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读后续写对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刘芹利 王垭澜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1,93,共9页
本文基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考察了不同类型的英语读后续写对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40名高中生完成了限制性英语读后续写和无限制性英语读后续写。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读后续写对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不同的影响。无... 本文基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考察了不同类型的英语读后续写对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40名高中生完成了限制性英语读后续写和无限制性英语读后续写。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读后续写对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不同的影响。无限制性英语读后续写能显著提升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与限制性英语读后续写相比,无限制性英语读后续写因为没有首句与关键词的约束,能更好地激发高中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即能有效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无限制性读后续写 限制性读后续写 创造性思维
下载PDF
建设跨学科创造“营”,实现成长“赢”
2
作者 司琪格 《当代教育家(下半月)》 2024年第3期25-27,共3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跨学科学习是顺应新时代培养创新型、问题解决型人才的实现路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增强跨学科学习的计划性和目标意识,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生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跨学科学习是顺应新时代培养创新型、问题解决型人才的实现路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增强跨学科学习的计划性和目标意识,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生活的范围、学习兴趣和能力,精心选择学习主题和内容,组织、策划多样的学习活动。这就如同精心为学生量身定做一个创造训练营一般,强化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学习 整体育人 学习主题 训练营 目标意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 问题解决型
下载PDF
以“分享—创生”促进核心素养落地——以跨学科主题学习“小小秤砣压千斤”为例
3
作者 王远彬 常临妍 王睿 《四川教育》 2024年第6期25-26,共2页
为了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跨学科融合,要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学科知识与知识、能力与能力之间的联系... 为了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跨学科融合,要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不同学科知识与知识、能力与能力之间的联系,加以综合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结合“小小秤砣压千斤”一课,探索“分享-创生”范式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学习 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 运用数学 知识与方法 分享
下载PDF
基于系统论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基本特征、构成要素与结构范式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1期147-149,183,共4页
从系统论视角将课程开发看作整体组织,以此探究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及结构范式。研究表明: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开发主体的整体统一,强化开发目的,厘清主体层级,维持主体内部相关部分的协调配合,保持对外部... 从系统论视角将课程开发看作整体组织,以此探究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构成要素及结构范式。研究表明: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注重开发主体的整体统一,强化开发目的,厘清主体层级,维持主体内部相关部分的协调配合,保持对外部相关组织、个体的信息交互与资源争取;开发主体的构成要素应包含行政管理、课程实践现状分析、课程研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外部资源等六大要素;开发主体的结构可以定为1个一级子系统、3个二级子系统,在探究其运行逻辑基础上构建了主体结构范式。建议:各学校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应注重组织构架研究,将工作视角从实践与操作层面回归到体系建构层面,从系统科学角度研究、搭建课程开发的相关主体,以保障开发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本文旨在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在组织原则、组成内容及运行路径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学校体育 校本课程开发 特征 要素 结构
下载PDF
美育视角下小学语文班本课程实施策略
5
作者 张思 《教育进展》 2023年第2期569-572,共4页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拓展学生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同时,还要让他们保持对“美”的敏感。语文教学不可离开美育。立足教学教育过程,以美润人,构建班级环境;以美化人,润泽教学过程;以美育人,搭建成长平台,有效提升学生感知美、发现美、...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拓展学生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同时,还要让他们保持对“美”的敏感。语文教学不可离开美育。立足教学教育过程,以美润人,构建班级环境;以美化人,润泽教学过程;以美育人,搭建成长平台,有效提升学生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美育 班本课程
