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晶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3期171-172,共2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60例高血压患者,均予以分级管理、健康教育、生活指导、药物干预、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通过调查及对比评估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的舒张压为(96.6±8.2)mm...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60例高血压患者,均予以分级管理、健康教育、生活指导、药物干预、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通过调查及对比评估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的舒张压为(96.6±8.2)mm Hg(1 mm Hg=0.133 k Pa),收缩压为(154.2±12.5)mm Hg;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舒张压为(83.4±7.5)mm Hg,收缩压为(141.8±8.6)mm Hg;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患者遵医服药43例(71.7%)、合理运动42例(70.0%)、控制饮食41例(68.3%)、限制烟酒39例(65.0%);护理干预后,患者遵医服药56例(93.3%)、合理运动52例(86.7%)、控制饮食54例(90.0%)、限制烟酒51例(85.0%);患者干预前后健康行为改变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经社区护理干预后,血压水平得到控制,健康行为比例升高,有助于患者健康状况的有效改善,值得大力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理 高血压 效果评估
下载PDF
医联体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郝艳 王立峰 李永宁 《医院管理论坛》 2023年第1期16-18,共3页
为进一步深化医联体改革,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诊疗服务能力,落实双向转诊以及分级诊疗,进而完善医联体运行机制,实现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疗管理以及区域医疗资源优化整合,妥善解决医联体内部矛盾,促进紧密型医联体健康、持续... 为进一步深化医联体改革,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诊疗服务能力,落实双向转诊以及分级诊疗,进而完善医联体运行机制,实现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医疗管理以及区域医疗资源优化整合,妥善解决医联体内部矛盾,促进紧密型医联体健康、持续和高效发展,本文以责任、利益、服务、管理共同体为出发点,对医联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建议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进医联体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分级诊疗 双向转诊 同质化管理 激励机制
下载PDF
老年人高血压伴心力衰竭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慧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6期173-174,共2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人高血压伴心力衰竭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血压老年人43例为对照组。观察并对... 目的分析和探讨老年人高血压伴心力衰竭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血压老年人43例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均值。结果观察组SBP的日间均值、夜间均值、24 h均值分别是(162±14)mm Hg、(143±16)mm Hg、(148±15)mm Hg,对照组分别是(126±14)mm Hg、(109±12)mm Hg、(119±13)mm 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BP的日间均值、夜间均值、24 h均值分别是(76±12)mm Hg、(74±10)mm Hg、(74±9)mm Hg,对照组分别是(77±12)mm Hg、(77±10)mm Hg、(71±10)mm Hg,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BP、SBP的昼夜节律分别是(0.04±9)mm Hg、(0.05±14)mm Hg,对照组分别是(0.11±11)mm Hg、(0.12±16)mm Hg,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收缩压增高是老年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重要特征,且到夜间显著下降,其昼夜节律较小,甚至有可能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动态血压 昼夜节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6期278-278,共1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各项评分均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个体化延续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延续护理 高血压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晶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0期172-173,共2页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106例老年哮喘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53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康复组行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康复护理的依从性及生活质...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106例老年哮喘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每组53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康复组行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康复护理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_1/FVC)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417、13.0129、16.5723、5.4914,P<0.05);两组患者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2203、6.3867,P<0.05)。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的哮喘症状、活动受限、心理情绪、对刺激源反应、自我健康关心评分及总分分别为(45.01±5.62)分、(62.97±15.75)分、(30.31±5.93)分、(25.22±5.24)分、(19.25±4.79)分和(179.35±22.97)分,康复组患者的哮喘症状、活动受限、心理情绪、对刺激源反应、自我健康关心评分及总分分别为(54.68±3.24)分、(80.97±3.99)分、(43.86±3.94)分、(32.97±3.58)分、(22.99±5.80)分和(219.87±16.25)分;两组患者的哮喘症状、活动受限、心理情绪、对刺激源反应、自我健康关心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522、8.0653、13.8555、8.8905、3.6196、10.4841,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改善老年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并帮助患者应用积极地方式应对疾病,提高了其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肺功能 康复护理 社区
下载PDF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7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糖尿病发病知识的认知、糖尿病遵医用药行...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糖尿病发病知识的认知、糖尿病遵医用药行为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焦虑心理评分。结果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焦虑心理评分分别为(13.24±3.51)mmol/L、(16.21±4.24)mmol/L、(11.13±1.24)%和(67.38±3.12)分,综合组分别为(13.67±3.24)mmol/L、(15.14±4.16)mmol/L、(11.45±1.42)%和(67.35±3.15)分;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焦虑心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综合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焦虑心理评分分别为(7.44±1.82)mmol/L、(9.13±2.24)mmol/L、(6.12±2.51)%、(31.12±3.21)分,低于对照组的(9.32±2.41)mmol/L、(11.24±5.29)mmol/L、(8.14±1.92)%、(45.15±3.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糖尿病发病知识的认知、糖尿病遵医用药行为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4.52±2.42)分、(95.52±2.62)分、(95.62±2.22)分、(96.52±2.62)分,对照组分别为(84.40±2.77)分、(87.40±5.57)分、(86.62±2.59)分、(87.40±2.57)分。综合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糖尿病发病知识的认知、糖尿病遵医用药行为评分、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焦虑心理,提高遵医行为和糖尿病疾病知识认知,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改善预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 疗效
下载PDF
