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癌术后脑肠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炳豪 姜敏 +3 位作者 张懿 杨沁扬 刘文丽 吕其华 《医学研究通讯》 2002年第3期50-51,共2页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研究发现脑肠肽(Brain Gut peptide,BGP)对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调节作用[1].本研究通过观察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部分脑肠肽的变化及直肠肛管压力测定,旨在探对BGP在结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对直肠肛管压...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研究发现脑肠肽(Brain Gut peptide,BGP)对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调节作用[1].本研究通过观察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部分脑肠肽的变化及直肠肛管压力测定,旨在探对BGP在结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对直肠肛管压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外科手术 术后 脑肠肽 临床意义
下载PDF
瘤体切除对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高炳豪 张懿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大肠癌 外科手术 瘤体切除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吻合器治疗重度直肠黏膜脱垂46例疗效分析
3
作者 杨沁扬 高炳豪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2589-2589,共1页
关键词 直肠前突/外科学 肠粘膜/外科学 吻合术 外科
下载PDF
直肠癌伴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37例分析
4
作者 杨沁扬 高炳豪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1934-1935,共2页
关键词 直肠肿瘤/外科学 糖尿病/并发症 围手术期医护
下载PDF
缺血性结肠炎13例诊疗分析
5
作者 高炳豪 张懿 +1 位作者 赵景平 杨沁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8期6907-6907,共1页
关键词 结肠炎 缺血性
下载PDF
单吻合器治疗直肠黏膜外脱垂疗效分析
6
作者 孙蔚 高炳豪 杨沁扬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20期19-19,共1页
目的:探讨单吻合器治疗直肠黏膜外脱垂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诊断明确的28患者采用单吻合器直肠中下段部分切除手术,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至今,症状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0例,术后肛门狭窄0例,尚无复发病例... 目的:探讨单吻合器治疗直肠黏膜外脱垂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诊断明确的28患者采用单吻合器直肠中下段部分切除手术,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至今,症状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0例,术后肛门狭窄0例,尚无复发病例。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费用相对较低,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吻合器 疗效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结肠炎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吕其华 高炳豪 +2 位作者 赵景平 张懿 杨沁扬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18期75-76,共2页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肠壁血流供应不足导致的结肠缺血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动脉硬化发病率的增高,其发病率亦逐年增高。但目前临床对其认识尚不足,常出现误诊、漏诊,延误病情。为提高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水平,现对我院1997年1月至... 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肠壁血流供应不足导致的结肠缺血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动脉硬化发病率的增高,其发病率亦逐年增高。但目前临床对其认识尚不足,常出现误诊、漏诊,延误病情。为提高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水平,现对我院1997年1月至2009年12月治疗的缺血性结肠炎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临床分析 老年 肠缺血性疾病 人口老龄化 2009年 供应不足 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放射状切开治疗结肠造瘘口狭窄14例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高炳豪 赵景平 张懿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9年第1期64-64,共1页
近年来由于手术方式日趋规范化、术前准备充分及抗生素的应用,造瘘口周围感染的发病率大大下降,但目前仍居造瘘口狭窄的病因之首。造瘘口狭窄的一般处理方法是原位切除,重新再造。但这种处理方法不但创伤大,而且容易引起再狭窄。我... 近年来由于手术方式日趋规范化、术前准备充分及抗生素的应用,造瘘口周围感染的发病率大大下降,但目前仍居造瘘口狭窄的病因之首。造瘘口狭窄的一般处理方法是原位切除,重新再造。但这种处理方法不但创伤大,而且容易引起再狭窄。我们从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结肠造瘘口狭窄患者14例,采用放射状切开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瘘口狭窄 放射状 切开治疗 手术方式 术前准备 瘘口周围 抗生素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加热措施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宁红岩 王颖 +1 位作者 陈辰 王春梅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33期2584-2587,共4页
目的研究术中加热对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低温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入住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病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26例,采取完全随机设计的2个总体均数假设检验,利用计算机生成126个随机表,将患者按照随... 目的研究术中加热对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低温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入住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病房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26例,采取完全随机设计的2个总体均数假设检验,利用计算机生成126个随机表,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取被动保温,干预组从离开病房移入手术床至手术前用加热毯覆盖预热,术中给予加热毯覆盖下肢,记录所有患者入院时的人口统计学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数据,并比较2组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在麻醉后120、180、240、300、400 min核心温度分别为(35.6±1.3)、(35.7±1.6)、(35.5±1.4)、(35.4±1.3)、(35.7±1.1)℃,对照组分别为(35.0±1.2)、(34.9±1.1)、(34.7±1.1)、(34.4±1.1)、(34.3±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4.32,P<0.05).干预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核心体温恢复至36°C所需要的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98.0±52.6)ml,(40.1±28.3)min,(5.1±4.2)分,对照组分别为(167.2±52.6)ml,(98.1±47.3)min,(6.7±4.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7.87、4.56,P<0.05或0.01).干预组无明显颤抖发生率为65.8%(41/63),心电监测可见颤抖发生率为12.7%(8/63),面颈部可见颤抖发生率为12.7%(8/63),胸腔及躯干可见颤抖发生率为9.5%(6/63),全身颤抖发生率为0;对照组分别为38.1%(24/63)、20.6%(13/63)、15.9%(10/63)、20.6%(13/63),4.8%(3/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P<0.05).结论术中加热可提高腹腔镜患者的核心温度,减少出血及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低温 腹腔镜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