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刺参体壁再生形态学和组织学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霞 周海燕 +2 位作者 秦艳杰 郭娜 孙毅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用手术刀片切掉仿刺参体壁表皮层和结缔组织层,深度至体腔膜。术后将仿刺参放入正常海水中饲养,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仿刺参体壁再生的外部形态和组织学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鼠抗人角蛋白19(CK19)的表达。形态学观察表明:术... 用手术刀片切掉仿刺参体壁表皮层和结缔组织层,深度至体腔膜。术后将仿刺参放入正常海水中饲养,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仿刺参体壁再生的外部形态和组织学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鼠抗人角蛋白19(CK19)的表达。形态学观察表明:术后1 d,伤口呈凹陷状,体腔膜上增生出一薄层乳白色结缔组织;术后7 d伤口表面出现色素;术后11 d凹陷基本变平;术后21 d,伤口处体壁形态与颜色恢复至术前。组织学观察表明:术后1 d,疏松结缔组织直接暴露,创伤面附近有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聚集;术后3 d,结缔组织外层有上皮细胞聚集;术后4 d,结缔组织间可见一条带状间隙;术后7 d,表皮外层出现角质层;术后11 d,上皮层厚度接近正常组织,但结缔组织较松散;术后21 d,上皮细胞数量、排列以及结缔组织的排列同正常组织。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CK19在正常的仿刺参体壁中表达得比较分散;术后3 d,CK19在创伤面附近集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体壁 再生 形态学 组织学
下载PDF
中草药对牙鲆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2
作者 李霞 马驰原 +4 位作者 李雅娟 姜志强 王斌 姚远 孔相铁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7,共8页
以初始体重为(22.89±12.60)g的牙鲆幼鱼为试验对象,在室内控温循环水槽中进行中草药对牙鲆免疫力影响的试验。向基础饲料中添加的中草药含量分别为1%、3%和5%,经过15、30和45d后分别取血清进行免疫指标的分析测定,取鱼表皮进行常... 以初始体重为(22.89±12.60)g的牙鲆幼鱼为试验对象,在室内控温循环水槽中进行中草药对牙鲆免疫力影响的试验。向基础饲料中添加的中草药含量分别为1%、3%和5%,经过15、30和45d后分别取血清进行免疫指标的分析测定,取鱼表皮进行常规组织学制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粘液细胞的数量变化。饲喂实验结束时通过背部肌肉注射爱得华氏菌进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以3%和5%浓度中草药的牙鲆混合饲料饲喂45d后牙鲆血液中白细胞数、碱性磷酸酶活性、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总蛋白含量随中草药添加浓度和投喂时间的增加而增多;而在添加量5%的条件下,补体C3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牙鲆表皮中粘液细胞数、脾脏指数以及免疫保护率的增加与中草药浓度和投喂时间呈正相关,5%浓度组免疫保护率高达80%。本试验表明,认为在饲料中添加5%的本试验配方中草药,可有效提高牙鲆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中草药 免疫力
下载PDF
Zn(Ⅱ)在仿刺参幼参体内的蓄积及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君丰 张丛尧 +2 位作者 杨辉 王华 王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40,共6页
采用静水试验法,在水温10~13℃条件下,研究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暴露于Zn(Ⅱ)浓度为0.050、0.150、0.500 mg/L的海水中75 d时,Zn(Ⅱ)在幼参体内的蓄积情况以及对其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Zn(Ⅱ)浓度为0.050 mg/L和0... 采用静水试验法,在水温10~13℃条件下,研究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暴露于Zn(Ⅱ)浓度为0.050、0.150、0.500 mg/L的海水中75 d时,Zn(Ⅱ)在幼参体内的蓄积情况以及对其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Zn(Ⅱ)浓度为0.050 mg/L和0.150 mg/L的试验组幼参没有出现中毒及死亡的现象,存活率均为100%,体长增长率分别为(60.10±17.11)%、(50.37±6.29)%,体重增长率分别为(145.305±14.671)%、(100.949±40.471)%,与空白对照组(自然海水)幼参的体长(60.34%±17.11%)和体重(146.354%±14.671%)相比,增长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0.150 mg/L浓度组的幼参体长、体重的增长率偏低,且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趋势更加明显;而0.500 mg/L浓度组的幼参在Zn(Ⅱ)的长期胁迫下,由缓慢生长、个别死亡转变为中毒萎缩、大量死亡,出现了负增长的现象(体长增长率为-24.94%±13.21%,体重增长率为-23.776%±17.706%),存活率仅为(38.67±15.53)%。Zn(Ⅱ)的毒性效应表现为慢性的、持续的,幼参对Zn(Ⅱ)的蓄积量和蓄积速率与暴露时间、Zn(Ⅱ)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试验结束时,空白对照组、0.050、0.150、0.500 mg/L浓度组幼参体内Zn(Ⅱ)的蓄积量分别为开始时的1.4、2.0、2.3、3.8倍,各组的蓄积速率分别为(0.4022±0.1260)、(1.0160±0.0215)、(1.3245±0.0807)、(2.8000±0.0185)mg/(g.d)。高浓缩系数表明,幼参对Zn(Ⅱ)的蓄积能力很强,暴露于自然海水中的幼参就可以蓄积足够的Zn(Ⅱ),可防止Zn(Ⅱ)缺乏产生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幼参 Zn(Ⅱ) 蓄积 生长 存活
下载PDF
苯并芘和V_E对红鳍东方鲀抗氧化酶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孟凡平 王伟 +1 位作者 李莹 姜志强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0-274,共5页
