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1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掘历史之石 攻发展之玉——人文学院发展历程的启示
1
作者 郑金波 张文德 +1 位作者 白明春 姜金奎 《大连大学学报》 2002年第5期79-82,共4页
回顾院历 ,抚今追昔 ,发现了许多历史瑰宝 ,这是我们的财富 ,是新阶段发展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 人文学院 创新精神 教学理念 高等教育 中国
下载PDF
不可置换的城市幽灵——关于城市文学的一些思考
2
作者 邹军 《艺术广角》 2024年第1期98-105,共8页
当我们谈论城市文学时,或许最应该厘清的是何谓城市文学。因为,每一个谈论城市文学的论者,对于城市文学的分析、论证以及得出的结论,势必与其理解的城市文学的定义有关。本文基于中外文学史上具体的城市文学文本,以及当下城市文学创作现... 当我们谈论城市文学时,或许最应该厘清的是何谓城市文学。因为,每一个谈论城市文学的论者,对于城市文学的分析、论证以及得出的结论,势必与其理解的城市文学的定义有关。本文基于中外文学史上具体的城市文学文本,以及当下城市文学创作现象,尝试重新提炼城市文学的定义,认为仅从题材角度划分出一个与乡土题材不同的城市文学,即将写城市的文学等同于城市文学,意义不大。而将那些穿透城市现象裸露出城市本质的作品视为真正的城市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城市文学 城市精神
下载PDF
以文学感觉重建人的精神世界——以老藤近年小说的嗅景书写为例
3
作者 陈沙沙 《南腔北调》 2024年第2期78-83,共6页
人类拥有一个复杂灵妙的内宇宙[1],其同外在的寰宇一样,引人勘探。自20世纪初“人的文学”被提出以降,文学如何表现人的精神世界问题再次成为中国文学着力表现的内容。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的讨论就是对人的心灵宇宙的一次关怀。位... 人类拥有一个复杂灵妙的内宇宙[1],其同外在的寰宇一样,引人勘探。自20世纪初“人的文学”被提出以降,文学如何表现人的精神世界问题再次成为中国文学着力表现的内容。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的讨论就是对人的心灵宇宙的一次关怀。位于人面部正中的鼻子其实是一个精雕细琢的感受器,它能分辨的气味至少有一万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文学 老藤 人文精神 人的精神 感受器 20世纪90年代 宇宙
下载PDF
以《典籍里的中国》节目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探析
4
作者 韩林 张珈玮 孙惠欣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81-84,共4页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面临着文化基础薄弱、媒体强烈冲击、文化接受困难,教学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典籍里的中国》将抽象文化转为形象接受,将封闭文化转为开放参与,将传统文化与先进技术结合,将阅读与学术结合,更容易被大学生接...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面临着文化基础薄弱、媒体强烈冲击、文化接受困难,教学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典籍里的中国》将抽象文化转为形象接受,将封闭文化转为开放参与,将传统文化与先进技术结合,将阅读与学术结合,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可以通过选取节目内容、借鉴互动方式、注重科技手段、借助节目设计等,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里的中国》 大学生 文学经典 传统文化素养
下载PDF
大学的主流文化与“以善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 被引量:9
5
作者 马毅 胡凡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7-161,共5页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是大学的主流文化,两种文化由于"人化"的本然性和真善美的最高价值诉求而内在融通。两种文化的本质内容通过大学的主流教育即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表现出来并得以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互融互动、互异互...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是大学的主流文化,两种文化由于"人化"的本然性和真善美的最高价值诉求而内在融通。两种文化的本质内容通过大学的主流教育即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表现出来并得以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互融互动、互异互补。两种教育的根本点和本质内涵是"止于至善"的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将成为当代教育的理性选择和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文化与人文教育 科学文化与科学教育 止于至善 人文教育理念
下载PDF
“动员结构”的结构化与改革想象的发生——围绕《上海文学》复刊初期的几篇工业题材小说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阳 张祖立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65,共7页