下载PDF
教育集团的发展走势与运行模式
6
作者 张显国 邢嘉欣 《四川教育》 2023年第32期13-15,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核心任务、战略性课题.在"优质+"的集团办学共同愿景引领下,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从集团化办学的文化基础、深度融合推进以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核心任务、战略性课题.在"优质+"的集团办学共同愿景引领下,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从集团化办学的文化基础、深度融合推进以及集团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构建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教育集团运行模式在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教育集团模式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践框架,旨在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 教育集团 发展走势 运行模式
下载PDF
融创课堂:探究课堂教学深层变革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建强 张显国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61,共5页
基于当下课堂所存在的新知与旧知断裂、思考与行动分离、层次与层次脱节、学科与生活割裂四大误区,针对课堂教学中前后联系不通、左右关系不和、上下通道不畅、内外关系不紧的关系障碍,在深入解读融创课堂的内涵、特点、阶段以及基本主... 基于当下课堂所存在的新知与旧知断裂、思考与行动分离、层次与层次脱节、学科与生活割裂四大误区,针对课堂教学中前后联系不通、左右关系不和、上下通道不畅、内外关系不紧的关系障碍,在深入解读融创课堂的内涵、特点、阶段以及基本主张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创课堂应遵循“三原则”,运用“四策略”,选用“四方式”,抓住“五要点”的操作要领,力图打破学科壁垒,链接技术通道,畅通学段界限,注入生活活水,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层变革,实现学科素养与学科生命力的完整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创课堂 课堂变革 课堂革命 课堂教学
下载PDF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选文策略 被引量:16
8
作者 钟少秀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08,共1页
群文阅读有利于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对各种文本资源进行有效统筹整理,有利于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育人价值。以题目为“群”选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群文阅读有利于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对各种文本资源进行有效统筹整理,有利于潜移默化地浸润学生,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育人价值。以题目为“群”选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可以从题目看出内容和主题相似,以此提炼适宜的议题,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的一个切入口展开探究性学习。如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可以在题目中找到“祖国风光”的踪迹,从而指引学生找寻更多同主题的篇目阅读,《雅鲁藏布大峡谷》《颐和园》《秦兵马俑》等文章能让学生了解祖国更多壮丽山川和灿烂文化,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文本资源 文化自信 选文 雅鲁藏布大峡谷 探究性学习 育人价值
下载PDF
构建“教研”向“学研”转变的集体备课“生本模式”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小艳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07,共1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因此,在集体备课中要立足“以生为本,重在发展”的育人理念,从“教师如何会教”转为研究“学生如何会学”的集体备课“生本模式”,把课堂的时空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因此,在集体备课中要立足“以生为本,重在发展”的育人理念,从“教师如何会教”转为研究“学生如何会学”的集体备课“生本模式”,把课堂的时空留给学生,把合作的方法教给学生,把探究的情趣带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备课 教育家陶行知 以生为本 育人理念 学习的主人 会学 教研 会教
下载PDF
将教育安放在生态校园之中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维海 唐佩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4-104,共1页
“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视察时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嘱托。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生态的、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孩子们的未来,将教育安放在生态校园之中是新时代的要求。生态校园的价值追求。生... “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视察时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嘱托。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生态的、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孩子们的未来,将教育安放在生态校园之中是新时代的要求。生态校园的价值追求。生态校园积极彰显公园城市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公园城市里建设校园,引领生态教育价值新方向。学校努力实践“生命、生活、生态”的“新三生”教育理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就是要将教育安放在生态自然之中,全方位打造绿色、诗意、生态校园,把学校建成生命的栖息之地、灵魂的安放之所、精神的成长圣殿,让每一位师生都能自由呼吸,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校园 自由呼吸 天府新区 生态优先 自然环境 教育理念 自由成长 人文价值
