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护理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服务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郝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5期272-273,共2页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在心内科(心血管内科)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心内科收治住院患者160例,按照1∶1比例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80例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对比两组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症状消失时间、...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在心内科(心血管内科)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心内科收治住院患者160例,按照1∶1比例分为两组。实验组80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80例患者接受基础护理。对比两组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期间情绪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比护理前,护理后心内科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实验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的实施,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情绪的改善,整体上加速患者康复,具有实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住院情况 负性情绪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郝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4期269-270,共2页
目的评价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风险、干预对策,为心内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在心内科各选择10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接受风险管理的100例心内科患者为例实验组、未接受风险管理的100例心内科患者为参照组。对比两... 目的评价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风险、干预对策,为心内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在心内科各选择10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接受风险管理的100例心内科患者为例实验组、未接受风险管理的100例心内科患者为参照组。对比两组心内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心内科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对比参照组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明显提高,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中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推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护理风险管理 风险事件 护理满意度 工作质量
下载PDF
分析利伐沙班治疗房颤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3
作者 宫明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房颤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依据治疗模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2例。研究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参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脑栓塞及脑出血发生情...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房颤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依据治疗模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2例。研究组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参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比较两组脑栓塞及脑出血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脑栓塞发生率为9.1%(2/22),参照组患者脑栓塞发生率为36.4%(8/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88,P<0.05)。研究组患者脑出血发生率为4.5%(1/22),参照组患者脑出血发生率为9.1%(2/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77,P>0.05)。结论房颤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实施利伐沙班治疗,效果理想,脑栓塞发生率更低,脑出血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加,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心房颤动 稳定性冠心病 效果分析
下载PDF
步长脑心通合并阿托伐他丁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姚欢 吕明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7期1694-1695,共2页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合并阿托伐他丁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选择颈动脉斑块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A组给予阿托伐他丁20 mg 1次/d+步长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B组步阿托伐他丁20 mg 1次/d,疗程12周。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行颈动脉彩...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合并阿托伐他丁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选择颈动脉斑块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A组给予阿托伐他丁20 mg 1次/d+步长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B组步阿托伐他丁20 mg 1次/d,疗程12周。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行颈动脉彩超及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总面积及斑块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结论步长脑心通联合阿托伐他丁对治疗颈动脉斑块有确切疗效,且优于单用阿托伐他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阿托伐他丁 步长脑心通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宫明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3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的效果。方法 6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用分为实验组(32例)和参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术中采... 目的探讨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的效果。方法 6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用分为实验组(32例)和参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术中采取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参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对两组术中TIMI血流分级情况、术后出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TIMI血流分级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参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予以盐酸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可降低无复流发生率,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未见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血栓抽吸导管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房松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6期79-80,共2页
目的探究对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98例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电脑随机程序分为D组与L组,各49例。D组采用单纯常规治疗, L组采用常规治疗+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对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98例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电脑随机程序分为D组与L组,各49例。D组采用单纯常规治疗, L组采用常规治疗+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L组LVESV(23.68±5.86)ml、LVEDV(121.63±30.55)ml低于D组的(63.76±16.13)、(142.84±31.09)ml, LVEF(46.98±5.21)%高于D组的(40.13±5.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无异常。结论老年高血压伴心功能不全患者,予以富马酸比索洛尔,可优化心功能,无不良反应,效果、安全性俱佳,具有推广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 心功能不全 富马酸比索洛尔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房松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8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的效果。方法 78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9例。A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 B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显效7例、好...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的效果。方法 78例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9例。A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 B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显效7例、好转20例、无效12例;B组显效11例、好转25例、无效3例。B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A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86, P<0.05)。A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包括恶心呕吐3例,皮疹2例,关节痛1例;B组发生1例恶心呕吐。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高于B组的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24,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冠心病 高脂血症
下载PDF
浅析老年双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伴双足压疮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安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6期235-235,共1页
