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连续纤维增强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聚芳醚砜酮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平
陆春
+2 位作者
王静
张承双
于祺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7,共10页
利用射频感性耦合冷等离子体(ICP)处理技术改性连续纤维表面,分别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及动态接触角分析(DCA)系统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放电气压、放电功率等工艺参数对连续碳纤维、芳纶纤维和对亚苯基苯并...
利用射频感性耦合冷等离子体(ICP)处理技术改性连续纤维表面,分别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及动态接触角分析(DCA)系统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放电气压、放电功率等工艺参数对连续碳纤维、芳纶纤维和对亚苯基苯并二噁唑(PBO)纤维的表面化学成分、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及表面自由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能够在连续纤维表面引入O—C O基等极性基团,使纤维表面极性基团的含量增加,等离子体对纤维表面具有明显的刻蚀作用,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增加,表面自由能增大,纤维的浸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利用等离子体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时应选择合适的等离子体处理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层间剪切强度(ILSS)、吸水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系统地分析了连续纤维增强可溶性聚芳醚(PPESK)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与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处理能够使连续纤维增强PPESK树脂基复合材料的ILSS增大,吸水率降低,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在应力的作用下,复合材料的破坏模式由未处理的界面脱黏破坏转变为冷等离子体处理后树脂基体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杂萘酮聚芳醚树脂
碳纤维
芳纶纤维
聚对亚苯基苯并二噁唑(PBO)纤维
先进复合材料
表面与界面
原文传递
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在热循环过程中热应力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3
2
作者
于祺
陈平
陆春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3-589,共7页
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热循环过程中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应力分布,采用抛物线屈服准则分析复合材料的潜在破坏区域,并结合有限元生死单元技术揭示复合材料在热应力作用下的微裂纹分布。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自由端处的热应力大于...
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热循环过程中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应力分布,采用抛物线屈服准则分析复合材料的潜在破坏区域,并结合有限元生死单元技术揭示复合材料在热应力作用下的微裂纹分布。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自由端处的热应力大于其内部区域,其中最大热应力位于自由端处富树脂区的纤维表面;复合材料的潜在破坏区域位于自由端沿纤维与树脂基体间的界面处,主要的损伤形式为热应力引发微裂纹导致自由端处产生界面脱粘破坏。在进一步的热循环过程中,热应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并重新分布,由复合材料的自由端向内部区域延伸,导致微裂纹的进一步扩展而使复合材料的界面脱粘程度加重。对CF/BMI复合材料在热循环过程中性能演化的实验结果表明,热循环效应能够引发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处形成微裂纹,导致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性能下降。模拟结果预期了CF/BMI复合材料在实际热循环过程中的潜在破坏区域,并解析了热循环过程中导致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降低的根本原因,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碳纤维
双马复合材料
热循环
热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连续纤维增强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聚芳醚砜酮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平
陆春
王静
张承双
于祺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沈阳航空航天
大学
材料
学院
先进
聚合物
基
复合材料
制备
技术
辽宁省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5074301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2 种基金
项目号2003AA305130)
国防"十一五"基础科研项目(项目号A3520060215)
辽宁省"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项目号2007403009)资助
文摘
利用射频感性耦合冷等离子体(ICP)处理技术改性连续纤维表面,分别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及动态接触角分析(DCA)系统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放电气压、放电功率等工艺参数对连续碳纤维、芳纶纤维和对亚苯基苯并二噁唑(PBO)纤维的表面化学成分、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及表面自由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能够在连续纤维表面引入O—C O基等极性基团,使纤维表面极性基团的含量增加,等离子体对纤维表面具有明显的刻蚀作用,经等离子体处理后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增加,表面自由能增大,纤维的浸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利用等离子体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时应选择合适的等离子体处理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层间剪切强度(ILSS)、吸水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系统地分析了连续纤维增强可溶性聚芳醚(PPESK)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与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处理能够使连续纤维增强PPESK树脂基复合材料的ILSS增大,吸水率降低,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在应力的作用下,复合材料的破坏模式由未处理的界面脱黏破坏转变为冷等离子体处理后树脂基体的破坏.
关键词
二氮杂萘酮聚芳醚树脂
碳纤维
芳纶纤维
聚对亚苯基苯并二噁唑(PBO)纤维
先进复合材料
表面与界面
Keywords
Poly(aryl ether) resins containing phthalazione moietie
Carbon fiber
Aramid fibers
Poly(p-phenylene benzobisoxazole) fiber
Advanced composite
Surfaces and interfaces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在热循环过程中热应力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3
2
作者
于祺
陈平
陆春
机构
沈阳航空航天
大学
航空航天工程学部
先进
聚合物
基
复合材料
制备
技术
辽宁省
重点
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3-589,共7页
基金
国防“十二五”基础科研项目A352xxxxxxx
辽宁省教育厅科技研究项目L2012055
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DP1051204资助项目~~
文摘
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热循环过程中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热应力分布,采用抛物线屈服准则分析复合材料的潜在破坏区域,并结合有限元生死单元技术揭示复合材料在热应力作用下的微裂纹分布。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自由端处的热应力大于其内部区域,其中最大热应力位于自由端处富树脂区的纤维表面;复合材料的潜在破坏区域位于自由端沿纤维与树脂基体间的界面处,主要的损伤形式为热应力引发微裂纹导致自由端处产生界面脱粘破坏。在进一步的热循环过程中,热应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并重新分布,由复合材料的自由端向内部区域延伸,导致微裂纹的进一步扩展而使复合材料的界面脱粘程度加重。对CF/BMI复合材料在热循环过程中性能演化的实验结果表明,热循环效应能够引发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处形成微裂纹,导致复合材料的界面粘接性能下降。模拟结果预期了CF/BMI复合材料在实际热循环过程中的潜在破坏区域,并解析了热循环过程中导致复合材料界面粘接性能降低的根本原因,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碳纤维
双马复合材料
热循环
热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foundational discipline in materials science, CF/BMI composite, thermal cycles, thermalstress distributi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连续纤维增强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聚芳醚砜酮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陈平
陆春
王静
张承双
于祺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原文传递
2
碳纤维/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在热循环过程中热应力分布的数值模拟
于祺
陈平
陆春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