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敬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5期175-175,共1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中心的患者300例,并对患者是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调查,其中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为150例,未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150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为...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来我中心的患者300例,并对患者是否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进行调查,其中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为150例,未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150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为实验组,未长期服用的患者为对照组,根据对患者的诊断的结果分析阿司匹林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作用。将诊断出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给药阿司匹林,对其进行长期的观察,1年后对其进行诊断。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诊断,在对照组的150例患者中,经诊断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有117例,占78.00%;在实验组的150例患者中,经诊断患有冠心病的有100例,占66.67%。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患冠心病的比例上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患冠心病的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1年后,症状明显有所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冠心病的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冠心病 防治
下载PDF
探究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艳 《药品评价》 CAS 2016年第B12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到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有5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依据糖尿病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门诊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到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有5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依据糖尿病护理门诊特点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达标情况以及血糖控制水平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常规健康教育中实施糖尿病门诊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护理门诊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喷射式雾化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护理方法和效果的研究
9
作者 赵艳 《药品评价》 CAS 2016年第B12期287-287,共1页
目的::探讨哮喘急性发作喷射式雾化器治疗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喷射式雾化器给药,并予以对症优质的护理,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的变化,监... 目的::探讨哮喘急性发作喷射式雾化器治疗的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喷射式雾化器给药,并予以对症优质的护理,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的变化,监测最大呼气流量(PEF),血氧饱和度(SaO2)的改变。结果:雾化后患者气促、呼吸困难等哮喘症状明显减轻,PEF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雾化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喷射式雾化器给药治疗急性发作哮喘患者,对症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最大呼气流量,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不造成影响,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喘息、气促等症状,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式雾化器 哮喘急性发作 护理 效果
下载PDF
社区干预配合小剂量联合用药防治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敬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第14期68-68,共1页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配合小剂量联合用药防治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社区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社区干预配合小剂量联合用药治疗,随访一年,观察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生活质量。结果干预...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配合小剂量联合用药防治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社区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社区干预配合小剂量联合用药治疗,随访一年,观察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血压变化、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干预 小剂量联合用药 高血压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喷射式雾化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效果的研究和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第12期98-98,107,共2页
目的:探讨哮喘急性发作喷射式雾化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喷射式雾化器给药,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的变化,监测最大呼气流量(PEF),血氧饱和度(SaO_2)的改... 目的:探讨哮喘急性发作喷射式雾化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喷射式雾化器给药,观察病人的临床表现的变化,监测最大呼气流量(PEF),血氧饱和度(SaO_2)的改变。结果:雾化后患者气促、呼吸困难等哮喘症状明显减轻,PEF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雾化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喷射式雾化器给药治疗急性发作哮喘患者,对症有效的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最大呼气流量,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不造成影响,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喘息、气促等症状,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式雾化器 哮喘急性发作 效果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桂君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第S2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方法随机将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采用药物治疗及护理,满足患者的正常需要,试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卫生宣教、健康教育、心理评估及心理疏导...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方法随机将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常规采用药物治疗及护理,满足患者的正常需要,试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卫生宣教、健康教育、心理评估及心理疏导。结果试验组各种不良心态有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与患者沟通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减轻或消除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诱因,对糖尿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理特点 沟通技巧
原文传递
论护理工作中的质量管理
13
作者 杨桂君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第S2期162-164,共3页
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在工作中要集中精力、加强责任心,以安全护理为目标控制和消灭一切不安全的因素,达到为患者提供安全及高质量护理的目的。
关键词 质量管理 医院 护理
原文传递
论护理工作中的质量管理
14
作者 杨桂君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第4期191-192,共2页
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在工作中要集中精力、加强责任心,以安全护理为目标控制和消灭一切不安全的因素,达到为患者提供安全及高质量护理的目的。
关键词 质量管理 医院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