下载PDF
课程统整: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实施新路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远彬 曾曼丽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05,共1页
学校整体构建“三生三格卓越人才”课程体系,即三层五类“飞碟”模型。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和实施达成“新三生”整体育人模式,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遵循“尊重天性,发展个性,培育创造性”的课程理念,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体育、美... 学校整体构建“三生三格卓越人才”课程体系,即三层五类“飞碟”模型。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和实施达成“新三生”整体育人模式,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遵循“尊重天性,发展个性,培育创造性”的课程理念,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初小课程统整。国家课程的高度统一性不能直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课程校本化要求学校从“学科+学科”“学科+学段”“学科+生活”“学科+技术”等方面对学科进行课程统整,从而达成学生的真实学习、探究学习、深度学习和创新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统整 整体育人 深度学习 整体构建 课程理念 国家课程标准 卓越人才 探究学习
下载PDF
走向动态生长的教师发展新生态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会宝 伏利平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04,共2页
“新三生”教育的生态理论强调,生态结构具有系统性、协调性、内生性、多样性和适应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发展必须打破静止状态,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教育信仰、改革师培课程,走向动态生长的新生态。创新体制机制新生态。构建教师发展... “新三生”教育的生态理论强调,生态结构具有系统性、协调性、内生性、多样性和适应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发展必须打破静止状态,创新体制机制、培育教育信仰、改革师培课程,走向动态生长的新生态。创新体制机制新生态。构建教师发展新生态必须创新体制机制,体现生态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原则。天府新区作为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大力创新教育体制机制,赋予了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实现了投、建、管、办、评分离,学校管理自主、用人自主、经费自主和教改自主的新型教育治理结构,极大地激发了学校整体办学活力。学校充分运用灵活的办学体制机制,建立起了教师的选拔、聘用、培训、评价和退出机制,将体制优势转化为教育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自主权 教育信仰 动态生长 办学活力 生态结构 办学体制机制 天府新区 创新体制机制
下载PDF
“四自主”构建学校治理新生态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世坤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学校治理指向学校内部治理,其实质是建设民主、平等、自主的现代学校制度,重点在于自治和共治。“四自主”指“管理自主、用人自主、教改自主、经费自主”,是办学自主权落实的核心,践行的目的在于构建充满活力的新时代学校发展新样态,... 学校治理指向学校内部治理,其实质是建设民主、平等、自主的现代学校制度,重点在于自治和共治。“四自主”指“管理自主、用人自主、教改自主、经费自主”,是办学自主权落实的核心,践行的目的在于构建充满活力的新时代学校发展新样态,塑造适应师生生命自由生长的教育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自主权 现代学校制度 学校治理 四自主 教育新生态 新样态 学校内部治理 教改
下载PDF
为了生命的自由生长——“新三生教育”的根本诉求与实践路径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显国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4-18,共5页
"新三生教育"深刻反思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以"生命的自由生长"为根本诉求,立足于"活着、活好、活出价值"的三维生命教育体系,以生命为原点、生活为主题、生态为走向、生长为旨归,探索出了"五生... "新三生教育"深刻反思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以"生命的自由生长"为根本诉求,立足于"活着、活好、活出价值"的三维生命教育体系,以生命为原点、生活为主题、生态为走向、生长为旨归,探索出了"五生课堂、温馨德育、多彩课程、灵动管理"的四大路径,形成了"明晰生命成长主体、培植生命成长沃土、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引导生命成长方向、挖掘生命成长潜能"的五大策略,整体构建起蓬勃向上与联动共生的教育新生态,使教育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三生教育 生命教育 自由生长 诉求路径
下载PDF
学科融合助力学生空间想象力培养 被引量:1
15
作者 明朗 孙健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6-107,共2页
基于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天府第四中学提倡教师可依据学生学习需要重构和整合学科资源,创设立体化的各类情景,促进多维、多向、多边的互动学习。学科融合不仅首先需要打破学科壁垒、融合资源,还需要融技术、创体验。本文以初一数学课“... 基于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天府第四中学提倡教师可依据学生学习需要重构和整合学科资源,创设立体化的各类情景,促进多维、多向、多边的互动学习。学科融合不仅首先需要打破学科壁垒、融合资源,还需要融技术、创体验。本文以初一数学课“从三个方向看物体”为例,通过资源、技术的融合,创设不同的情景体验和师生互动,让学生的空间想象得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融合 互动学习 空间想象力培养 情景体验 整合学科资源 师生互动 学生学习需要 人才培养需求
