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肌少症的运动干预 被引量:3
1
作者 卢冬磊 冯展鹏 +3 位作者 曹立全 唐毅 谭思洁 俞中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723-5731,共9页
背景:肌少症是指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该病症与老年人多种不良结局的发生有关。运动被认为是老年人对抗肌少症的主要策略之一,但当前缺乏对不同运动方式干预肌少症的具体干预方式研究。... 背景:肌少症是指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该病症与老年人多种不良结局的发生有关。运动被认为是老年人对抗肌少症的主要策略之一,但当前缺乏对不同运动方式干预肌少症的具体干预方式研究。目的:阐述肌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不同运动方式改善老年肌少症的研究进展,为老年人对抗肌少症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英文检索词为“sarcopenia,sport,exercise intervention,resistant training,aerobic exercise,whole body vibration training,mixed training,physical performance,muscle strength,muscle mass等”;中文检索词为“肌少症、运动、运动干预、抗阻运动、有氧运动、全身振动训练、多组分运动、身体表现、肌肉力量、肌肉质量等”,分别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23年10月,对入选的126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1)抗阻运动仍是防治老年肌少症的最有效运动方式,且高强度抗阻运动效果更为显著,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训练负荷强度的循序渐进;(2)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对老年人肌肉质量和功能的改善相对于单一运动模式效果更好,建议老年人前期可以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过渡,后期可以个体化增加抗阻运动;(3)全身振动训练是一种新兴的防治老年肌少症的治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尤其注意频率、振幅、持续时间对患者的影响;(4)多组分运动结合了不同运动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对其进行个性化运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肌少症 抗阻运动 有氧运动 全身振动疗法 多组分运动
下载PDF
不同运动方式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晓璇 刘帅祎 +3 位作者 李奇 邢政 李庆雯 褚晓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8-1256,共9页
背景:运动作为一种主动康复的方式可以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而不同运动方式针对的病变部位及恢复机制不同。目的:综合分析不同运动方式在周围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建... 背景:运动作为一种主动康复的方式可以改善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而不同运动方式针对的病变部位及恢复机制不同。目的:综合分析不同运动方式在周围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中的应用及机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24年1月期间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peripheral nerves injury,spinal cord,exercise,cerebral cortex,muscle atrophy,mirror therapy,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中文检索词为“周围神经损伤,脊髓,大脑皮质,肌肉萎缩,有氧运动,血流限制,镜像运动”,最终纳入77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会引起其支配骨骼肌萎缩、相应脊髓节段病变、感觉运动皮质重塑等系统性的病理变化。有氧运动可以加强免疫反应,促进神经胶质细胞极化以及神经生长因子的释放,改善功能障碍。血流限制运动可以调节肌肉生长因子的分泌,促进肌肉生长及增强肌肉力量。镜像运动在激活大脑皮质、减少皮质重塑方面有良好的作用。不同运动方式在周围神经损伤功能恢复中具有潜在的益处,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运动方式的选择、运动强度和频率的控制及机制的详细解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脊髓 大脑皮质 肌肉萎缩 有氧运动 血流限制 镜像运动 机制
下载PDF
基于等时替代模型的大学生24h活动行为与健康体适能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宋云峰 李凯欣 +1 位作者 谭思洁 齐玉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6,I0008,共8页
[目的]运用成分等时替代模型探索在校大学生24 h活动行为与健康体适能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人群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天津某高校223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三维加速度计(ActiGraph GT3X+)记录学生每天24 h活动行为,... [目的]运用成分等时替代模型探索在校大学生24 h活动行为与健康体适能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人群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天津某高校223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三维加速度计(ActiGraph GT3X+)记录学生每天24 h活动行为,包括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低强度身体活动(LPA)、久坐时间(SB)和睡眠(SLP)时间.使用成分分析方法分析探讨各成分与健康体适能的关系,并以15 min建立等时替代模型预测各活动行为替代后对结局变量产生的影响.[结果]仅MVPA与其他行为之间的替代与反替代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VPA和SB相互替代时变化幅度最大;LPA替代SB时,BMI指数、握力和坐位体前屈均显著升高,反之仅握力显著下降;LPA替代SLP时,BMI指数显著上升,反之显著下降;SLP替代SB时,BMI指数和腰围显著下降,反之均显著升高,并且升高的幅度更明显.[结论]MVPA是影响大学生群体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保证适度睡眠的同时,将SB转化为MVPA可能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活动行为 成分分析 等时替代 健康体适能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4
作者 梁佳佳 孙姣姣 +4 位作者 刘文洁 邢政 李奇 李庆雯 褚晓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002-3010,共9页
背景: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实时反馈、个性化治疗和促进神经可塑性等独特优势,加速了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目的:综述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运动疗法、外骨骼机器人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脊髓损伤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现状及治疗... 背景: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实时反馈、个性化治疗和促进神经可塑性等独特优势,加速了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目的:综述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运动疗法、外骨骼机器人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脊髓损伤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现状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5月期间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pinal cord injury,EMG biofeedback,physical therapy,robotic exoskeleton,VR,motor function,exercise”,中文检索词为“脊髓损伤,肌电生物反馈,运动疗法,外骨骼机器人,虚拟现实,运动功能,运动”,最终纳入7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促进脊髓损伤康复的机制包括促进神经可塑性变化、增强神经肌肉连接和改善运动模式。肌电生物反馈作为新兴的技术手段,通常与运动疗法、外骨骼机器人以及虚拟现实联合用于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综合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缺乏机制的详细解析、缺少为结合疗效提供有力证据的大规模试验、技术适应性有限等。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这些方面:提高肌电生物反馈的个性化和精准性;可以探索将肌电生物反馈与更先进的技术或工学设备相结合开发新型康复设备,扩大应用领域;将肌电生物反馈应用到步态训练系统、呼吸训练系统以及四肢联动康复系统中,提高反馈的准确性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效果,同时提高设备的易用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肌电生物反馈 运动疗法 外骨骼机器人 联合治疗 运动康复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运动过程中动力学特征的智能预测
