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验科危急值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韩日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期298-298,F0003,共2页
检验科的工作是及时准确地发放检验报告,为临床医师提供具有诊断意义的检验数据。尤其是急重症患者的检验结果,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即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检验科的工作是及时准确地发放检验报告,为临床医师提供具有诊断意义的检验数据。尤其是急重症患者的检验结果,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即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同时,在医患纠纷中,一份及时准确的危急值报告记录也可以使医院处于相对有利的处境。在我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已得到充分重视,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这也是ISO15189临床实验室认可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科 危急值 建立 应用
下载PDF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慕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7期59-60,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对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150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儿,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进行诊断,分析诊断结果 ,比较细菌感染(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组)患儿全血C反应... 目的研究并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对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150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儿,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进行诊断,分析诊断结果 ,比较细菌感染(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以及两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白细胞阳性率的差异。结果经过诊断150例患儿中,细菌感染100例,病毒感染50例。细菌感染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计数为(24.18±13.27)mg/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14.97±2.58)×10~9/L,病毒感染组患儿全血C反应蛋白计数为(15.57±6.82)mg/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为(8.22±1.51)×10~9/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全血C反应蛋白阳性率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阳性率分别为94%(94/100)、85%(85/100),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的40%(20/50)、42%(2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不仅有着较高的临床诊断正确率,还能准确诊断出感染性疾病的具体情况,有助于合理用药,临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C反应蛋白 血常规 感染性疾病 儿科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宋晓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4期135-136,共2页
目的研究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行单独血常规... 目的研究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行单独血常规检验和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对比其两组疾病检出情况(肺炎、肠炎、脑膜炎、尿路感染和其他疾病)和准确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肺炎检出率25.00%;肠炎检出率14.00%;脑膜炎检出率23.00%;尿路感染检出率17.00%;其他检出率17.0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诊断准确率96.00%,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推荐在实验室检查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全血C反应蛋白 联合检验 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阎莉范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9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本院4490例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及流行病学分布情况。结果该组临床标本的阳性率为24.01%,其中痰液标本20.33%,尿液标本...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本院4490例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及流行病学分布情况。结果该组临床标本的阳性率为24.01%,其中痰液标本20.33%,尿液标本45.6%,血液标本25%,脑脊液标本8.33%,脓液标本20%,阴道分泌物标本25%,尿道分泌物标本14.86%。共1078例临床标本检出病原微生物,其中呼吸病房843例,阳性率34.32%;消化病房167例,阳性率12.35%;心内病房56例,阳性率11.99%;普外病房12例,阳性率5.58%(表2)。检出多种病原菌的88例,占8.16%,共检出病原菌1166例,其中革兰阳性菌431株,占36.96%,革兰阴性菌524株,占44.94%,真菌211株,占18.09%。结论目前,本院的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总体依旧不高,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阎莉范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5期173-174,共2页
目的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度和2011年度不同临床标本各4400份,对两年度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情况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2011年度的痰液标本、血液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明显低... 目的对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度和2011年度不同临床标本各4400份,对两年度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情况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2011年度的痰液标本、血液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明显低于2010年度,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脊液标本、脓液标本、尿道分泌物标本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2010年度,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年度的尿液标本、阴道分泌物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院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水平依旧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下载PDF
74例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评价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郑赫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3期192-193,共2页
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74例,取其免疫检验血样74份,按照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份,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免疫检验,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结果观察... 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者74例,取其免疫检验血样74份,按照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份,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免疫检验,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结果观察组AFP、C-肽、Ca125、Ca199以及CEA,5个指标的平均变异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强化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为临床提供更为客观、准确的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免疫检验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临床尿液检验的若干影响因素与对策论述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慕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9期282-283,共2页
目的对临床尿液检的若干影响因素与对策进行论证和阐述。方法对临床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临床尿液检验时,影响检验数据的因素包括了尿液的采集,以及尿液的运送和分析仪的不正确使用。在进行尿液沉渣镜检时,需重视和... 目的对临床尿液检的若干影响因素与对策进行论证和阐述。方法对临床尿液检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临床尿液检验时,影响检验数据的因素包括了尿液的采集,以及尿液的运送和分析仪的不正确使用。在进行尿液沉渣镜检时,需重视和增强质量控制。结论对于临床尿液检验而言,其影响因素较多,通常为多重因素影响,应着重进行问题处理,在进行尿液分析时,应使其实行标准化,对于临床检验工作而言,应重视尿沉渣检测,对其质量控制进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尿液检验 影响因素 对策
