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哺乳期乳腺炎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樊一欣 曾一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340-345,共6页
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多发的乳房疾病,主要侵袭乳腺腺体组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母乳喂养质量,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中医治疗以口服中药、针灸治疗、火针疗法等为主,西医以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术、穿刺抽脓术等为... 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多发的乳房疾病,主要侵袭乳腺腺体组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母乳喂养质量,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中医治疗以口服中药、针灸治疗、火针疗法等为主,西医以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术、穿刺抽脓术等为主,治疗方式多样,故对就近年中西医对哺乳期乳腺炎的病因病机和治疗进行总结,为今后哺乳期乳腺炎诊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乳腺炎 病因病机 中医药特色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1例
2
作者 朱晨 张萌 +1 位作者 王泽 贾建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7期584-586,588,共4页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由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纤维组织恶变而来,是上皮成分和结缔组织混合的恶性肿瘤[1]。1938年由Muller首次报告,1982年WHO将其命名为PTs,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可分为良性、临界性和...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s,PTs)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由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纤维组织恶变而来,是上皮成分和结缔组织混合的恶性肿瘤[1]。1938年由Muller首次报告,1982年WHO将其命名为PTs,根据病理组织学特征可分为良性、临界性和恶性三类,良性起病多无明显症状,交界性及恶性多生长迅速。目前叶状肿瘤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PTs是一种占乳腺肿瘤<1%的纤维上皮性病变,50%~80%是良性的,其复发率较高,少数可见远处转移[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交界性叶状肿瘤患者,结合文献对本病例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叶状肿瘤 微创旋切手术 辅助放疗
下载PDF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中西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萌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24期4431-4433,共3页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虽然是临床上发病率相对较低的乳腺良性疾病,但该病具有病情凶险,且难以彻底治愈的特点,在治疗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但经相关领域学者深入研究后发生感染、自身免疫等均是引发...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虽然是临床上发病率相对较低的乳腺良性疾病,但该病具有病情凶险,且难以彻底治愈的特点,在治疗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但经相关领域学者深入研究后发生感染、自身免疫等均是引发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高危因素。在某个角度上分析,因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暂无规范的治疗方案,临床上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中西医治疗等方法,但实际治疗方式仍存在诸多争议。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中西医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中医 西医 研究
下载PDF
祛腐生肌加减方配合抗生素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对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21-223,共3页
目的探讨祛腐生肌加减方配合抗生素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对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168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96... 目的探讨祛腐生肌加减方配合抗生素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对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168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n=96)和对照组(n=72),其中观察组予以祛腐生肌加减方配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预后情况,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记录两组创面情况及渗出物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达92.71%,较之于对照组81.94%高(P<0.05);两组治疗后渗液量、窦道深度、肿块面积、IL-1、IL-6均较治疗前缓解,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少/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脓腐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腐生肌加减方配合抗生素治疗可显著改善非哺乳期乳腺炎溃后期患者预后情况,更有利于患者创面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腐生肌加减方 头孢曲松钠 非哺乳期乳腺炎 创面愈合 预后
下载PDF
曾一教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经验总结 被引量:16
5
作者 薛田 曾一 《四川中医》 2017年第11期18-21,共4页
介绍曾一教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经验总结。近年来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治疗尚未有行之有效的方案。病情常反反复复经久不愈,病变局部千疮百孔,被称之为"不死的乳腺癌"。曾一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为本病提... 介绍曾一教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经验总结。近年来肉芽肿性乳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治疗尚未有行之有效的方案。病情常反反复复经久不愈,病变局部千疮百孔,被称之为"不死的乳腺癌"。曾一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为本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曾一教授认为本病总属阴证,方用阳和汤化裁以温阳散寒、化痰解凝、补血通滞。发挥中医换药技术优势,清除坏死组织,使病变范围局限。配合适时手术能够有效地切除病变组织、且创伤小,能最大限度保留乳房外形,降低复发率。现将其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中医治疗 西医治疗 中医换药技术 手术切除
