安全性。方法 27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在后路减压的同时行Coflex内固定术。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估,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0.5个月),VAS疼痛评分术前6.6~9.5分(平均8.5分),术后0~5.2分(平均2.8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前31~84分(平均67分),术后0~63分(平均35分)。无内植物松动和脱落。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价,优16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达88.9%。结论棘突间植入物Coflex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时近期临床症状改善效果良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非融合性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间植入物 脊柱非融合技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Flow-through静脉皮瓣修复断指再植伴环形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锦明 于鹤 关盛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3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Flow-through静脉皮瓣修复断指再植伴环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共112指)断指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60指)和对照组50例(52指)。对照组行侧方皮瓣修复,治疗组行Flow-through静脉皮瓣修复... 目的探讨Flow-through静脉皮瓣修复断指再植伴环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共112指)断指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60指)和对照组50例(52指)。对照组行侧方皮瓣修复,治疗组行Flow-through静脉皮瓣修复。2组均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8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0%(P<0.05)。治疗组不良预后总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0%(P<0.05)。结论Flow-through静脉皮瓣修复断指再植伴环形缺损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不良预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环形软组织缺损 Flow-through静脉皮瓣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应凯 李志军 +2 位作者 慈元 李威 丁晓蕾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9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 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均行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抗骨质疏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假体周围骨密度、BMP-2及IGF-1水平、术后并发症及再骨折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关节肿瘤评分、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关节肿瘤评分、关节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患侧股骨颈区、股骨粗隆间区骨密度水平略低于健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BMP-2、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BMP-2、IGF-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1周后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再骨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可提高骨密度水平,防止骨质流失,有助于上调BMP-2、IGF-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阿仑膦酸钠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胰岛素生长因子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易东升 林琳 +4 位作者 徐晓峰 应凯 高峰 王兆云 单郑鹏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HA治疗,研究组采...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HA治疗,研究组采用TH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23%,高于研究组3.85%(P<0.05);术后3 d,对照组髋关节疼痛程度高于研究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对照组髋臼前倾角小于研究组,髋臼外展角大于研究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THA具有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少、关节功能较好等特点,但手术时间长、出血多;而HA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但术后疼痛明显,并发症多,关节功能恢复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老年人
下载PDF
黄芩总黄酮对大鼠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Camk2d、Ppp3r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大凯 郑希福 李安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241-245,250,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总黄酮对大鼠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软骨组织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Camk2d)、蛋白磷酸酶3调节亚基2(Ppp3r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的方法制备大鼠KOA模型,阴性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黄芩总黄酮对大鼠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软骨组织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Camk2d)、蛋白磷酸酶3调节亚基2(Ppp3r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木瓜蛋白酶的方法制备大鼠KOA模型,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黄芩总黄酮低、中和高剂量组大鼠灌胃给予黄芩总黄酮,剂量分别为12.5、25、50 mg/kg,阳性对照组大鼠灌胃给予塞来昔布(10 mg/kg),连续14 d后对大鼠膝关节进行病理学观察和Makin′s评分,同时ELISA法检测膝关节软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6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膝关节软骨组织中Camk2d和Ppp3r2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结构不清,伴炎症细胞浸润;黄芩总黄酮低剂量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细胞排列无规则,炎症细胞浸润,但较模型组明显改善,随着黄芩总黄酮剂量的增加,病变改善越明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Makin′s评分,TNF-α、IL-1β、IL-6和Camk2d水平明显升高,Ppp3r2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芩总黄酮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Makin′s评分,TNF-α、IL-1β、IL-6和Camk2d水平明显降低,Ppp3r2水平明显升高,且黄芩总黄酮各剂量组效应呈剂量依赖性(P均<0.05);黄芩总黄酮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芩总黄酮可能通过增加软骨组织中Ppp3r2表达,降低Camk2d表达,对大鼠KOA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总黄酮 膝骨性关节炎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δ 蛋白磷酸酶3调节亚基2 大鼠 软骨
下载PDF
