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类植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汪之波 许涛 李晓鸿 《竹子学报》 2022年第1期50-54,共5页
由于自身形态特征的复杂性,竹类植物种质资源鉴定方面存在较多困难,主要表现在分类的混乱上。随着新技术的引入,竹类植物种质资源鉴定方法越来越多。笔者参阅了近年来有关竹类植物种质资源鉴定研究的文献,整理了经典分类学和现代技术两... 由于自身形态特征的复杂性,竹类植物种质资源鉴定方面存在较多困难,主要表现在分类的混乱上。随着新技术的引入,竹类植物种质资源鉴定方法越来越多。笔者参阅了近年来有关竹类植物种质资源鉴定研究的文献,整理了经典分类学和现代技术两大类方法在竹类种质资源鉴定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竹类资源鉴定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类植物 种质鉴定 分子标记
下载PDF
纳米硒微肥的形貌分析及对豌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高义霞 周向军 +1 位作者 王亮亮 马丽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24-30,共7页
为制备筛选易于吸收的纳米硒微肥,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硒,通过不同干燥处理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纳米硒的形貌特征、尺寸及稳定性。将纳米硒与豌豆种子拌种后进行盆栽试验,测定豌豆幼苗的硒吸收量和硒转化率。结果表明,透射电镜和扫描... 为制备筛选易于吸收的纳米硒微肥,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硒,通过不同干燥处理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纳米硒的形貌特征、尺寸及稳定性。将纳米硒与豌豆种子拌种后进行盆栽试验,测定豌豆幼苗的硒吸收量和硒转化率。结果表明,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下,冷冻干燥制备的纳米硒为分散均匀、尺寸均一的球状颗粒,平均粒径约为28 nm。当拌种剂量(纳米硒/豌豆种子)在0.25~2.50 mg·g^(-1)范围内,纳米硒微肥对豌豆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较小。豌豆幼苗根系硒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地上部分硒含量在2.00和2.50 mg·g^(-1)拌种剂量时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在1.00~2.50 mg·g^(-1)范围内,硒吸收量存在显著差异;在0.25~2.50 mg·g^(-1)范围内,硒转化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综上,冷冻干燥制备法可获得分散均匀、尺寸均一的纳米硒微肥。拌种剂量控制在0.25~2.50 mg·g^(-1)范围内时,豌豆幼苗地下部分对纳米硒的吸收率大于硒转化率,可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纳米硒微肥用于豌豆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硒 微肥 形貌分析 豌豆 植株生长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溶解性有机质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向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102-110,共9页
为全面了解溶解性有机质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发表的溶解性有机质文献为对象,利用CiteSpace对年发文量、研究学科、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国家、关键词共现和突现、文献共被引、作者共被引和期刊共被... 为全面了解溶解性有机质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发表的溶解性有机质文献为对象,利用CiteSpace对年发文量、研究学科、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国家、关键词共现和突现、文献共被引、作者共被引和期刊共被引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发文量呈增加趋势,研究学科分别分布在环境科学、工程与环境,以及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基础科学等领域。(2)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发文量最高的作者分别为Dittmar Thorsten和薛爽。中国和美国发文量远超其他国家,法国、德国和美国发文影响力位列前三。(3)采用平行因子分析和荧光光谱法对胡敏酸、溶解性有机碳/氮和海洋细菌源DOM等进行研究,是外文文献的研究热点。针对三峡库区、太湖流域进行DOM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光降解和吸附行为等研究,是中文文献的研究热点。(4)二维相关光谱、FT-ICR-MS解析DOM分子组成及其介导的活性氧物种,以及细菌/微生物群落对DOM的响应等是外文文献的研究前沿。生物炭/剩余污泥源DOM的三维荧光分析以及厌氧发酵形成DOM等,是中文文献的研究前沿。(5)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和“StedmonC A”分别是首位高被引学术期刊和高被引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文献计量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矮嵩草草甸主要植物不同器官对氮素的吸收及分配特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隆华 姚步青 +3 位作者 王文颖 马真 石国玺 周华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7-966,共10页
