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踝关节肌张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于海龙 麻聪聪 +1 位作者 冯春燕 李金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被动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踝关节肌张力及其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足内翻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被动等速肌力训练康复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被动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足内翻患者踝关节肌张力及其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足内翻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被动等速肌力训练康复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踝关节跖屈肌张力、踝关节活动度、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下肢踝关节跖屈肌张力、足内翻角度、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肢的踝关节跖屈肌张力显著下降,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足内翻角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步行功能和生活能力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被动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脑卒中足内翻能够促进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和肌张力的改善,并加快患者足内翻的纠正,是一种有效的联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足内翻 穴位针刺 被动等速肌力训练
下载PDF
康复训练通过DCC/APPL-1/AKT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功能恢复和神经细胞凋亡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娜 张勃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42-47,共6页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通过DCC/APPL-1/AKT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功能恢复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100只,将其分为假手术组、自然恢复组、自然恢复+MK2206组、康复训练组、康复训练+MK2206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通过DCC/APPL-1/AKT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功能恢复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100只,将其分为假手术组、自然恢复组、自然恢复+MK2206组、康复训练组、康复训练+MK2206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不予处理,其余组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建模48 h,自然恢复+MK2206组和康复训练+MK2206组中的大鼠侧脑室注射MK2206试剂,康复训练组、康复训练+MK2206组中的大鼠进行康复训练。于术后2、7、14、21 d进行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分,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DCC、APPL-1、AKT、PAKT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DCC、APPL-1、AKT阳性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与康复训练组相比,自然恢复组、自然恢复+MK2206组和康复训练+MK2206组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分较高(P均<0.05);与康复训练组相比,自然恢复组、自然恢复+MK2206组和康复训练+MK2206组海马组织中DCC、APPL-1、AKT蛋白表达较低(P均<0.05);与康复训练组相比,自然恢复组、自然恢复+MK2206组和康复训练+MK2206组海马组织中DCC、APPL-1、AKT阳性表达率较低(P均<0.05);与康复训练组相比,自然恢复组、自然恢复+MK2206组和康复训练+MK2206组的凋亡率较高(P均<0.05);与康复训练组相比,自然恢复组、自然恢复+MK2206组和康复训练+MK2206组的G_(0)/G_(1)期较高(P均<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康复训练可通过DCC/APPL-1/AKT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助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和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训练 神经细胞凋亡 功能恢复 DCC/APPL-1/AKT通路 大鼠
下载PDF
针药联合中医功法在颈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探究针药联合中医功法在颈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以复方氯唑沙宗片治疗,观察组则予... 目的:探究针药联合中医功法在颈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以复方氯唑沙宗片治疗,观察组则予以针药联合中医功法(桂枝加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及八段锦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颈椎生理功能恢复时间、颈关节活动度、不良反应情况及患者治疗满意度,并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00%,患者治疗满意率高达98.04%,分别高于对照组88.24%、84.31%,不良反应率为1.96%,低于对照组15.69%,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颈椎生理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颈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VAS、SAS、SDS评分相当,P〉0.05,治疗后各组评分均改善,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桂枝加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及八段锦在颈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极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恢复好,不良反应少,患者疼痛减轻,心理状态佳,满意度,可高度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针灸 推拿 桂枝加葛根汤 八段锦 复方氯唑沙宗片
下载PDF
栝楼桂枝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吕凤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栝楼桂枝汤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疗效、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给予栝楼桂枝汤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栝楼桂枝汤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疗效、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给予栝楼桂枝汤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65/75)高于对照组(72.00%,54/7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WMS-RC、WSCT和FMA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组患者WMS-RC、WSCT和FMA评分比对照组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栝楼桂枝汤可提高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疗效,同时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桂枝汤 脑卒中痉挛性偏瘫 认知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牛博真 张向宇 +2 位作者 田恺 韩森森 宋华隆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观察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康复方法将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21例分为收缩训练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均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收缩训练组在此基础上,采... 目的观察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康复方法将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21例分为收缩训练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两组均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收缩训练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仰卧位、侧卧位和俯卧位下的多组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的等长收缩训练。两组均接受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下肢Fugl-Meyer量表(FMA)、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步态评估量表(TGA)和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评价患者的步行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收缩训练组及对照组治疗后下肢FMA、BBS及TGA评分均显著升高,MWS速度显著加快(P<0.05~0.01)。两组患者治疗前下肢FMA、BBS、TGA评分及MWS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收缩训练组治疗前后下肢FMA、TGA评分及MWS速度差值显著升高(t=2.28,P=0.04;t=3.85,P=0.00;Z=2.17,P=0.03),治疗前后BBS评分差值无统计学意义(t=-0.08,P=0.94)。结论仰、侧、俯卧位下骨盆、髋关节周围肌群等长收缩可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下肢运动和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长收缩 姿势控制 脑卒中 后遗症期 步行功能
