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艺术史的文学史--以中古文学为中心的方法论省思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晓光 《艺术学研究》 2022年第4期27-40,共14页
文学虽被定义为“语言文字的艺术”,但经历过新文化运动后,古典文学研究已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艺术学的原理。鲁迅提出的“魏晋文学自觉论”虽被广泛接受,但却植根于近代文学观,不足为训。“审美”的文学观及与之配套的风格论,既无视了... 文学虽被定义为“语言文字的艺术”,但经历过新文化运动后,古典文学研究已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艺术学的原理。鲁迅提出的“魏晋文学自觉论”虽被广泛接受,但却植根于近代文学观,不足为训。“审美”的文学观及与之配套的风格论,既无视了艺术作为一种技艺的个体习得机制,也制约着学者从艺术学的共通视野出发,深入理解作为中古文学根基的“体”。艺术的变异生成既是创作者依凭于“体”,从模仿学习到翻新创格的机制呈现,又是历史物质性对文学艺术的普遍作用结果。有必要先把握文学作为艺术的“共性”所在,才能进而把握文学与其他艺术不同的“特性”为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 中古文学 文体 文本 历史物质性
下载PDF
“中国青年”之声的回响——论张爱玲《茉莉香片》中理想的破灭
2
作者 小川主税 廖柳棉(译)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58,共7页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茉莉香片》通常被理解为一个“寻找理想父亲”的故事,但主人公聂传庆试图迎合战争时代救亡图存的“中国青年”的形象要求而不得,随后经历的迷惘与自我否定这一成长叙事,却是被学界忽略的一部分。本文首先分析聂传庆...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茉莉香片》通常被理解为一个“寻找理想父亲”的故事,但主人公聂传庆试图迎合战争时代救亡图存的“中国青年”的形象要求而不得,随后经历的迷惘与自我否定这一成长叙事,却是被学界忽略的一部分。本文首先分析聂传庆为自己身上没有“中国青年”所应有的“男子汉”气质而自暴自弃,甚至最后走向理想溃败的心理冲突,再结合民国时期“重武轻文”社会氛围对男性气质的形塑过程,最终揭示民国时期作为理想形象的“中国青年”这一概念,是如何形成民国青年成长历程中除父权外的另一压迫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茉莉香片》 中国青年 理想形象 男性气质
下载PDF
“焚弃”与“改定”——论宋代别集的编纂或定本的制定 被引量:14
3
作者 浅见洋二 朱刚 《中国韵文学刊》 2007年第3期80-92,共13页
在别集编纂史中,唐宋时期作者对自己文集的编纂表现出普遍的自觉性。自觉地、有选择地保存自己作品的主要方式是焚弃与改定。唐宋皆有许多作者在编集过程中大量废弃己作;唐后期至宋,对己作屡作"改定"的现象愈益广泛;与"... 在别集编纂史中,唐宋时期作者对自己文集的编纂表现出普遍的自觉性。自觉地、有选择地保存自己作品的主要方式是焚弃与改定。唐宋皆有许多作者在编集过程中大量废弃己作;唐后期至宋,对己作屡作"改定"的现象愈益广泛;与"焚弃"、"改定"行为相关的"草稿"也在唐宋时期受到普遍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焚弃 改定 别集 编纂 定本 制定
下载PDF
江南的聚落、社区与农民共同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滨岛敦俊 徐晶(整理)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9-205,共17页
关键词 江南 聚落 农民 社区 社会史研究 名誉教授 文学研究 国际大学
下载PDF
1999年日本史学界关于明清史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太田出 张学锋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21-30,共10页
关键词 明清史 史学界 江南 南社 市镇 南市 社会史 99年 首先 成果
原文传递
英国图书馆藏“蕃汉语词对译”残片(Or.12380/3948)再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松井太 白玉冬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65,共6页
英国图书馆藏"蕃汉语词对译"(编号Or.12380/3948)是斯坦因(A.Stein)所获中亚出土文献之一。这件文书刊载于《英国国家图书馆藏黑水城文献》第5卷,以往被认为是黑水城出土蒙元时代波斯语汉语对译文书。不过,该文书实际上出土... 英国图书馆藏"蕃汉语词对译"(编号Or.12380/3948)是斯坦因(A.Stein)所获中亚出土文献之一。这件文书刊载于《英国国家图书馆藏黑水城文献》第5卷,以往被认为是黑水城出土蒙元时代波斯语汉语对译文书。不过,该文书实际上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麻扎塔格(Mazar-Tagh)遗址,应该属于公元8世纪的唐朝羁縻统治时期。该"蕃语"不是波斯语,而是古突厥语。该文书具备作为最古老突厥语史料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因(A.Stein) 唐代 麻扎塔格(Mazar-Tagh) 蕃汉语词对译 古突厥语