以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7个主要植物种为研究对象,利用15 N同位素标记技术,通过分析不同器官对氮素的吸收及分配特征,揭示主要植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适应性、竞争力和地位。结果显示:(1)矮嵩草的叶和茎、垂穗披碱草(Elymus n... 以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7个主要植物种为研究对象,利用15 N同位素标记技术,通过分析不同器官对氮素的吸收及分配特征,揭示主要植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适应性、竞争力和地位。结果显示:(1)矮嵩草的叶和茎、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的叶,以及双柱头藨草(Scirpus distigmaticus)和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的叶、茎、根均偏好累积硝态氮,早熟禾(Poa annua)的穗和叶以及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和短穗兔耳草(Lagotis brachystachya)的根均偏好积累铵态氮。(2)矮嵩草对吸收的甘氨酸和硝态氮主要分配于叶中,铵态氮分配于茎中;双柱头藨草对吸收的甘氨酸和硝态氮主要分配于茎中,铵态氮分配于叶中;垂穗披碱草和早熟禾对吸收的硝态氮和铵态氮主要分配于叶中;垂穗披碱草对吸收的甘氨酸主要分配于根中,而早熟禾将较多的甘氨酸分配到穗中;甘肃马先蒿对吸收的硝态氮主要分配于叶中,铵态氮分配于根中;鹅绒委陵菜对吸收的甘氨酸、硝态氮和铵态氮主要分配于叶中;短穗兔耳草对吸收的甘氨酸主要分配于叶中,硝态氮和铵态氮主要分配于根中。(3)在牧草生长盛期,矮嵩草草甸土壤的有机氮和无机氮主要贡献于甘肃马先蒿的花、早熟禾的穗、垂穗披碱草的根和鹅绒委陵菜的茎叶。研究表明,高寒矮嵩草草甸主要植物不同器官对氮素的吸收及分配呈现多元化特征,因不同植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习性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矮嵩草草甸 植物器官 土壤氮素 15 N标记技术
下载PDF
长期、短期增温对高寒草甸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石国玺 王芳萍 +5 位作者 马丽 张中华 王弋博 汪之波 姚步青 周华坤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79-189,共11页
为了探究试验增温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群落的影响是否依处理时间长短而异的,本研究测定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AM真菌群落对长期(17年)和短期(3年)开顶式小室(OTCs)增温的响应,推断了驱动AM群落构建的生态学过程。结... 为了探究试验增温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群落的影响是否依处理时间长短而异的,本研究测定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AM真菌群落对长期(17年)和短期(3年)开顶式小室(OTCs)增温的响应,推断了驱动AM群落构建的生态学过程。结果发现长期、短期增温分别降低了45.7%和80.0%的AM真菌物种丰富度。长期增温对AM真菌物种丰富度的负效应由根生物量降低所介导,而短期增温的负效应由土壤氮限制所介导。此外,长期、短期增温不仅能改变AM真菌群落的物种组成和谱系组成,还导致驱动AM真菌群落构建的生态学过程从环境过滤向环境过滤和竞争排斥的中和作用转变。上述结果说明增温对AM真菌群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是依处理时间长短而异的,也表明通过添加外源性氮素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是缓解气候变暖对高寒草甸AM真菌多样性负效应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丛枝菌根真菌 土壤微生物群落 气候变化 群落构建
下载PDF
甘肃裕河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汪之波 白永兴 +1 位作者 高云峰 马小强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829-4835,共7页
裕河自然保护区介于秦岭和岷山之间,是两大山系间物种交流的关键廊道。在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对甘肃裕河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所得表明:裕河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 552种,隶属于159科、695属,拥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7种,... 裕河自然保护区介于秦岭和岷山之间,是两大山系间物种交流的关键廊道。在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对甘肃裕河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所得表明:裕河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1 552种,隶属于159科、695属,拥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7种,隶属于12科15属,其中一级保护植物5种,二级保护植物12种,兰科植物21属28种。裕河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类型可以划分为4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12个植被亚型,20个群系组,54个群系,并且具有较为明显的垂直带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裕河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植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