下载PDF
基于RhoA/ROCK-1通路研究针刺干预SHR脑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建 王敏 +1 位作者 高莹 王舒 《天津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明确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损害与RhoA、ROCK-1的相关性,探讨针刺干预SHR脑保护的Rho通路机制。[方法]将SHR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太冲穴组,WKY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太冲穴组针刺干预4周,其余两组在干预期内给予相同程度、相同... [目的]明确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脑损害与RhoA、ROCK-1的相关性,探讨针刺干预SHR脑保护的Rho通路机制。[方法]将SHR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太冲穴组,WKY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太冲穴组针刺干预4周,其余两组在干预期内给予相同程度、相同时长的抓取。观测各组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改变;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RhoA、ROCK-1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干预周期内,正常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处于正常血压范围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均较高,且有随着周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太冲穴组可有效降低收缩压,有降低舒张压、平均压的趋势。模型对照组较正常对照组脑组织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坏死及间质水肿程度加重,RhoA、ROCK-1表达升高;太冲穴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脑细胞排列规则,细胞坏死及间质水肿消失,RhoA、ROCK-1表达下降。[结论]针刺太冲穴能有效降低SHR血压,改善脑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OCK-1信号通路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损害 RHOA ROCK-1
下载PDF
柴胡疏肝汤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和NIHS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彬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合柴胡疏肝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康复科收治的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功能训练...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结合柴胡疏肝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康复科收治的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功能训练,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新。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柴胡疏肝汤治疗以及团体认知行为治疗。2组患者分别与治疗前24h及治疗8周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和巴塞尔指数评定。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为75%(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AMD、NIHSS和BI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疏肝汤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治疗PSD患者具有增效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 柴胡疏肝汤 脑卒中后抑郁
下载PDF
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于海龙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3期165-168,共4页
捏脊疗法是临床上儿科疾病较为常用的中医治疗手段,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捏脊疗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认可,在小儿消化、呼吸等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对小儿腹泻、厌食、腹痛、缺铁性贫血、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 捏脊疗法是临床上儿科疾病较为常用的中医治疗手段,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捏脊疗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认可,在小儿消化、呼吸等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对小儿腹泻、厌食、腹痛、缺铁性贫血、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脑瘫、遗尿、夜啼等疾病疗效显著。近年来,捏脊疗法治疗儿科疾病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应用研究,文章由捏脊疗法临床适应证出发,对捏脊治疗常见小儿疾病的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常用捏脊手法、临床疗效以及现代机理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疾病的临床应用及其现代机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捏脊疗法 小儿疾病 适应证 临床应用 机理研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针刺足少阳、阴跷脉穴结合站立位重心控制练习对中风后足内翻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吕凤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究针刺足少阳、阴跷脉穴结合站立位重心控制练习对中风后足内翻患者康复影响。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02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均由该院康复科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1例)采取站立位重心... 目的探究针刺足少阳、阴跷脉穴结合站立位重心控制练习对中风后足内翻患者康复影响。方法研究共计纳入102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均由该院康复科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1例)采取站立位重心控制练习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51例)则给予针刺足少阳、阴跷脉穴结合站立位重心控制练习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情况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下肢肌张力评分、步速变化及平均跨步长度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足内翻角度、下肢功能障碍程度(FMA-L)、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变化、患者对本次康复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有效率(96.08%,49/51)高于对照组(82.35%,42/5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AC、下肢肌张力评分、步速变化及平均跨步长度、足内翻角度、FMA-L及ADL评分等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FAC、下肢肌张力评分、、步速变化及平均跨步长度、足内翻角度、FMA-L及ADL评分等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AC、下肢肌张力评分、、步速变化及平均跨步长度、足内翻角度、FMA-L及ADL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本次康复治疗满意率(98.04%,50/51)高于对照组(82.35%,42/51)(P<0.05)。结论针刺足少阳、阴跷脉穴结合站立位重心控制练习可显著提升中风后足内翻临床疗效,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十分满意,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足内翻 针刺 足少阳 阴跷脉 站立位重心控制练习 康复
下载PDF
洛书九宫针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肢水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建 高莹 王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观察洛书九宫针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洛书九宫针法组和常规针刺治疗组,每日针刺1次,每周5次,共进行10次针刺治疗,于针刺治疗前后测量患者下肢周径,观察水肿改善程度。结果洛书九宫针法组有效率... 目的观察洛书九宫针法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肢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洛书九宫针法组和常规针刺治疗组,每日针刺1次,每周5次,共进行10次针刺治疗,于针刺治疗前后测量患者下肢周径,观察水肿改善程度。结果洛书九宫针法组有效率93.3%,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组。结论洛书九宫针法治疗偏瘫后下肢水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书九宫针法 八卦 顺飞九宫针法 逆飞九宫针法 偏瘫 下肢水肿
下载PDF