目的分析双下肢ASO合并双足压疮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70例双下肢ASO合并双足压疮老年患者,分为分析组和对比组,对比组行常规护理,分析组行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 目的分析双下肢ASO合并双足压疮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70例双下肢ASO合并双足压疮老年患者,分为分析组和对比组,对比组行常规护理,分析组行系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效果:分析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对比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P<0.05)。满意度比较:分析组总满意度94.29%;对比组总满意度74.29%(P<0.05)。结论给予双下肢ASO合并双足压疮老年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效果显著,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肢ASO合并双足压疮 护理方法 效果
下载PDF
心电监护仪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的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原凤羽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1期273-274,共2页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仪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104例作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实行心电监护仪检测,并予以护理干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者设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仪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104例作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实行心电监护仪检测,并予以护理干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者设为对照组(n=52),实行整体性护理干预者设为研究组(n=52),就2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后遵医行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的15.38%(χ^2=5.960,P=0.015);②研究组平均遵医行为评分是(13.28±0.74)分,高于对照组的(9.75±1.15)分(t=18.614,P=0.000)。结论心电监护仪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切,可预防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并改善其遵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监护仪 急性心肌梗死 常规护理 整体性护理干预 遵医行为
下载PDF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胸痛中心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于佳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0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胸痛中心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就诊的9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 目的 探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胸痛中心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就诊的9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就诊的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n=47),2019年11月—2020年10月就诊的研究对象设为干预组(n=43)。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胸痛中心干预。比较2组患者首份医疗接触至心电图完成时间(FMC2ECG)、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6个月以内的再入院率。采用生活质量简明调查表(SF-36)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出院时)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患者FMC2ECG、D2B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SF-36中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躯体活动、情感职能、社会关系及活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SF-36中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躯体活动、情感职能、社会关系及活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胸痛中心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缩短FMC2ECG、D2B及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生活质量,降低6个月以内的再入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胸痛中心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表阿霉素化疗引起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11
作者 吕明睿 郑颖 +2 位作者 徐姝丽 宋爱琳 安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88-188,共1页
探讨曲美他嗪对表阿霉素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 2017年 1月—2018 年12月收治的应用AC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90名,随机分为三组,即曲美他嗪组、右丙亚胺组、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 探讨曲美他嗪对表阿霉素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 2017年 1月—2018 年12月收治的应用AC方案化疗的乳腺癌患者90名,随机分为三组,即曲美他嗪组、右丙亚胺组、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心功能、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曲美他嗪组、右丙亚胺组、对照组三组患者在化疗之前6分钟步行距离,LVEF和LVEDD基线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化疗后对照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和LVEF明显降低,曲美他嗪和右丙亚胺组较前略有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同时研究结果显示化疗后3个月曲美他嗪组6分钟步行距离和LVEF较化疗后明显升高,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曲美他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表阿霉素化疗对心肌的损伤。与右丙亚胺相比,因其价格低廉,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表阿霉素 心肌损伤
下载PDF
无缝隙护理在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郝丹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03-404,共2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属于常见心血管疾病,可引发心肌梗塞、心绞痛,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心力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基于此,本文探讨无缝隙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
关键词 无缝隙护理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资料与方法 心绞痛
原文传递
综合护理在脑梗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安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53-354,共2页
目的探讨在脑梗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高血压合并冠心患者者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在脑梗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高血压合并冠心患者者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血压和血脂水平均低于护理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的措施在脑梗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效果明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脑梗死 冠心病
原文传递
24h血压动态监测仪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房松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6期30-31,共2页
目的:对24h血压动态监测仪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效果进行探究,总结经验,为其治疗提供合理性、科学性指导建议。方法: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为例,共纳入200例,均来自于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根据血压监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 目的:对24h血压动态监测仪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效果进行探究,总结经验,为其治疗提供合理性、科学性指导建议。方法: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为例,共纳入200例,均来自于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根据血压监测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100例,使用24h血压动态监测仪)、B组(100例,采取随机偶测血压法),比较两组监测效果。结果:经过判断两组24h血压水平,得知A组昼间及夜间、24h的平均舒张压及舒张压低于B组,但24h舒张压及收缩压总负荷明显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24h血压动态检测仪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予以监测,可全面掌握准确的血压状况,进而预测患者病情程度,及时采取相应干预治疗,稳定血压,防治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24h血压动态监测 效果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伪差产生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被引量:2
15
作者 原凤羽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第19期74-75,81,共3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伪差产生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患者98例,其中49例在检查期间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49例则根据伪...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伪差产生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患者98例,其中49例在检查期间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49例则根据伪差产生的原因实施相应的针对性干预措施,为观察组。观察组动态心电图伪差发生率(4/49)小于对照组(13/49),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比较分析两组的伪差发生率。结果:对观察组冠心病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针对动态心电图伪差的发生因素,给予对应的防范措施,通过规范临床操作、保证仪器电极以及导线质量和作用、减少外界干扰因素等措施,有效减少引发伪差的因素,从而降低动态心电图伪差发生率。观察组动态心电图伪差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26.53%),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针对伪差发生因素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伪差的发生率,提高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伪差 伪ST-T 基线漂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