下载PDF
1例男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分析
6
作者 杨宁 贾建东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6期77-79,共3页
男性乳腺癌(MBC)是一种罕见的男性乳房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低,在乳腺癌中所占比例<1%。患病群体多为中老年男性,发病诱因包括雌激素水平升高、肥胖、饮酒、慢性肝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为初起乳晕下方不规则肿块,可伴有乳头回缩或溃疡,... 男性乳腺癌(MBC)是一种罕见的男性乳房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低,在乳腺癌中所占比例<1%。患病群体多为中老年男性,发病诱因包括雌激素水平升高、肥胖、饮酒、慢性肝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为初起乳晕下方不规则肿块,可伴有乳头回缩或溃疡,但乳头溢液较少见,少数患者也会有Paget病样皮肤表现。当然,存在乳腺癌家族史,或伴有BRCA1/2基因突变的男性,也容易罹患该病。相对于女性,男性乳房体积更小,腺体含量更少,发病后也更容易出现转移,故MBC预后较女性乳腺癌(FBC)更差。许多男性患者在发病初期,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患者初次就诊时间晚,而贻误了最佳诊疗时机。鉴于MBC较罕见,所以难以进行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随着《中国男性乳腺癌临床诊治实践指南(2023版)》的发布,进一步规范了诊疗流程,为国内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帮助。笔者现将收治的1例男性浸润性导管癌病例,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乳头内陷矫正器治疗乳头内陷68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志华 《中医外治杂志》 2008年第3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乳头内陷 乳头内陷矫正器 外治法
下载PDF
扶正合剂联合miR-210对乳腺癌细胞增殖 迁移 侵袭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8
作者 李凡凡 杨宁 郑越超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23期4693-4697,共5页
目的 探究扶正合剂联合miR-210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采用扶正合剂进行干预。将anti-miR-NC、anti-miR-210分别转染至MDA-MB-231细胞;将miR-NC、miR-210 mimics分别转染M... 目的 探究扶正合剂联合miR-210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采用扶正合剂进行干预。将anti-miR-NC、anti-miR-210分别转染至MDA-MB-231细胞;将miR-NC、miR-210 mimics分别转染MDA-MB-231细胞,再使用扶正合剂处理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210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p21、MMP-2、MMP-9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0.56±0.05)比较,乳腺癌细胞组OD值明显上调,为(0.96±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55,P=0.000);与乳腺癌细胞组比较,扶正合剂组OD值显著降低,为(0.3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39,P=0.000)。正常对照组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MMP-2蛋白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62.31±5.30)个、(70.33±8.26)个、(0.25±0.02)、(0.27±0.02),乳腺癌细胞组分别为(258.39±12.83)个、(233.38±9.62)个、(0.88±0.08)及(0.90±0.0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乳腺癌细胞组迁移、侵袭细胞数以及MMP-2、MMP-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76,P=0.000;t=38.578,P=0.000;t=21.920,P=0.000;t=20.500,P=0.000);与乳腺癌细胞组比较,扶正合剂组迁移、侵袭细胞数以及MMP-2、MMP-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分别为(106.33±9.62)个、(115.64±6.34)个、(0.36±0.03)及(0.38±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47,P=0.000;t=30.658,P=0.000;t=18.258,P=0.000;t=16.444,P=0.0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乳腺癌细胞组miR-210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乳腺癌细胞组比较,扶正合剂组miR-210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nti-miR-NC组比较,anti-miR-210组OD值以及迁移、侵袭细胞数以及MMP-2、MMP-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NC+扶正合剂组比较,miR-210+扶正合剂组OD值以及迁移、侵袭细胞数以及MMP-2、MMP-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正合剂通过抑制miR-210表达干扰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合剂 MIR-210 乳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志华 张建立 +1 位作者 李星星 张旭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4950-4951,共2页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头孢地尼胶囊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疗效。方法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7月-9月确诊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产妇8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头...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头孢地尼胶囊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疗效。方法收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7月-9月确诊为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产妇8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头孢地尼胶囊联合手法按摩排乳;对照组采用头孢地尼胶囊联合手法按摩排乳,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7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脓肿形成率、回乳率以及肿痛消除时间的比较均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头孢地尼胶囊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疗效显著,是临床推广和应用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头孢地尼胶囊 手法按摩排乳
