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还原氧化石墨烯/Mn3O4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曲江英 李雨佳 +3 位作者 李传鹏 石琳 邵光华 高峰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6-192,共7页
以改进的Hummers法所制氧化石墨烯/硫酸锰(GO/MnSO4)悬浊液为原料,原位合成GO/MnO2复合物,再经低温热处理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Mn3O4(rGO/Mn3O4)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改变GO/MnSO4悬浊液中MnSO4的质量含量实现rGO/Mn3O4复合物中Mn3O4质量... 以改进的Hummers法所制氧化石墨烯/硫酸锰(GO/MnSO4)悬浊液为原料,原位合成GO/MnO2复合物,再经低温热处理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Mn3O4(rGO/Mn3O4)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改变GO/MnSO4悬浊液中MnSO4的质量含量实现rGO/Mn3O4复合物中Mn3O4质量分数的可控调变。该法充分利用氧化石墨烯原液中的锰离子,可节省原料,同时可避免氧化石墨烯繁琐的分离过程并简化实验步骤。所得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展现良好的电化学电容性能,在饱和K2SO4电解质溶液和50 mA·g-1的电流密度下,Mn3O4质量含量为88%时其比电容达284 F·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四氧化三锰 绿色合成 复合材料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高温煤气中羰基硫的加氢脱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海鹰 王旭珍 +1 位作者 郑军 赵宗彬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943-947,共5页
综述了加氢转化法脱除高温煤气中COS的研究现状,从加氢转化催化剂镍、钴、钼系,具有转化和吸收双功能的脱硫剂(钙系、锌系、铁系、锰系、复合金属氧化物)以及改性活性炭基催化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脱硫反应条件控制和现存问题... 综述了加氢转化法脱除高温煤气中COS的研究现状,从加氢转化催化剂镍、钴、钼系,具有转化和吸收双功能的脱硫剂(钙系、锌系、铁系、锰系、复合金属氧化物)以及改性活性炭基催化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脱硫反应条件控制和现存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了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硫(COS) 加氢脱硫 高温煤气
下载PDF
载Mo和Ni-Mo酚醛树脂基活性炭加氢催化转化羰基硫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海鹰 王旭珍 +2 位作者 赵宗彬 郑军 邱介山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8-623,共6页
将水溶性酚醛树脂与金属盐溶液混合形成均相体系,依次通过减压蒸馏、固化、炭化、活化和预硫化处理制备负载金属硫化物的活性炭脱硫剂;研究其对羰基硫(COS)的加氢转化催化活性,考察了担载金属的种类、担载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COS... 将水溶性酚醛树脂与金属盐溶液混合形成均相体系,依次通过减压蒸馏、固化、炭化、活化和预硫化处理制备负载金属硫化物的活性炭脱硫剂;研究其对羰基硫(COS)的加氢转化催化活性,考察了担载金属的种类、担载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COS入口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酚醛树脂是制备催化剂炭载体的理想前驱体;Ni-Mo双组分催化剂对COS的加氢催化转化活性明显高于Mo单组分催化剂;在金属硫化物/活性炭催化剂上,COS的催化加氢过程属于内扩散控制,加氢反应气氛中一定浓度含硫组分的存在是抑制催化剂失硫及维持其催化活性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硫 加氢脱硫 酚醛树脂基活性炭
下载PDF
载铁酚醛树脂基活性炭的制备及H2S脱除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军 王旭珍 +1 位作者 赵宗彬 张海鹰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7-81,共5页
通过共溶法在水溶性酚醛树脂中加入硝酸铁,经高温炭化和二氧化碳活化,制备出载铁酚醛树脂基活性炭.使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A)、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液氮物理吸附对产品进行了物理性质表征.BET测试表明,活性炭比表面积... 通过共溶法在水溶性酚醛树脂中加入硝酸铁,经高温炭化和二氧化碳活化,制备出载铁酚醛树脂基活性炭.使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A)、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液氮物理吸附对产品进行了物理性质表征.BET测试表明,活性炭比表面积为258.11m3/g,平均孔径为3.2nm.考察了载铁活性炭常温含氧气氛下对硫化氢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载铁酚醛树脂基活性炭具有较高的脱硫活性,其中含铁组分对氧化硫化氢有强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铁酚醛树脂基活性炭 H2S 脱除
下载PDF
锌微晶辅助碳纳米管图案化
5
作者 曲江英 赵宗彬 +1 位作者 王旭珍 邱介山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利用锌微晶沸点较低易于蒸发以及形态丰富多变的特点,在微米尺度的锌晶粒介入下采用两种方式实现碳纳米管的组装。方法一:先蒸发得到一定尺度的锌微晶,然后以其为牺牲模板基于化学气相沉积生长技术实现碳纳米管的原位组装;方法二:与方... 利用锌微晶沸点较低易于蒸发以及形态丰富多变的特点,在微米尺度的锌晶粒介入下采用两种方式实现碳纳米管的组装。方法一:先蒸发得到一定尺度的锌微晶,然后以其为牺牲模板基于化学气相沉积生长技术实现碳纳米管的原位组装;方法二:与方法一的工艺过程相反,先在SiO2基片上气相沉积获得定向碳纳米管膜,然后以其为基板蒸发沉积锌微米晶对生长后的碳纳米管膜进行形貌调控和组装。结果表明,尽管两种组装方式的过程和原理不同,但都可获得碳纳米管的组装图案,且过程简单可控。这一技术可为碳纳米管的组装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图案 化学气相沉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