下载PDF
不同时间段下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建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5期111-111,共1页
目的对不同时间段下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和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检验的患者,得6012份标本,其中呼吸道标本2173例,血液标本1863例,粪便标本302例,尿液标本1674例。对上述两个时段... 目的对不同时间段下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的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和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检验的患者,得6012份标本,其中呼吸道标本2173例,血液标本1863例,粪便标本302例,尿液标本1674例。对上述两个时段的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其细菌阳性率。结果 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比较,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的呼吸道、血液及尿液标本的阳性率都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粪便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时段下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对确诊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巨大意义,为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下载PDF
尿常规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韩日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期292-293,共2页
尿液是泌尿系统排出的代谢产物,是保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终末产物。尿液的性状,颜色、量、透明度、气味、比重,酸碱度可以反映机体的代谢情况。因此,尿液常规检查能够为人体肾脏,肝脏,内分泌等许多疾病的病情诊断提供有效症状... 尿液是泌尿系统排出的代谢产物,是保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终末产物。尿液的性状,颜色、量、透明度、气味、比重,酸碱度可以反映机体的代谢情况。因此,尿液常规检查能够为人体肾脏,肝脏,内分泌等许多疾病的病情诊断提供有效症状线索,特别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尿液常规检测的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临床检验科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常规 检验过程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两种临床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价值对比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晓晶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6期64-65,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实验室诊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尿液潜血检验患者(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A组、B组2... 目的对比分析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实验室诊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尿液潜血检验患者(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A组、B组2组,分别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和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情况。结果B组尿液潜血检验患者检出率为98.00%(阳性48例、阴性2例),相比A组更具有优势(P<0.05)。B组尿液潜血检验患者漏诊率为2.00%、误诊率为2.00%,均低于A组漏诊率为14.00%、误诊率16.00%,P<0.05。结论两种检验方法(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显微镜红细胞计数的优势更明显,但需根据不同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检验,进而提高检验效果,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尿液潜血检验 实验室诊断
下载PDF
常见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程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阎莉范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2期381-382,共2页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本文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对常见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程序进行分析。方法以大肠埃希菌、脑膜炎奈瑟菌举例说明,对其微生物检验程序和注意事项进行逐一说明。结果粪便样本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存在黑色中心有光泽...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本文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对常见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程序进行分析。方法以大肠埃希菌、脑膜炎奈瑟菌举例说明,对其微生物检验程序和注意事项进行逐一说明。结果粪便样本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存在黑色中心有光泽的菌落,在平板上挑选出典型菌落,玻片凝聚试验为不凝聚,其临床报告结果为:"该标本未培养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该血液标本在巧克力色血平板上有湿润、光滑、黏性、透明、中等大小的菌落存在,经革兰染色呈阴性反应,并经相关生化检验均符合脑膜炎奈瑟菌相关标准,其临床检验报告结果为"该标本发现脑膜炎奈瑟菌生长"。结论所有常见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都要本着安全、准确、快速、敏感、低耗的原则,以标准化的检验程序保证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检验程序
下载PDF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歆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2期295-296,共2页
在临床研究中,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常见的基础实验室检查之一^([1]),目前仍然是筛检疾病的首要项目。它通过对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相关参数的检测分析,发现血液中细胞形态以及数量的变化,对患者体内早期病症及... 在临床研究中,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常见的基础实验室检查之一^([1]),目前仍然是筛检疾病的首要项目。它通过对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相关参数的检测分析,发现血液中细胞形态以及数量的变化,对患者体内早期病症及时发现,包括血液疾病、造血功能异常、贫血等疾病^([2]),也为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加强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临床检验科室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治疗控制 临床检验
下载PDF
显微镜复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歆慧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1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复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的门诊患者298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血常规结果异常且符合复检标准的216例标本进行显微镜复查。将血常规结果与显微镜复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987例标本中,... 目的探讨显微镜复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的门诊患者298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血常规结果异常且符合复检标准的216例标本进行显微镜复查。将血常规结果与显微镜复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987例标本中,符合复检要求的为283例,占9.47%。283例异常标本中实际复检为216例,占76.33%;未复检为67例,占24.67%。216例显微镜复检结果 :与仪器检测结果相符的有161例,占74.54%;不相符的有55例,占25.46%。结论显微镜复查能够弥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细胞形态学上的不足,在血常规检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显微镜复查 血涂片镜检
下载PDF
三种检验方法检验阴道细菌的效果比较
14
作者 张建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9期125-125,共1页
目的比较三种检验方法检验阴道细菌的效果,旨在找出准确而简单的检验阴道细菌的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阴道炎患者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将每位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等分为A、B、C三... 目的比较三种检验方法检验阴道细菌的效果,旨在找出准确而简单的检验阴道细菌的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阴道炎患者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将每位患者的阴道分泌物等分为A、B、C三组:1 A组采用PCR法进行检验;2 B组分泌物的检验采用细菌培养法;3 C组分泌物的检验应用革兰染色法。将三种不同方法得出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A组的阳性检出率为82.50%;B组的阳性检出率为79.34%;C组的阳性检出率为39.13%。通过对比得出1 PCR法与细菌培养法的检验结果相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 PCR法的检验结果与革兰染色法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将细菌培养法的检验结果与革兰染色法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得出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法的检出率最高,并且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细菌 PCR检测法 细菌培养法 革兰染色法
