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构建突出实践创新能力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 |
张映辉
|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2
|
中外大学物理教材的对比与分析 |
王轶卓
李磊
仲海洋
|
《物理通报》
|
2012 |
6
|
|
3
|
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经验与思考 |
陈季香
仲海洋
孙敏
张秋红
|
《物理通报》
|
2012 |
3
|
|
4
|
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大学物理多维立体化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 |
李磊
王轶卓
李香萍
|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
2016 |
3
|
|
5
|
大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实践探讨 |
张映辉
马泽红
|
《航海教育研究》
|
2007 |
1
|
|
6
|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和解决策略 |
郭彦青
|
《中国校外教育》
|
2009 |
3
|
|
7
|
大学物理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 |
彭勇
罗昔贤
付姚
田莹
许雪松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5 |
0 |
|
8
|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多与少、深与浅的思考 |
张映辉
张金苏
|
《物理与工程》
|
2017 |
0 |
|
9
|
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引发的思考 |
许雪松
李磊
荆波
彭勇
|
《求知导刊》
|
2017 |
0 |
|
10
|
大学物理课教学的一点思考 |
许雪松
尹淑慧
孙敏
李磊
|
《科教导刊》
|
2012 |
0 |
|
11
|
大学物理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李磊
王轶卓
仲海洋
尹淑慧
|
《物理通报》
|
2011 |
0 |
|
12
|
物理学史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
李宇
|
《物理通报》
|
2017 |
4
|
|
13
|
硼碲酸盐玻璃材料中Er^(3+)光谱性质对组分的依赖关系 |
张翔清
陈宝玖
孙佳石
仲海洋
程丽红
彭勇
于涛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4
|
“费曼讲物理”给我们的启示 |
张映辉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
2008 |
6
|
|
15
|
航海类专业物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
仲海洋
姚丽
李香萍
邵颖
|
《航海教育研究》
|
2010 |
1
|
|
16
|
提高教学效果应把握的几个关系 |
张映辉
张金苏
|
《物理与工程》
|
2016 |
1
|
|
17
|
开好物理演示实验选修课 |
牟恕德
姚丽
|
《实验室科学》
|
2006 |
2
|
|
18
|
在物理教学中贯彻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初探 |
张映辉
|
《物理与工程》
|
2014 |
0 |
|
19
|
物理教学中的航运人才综合素质培养 |
程轶
彭勇
张秋红
张映辉
仲海洋
|
《航海教育研究》
|
2010 |
1
|
|
20
|
高藻饮用水系统中羟基自由基降解诺氟沙星 |
余忆玄
白敏冬
杨小桐
吉志新
李季
姚丽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