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痰瘀互结证治及诊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魏婷 徐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6期78-81,共4页
痰瘀互结证可归属于中医学津血同病的主要证型中,其理论形成与发展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黄帝内经》就已有“痰浊”“瘀血”“积证”等相关论述,后经过历朝历代医家不断阐明并发挥,至清朝已逐步发展完备,现在已作为中医学说... 痰瘀互结证可归属于中医学津血同病的主要证型中,其理论形成与发展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黄帝内经》就已有“痰浊”“瘀血”“积证”等相关论述,后经过历朝历代医家不断阐明并发挥,至清朝已逐步发展完备,现在已作为中医学说的主要构成部分,应用于临证施治。痰瘀互结证治理论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辨治各种临床疑难杂症,尤其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中。痰浊、瘀血原本作为独立的证候要素与病理产物,但在疾病的发生与转归中相互胶结,进一步加大疾病诊治难度。目前,痰瘀互结证相关证治研究已受到普遍关注。作者总结归纳痰瘀互结证的理论源流、病因病机及现代医学研究、临床论治,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互结证 病因病机 临床诊治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继 张垚 +3 位作者 高晟玮 张秀玲 张秋月 赵英强 《天津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295-302,共8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者中慢性肾脏病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依次构建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列线图模型。[方法]依托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北辰区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常驻居民...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患者中慢性肾脏病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依次构建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列线图模型。[方法]依托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北辰区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常驻居民健康体检资料,符合高血压病诊断、资料保存完整的4784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93例(44.67%),平均年龄(66.38±10.10)岁;女2591例(55.33%),平均年龄(67.52±8.80)岁。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三酰甘油、吸烟情况、饮食偏好、运动、高血压病程、糖调节受损、2型糖尿病、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新发房颤、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病家族史、中医体质23个因素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可疑风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空腹血糖、血尿素氮、冠心病、新发房颤、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病程、中医体质是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的独立风险因素。利用以上9个风险预测指标构建了列线图模型,其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42,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63.18%、72.54%、84.26%,校正曲线显示模型预测效果与实际患病概率基本相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也显示列线图模型临床效能较好,尤其当阈值概率为0.14~0.63时,列线图模型可为患者带来临床净收益。[结论]本研究依据高血压病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发生的相关风险因素构建了列线图模型,经相关指标证实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临床效能,能准确、有效地预测高血压患者慢性肾脏病的发生风险,从而协助临床医师筛选高风险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慢性肾脏病 风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血府逐瘀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善夫 李甜 +2 位作者 李梦蕾 李娟 赵英强 《天津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882-890,共9页
[目的]评估血府逐瘀方(包括汤剂、胶囊、丸剂、片剂、颗粒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当前临床证据。[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 [目的]评估血府逐瘀方(包括汤剂、胶囊、丸剂、片剂、颗粒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当前临床证据。[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7个电子数据库,检索日期截至2018年12月,纳入血府逐瘀方单用或联合降压药与降压药对照的随机临床试验,评估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局指标包括降压疗效、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中医证候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降压疗效Meta分析显示,OR=3.32,95%CI[2.00,5.50],P<0.000 0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收缩压水平Meta分析显示,MD=-5.64,95%CI[-8.10,-3.17],P<0.000 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张压Meta分析显示,MD=-3.42,95%CI[-4.61,-2.24],P<0.000 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疗效Meta分析显示,OR=3.57,95%CI[2.09,6.11],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Meta分析显示,OR=1.34,95%CI[0.44,4.09],P=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府逐瘀方联合降压药在降低血压水平、提高疗效和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单纯降压药治疗,不增加不良反应,但由于目前纳入的文献质量参差不齐,干预措施不完全一致,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方 高血压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疏肝健脾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伯阳 赵英强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4期766-770,共5页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严格控制,很容易对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造成损害。肝郁、脾虚是导致高血压疾病的重要病机,从肝、脾着手,顺应肝脾五行属性与两者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辨证施治,以疏肝、健脾两个角度为切入点,...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严格控制,很容易对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造成损害。肝郁、脾虚是导致高血压疾病的重要病机,从肝、脾着手,顺应肝脾五行属性与两者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辨证施治,以疏肝、健脾两个角度为切入点,进行药物化裁加减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小动脉痉挛、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抑制血管活性物质的生成、传递及表达等相关,这不仅为“从肝脾论治高血压”提供了依据,也为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肝郁脾虚 疏肝健脾法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眩晕验案心悟 被引量:1
5
作者 吉哲敏 徐强 《光明中医》 2020年第20期3281-3283,共3页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病证,以头晕眼花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眩晕可分为多种证型,其治法方药也是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归纳、分析徐强主任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辨证论治及遣方用药的思路,总结出以六味地黄丸加减配合对...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病证,以头晕眼花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眩晕可分为多种证型,其治法方药也是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归纳、分析徐强主任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辨证论治及遣方用药的思路,总结出以六味地黄丸加减配合对药来治疗眩晕的经验,整方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标本兼治,收效甚佳。并附医案2则,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高血压 滋补肝肾 六味地黄丸 对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