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盘内注射组织凝血酶元激活剂安全性的电生理学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彩辉 张卯年 瓶井资弘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视盘内注射组织凝血酶元激活剂(tP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经兔睫状体扁平部将0.1mLtPA或者BSS注入视神经内研究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白色家兔共24只,分为4组,每组6只兔(6只眼)。视觉诱发电位(VEP)的记录电极植入兔颅骨内。每组... 目的探讨视盘内注射组织凝血酶元激活剂(tP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经兔睫状体扁平部将0.1mLtPA或者BSS注入视神经内研究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白色家兔共24只,分为4组,每组6只兔(6只眼)。视觉诱发电位(VEP)的记录电极植入兔颅骨内。每组分别注入25μgtPA、12.5μgtPA及BSS,6只正常眼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在注药后的第1天、3天,1、2和4周行裂隙灯及间接检眼镜检查,记录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及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结果。结果经裂隙灯、间接检眼镜、F-VEP、F-ERG检查视神经内注射tPA后未发现视神经和视网膜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和其他损伤。各组VEPP1的隐含时分别为(24.60±1.54)、(24.09±1.92)、(24.01±1.96)、(24.57±1.25)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1);各组VEPP1振幅分别为(123.91±41.77)、(145.16±41.22)、(132.36±48.22)、(116.78±29.44)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各组ERGa波的隐含时分别为(5.95±0.42)、(5.86±0.41)、(5.87±0.46)、(5.81±0.33)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7);a波的振幅分别为(110.28±13.91)、(111.97±15.28)、(109.73±15.90)、(107.74±10.87)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5);b波的隐含时分别为(41.58±6.46)、(40.87±5.88)、(40.52±6.24)、(41.60±6.67)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b波的振幅分别为(150.80±11.86)、(147.59±13.60)、(144.52±16.54)、(141.00±20.46)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结论经睫状体扁平部向兔视神经内注射tPA操作简单、安全可行,有望成为局部药物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凝血酶元激活剂 视神经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下载PDF
视盘内注射组织凝血酶原激活剂安全性的电生理学评价(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彩辉 张卯年 +1 位作者 Mihoko Suzuki Motohiro Kamei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431-1434,共4页
目的:探讨视盘内注射组织凝血酶原激活剂的电生理学安全性。方法:首先将记录VEP的电极植入兔颅骨内。经兔睫状体扁平部将25μg tPA,12.5μg tPA及BSS注入视神经内0.1mL,并与第四组正常眼作比较(n=6)。注入后1,3,7,14和24d行裂隙灯及间... 目的:探讨视盘内注射组织凝血酶原激活剂的电生理学安全性。方法:首先将记录VEP的电极植入兔颅骨内。经兔睫状体扁平部将25μg tPA,12.5μg tPA及BSS注入视神经内0.1mL,并与第四组正常眼作比较(n=6)。注入后1,3,7,14和24d行裂隙灯及间接眼底镜检查,记录VEP及ERG。结果:检查未发现视神经内注射tPA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和其它损伤。各组VEP第1个波峰的潜伏期分别是24.6±1.5, 24.1±1.9, 24.0±2.0和24.6±1.3mS(P=0.4112);振幅分别是124±42, 145±41, 132±48和117±29μV(P=0.0649)。各组ERG的a波的潜伏期分别是6.0±0.4, 5.9±0.4, 5.9±0.5和5.8±0.3mS(P=0.6279);振幅分别是110±14, 112±15, 110±16和108±11μV(P=0.7248)。b波的振幅分别是151±12,148±14, 144±16和141±20μV(P=0.0957)。结论:经睫状体扁平部向兔视神经内注射tPA,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凝血酶原激活剂 视神经内注射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VEP ERG
下载PDF
