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原始史料在史书中的变异:从一份满文档案说起
- 1
-
-
作者
黑龙
-
机构
大连民族大学民族史研究所
-
出处
《西部蒙古论坛》
2019年第1期86-90,127,共6页
-
文摘
《清内阁蒙古堂档》中保存有《噶尔丹誓书》的满文抄件,这一重要发现对深入研究乌兰布通之战及准噶尔与清朝关系的演变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史料。本文对这份满文档案进行文本研究,考察其在《清实录》等史书中的流变、解读以及后人的沿用,进而指出史料亦有动态性,研究者只有掌握史料的复杂变化,才能将其正确地运用于自己的研究实践。
-
关键词
原始史料
噶尔丹誓书
满文档案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G275.1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蒙古风俗鉴》原稿本、批注本及译本考异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红梅
黑龙
-
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
大连民族大学民族史研究所
-
出处
《民族翻译》
2021年第2期72-81,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钦定理藩院则立》满蒙汉诸本整理与研究”(17ZDA208)
2019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妙法莲华经》蒙古回鹘文文本词汇比较”(31920190129)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蒙古风俗鉴》是近代蒙古族著名学者罗卜藏全丹所著蒙古族民俗学经典文献,有蒙古文和汉文两个版本,分别成书于1918、1919年。该书全方位地展现了清朝统治下的蒙古地区,尤其是以卓索图盟为核心的内蒙古东部地区民俗文化及社会景象,涉及民俗、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法律、地理、教育、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被誉为近代蒙古社会的百科全书。该书自问世一百年来,经过抄录、批注、汉译,形成了多个不同版本。本文通过梳理《蒙古风俗鉴》不同版本的形成和流传始末,考察丹碧批注本与蒙古文原稿本、赵景阳汉译本与那日萨汉译本之间的不同点,在充分肯定诸位学者成果的基础上列举了以往译注中的一些瑕疵纰漏,以供参考。
-
关键词
蒙古风俗鉴
稿本
批注本
汉译本
考异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丝绸之路上的卫拉特人
- 3
-
-
作者
黑龙
-
机构
大连民族大学民族史研究所
-
出处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1期194-208,共1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20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卫拉特人是蒙古族的一支,长期居住于丝绸之路沿线,往返奔波于丝绸之路上,他们不仅密切了蒙古草原、西域与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而且在中原与中亚、西亚、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传播中扮演了中介者的角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卫拉特人沿着丝绸之路,多次征战迁徙,深受突厥和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对蒙古本土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卫拉特人
丝绸之路
贸易往来
文化传播
-
Keywords
Oirats
Silk Road
trading
culture diffusion
-
分类号
K18
[历史地理—世界史]
F119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卫拉特人与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
- 4
-
-
作者
黑龙
-
机构
大连民族大学民族史研究所
-
出处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8期1-3,6,共4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钦定理藩院则例》满蒙汉诸本整理与研究”(17ZDA208)。
-
文摘
卫拉特人是蒙古族的一支,长期居住于丝绸之路沿线。他们在中原与中亚、西亚、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传播中扮演中介者的角色,起到十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卫拉特人沿着丝绸之路辗转迁移,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并将其带回母国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卫拉特人
丝绸之路
文化传播
-
Keywords
Oirat people
the silk road
cultural transmission
-
分类号
G206.3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钦定理藩院则例》研究述评
被引量:1
- 5
-
-
作者
黑龙
-
机构
大连民族大学民族史研究所
-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08,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钦定理藩院则例》满蒙汉诸本整理与研究”(17ZDA208)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钦定理藩院则例》是一部清代大型民族行政法,也是清代民族立法集大成之作,在清王朝治理边疆民族、保证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系统梳理《理藩院则例》国内外研究状况,并提出对这部法律文献进行深入研究之思路。
-
关键词
理藩院则例
边疆民族
研究综述
-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