1980年代不能仅仅成为1980年代人的纪念馆,而应成为历史的图书馆,以供我们反复阅读。——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在“重返80年代”和“两个30年”的提法下,一场以80年代文学为入口、重评当代文学的... 1980年代不能仅仅成为1980年代人的纪念馆,而应成为历史的图书馆,以供我们反复阅读。——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在“重返80年代”和“两个30年”的提法下,一场以80年代文学为入口、重评当代文学的研究潮流已广泛展开。重返者之间共识与分歧并存,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为何重返——这关乎历史态度和政治态度,而在如何重返的问题上讨论不多。到目前为止,在研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始终是知识考古学,这与李杨的倡导直接相关。他在有关“重返80年代”的纲领性文章中写道:“如果‘一体化’指的是政治社会制度对文学的干预、制约、控制和影响,文学生产的社会化机构的建立以及对作家、艺术家的社会组织方式等等,那么,用这一概念来描述‘新时期文学’显然是同样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文学》 文化想象 工业题材小说 结构化 80年代文学 复刊 改革 社会主义文学
下载PDF
“巫术”与中国文学的起源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少良 李守亭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0-134,共5页
文艺起源问题上的"巫术"说,在中西方文艺理论史上都有阐述,但我国古代文论资料的记载则比较零散,撮其要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原始巫术以对世界的精神掌握方式,形成最早的艺术思维方式;二是巫术仪式给原始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审美... 文艺起源问题上的"巫术"说,在中西方文艺理论史上都有阐述,但我国古代文论资料的记载则比较零散,撮其要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原始巫术以对世界的精神掌握方式,形成最早的艺术思维方式;二是巫术仪式给原始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创造元素;三是原始巫术的神用观,与后世政教文学价值观念相合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宗教 巫术仪式 艺术起源 文学功用
下载PDF
宋代女性文学梅花意境的性别特质 被引量:5
8
作者 舒红霞 阎保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70-73,共4页
宋代女性文学咏梅作品营造的凄寒、高洁、清美的审美意境,反映了女作家文艺创作追求的审美取向以及她们现实存在的形态与情感心理模式,呈现着女性咏梅主体性别的、时代的和阶级的印迹。
关键词 女性 梅花 意境 性别
下载PDF
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被引量:15
9
作者 龙志鹤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1,共2页
文科的研究创新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解释或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未来创新人才之一的文科大学生,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担负起培养文科创新人才的重任。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文科大学生创... 文科的研究创新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解释或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未来创新人才之一的文科大学生,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担负起培养文科创新人才的重任。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一是努力建设文科大学生实践基地,创造环境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二是切实加强文科大学生科研工作和毕业论文工作,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志;三是积极推行教学改革、考试改革和学分制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 大学生 创新 探索
下载PDF
论法律文化及其构建 被引量:5
10
作者 郝耀武 梁华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7-50,共4页
法律文化是文化现象在法律上的特殊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从本质上讲,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技术性法律文化和法律现象精神部分的法律文化。从这两方面认知法律文化,可以使我们更加明确对传统法律文化和外来法律文化的态度,深化对法律文... 法律文化是文化现象在法律上的特殊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从本质上讲,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技术性法律文化和法律现象精神部分的法律文化。从这两方面认知法律文化,可以使我们更加明确对传统法律文化和外来法律文化的态度,深化对法律文化在法治建设中重要性的认识。法治建设所需要的法律文化的实质内涵体现在立法价值目标体系、法律心理价值体系和法律理想价值体系等方面。对于法律文化的构建,我们既要注重加强法律文化的物质、经济根基建设,坚持正确的原则态度,又要采取有效方式方法,培育优良法律行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法律文化 法治
下载PDF
《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文学理论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少良 李珂玮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5-88,共4页