下载PDF
外科手术对人体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吕冬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3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对人体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的40例进行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对人体甲状腺激素及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的40例进行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72 h患者的FT3显著降低(P<0.05),而FT4、TSH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科手术后患者FT3均有改善,手术对人体的FT3有积极影响,对FT4和TSH的影响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人体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含量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肾脏损伤指标探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戚小惠 乔媛秋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肾脏损伤的诊断指标。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尿CystatinC,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蛋白谱,包括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结果高血压一级组(HT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肾脏损伤的诊断指标。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尿CystatinC,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蛋白谱,包括微量白蛋白(MA)、α1微球蛋白(α1-MG)、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结果高血压一级组(HT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α1-MG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高血压二级组(HT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CystatinC、尿MA、TRF和α1-MG水平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MA<0.01,其他P<0.05)。高血压3级(HT3)与HT2组比较各检测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蛋白谱及CystatinC是诊断高血压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并对肾功能损伤部位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其中α1-MG是诊断高血压早期肾小管损伤的灵敏指标,尿MA、TRF、IgG和血CystatinC对诊断肾小球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CYSTATIN C 尿蛋白谱
下载PDF
静脉血和末梢血对血常规结果影响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日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期139-139,共1页
目的 在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可靠的检测结果就是临床诊疗的准绳。而实际工作中,不合理的标本采集、送检往往是导致检测结果质量误差和报告时间延长重要的一环。由于大多数血球计数仪要求采用静脉血,末梢血需要放置3~5 min后测定,因此有必... 目的 在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可靠的检测结果就是临床诊疗的准绳。而实际工作中,不合理的标本采集、送检往往是导致检测结果质量误差和报告时间延长重要的一环。由于大多数血球计数仪要求采用静脉血,末梢血需要放置3~5 min后测定,因此有必要对静脉血和末梢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为血常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对我院130例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人员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用SySmex XE-2100全自血液细胞计数仪分别进行检测,获得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比较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的差异。结果 130例血常规用动脉血和静脉血两种方法采血送检,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MCHC检查组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WBC,RBC,HCT,HGB,PLT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采血方法检测结果较好,为保证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建议在血细胞检测时皆应使用静脉抗凝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结果 比较分析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乔媛秋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期162-162,共1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6.79±4.1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6.79±4.1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3.7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是急性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开展同型半胱氨酸的常规检测,利于早期发现脑梗死及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临床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和尿沉渣小圆上皮细胞检测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患者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楠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7期55-57,共3页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沉渣小圆上皮细胞检测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胱抑制素C(CysC)、24 h mALB及尿沉...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沉渣小圆上皮细胞检测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胱抑制素C(CysC)、24 h mALB及尿沉渣小圆上皮细胞水平,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ysC、24 h mALB阳性率。结果观察组血清CysC、24 h mALB阳性率分别为75.0%、86.0%,均显著高于健康组的4.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ysC、24 h mALB与尿沉渣小圆上皮细胞水平分别为(2.47±0.42)mg/L、(824.61±54.38)mg/L、(4.52±3.29)个/μl,均显著高于健康组的(0.65±0.07)mg/L、(82.65±13.57)mg/L、(0.92±0.43)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尿mALB、尿沉渣小圆上皮细胞检测可帮助其诊断肾损害情况,但尿沉渣的检测结果干扰因素很多,还需其他检查及相应影像学检查联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肾损害 尿微量白蛋白 尿沉渣 小圆上皮细胞
下载PDF
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比值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喜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4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比值(f/tPSA)对诊断前列腺癌的意义。方法 53例行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或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按照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恶性...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的比值(f/tPSA)对诊断前列腺癌的意义。方法 53例行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或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按照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恶性组(26例)和前列腺良性组(27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tPSA水平的分布情况及f/tPSA值。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分区的tPS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tPSA≤4ng/ml时,两组患者的f/tP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4ng/ml10 ng/ml时,前列腺恶性组的f/tPSA(0.14±0.07)低于前列腺良性组的(0.19±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在测定tPSA的同时联合检测f/tPSA,有助于灰区内前列腺癌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