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修复在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锦明 于鹤 关盛溢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5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修复在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9年4月收治的72例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皮瓣修复手术治疗,根据皮瓣选择的... 目的探讨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修复在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9年4月收治的72例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皮瓣修复手术治疗,根据皮瓣选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静脉皮瓣修复治疗组(对照组)和指侧方皮瓣修复治疗组(观察组),各3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根据Tamai功能评分标准对术后手外观及功能进行评价,手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效果优良率分别为94.4%和91.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皮瓣弹性变差及颜色加深的发生率分别为2.8%和5.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4%和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Tamai功能评分标准,观察组患者术后主观感觉及外观评分分别为(16.29±2.26)分和(18.25±2.13)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4.22±1.69)分和(16.80±2.5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修复应用于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手术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指侧方皮瓣在术后感觉、外观改善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静脉皮瓣,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皮瓣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皮肤缺损 静脉皮瓣 指侧方皮瓣
下载PDF
Taylor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在老年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行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国华 刘大凯 +2 位作者 杨茂伟 李志君 张寅权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1年第6期1252-1255,1278,共5页
目的比较Taylor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在老年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行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中的应用疗效,为治疗该病提供适宜的固定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于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82例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 目的比较Taylor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在老年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行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中的应用疗效,为治疗该病提供适宜的固定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于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82例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固定方式分成A组与B组,每组41例。2组均行HTO,A组采取钢板内固定,B组采取Taylor外固定。比较2组两组术中情况(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以及术前和术后1、3、6和12个月的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胫股骨角(FTA)值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B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A组(P<0.05),但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治疗费用显著高于A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FTA值、JOA评分和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和12个月时,2组FTA值均随着术后随访时间的延长而递减(P<0.05),B组FTA值均显著低于A组(P<0.05);2组JOA评分和HSS评分均随着术后随访时间的延长而递增(P<0.05),B组JOA评分和HS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与钢板内固定比较,Taylor外固定架应用于老年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HTO,手术时间更短,可更好的调节下肢力线,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但切口感染概率和治疗费用更高,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膝内翻骨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术 Taylor外固定架 钢板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针逆行髓内固定治疗学龄儿童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勇 王罡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850-853,共4页
目的研究弹性髓内针逆行髓内固定治疗学龄儿童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4例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学龄儿童临床资料,男性33例,女性31例;年龄6~16岁,平均9.56岁... 目的研究弹性髓内针逆行髓内固定治疗学龄儿童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4例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学龄儿童临床资料,男性33例,女性31例;年龄6~16岁,平均9.56岁;左侧33例,右侧3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弹性髓内针逆行髓内固定组(髓内针内固定组)和肱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组(钢板内固定组),比较两组儿童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Neer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儿童获得良好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6.75个月。髓内针内固定组儿童的术中出血量(24.23±5.91)mL少于钢板内固定组(65.58±15.81)mL,切口长度(4.11±1.12)cm短于钢板内固定组(8.91±2.7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Neer评分的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针逆行髓内固定治疗学龄儿童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髓内针 锁定钢板 内固定 儿童
下载PDF
跗骨窦专用钢板内固定在跟骨后关节面塌陷型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锦明 于鹤 关盛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6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专用钢板在跟骨后关节面塌陷型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5例(患足56足)跟骨后关节面塌陷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3例(患足30足)和对照组22例(患足26足)。对照组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内... 目的探讨跗骨窦专用钢板在跟骨后关节面塌陷型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5例(患足56足)跟骨后关节面塌陷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3例(患足30足)和对照组22例(患足26足)。对照组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跗骨窦专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3个月,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评价2组术后足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足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跗骨窦入路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后关节面塌陷型骨折疗效显著,复位效果优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跗骨窦入路 钢板 内固定术 克氏钉 并发症
