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醇质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园园 郝谜谜 +3 位作者 王艳 李红艳 孙瑜 王丽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4008-4011,共4页
目的:为醇质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醇质体""经皮给药""醇质体制备""Ethosomes""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Preparation of ethosomes"等为关键词... 目的:为醇质体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醇质体""经皮给药""醇质体制备""Ethosomes""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Preparation of ethosome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年1月-2017年5月在中国知网、PubMed、Elsevier、Springer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影响醇质体经皮渗透的因素和醇质体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经皮吸收特点以及其毒性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42篇,其中有效文献32篇。醇质体是由磷脂、高浓度醇、水构成的新型载药体系,其中醇能使醇质体流动性增强,磷脂能使醇质体更易穿过皮肤角质层;与脂质体比较,醇质体流动性更好、粒径更小、Zeta电位更低、稳定性更高、包封率更高。醇质体的制备方法简单,常用的方法有注入法、注入-超声结合法、薄膜分散法、pH梯度法。醇质体经皮渗透速率、药物经皮渗透累积量、药物在皮肤中滞留量较其他剂型显著提高;醇质体对皮肤无毒、无刺激。现已有盐酸苯海索、补骨脂素、熊果苷、芹菜素、氯诺昔康、睾酮、红霉素、利多卡因、栀子苷等药物的醇质体应用于经皮给药中。目前关于醇质体的研究很多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制备工艺、透皮吸收等实验阶段,而关于处方组成及比例对醇质体理化性质和透皮吸收效果的影响报道较少;关于醇质体皮肤滞留量的研究,多取自透皮吸收实验结束的时间点,缺乏动态的研究;有关醇质体的透皮吸收机制研究也不足。今后应从以上几方面着手,加强醇质体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质体 经皮给药 应用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薛静 瞿晶田 +2 位作者 韩真真 孙瑜 孙精通 《天津中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197-1204,共8页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治疗室性早搏(VPB)的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以主题关键词为“室性早搏+中医+临床”、全文关键词为“中药”并且篇名中不含“进展”进行检索。时间选择为1979年1月1日-2020年3月1日。检索...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治疗室性早搏(VPB)的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以主题关键词为“室性早搏+中医+临床”、全文关键词为“中药”并且篇名中不含“进展”进行检索。时间选择为1979年1月1日-2020年3月1日。检索出相关中药组方,将组方涉及到的所有药味录入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Statistics 20、SPSS Clementine1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BATMAN-TCM系统对高频药物所含化合物进行检索,获取这些化合物对应靶点,与Genecard数据库中检索VPB相关靶点相映射并取交集,通过DAVID 6.8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分析获取关键药物治疗VPB的重要通路,通过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关键通路”可视化网络分析。[结果]纳入的102首处方共含有110味中药,累积频率965次,前20味中药,累计频次562次,占总频率的53.2%。使用频次最高的前3位分别是炙甘草(49次,48.04%)、酸枣仁(43次,42.16%)、丹参(42次,41.18%)。关联规则分析得到6个支持度较高的中药组合,因子分析产生6个公因子。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发现酸枣仁活性成分21个,治疗VPB的核心靶点59个,和VPB关系密切的通路11条。[结论]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中医对于VPB的临床治疗以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较为常用,多选择药性偏温、平、微寒,药味偏甘,归心、肝、脾经的中药。临床用药时可着重参考酸枣仁、当归、甘松、黄芪、炙甘草、桂枝、生地黄、生龙骨、生牡蛎、麦冬、五味子、川芎、白芍、人参等中药进行配伍使用,初步验证和预测了关键药物酸枣仁治疗VPB的核心靶点和重要通路,为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中药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 规律分析
下载PDF
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瑜 王健 肖学凤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对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进行肠吸收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法和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法研究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肠吸收动力学,以判断甲基正壬酮的吸收方式和途径。结果: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法实验中,相对于... 目的:对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进行肠吸收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法和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法研究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的肠吸收动力学,以判断甲基正壬酮的吸收方式和途径。结果: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法实验中,相对于十二指肠和空肠,回肠的吸收率最高,4 h吸收率达87.39%;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内药液浓度的对数log C与取样时间t的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法实验中,吸收半衰期为7.5 h,最大吸收率为72.35%。结论:小肠中回肠段对甲基正壬酮的吸收半衰期短,吸收率大,是甲基正壬酮的主要吸收部位。鱼腥草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肠吸收属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方式为被动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挥发油 甲基正壬酮 外翻肠囊法 在体肠循环灌流法 肠吸收动力学 大鼠
下载PDF
力学刺激与中药联合应用防治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贵芳 路宇仁 +1 位作者 王强松 张西正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14-318,共5页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增加,骨质疏松症(OP)作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寻求有效防治OP的方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化学药物的治疗伴随众多副作用,中药的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除药物治...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增加,骨质疏松症(OP)作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寻求有效防治OP的方法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化学药物的治疗伴随众多副作用,中药的治疗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除药物治疗外,力学刺激(如运动)也可有效地缓解OP的发生.将药物与力学刺激联合应用于OP的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调节作用.对中药与力学刺激联合应用于治疗O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OP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力学刺激 中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