视盘内注射组织凝血酶原激活剂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初步研究(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姜彩辉 张卯年 瓶井资弘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研究探讨视盘内注射组织凝血酶原激活剂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利用光敏剂及氩激光制备兔眼视网膜静脉组塞模型,经FA确认后随机分组。治疗组(10眼,20支静脉)视盘内注射12.5μg tPA/0.05mL。对照组(12眼,24... 目的:研究探讨视盘内注射组织凝血酶原激活剂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利用光敏剂及氩激光制备兔眼视网膜静脉组塞模型,经FA确认后随机分组。治疗组(10眼,20支静脉)视盘内注射12.5μg tPA/0.05mL。对照组(12眼,24支静脉)视盘内注射0.05mL BSS。分别在注入后的第3,7d行FAG检查确认视网膜静脉的再通情况,同时行裂隙灯及间接眼底镜检查,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利用光敏剂及氩激光成功地复制出了兔眼视网膜静脉组塞模型并经视网膜静脉荧光造影确认。治疗组阻塞静脉的再通率是70.0%(14/20),对照组阻塞静脉的再通率是16.7%(4/24)(P=0.001)。结论:视盘内注射12.5μg tPA/0.05mL提高了阻塞静脉的再通率,经睫状体扁平部向视神经内注射tPA有望成为局部用药治疗CRVO的新方法。视神经内注射tPA的安全性量及最佳量-效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组织凝血酶原激活剂 视神经内注射 血栓形成
下载PDF
蓝光照射导致氧化磷脂及MCP-1在鼠视网膜内蓄积增加
4
作者 徐静娴 张贤亮 +3 位作者 臧博 铃木三保子 贾心善 张劲松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A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是否会导致氧化磷脂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不同年龄鼠视网膜内蓄积增加。方法对2m和12m的C57/BL6鼠,应用波长为480nm的蓝色二极管光源以2mW/cm2的强度持续照射1w后,将各组鼠眼球摘除,应用RT-PCR、ELISA及免疫...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是否会导致氧化磷脂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不同年龄鼠视网膜内蓄积增加。方法对2m和12m的C57/BL6鼠,应用波长为480nm的蓝色二极管光源以2mW/cm2的强度持续照射1w后,将各组鼠眼球摘除,应用RT-PCR、ELISA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检测氧化磷脂及MCP-1在鼠眼内的含量及存在部位。结果接受蓝光照射的2m和12m的鼠视网膜内氧化磷脂含量明显增加,其中12m鼠视细胞外节氧化磷脂的含量明显高于2m鼠。蓝光照射后,RT-PCR、ELISA检测显示:2m和12m的鼠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及脉络膜层MCP-1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12m鼠含量更高。结论蓝光照射后,高龄鼠比低龄鼠视网膜内更容易蓄积氧化磷脂和MCP-1,蓝光照射可能在AMD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照射 氧化磷脂 MCP-1 AMD
下载PDF
结膜下注射自由基清除剂Edaravone治疗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
5
作者 姜彩辉 张卯年 瓶井资弘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29-831,共3页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Edaravone对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后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孟加拉玫瑰红联合氩激光制备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并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确认。将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显示完全阻塞的眼随机分为2组,每...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Edaravone对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后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孟加拉玫瑰红联合氩激光制备大鼠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并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确认。将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显示完全阻塞的眼随机分为2组,每组18眼。在激光照射后1 h,治疗组结膜下注射Edaravone 300μg(0.2 mL),对照组结膜下注射0.2 mL BSS。每天1次,共3~7 d。术后第3天、第7天摘除眼球制备行病理检查和视网膜匀浆,定量测定视网膜组织中丙二醛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结果静脉阻塞成功后,阻塞部位远端的视网膜静脉立刻出现淤曲、扩张、动脉变细。阻塞后短时间内即出现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并逐渐出现视网膜出血、水肿和玻璃体出血。视网膜静脉阻塞第3天,治疗组和对照组视网膜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分别为272.50 nmol.g-1和352.65 nmol.g-1(视网膜湿质量,P=0.003 5);第7天分别为217.50nmol.g-1和318.33 nmol.g-1(视网膜湿质量,P=0.017 7)。