原文传递
乳腺癌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卢艳 李凡凡 +2 位作者 宋阿凤 刘云 于孝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3-897,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7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70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32例和...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7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70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32例和未感染组138例。记录患者年龄、吸烟史、联合放化疗、置管时间等特征。于术后24 h,检测血糖蛋白抗原(CA)153、CA125、特异性组织多肽抗原(TPS)、白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循环肿瘤细胞(CTCs)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earson分析危险因素与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合并吸烟史(OR=1.755,P=0.036)、联合放化疗(OR=1.844,P=0.023)以及置管时间增加(OR=1.837,P=0.033)均为影响乳腺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组乳腺癌患者术后血CA153、CA125、TPS、IL-6、PCT、CRP水平和CTCs阳性率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合并吸烟史、置管时间延长与血IL-6、CRP和PCT水平增加呈正相关(P<0.05),联合放化疗与血CA153、CA125、TPS、IL-6、CRP、PCT和CTCs水平增加呈正相关(P<0.05)。结论合并吸烟史、联合放化疗以及置管时间增加均为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可以影响术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肺部感染 肿瘤标志物 炎症因子 循环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乳块消颗粒联合乳腺增生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卢艳 李凡凡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3期547-552,共6页
目的探讨乳块消颗粒联合乳腺增生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增生症,随机分成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口服乳腺增生口服液,20 mL/次,2次/d,服... 目的探讨乳块消颗粒联合乳腺增生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乳腺增生症,随机分成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口服乳腺增生口服液,20 mL/次,2次/d,服时摇匀,经期停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乳块消颗粒,1袋/次,3次/d,开水冲服,经期停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评分、乳腺超声参数值及血清性激素指标[雌二醇(E2)、孕酮(P)、催乳激素(PRL)]、促血管新生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βF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较对照组(83.3%)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乳痛及肿块硬度、范围、大小)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以上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均较对照组同期显著更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乳腺超声相关参数(肿块直径、腺体层厚度、输乳管内径、低回声区直径)值均显著缩小(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上述乳腺超声相关参数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2、PRL、VEGF及βFGF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P含量则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E2、P、PRL、VEGF、βFGF水平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乳块消颗粒联合乳腺增生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整体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局部乳腺结构和形态,正性调控内分泌,抑制促血管生长因子过度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块消颗粒 乳腺增生口服液 乳腺增生症 雌二醇 孕酮 催乳激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微小RNA-26a通过靶向调控E2F7表达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凡凡 杨宁 +1 位作者 王慧敏 周祥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2-445,共4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26a通过靶向调控核转录因子(E2F7)表达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iR-26a、E2F7在乳腺癌细胞BT549、MDA-MB-231、MDA-MB-435、MCF-7及人...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26a通过靶向调控核转录因子(E2F7)表达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与迁移。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iR-26a、E2F7在乳腺癌细胞BT549、MDA-MB-231、MDA-MB-435、MCF-7及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的表达。脂质体Lipofectamine?3000将miR-26a mimics和miR-26a NC转入乳腺癌细胞中,并检测miR-26a表达、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细胞迁移能力、E2F7蛋白及mRNA表达,同时进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miR-26a在BT549(0.40±0.04)、MDA-MB-231(0.35±0.02)、MDA-MB-435(0.42±0.03)、MCF-7(0.55±0.05)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MCF-10A细胞(1.46±0.14)(P<0.01)。E2F7蛋白在BT549(1.25±0.12)、MDA-MB-231(3.10±0.31)、MDA-MB-435(2.18±0.21)、MCF-7(0.36±0.02)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MCF-10A细胞(0.15±0.01)(P<0.01)。miR-26a mimics组中miR-26a表达量(1.84±0.18)高于miR-26a NC组(0.36±0.03)(P<0.01);miR-26a mimics组细胞活力(0.383±0.036)低于miR-26a NC组(0.589±0.060)(P<0.01);miR-26a mimics组细胞早期凋亡率[(16.51±1.65)%]和晚期凋亡率[(23.47±2.35)%]均高于miR-26a NC组[(2.58±0.26)%、(3.20±0.32)%](P<0.01)。miR-26a mimics组细胞迁移能力(42.36±4.23)低于miR-26a NC组(189.53±15.64)(P<0.01)。miR-26a mimics组中E2F7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较miR-26a NC组下调(P<0.01),且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E2F7是miR-26a下游靶蛋白。结论miR-26a能够通过负性调控E2F7表达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小RNA-26a 核转录因子 增殖 迁移