《文心雕龙》所论的是广义的文章,虽然其中很多文体至今已经消亡,其现实的理论意义并不大,但是整个文体论部分包含了许多文学理论,值得我们加以总结。这里论及四个方面:依书中的文体类分,可以看出刘勰的文学观念;书中对文体发展的描述,... 《文心雕龙》所论的是广义的文章,虽然其中很多文体至今已经消亡,其现实的理论意义并不大,但是整个文体论部分包含了许多文学理论,值得我们加以总结。这里论及四个方面:依书中的文体类分,可以看出刘勰的文学观念;书中对文体发展的描述,直接体现刘勰的文学史观;文体论中运用文体比较的方法,从中可以看出刘勰自觉的文体意识;全部文体论中贯穿刘勰文学功用的思想,它统摄在宗经观念之下,与《文心雕龙》全书的指导思想正相扣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学观 文学史观 宗经观
下载PDF
武侠之“侠”的文化精髓与人格品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从容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5-167,共3页
武侠小说中的侠,是一种民族化的人格境界的象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精髓、理想人格的追求和传统的道德规范,其内涵十分丰富。传统的文化思想、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浇铸成侠的灵魂,也决定了侠的人格品位。侠义精神和侠的人格品... 武侠小说中的侠,是一种民族化的人格境界的象征。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精髓、理想人格的追求和传统的道德规范,其内涵十分丰富。传统的文化思想、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浇铸成侠的灵魂,也决定了侠的人格品位。侠义精神和侠的人格品位突出地表现在仁、义、信三个方面:仁者爱人,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为侠者恪守的人生理念;义者善也,义犹理也,义是侠客在武林社会活动中立身、处世、奋斗追求的价值取向;凡侠者必须讲诚信,从古代的原侠到小说中的侠客,无不把"言必信、行必果"作为立身处世的一条基本准则。入世有为、心存仁爱、维护正义、诚信必守是为侠者的共性,也是构成侠的价值观的基因。而所有这些,无一不源于儒家的思想体系。也正因为如此,侠才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广大民众中获得了一致的认同,进而形成了化解不开的侠情结,这也正是武侠小说得以延续、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小说 仁爱 侠义 诚信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与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被引量:10
13
作者 隋都华 《现代远距离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52,共2页
中国哲学评述课做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大学生 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 哲学课
下载PDF
帛书《易之义》键川、阴阳、刚柔、文武思想合论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莹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21,共5页
帛书《易之义》通过对《周易》卦象的分析,探讨了键川、阴阳、刚柔、文武的意蕴,凸显了阴阳协调、刚柔相济、中和的思想。作者将这些思想的阐述,导入人生实践,这样便与《中庸》的庸常之道、道家贵柔主张具有相关性。其阴阳调和、刚柔有... 帛书《易之义》通过对《周易》卦象的分析,探讨了键川、阴阳、刚柔、文武的意蕴,凸显了阴阳协调、刚柔相济、中和的思想。作者将这些思想的阐述,导入人生实践,这样便与《中庸》的庸常之道、道家贵柔主张具有相关性。其阴阳调和、刚柔有体而文武兼备的思想倾向,很能说明作者在人生领域的折衷态度和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易之义》 键川 阴阳 刚柔 文武
下载PDF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被引量:14
15
作者 车莉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2-154,共3页
在 1 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 ,女性意识得以凸现并表现出逐渐发展演进的过程。简·奥斯丁开拓女性主体意识的一方天空 ,给女性以智力和性格魅力上的肯定和赞扬。勃朗特姐妹传达出确立女性独立的人格呼声 ,变女性的依附性为男性对女性... 在 1 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 ,女性意识得以凸现并表现出逐渐发展演进的过程。简·奥斯丁开拓女性主体意识的一方天空 ,给女性以智力和性格魅力上的肯定和赞扬。勃朗特姐妹传达出确立女性独立的人格呼声 ,变女性的依附性为男性对女性的依赖。盖斯凯尔夫人把女性意识从个人感情天地扩展到广阔的社会领域 ,强调女性的社会意识和作用。乔治·艾略特则对女性男性化进行反思 ,寻找着女人作为与男性平等而又有区别的特质 ,力图将女性从被自身消解的危险中挽救回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嬗变