视网膜静脉阻塞第3天,治疗组和对照组视网膜组织中IL-6的含量分别为15.67 ng.g-1和22.67 ng.g-1(视网膜湿质量,P=0.003 7);第7天分别为17.17 ng.g-1和25.50 ng.g-1(视网膜湿质量,P=0.004 8)。结论Edaravone能够抑制视网膜静脉阻塞造成的急性缺血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同时又能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因此,Edaravone有望成为新的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ARAVONE 视网膜静脉阻塞 活性氧 促炎细胞因子
下载PDF
角膜缘niche细胞与基质细胞维持角膜缘干细胞功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黎颖莉 席兴华 +4 位作者 Tomoyuki-Inoue Fumihiko-Takamatsu Naoyuki-Maeda Yuichi-Ohashi Kohji-Nishida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5-509,共5页
目的比较角膜缘niche细胞(limbal niche cells,LNCs)与角膜缘基质细胞(limbal stromal cells,LSCs)在维持角膜缘干细胞功能上的不同特性。方法将LNCs和LSCs分别从6个角膜缘组织分离,并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传代。LNCs与LSCs经丝裂霉素C(... 目的比较角膜缘niche细胞(limbal niche cells,LNCs)与角膜缘基质细胞(limbal stromal cells,LSCs)在维持角膜缘干细胞功能上的不同特性。方法将LNCs和LSCs分别从6个角膜缘组织分离,并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传代。LNCs与LSCs经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处理后分为LNCs组与LSCs组作为饲养细胞分别与角膜缘干细胞共培养,比较两组角膜缘干细胞克隆形成率(colony-forming efficiency,CFE)、上皮细胞复层化以及细胞标志物和部分基因的表达。结果LNCs组角膜缘干细胞CFE(6.57±1.54)%高于LSCs组(1.43±0.47)%。LNCs组细胞复层上皮数(4~5层)多于LSCs组(2~3层)。角膜缘干细胞克隆与免疫荧光染色及mRNA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LNCs组比LSCs组表达了更多干细胞标志物ΔNp63,能更有效地维持角膜缘干细胞的细胞特性。逆转录PCR分析结果显示,LNCs组与LSCs组都分泌了一些维持角膜缘干细胞生长的生长因子,但LNCs组比LSCs组高表达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低表达营养神经素3(NT3),能更好地支持角膜上皮增殖。结论LNCs比LSCs能更好地支持角膜缘干细胞的生长及维持其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niche细胞 角膜基质细胞 克隆形成率
下载PDF
去除型人皮肤成纤维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重建角膜表层的研究
7
作者 黎颖莉 Tomoyuki-Inoue +3 位作者 Fumihiko-Takamatsu Naoyuki-Maeda Yuichi-Ohashi Kohji-Nishida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01-606,共6页
目的探讨去除型人皮肤成纤维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重建角膜表层的相关研究。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3种基因导入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荧光标记的永生化的可去除型TERT+TK-... 目的探讨去除型人皮肤成纤维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重建角膜表层的相关研究。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3种基因导入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建立荧光标记的永生化的可去除型TERT+TK-D人源饲细胞系。将创建的细胞系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作为饲养细胞与人角膜缘干细胞共培养,并与3T3饲细胞的培养结果作比较。结果TERT+TK-D细胞系在体外经过6个月的连续传代后仍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保持旺盛的分裂能力,对更昔洛韦敏感。TERT+TK-D组的克隆形成率(colony forming efficiency,CFE)为(11.77±0.21)%,与3T3组CFE(12.8±1.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2);经过共培养,两组都形成了4~5层复层上皮细胞片。角膜缘干细胞克隆和上皮细胞片的免疫荧光染色及Real-time PCR定量分析结果显示,TERT+TK-D组角蛋白K3表达低于3T3组;PCR结果证实TERT+TK-D饲细胞在更昔洛韦作用下凋亡、裂解,没有混入培养获得的角膜上皮细胞片中。结论转基因荧光标记的永生化的去除型人皮肤成纤维饲细胞有望替代3T3细胞用于角膜再生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去除型饲细胞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