试验结果表明,当水中苯并芘质量浓度为50μg/L时,红鳍东方鲀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酶活性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最多分别低93.1%和35.4%。说明其体内抗氧化体系受到明显的抑制,且两种酶活性均表现出先抑制后升高的趋势,证明红鳍东... 试验结果表明,当水中苯并芘质量浓度为50μg/L时,红鳍东方鲀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酶活性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最多分别低93.1%和35.4%。说明其体内抗氧化体系受到明显的抑制,且两种酶活性均表现出先抑制后升高的趋势,证明红鳍东方鲀对于苯并芘的胁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机能。给鱼体注射VE(3个缓解组剂量分别为10mg/尾、20mg/尾和30mg/尾)后,红鳍东方鲀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酶活性都有一定的提高,表明VE对苯并芘的影响有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芘 红鳍东方鲀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VE
下载PDF
对虾增殖放流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君丰 《河北渔业》 2010年第11期55-57,共3页
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虾增殖放流具有补充和恢复对虾资源、改善近海水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渔民收入、促进渔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目前对虾增殖放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虾增殖放流规模较小、效果差、渔民受益低、... 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虾增殖放流具有补充和恢复对虾资源、改善近海水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渔民收入、促进渔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目前对虾增殖放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虾增殖放流规模较小、效果差、渔民受益低、对虾增殖放流的投资主体与获利主体相分离、对虾增殖放流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解决对虾增殖放流问题的对策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放流技术研究、改变对虾增殖放流现行的投入与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增殖放流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仿刺参幼参对Cu^(2+)的蓄积及Cu^(2+)慢性胁迫对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君丰 张从尧 +2 位作者 王华 王伟 杨辉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9-613,共5页
在水温10~12℃条件下,研究了仿刺参幼参暴露于Cu2+浓度为0.010 mg/L、0.012 mg/L和0.050 mg/L的海水中75 d,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及对Cu2+的蓄积情况。结果表明,Cu2+浓度为0.010 mg/L和0.012 mg/L组中幼参未发生中毒现象,存活率均为100... 在水温10~12℃条件下,研究了仿刺参幼参暴露于Cu2+浓度为0.010 mg/L、0.012 mg/L和0.050 mg/L的海水中75 d,对其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及对Cu2+的蓄积情况。结果表明,Cu2+浓度为0.010 mg/L和0.012 mg/L组中幼参未发生中毒现象,存活率均为100%。前者体长、体重增长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后者体长增长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体重增长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0.050 mg/L组幼参表现出中毒症状,存活率仅为(65.33±8.33)%。体长、体重增长率很低。前两组幼参对Cu2+的蓄积均表现为先积累后降低的趋势,实验结束时蓄积量和蓄积速率趋近于对照组(P>0.05);0.050 mg/L组蓄积量随着暴露时间延长持续升高,表观上陆续出现中毒及死亡的现象,表明此时Cu2+浓度已经超出幼参的代谢调节限度,Cu2+慢性胁迫对幼参生长和生存已产生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幼参 CU2+ 蓄积 生长 存活
原文传递
三种重金属离子及EDTA二钠对虾夷扇贝幼虫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君丰 常亚青 杨辉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48,354,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Cu2+、Pb2+、Cr6+和EDTA二钠盐对虾夷扇贝面盘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考察了毒物浓度对其存活、发育的影响,计算出几种毒物24 h、48 h、96 h的LC50,并根据96 hLC50得到Cu2+的安全浓度为0.002 7 mg/L,Pb2+的安全浓度为0...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Cu2+、Pb2+、Cr6+和EDTA二钠盐对虾夷扇贝面盘幼虫的急性毒性效应,考察了毒物浓度对其存活、发育的影响,计算出几种毒物24 h、48 h、96 h的LC50,并根据96 hLC50得到Cu2+的安全浓度为0.002 7 mg/L,Pb2+的安全浓度为0.091 4 mg/L,Cr6+的安全浓度为0.201 6 mg/L,EDTA-Na2的安全浓度为8.2 mg/L。根据毒物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来评价各种毒物对虾夷扇贝面盘幼虫的毒性并排序得到:Cu2+>Pb2+>Cr6+>EDTA-N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毒性效应 三种重金属离子 EDTA二钠 虾夷扇贝幼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