下载PDF
成人距骨形态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秀锋 郑加法 李宏志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1期29-31,34,共4页
目的对距骨的形态进行测量,为距骨软骨损伤进行自体软骨移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精度为0.01mm的游标卡尺对距骨长、宽、高,距骨滑车前宽、后宽、滑车高,内踝面长、外踝面长进行测量,并利用量角器及求积仪进行距骨滑车面积、距骨内... 目的对距骨的形态进行测量,为距骨软骨损伤进行自体软骨移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精度为0.01mm的游标卡尺对距骨长、宽、高,距骨滑车前宽、后宽、滑车高,内踝面长、外踝面长进行测量,并利用量角器及求积仪进行距骨滑车面积、距骨内、外踝关节面面积计算,所有数据只取两位小数。结果距骨长(55.85±1.84)mm,距骨高(31.97±2.29)mm,距骨宽(42.79±3.46)mm,滑车前宽(29.32±2.19)mm,滑车后宽(22.35±1.74)mm,滑车高(9.03±1.36)mm,内踝面长(31.70±2.31)mm,外踝面长(29.09±2.37)mm。距骨滑车面积(11.36±1.72)cm2,距骨内踝关节面面积(2.04±1.72)cm2,外踝关节面面积(3.19±0.52)cm2。结论通过基础测量,距骨非负重区的软骨可以作为软骨移植的供区,为临床距骨软骨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解剖结构 测量
下载PDF
Scarf截骨治疗外翻的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秀锋 李荣俊 +2 位作者 杨涛 李宏志 郑加法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2年第4期333-336,共4页
背景:外翻为足踝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以各种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效果及复发率有较大差异。目的:探讨Scarf截骨联合其他手术方式治疗中、重度外翻的短期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采用Scarf截骨治疗中、重度外翻患者33例(41足),... 背景:外翻为足踝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以各种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效果及复发率有较大差异。目的:探讨Scarf截骨联合其他手术方式治疗中、重度外翻的短期疗效。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采用Scarf截骨治疗中、重度外翻患者33例(41足),男4例(4足),女29例(37足);年龄24~69岁,平均51.7岁。在Scarf截骨的基础上部分患者联合第一跖趾关节骨赘切除、软组织松解及趾近节趾骨Akin截骨等手术方式。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Maryland跖趾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随访时摄足负重位X线片并测量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和第一、二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4个月。HVA由术前32.78°矫正至10.18°,IMA由术前11.57°矫正至6.26°。Maryland跖趾关节评分:90~100分28足(68.3%),80~89分11足(26.8%),70~79分2足(4.9%),优良率为95.1%(39/41)。结论:Scarf截骨术具有较好的自身稳定性,纠正畸形能力强,愈合快,坚固的内固定可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并发症相对较少,联合其他手术方式是治疗中、重度外翻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 Scarf截骨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不同截骨方式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易东升 林琳 《医学综述》 2020年第6期1240-1243,124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截骨方式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截骨方式不同分为多节段组和单节段组... 目的探讨不同截骨方式治疗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合并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截骨方式不同分为多节段组和单节段组,每组20例。多节段组实施多节段Smith-Peterson截骨治疗,单节段组实施单节段经椎弓根楔形截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后凸畸形Cobb角、矢状面平衡(SVA)、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多节段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单节段组[(136±22)min比(157±24)min,(8.7±1.4)d比(9.8±1.5)d],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单节段组[(866±47)mL比(1018±53)mL,(95±18)mL比(108±17)mL](P<0.05)。两组间Cobb角、S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Cobb角、SVA低于术前,TK、LL高于术前,不同时点间Cobb角、SVA、TK、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bb角、SVA组间与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ODI低于术前,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与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节段组患者围术期发生脑脊液渗漏1例(5.0%),单节段组3例(15.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多节段与单节段截骨方式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应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多节段截骨 单节段截骨 后凸畸形
下载PDF
溃疡病胃大部切除术式选择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春福 王利 《医师进修杂志》 1990年第8期18-19,共2页
溃疡病胃大部切除术术式较多,目的是为了减少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其中碱性返流性胃炎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我们通过BillrothⅠ式,BillrothⅡ式和胃空肠Roux-y吻合术术后胆汁返流、粘膜炎症、吻合口溃疡出现情况的比较得出... 溃疡病胃大部切除术术式较多,目的是为了减少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其中碱性返流性胃炎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我们通过BillrothⅠ式,BillrothⅡ式和胃空肠Roux-y吻合术术后胆汁返流、粘膜炎症、吻合口溃疡出现情况的比较得出:胃大部切除并空肠Roux-y吻合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其它两种术式.所以我们认为溃疡病采用胃空肠Roux y吻合术式为佳,应予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病 切除术式 胆汁反流 胃手术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术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时永臣 韩秋 鞠盈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0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术与腰大池引流联合治疗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将行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者视为对照组(30例),于此基础上结合...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术与腰大池引流联合治疗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将行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者视为对照组(30例),于此基础上结合腰大池引流者视为研究组(3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优良率63.33%显著高于对照组40.00%(P<0.05),研究组ADL评分(74.26±8.75)分较对照组显著高(P <0.05)。结论腰大池引流与颅内血肿微创术结合有助于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治疗效果提升,患者预后改善,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微创术 小脑出血并破入脑室 腰大池引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