下载PDF
基于“三格”育人目标的班本课程开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司琪格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在“新三生”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提出了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格局大、格调高、格致精”的卓越人才培养目标。为此,学校着力开发系列班本课程,培养志趣、涵养情趣、发展兴趣,寻找“三格”育人目标落地的力量。首先,培养志趣,引导... 在“新三生”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提出了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格局大、格调高、格致精”的卓越人才培养目标。为此,学校着力开发系列班本课程,培养志趣、涵养情趣、发展兴趣,寻找“三格”育人目标落地的力量。首先,培养志趣,引导学生着眼国际视野,树立远大志向。格局大目标指志向远大和视野宏大,旨在培养学生生命的高度和宽度。基于格局大目标,班本课程应注重多样化资源建设,拓宽学生见闻和视野。一方面,可以整合师生、家长的条件和资源,开展丰富的家长课程。如笔者曾开展航模、核能、石油、地球板块运动、安全急救等家长课程,涉及科学、地理、医学等多个领域,让学生领略各个专业、行业独特的魅力,在心里埋下理想的种子。另一方面,须将班本课程放眼课堂之外、教室之外、中国之外,开发国际新闻杂志阅读课程、博物馆参观课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杂志 班本课程 阅读课程 国际视野 卓越人才培养 育人目标 志向远大 远大志向
下载PDF
“五自”德育促学生主体意识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亮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基于“新三生”教育办学思想的引领,天府第四中学构建了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觉、人格自强、文化自信等课程(简称“五自”德育课程)。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具有自觉性、自主性... 基于“新三生”教育办学思想的引领,天府第四中学构建了生活自理、行为自律、学习自觉、人格自强、文化自信等课程(简称“五自”德育课程)。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具有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自由性等特征的意识,对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培育学生的主体精神与独立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德育课程便是秉承“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的原则,着重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主体意识 主体能力 德育课程 文化自信 主体地位 自我教育 办学思想 行为自律
下载PDF
回归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佳欣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08,共2页
语文教育在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让学生的生命得到自然、舒展的生长,语文课堂应该以生为本,也就是让教育回归生命、生活、生态。只有用生命润泽生命,用心灵唤醒心灵,课堂中生... 语文教育在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让学生的生命得到自然、舒展的生长,语文课堂应该以生为本,也就是让教育回归生命、生活、生态。只有用生命润泽生命,用心灵唤醒心灵,课堂中生命的自由生长才会真实发生。首先,语文课堂应该关注生命的生长。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源于生命、循于生命、达于生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对教材里的文章做深度挖掘,发现文章里所蕴含的生命教育,就可以教得有温度。例如,在《秋天的怀念》中史铁生记录了自己心灵成长的历程,在一番磨难后,他领悟到母亲的期盼,要“好好活”。若教师在此时请学生结合史铁生的文学创作和生命历程来理解“好好活”这句话,学生就会更深入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活着、活好、活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以生为本 史铁生 立德树人 关注生命 心灵成长 语文教育 生命历程
下载PDF
生命教育微课程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柯男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08,共1页
生命教育微课程是针对个体、较小的群体,以及群体中某些微小的生命教育现象开展的德育活动和实施的微课程。可利用微课程“短”“小”“灵”“快”等特点,观察“微现象”,发现“微问题”,搭建“微组织”,创造“微平台”,引导学生正确处... 生命教育微课程是针对个体、较小的群体,以及群体中某些微小的生命教育现象开展的德育活动和实施的微课程。可利用微课程“短”“小”“灵”“快”等特点,观察“微现象”,发现“微问题”,搭建“微组织”,创造“微平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我、社会、自然的关系,对学生进行活着、活好、活出价值三维生命教育,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程 德育活动 微平台 实践探索 人与自我 教育 生命 价值
下载PDF
构建“三维生命”的教育体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显国 《四川教育》 2017年第9期19-20,共2页
根据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价值生命,我们提出了活着、活好、活出价值的三维生命教育体系。1.三维生命:(1)'活着':用知识认识生命的有限。'活着',表明生命的存在形式,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活着'是生命最基本... 根据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价值生命,我们提出了活着、活好、活出价值的三维生命教育体系。1.三维生命:(1)'活着':用知识认识生命的有限。'活着',表明生命的存在形式,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活着'是生命最基本的维度,是'活好'和'活出价值'的前提。生命是美好的。无论是人类的十月怀胎还是其他生物的长久孕育,生命的产生都是一个艰难而美好的充满希望的过程。不管怎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教育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