原文传递
乳康片联合达那唑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凡凡 于孝辉 郑越超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6期1181-1185,共5页
目的探讨乳康片联合达那唑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8)和治疗组(n=48)。对照组口服达那唑胶囊,1粒/次,2次/d,于行... 目的探讨乳康片联合达那唑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8)和治疗组(n=48)。对照组口服达那唑胶囊,1粒/次,2次/d,于行经当天开始服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乳康片,3片/次,3次/d,饭后服用,经期停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乳腺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肿块最大径、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总分、乳腺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阻力指数(RI)]及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孕酮(P)、P/E2比值]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乳腺疼痛VAS评分、肿块最大径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但SF-36总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乳腺疼痛VAS评分、肿块最大径低于对照组,但SF-36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乳腺供血动脉Vmax、RI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乳腺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2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血清P水平、P/E2比值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康片联合达那唑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总体疗效确切,能安全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其生活质量,并对患者乳腺供血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内分泌功能均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康片 达那唑胶囊 乳腺增生症 肿块最大径 36项健康调查简表评分 性激素
原文传递
乳腺增生症(气滞血瘀痰凝型)以解郁膏结合托瑞米芬治疗对患者临床相关指标评分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萌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S02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解郁膏与托瑞米芬治疗联合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患者98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49例。A组给予托瑞米芬治疗,B组同时联合解郁膏治疗,比较其疗效... 目的分析解郁膏与托瑞米芬治疗联合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患者98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49例。A组给予托瑞米芬治疗,B组同时联合解郁膏治疗,比较其疗效。结果B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膏与托瑞米芬治疗气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郁膏 托瑞米芬 滞血瘀痰凝型乳腺增生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药封包疗法在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术后不良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宁珊珊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1年第6期34-36,共3页
中药封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药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利用其温热作用将中药药效作用于患处,深达经络,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的目... 中药封包疗法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药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利用其温热作用将中药药效作用于患处,深达经络,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的目的。临床上,将中药封包治疗方法用于多种乳腺疾病的调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封包 乳腺疾病 优势
原文传递
天然生物碱抗菌活性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凡凡 郑越超 《医学信息》 2021年第17期49-52,共4页
生物碱是从植物中分离出来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数量众多,结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根据化学核心结构的不同,可将生物碱分为异喹啉类、喹啉类、吲哚类、哌啶类等。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细菌感染问题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抗... 生物碱是从植物中分离出来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具有数量众多,结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根据化学核心结构的不同,可将生物碱分为异喹啉类、喹啉类、吲哚类、哌啶类等。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细菌感染问题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生物碱是一种潜在的新型天然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谱、较少的不良反应和较低的耐药性,其主要抑菌机制包括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抑制细菌代谢、抑制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等。本文就天然生物碱的化学结构、抗菌活性及作用机理作一综述,旨在为解决细菌耐药性和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碱 抗菌活性 耐药性 天然抗生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