针灸理疗对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62-2165,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理疗对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生活质量影响性,以期更好治疗该疾病。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1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79例,采用活血止痛等药物治疗,观察组79例,加用针灸理疗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理疗对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生活质量影响性,以期更好治疗该疾病。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1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79例,采用活血止痛等药物治疗,观察组79例,加用针灸理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愈率26.58%、总有效率83.54%,观察组治愈率40.51%、总有效率93.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4周后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个维度积分上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个维度积分较对照组治疗4周后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在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积分上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在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较对照组治疗4周后下降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理疗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理疗 药物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手十二井刺络放血配合拮抗肌推拿对中风患者认知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娜 张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手十二井刺络放血配合拮抗肌推拿对中风患认知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03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拮抗肌推拿手法对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手十二井刺络放血配合拮抗肌推拿对中风患认知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03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拮抗肌推拿手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手十二井刺络放血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活动MBI评分以及血液动力学做出对比与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认知功能4个维度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较治疗前效果有明显提升(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虽略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提升(P<0.05),但是组间比较,观察组效果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IHS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与1个月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是组间比较,观察组效果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活动MBI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与1个月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是组间比较,观察组效果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十二井刺络放血配合拮抗肌推拿在中风患者治疗中能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MBI评分,同时改善患者神经受损和血液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井刺络放血 拮抗肌 认知功能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基于神经肽的捏脊疗法调解胃运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海龙 王红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年第9期143-145,共3页
目的 探索捏脊疗法起效机制中的关键因素,促进捏脊疗法的基础研究。方法 以山莨菪碱所致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为模型,以捏脊疗法作为干预手段,观察捏脊疗法对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血浆中P物质(S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结果... 目的 探索捏脊疗法起效机制中的关键因素,促进捏脊疗法的基础研究。方法 以山莨菪碱所致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为模型,以捏脊疗法作为干预手段,观察捏脊疗法对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血浆中P物质(S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结果 造模后10 min,模型组、捏脊组中血浆S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下降;捏脊后10 min,模型组血浆S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降低至正常组的70.9%;捏脊后20 min,模型组血浆SP含量为正常组的79.2%,捏脊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捏脊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捏脊疗法可使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血浆SP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造模后10 min,模型组、捏脊组中血浆CGRP的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升高;捏脊后10 min,模型组血浆CGRP的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升高至正常组的122.6%;捏脊组与模型组血浆CGRP含量比较;捏脊后20 min,模型组血浆CGRP含量为正常组的117.1%,捏脊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捏脊组与模型组血浆CGRP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捏脊疗法可使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血浆CGRP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捏脊疗法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中部分神经肽类物质含量以实现对胃肠功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捏脊疗法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胃运动过缓
原文传递
放血疗法在卒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建 高莹 +2 位作者 王敏 李桂平 王舒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158-159,共2页
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在身体的特定部位或者穴位刺破并挤出一定血液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疗法[1]。放血疗法作为一种古老的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高热、癫狂、疼痛及皮肤病等多种病证,在治疗脑卒中方面,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在身体的特定部位或者穴位刺破并挤出一定血液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疗法[1]。放血疗法作为一种古老的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高热、癫狂、疼痛及皮肤病等多种病证,在治疗脑卒中方面,放血疗法因起效迅速而得到普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血疗法 卒中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捏脊疗法对家兔急性胃运动过缓的影响
15
作者 于海龙 王红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2年第8期162-165,共4页
目的 观察捏脊疗法对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胃运动的影响。方法 以山莨菪碱所致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为病理模型,以捏脊疗法作为干预手段,通过在家兔胃部手术植入半导体应力传感器实现对胃运动平均波幅的记录,以比较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捏脊... 目的 观察捏脊疗法对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胃运动的影响。方法 以山莨菪碱所致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为病理模型,以捏脊疗法作为干预手段,通过在家兔胃部手术植入半导体应力传感器实现对胃运动平均波幅的记录,以比较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捏脊前后胃运动平均波幅的改变。结果 造模前10 min,各组间胃运动平均波幅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家兔在实验前胃运动情况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造模后10 min,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较胃运动平均波幅下降至正常组的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捏脊组与正常组相比较下降至正常组的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捏脊组胃运动平均波幅较正常组下降均在70.0%~85.0%范围内,说明模型复制成功。捏脊后15 min时间段内,捏脊组与模型组胃运动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捏脊组其胃运动恢复至正常组的95.2%,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捏脊疗法对急性胃运动过缓家兔胃肠运动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捏脊疗法 压力传感器 胃运动过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