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国东周青铜器矿料来源研究
1
作者 张睿祥 欧秀花 朱思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59,共6页
甘肃东部及关中地区是秦文化遗址分布的密集区,这一地区发现的秦国青铜器对于研究其风格、冶铸技术、矿料来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已发表的礼县、凤翔、陇县、陈仓、秦陵等地秦国青铜器铅同位素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春秋时... 甘肃东部及关中地区是秦文化遗址分布的密集区,这一地区发现的秦国青铜器对于研究其风格、冶铸技术、矿料来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已发表的礼县、凤翔、陇县、陈仓、秦陵等地秦国青铜器铅同位素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春秋时期,秦国青铜器矿料特征相近,主要来自大冶铜绿山、皖南沿江及小秦岭一带。春秋早、中、晚期表现出明显的交替,这一变化与中原及汉淮地区趋于同步。战国晚期秦陵出土青铜器的矿源不同于秦国其它遗址,这一时期矿料来源地与小秦岭一带关系密切。研究结论揭示了东周时期秦国与南方地区的楚国、曾国在青铜资源流通方面的交流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国青铜器 铅同位素 历时性变化 矿料来源
下载PDF
清嘉庆二十二年孝义县师元武卖地官契的保护修复 被引量:1
2
作者 欧秀花 罗丽 +2 位作者 陈璐 崔玉娟 张睿祥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1年第10期82-89,96,共9页
清嘉庆二十二年师元武卖地官契对于研究清代山西省孝义县土地归属的变更情况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契约在保存过程中出现了变色、污渍、皱褶、残缺、字迹模糊等病害。利用纸张纤维测量仪、SEM、便携式色差仪测... 清嘉庆二十二年师元武卖地官契对于研究清代山西省孝义县土地归属的变更情况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契约在保存过程中出现了变色、污渍、皱褶、残缺、字迹模糊等病害。利用纸张纤维测量仪、SEM、便携式色差仪测试技术,对契约进行病害调查分析及理化性质检测分析的基础上,遵循“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可辨识性、可再处理和安全耐久性”的保护修复原则,选用3%木瓜蛋白酶和3%过氧化氢为清洗材料,氢氧化钙和碳酸氢钙为脱酸材料,平阳纤维麻纸为修复用纸,采取除尘、清洗、脱酸、展平、修补等技术路线对该契约进行科学的保护修复。保护修复后的契约表面平整,污渍、皱褶等病害得以消除,字迹清晰,整体强度提高,观展效果增强,达到了较为理想的保护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契 检测分析 文献保护 文献修复
下载PDF
江淮地区商周时期青铜资源流通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张睿祥 魏国锋 王艳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157,共7页
江淮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文化面貌和丰富的铜矿资源,成为探索青铜时代资源流通的重要地区。对本地区商周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和微量元素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检测的江淮地区的商代青铜器大多含有高放射性铅同位... 江淮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文化面貌和丰富的铜矿资源,成为探索青铜时代资源流通的重要地区。对本地区商周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和微量元素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检测的江淮地区的商代青铜器大多含有高放射性铅同位素,且具有典型的殷墟王室作坊风格,受中原地区影响较深。西周时期江淮地区皖南的矿料通过“金道锡行”运往中原。淮河上游天湖遗址与中原诸侯国的西周青铜器主要使用了来自大冶铜绿山的矿料,而安徽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的矿料主要来自皖南地区。东周以来,江淮地区与中原及周边地区在矿料上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铅同位素与微量元素数据均表明,江淮地区战国青铜器矿源空间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一时期除了继续使用皖南和鄂东南的铅料外,还使用了来自赣北和豫西的铅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商周青铜器 矿料流通 文化互动
下载PDF
合肥地区发现的商代青铜器年代及其相关问题
4
作者 张睿祥 魏国锋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6期40-44,共5页
合肥是安徽境内发现商代青铜器集中的地区之一。合肥发现商代青铜器的年代在二里岗上层晚段至殷墟时期,其器形、纹饰、铸造工艺及器物组合与合肥邻近地区商代青铜器的整体面貌相似,都受到商文化核心区青铜文化的影响。合肥地区商代青铜... 合肥是安徽境内发现商代青铜器集中的地区之一。合肥发现商代青铜器的年代在二里岗上层晚段至殷墟时期,其器形、纹饰、铸造工艺及器物组合与合肥邻近地区商代青铜器的整体面貌相似,都受到商文化核心区青铜文化的影响。合肥地区商代青铜器的铸造地,及其矿料与皖南沿江地区铜矿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地区 商代青铜器 年代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天水古民居影壁的保存现状调查及保护策略
5
作者 欧秀花 张睿祥 陶荟峰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20年第1期45-49,共5页
通过对天水古民居13处影壁的保存现状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天水古民居影壁出现了破损、粉化、风化等病害,保护状况不容乐观。病害的形成与影壁自身制成材料、赋存环境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影壁今后的保护可通过加强居民的保护意识,政府给... 通过对天水古民居13处影壁的保存现状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天水古民居影壁出现了破损、粉化、风化等病害,保护状况不容乐观。病害的形成与影壁自身制成材料、赋存环境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影壁今后的保护可通过加强居民的保护意识,政府给予资金保障和技术人员支持等方式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壁 现状 病害 保护
原文传递
周代多璜式组玉佩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睿祥 杨筱平 欧秀花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49,共10页
多璜式组玉佩是周代大型玉佩饰的主流形制,流行于西周至春秋中晚期。目前发现并复原的20余件多璜式组玉佩,均出自诸侯及其夫人或次夫人墓,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物。这些多璜式组玉佩自上而下用朱线将玉璜、玉珠管按照尺寸递增或递减... 多璜式组玉佩是周代大型玉佩饰的主流形制,流行于西周至春秋中晚期。目前发现并复原的20余件多璜式组玉佩,均出自诸侯及其夫人或次夫人墓,是墓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物。这些多璜式组玉佩自上而下用朱线将玉璜、玉珠管按照尺寸递增或递减的规律穿系而成,所用玉璜为青玉或青白玉,且多由旧玉改制而成。组玉佩用璜数量多寡与佩戴者身份地位有关,并且遵循主观意识形态下较为统一的以璜为核心的佩璜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多璜式组玉佩 穿系方式 佩璜规范
原文传递
乙基纤维素与纳米SiO_(2)复配液加固古籍纸张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欧秀花 崔玉娟 张睿祥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21年第1期61-66,共6页
以乙基纤维素与纳米SiO_2复配液作为古籍纸张的加固材料,借助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技术,从加固前后纸张的耐折度、抗张强度、耐破度、pH值、白度等方面,探究乙基纤维素与纳米SiO_(2)复配液加固古籍纸张的可行性。结果显示,2... 以乙基纤维素与纳米SiO_2复配液作为古籍纸张的加固材料,借助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技术,从加固前后纸张的耐折度、抗张强度、耐破度、pH值、白度等方面,探究乙基纤维素与纳米SiO_(2)复配液加固古籍纸张的可行性。结果显示,2.6%乙基纤维素与0.8%纳米SiO_(2)复配液可增加古籍纸张的耐折度、抗张强度、耐破度,提高纸张的pH值,不会明显改变纸张的外观。加固后的纸张结构未发生改变,仍然保持纤维间松散的网孔结构。复配液可在纸样表面包覆一层膜,能有效地阻隔纸张纤维与空气的接触,起到保护纸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纤维素 纳米SiO_(2) 古籍 加固 耐久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