下载PDF
上博楚簡《舉治王天下》的堯舜禹傳説
7
作者 湯淺邦弘 《简帛》 CSSCI 2014年第1期113-127,532,共16页
序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馬承源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收録了七部文獻,其中稱爲《舉治王天下》的文獻,記述了堯、舜等古聖王的傳説。特别令人感興趣的是具體的君臣問答部分,爲迄今的神話及傳説中所未見。堯、舜、禹,... 序言《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馬承源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收録了七部文獻,其中稱爲《舉治王天下》的文獻,記述了堯、舜等古聖王的傳説。特别令人感興趣的是具體的君臣問答部分,爲迄今的神話及傳説中所未見。堯、舜、禹,雖爲儒家及墨家推崇的古聖王,但其傳説之詳情尚有諸多不明之處。因此,以下就以《舉治王天下》全五篇中,存在堯、舜、禹傳説的三篇爲主,對其進行釋讀,並與傳世文獻及其他的新出土文獻的傳説進行比較,對於在古聖王傳説上本文獻的特徵及意義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天下 世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 土文 承源 唐虞之道 《荀子》 容成氏 非十二子 天人之分
下载PDF
時令説的展開——北大漢簡《陰陽家言》與銀雀山漢簡“陰陽時令、占候之類”
8
作者 湯淺邦弘 《简帛》 2018年第2期195-214,350,共21页
北大漢簡《陰陽家言》有助於深化對陰陽思想及其特點的瞭解。逐一釋讀竹簡,確定竹簡順序之後,比較探討各種文獻的陰陽思想、時令説,指出了《陰陽家言》獨具特色的陰陽思想。
关键词 陰陽家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 銀雀山漢墓竹簡 時令説
下载PDF
“異端”説——日本懷德堂學派之《論語》解釋
9
作者 湯淺邦弘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17年第1期171-181,共11页
本稿圍繞《論語·爲政》篇中'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的孔子之言,來探討日本江户時代的學者們是如何接受朱子學,如何進行經書解釋的。荻生徂徠認爲,'攻'爲攻擊之意;'異端'是指懷有異心者之意。懷德堂學派五井... 本稿圍繞《論語·爲政》篇中'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的孔子之言,來探討日本江户時代的學者們是如何接受朱子學,如何進行經書解釋的。荻生徂徠認爲,'攻'爲攻擊之意;'異端'是指懷有異心者之意。懷德堂學派五井蘭洲考察古文獻用例,認爲'攻'爲治之意,與'爲'同訓。對於'異端'一詞,蘭洲對荻生徂徠之説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基本上擁護朱子學的解釋。從此也可見懷德堂學派學問的立場。此外,五井蘭洲的弟子中井履軒,繼承了如此'異端'之説,其觀點反映在其製作的'聖賢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論語》 異端 朱子學 荻生徂徠 懷德堂
原文传递
文本的“公”与“私”——苏轼尺牍与文集编纂 被引量:9
10
作者 浅见洋二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84,共13页
文本存在“公”“私”之别,在以皇帝为顶点的权力统制下的中国文学史中,文本编入文集,意味着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这一过程或多或少地受到皇帝权力制约。书简被编入文集的过程,体现了私密文本转向公共文本的过程。从北宋到南宋的苏... 文本存在“公”“私”之别,在以皇帝为顶点的权力统制下的中国文学史中,文本编入文集,意味着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这一过程或多或少地受到皇帝权力制约。书简被编入文集的过程,体现了私密文本转向公共文本的过程。从北宋到南宋的苏轼文集编纂中,可以发现,更具私人性质的尺牍与相对具有公共性质的书简正式分离,成为文集辑佚对象,正式登上公共的文集编纂的舞台。苏轼的尺牍(墨迹、石刻)等极具私密性和草稿性质的文本,反映出作者在皇权统制下自觉的避言意识,但它们最终也成为辑佚和文集编纂的对象,进入公共视野,这一现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公”与“私” 苏轼 尺牍 文集编纂
原文传递
“生日孝思”源流
11
作者 佐野大介 《儒藏论坛》 2019年第1期30-41,共12页
至今为止,一般人都认为近世以前的日本没有年年庆祝生日的习惯。然而近年的研究证实,在近世以前,日本庆祝生日就已经带有'节庆'性质。除节庆性质以外,近世还有在生日为双亲扫墓或斋僧供养的风俗,此外,在启蒙教训书和儒者随笔中... 至今为止,一般人都认为近世以前的日本没有年年庆祝生日的习惯。然而近年的研究证实,在近世以前,日本庆祝生日就已经带有'节庆'性质。除节庆性质以外,近世还有在生日为双亲扫墓或斋僧供养的风俗,此外,在启蒙教训书和儒者随笔中,可以见到作者在生日缅怀母亲苦难的记述。由此可以证实,近世时代的生日具有'感谢亲恩'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近世 生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