下载PDF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丰富内蕴及当代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从容 黄鸿儒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3-157,共5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构建了一个丰富严谨的文艺理论体系,系统论述了文艺与作家、文艺与生活、文艺与读者、文艺与政治等一系列文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完整的富有创造性的文艺建设理论。它推进了抗战的胜利进程,实现了文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构建了一个丰富严谨的文艺理论体系,系统论述了文艺与作家、文艺与生活、文艺与读者、文艺与政治等一系列文学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完整的富有创造性的文艺建设理论。它推进了抗战的胜利进程,实现了文艺建设的新突破,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文艺与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成熟。当下,《讲话》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大众文化发展,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文化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艺理论 历史文化语境 当代意义
下载PDF
辽代世家大族文化活动述论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善军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3,共5页
作为辽朝统治阶级中的核心阶层,世家大族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文化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文化成就。虽然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并非十分突出,但却体现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诸多特点,这是由当时特定条件下的社会需要促成的,值得后人珍视。
关键词 辽代 世家大族 文化活动 文化成就
下载PDF
萨满文化视野下萧红、迟子建小说之“对话”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颖 孟诚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75-79,共5页
萧红、迟子建这两位东北女性作家虽然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空语境中,但她们同样以深深扎根于东北大地的创作实践承传着萨满文化精神,"和而不同"地显现出独具风貌的地缘文化特色,可堪"对话":在创作视野上,她们共同关... 萧红、迟子建这两位东北女性作家虽然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空语境中,但她们同样以深深扎根于东北大地的创作实践承传着萨满文化精神,"和而不同"地显现出独具风貌的地缘文化特色,可堪"对话":在创作视野上,她们共同关注万物有灵的黑土地,但萧红是"审丑"式的祛魅批判,迟子建则是审美式的附魅讴歌;在审美风格上,她们都展现出一种复归原始自然的野性悲壮的生命强力,但萧红世界洋溢着一种酒神式个体毁灭的痛楚快感,迟子建世界则充溢着一种纵情地编织迷人梦境的日神式光明;在文本叙事上,她们都运用双声话语进行表达,但萧红以女性眼光与智性眼光相结合去透视,而迟子建则将母性眼光和生态眼光融合一起去展望;在创作思维上,她们都无法摆脱缘自原始惧感思维的死亡情结,但萧红秉持着一种"向死而生"的佛家式苦难意识,迟子建则汲取了"生死齐一"的道家式超然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文化 萧红 迟子建 对话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庭院广场” 被引量:5
19
作者 阎保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80-82,共3页
我国建筑学界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广场只能称之为类广场,这是以西方城市广场的定义套解我国古代的城市广场。如果站在人类生存文化的广阔视野,从城市居民创建生存环境、占据和利用室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完全有理由认为,中... 我国建筑学界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广场只能称之为类广场,这是以西方城市广场的定义套解我国古代的城市广场。如果站在人类生存文化的广阔视野,从城市居民创建生存环境、占据和利用室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国古代不仅拥有城市广场,而且拥有丰富的广场文化。中国古代广场的基本模式是“庭院广场”,它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文化体系的标志,它的形成、延续与落后于近代世界的数千年农业文化血肉同躯,但是,它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多元共存,整体发展的生命意识却在后工业时代大放异彩,对于今天正确地认识理解广场文化中人的各种需要、建构新型的广场文化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广场文化 庭院广场 审美取向 社会制度 政治体制
下载PDF
论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学素养与青少年主流价值观教育 被引量:3
20
作者 全贤淑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3-185,共3页
主流价值观反映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以及主流社会的基本意愿。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对青少年进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意义重大,而文学素养的养成又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 多元文化 主流价值观 青少年 教育 文学素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