5
作者 张楠 孟庆华 +2 位作者 鲍春雨 周鲁星 崔帅琦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9-496,共8页
目的 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预测脑卒中患者行走时患侧髋、膝、踝的关节力矩。方法 30例脑卒中患者通过8镜头Qualisys红外光点高速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 目的 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预测脑卒中患者行走时患侧髋、膝、踝的关节力矩。方法 30例脑卒中患者通过8镜头Qualisys红外光点高速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通过OpenSim计算脑卒中患者髋、膝、踝患侧关节力矩,采用PCA筛选累积贡献率达到99%的初始变量,采用标准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d error, NRMSE)、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MAP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R2作为PCA-BP模型的评价指标。使用肯德尔W系数评价计算关节力矩与预测力矩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PCA数据显示躯干、骨盆、患侧髋、膝和踝关节在x、y、z轴(矢状、冠状、垂直轴)对患侧髋、膝、踝关节力矩具有显著影响。预测值与测量值间NRMSE为5.14%~8.86%,RMSE为0.184~0.371,MAPE为3.5%~4.0%,MAE为0.143~0.248,R^(2)为0.998~0.999。结论 建立的PCA-BP模型可准确预测脑卒中患者行走时的髋膝踝关节力矩,显著缩短测量时间。在脑卒中患者的步态分析中,本模型可代替传统的关节力矩计算,为获得脑卒中患者生物力学数据提供新途径,以及为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脑卒中 主成分分析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关节力矩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干预方案的构建
6
作者 孙鑫 张春梅 +5 位作者 邢秋玲 韩美佳 曹龙军 李虎虎 陈腾 祁辅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6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 构建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干预方案。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拟定运动干预方案初稿;于2023年2-4月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最终方案。结果 18名专家2轮函询的积... 目的 构建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干预方案。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拟定运动干预方案初稿;于2023年2-4月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最终方案。结果 18名专家2轮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78和0.856,2轮函询条目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9、0.158和0.133、0.19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构建的运动干预方案包括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57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老年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老年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干预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脂异常 运动干预 老年护理 德尔菲法
下载PDF
运动干预老年人的肌少性肥胖
7
作者 赵亚男 卢冬磊 谭思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657-3667,共11页
背景:运动是老年人肌少性肥胖防治与管理的重要策略,但目前缺乏对于老年人肌少性肥胖的精准个性化运动处方的探索与研究。目的:综述老年人肌少性肥胖的串联机制以及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肌少性肥胖患者的干预效果,以期为老年人肌少性肥胖... 背景:运动是老年人肌少性肥胖防治与管理的重要策略,但目前缺乏对于老年人肌少性肥胖的精准个性化运动处方的探索与研究。目的:综述老年人肌少性肥胖的串联机制以及不同运动方式对老年肌少性肥胖患者的干预效果,以期为老年人肌少性肥胖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以英文检索词“sarcopenic obesity,sarcopenic adiposity,aging,sport,exercise,exercise intervention,exercise prescription,resistant training,aerobic training,combination training,muscle strength,muscle mass,physical activity”;中文检索词“肌少性肥胖,少肌性肥胖,肥胖性肌少症,老年人,运动,运动干预,运动处方,抗阻运动,有氧运动,联合运动,肌肉力量,肌肉质量,身体活动”,分别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纳入的85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抗阻运动仍然是预防与缓解老年人肌少性肥胖的有效运动方式,抗阻运动在改善与提高骨骼肌质量、肌肉力量与耐力以及身体功能等方面效果更为显著,但在实际应用中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至中高强度。②有氧运动也是防治、减缓肌少性肥胖进程的重要干预方法,其在改善老年肌少性肥胖患者心肺耐力、降低体脂百分比以及减少内脏脂肪面积等方面更为有效。③有氧-抗阻联合运动将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的优势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改善身体成分,同时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方面有更好的效果。联合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单一的运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肌少性肥胖 运动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联合运动 运动处方
下载PDF
运动疗法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8
作者 李志恒 傅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401,共9页
冠心病(CHD)等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的最主要死亡原因。心脏康复(CR)是专门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设计的一种康复治疗计划,旨在帮助患者在术后尽快提升身体机能水平,更快回归社会,其中运动疗法是CR的主要内容。积极进行CR不仅可以降低... 冠心病(CHD)等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的最主要死亡原因。心脏康复(CR)是专门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设计的一种康复治疗计划,旨在帮助患者在术后尽快提升身体机能水平,更快回归社会,其中运动疗法是CR的主要内容。积极进行CR不仅可以降低CH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心肺功能,还能减轻医疗经济负担。本文总结了身体活动水平对CHD患者的影响、目前运动疗法在CR中的具体应用模式和CR中不同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以期为运动疗法更好地应用于CHD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心脏康复 运动处方
下载PDF
高强度间歇运动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
9
作者 董晓佳 张子怡 《贵州体育科技》 2024年第2期45-52,共8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而运动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非药物干预方式,目前已经有很多证据表明运动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并且不同的运动方式作用不要。因此本研究探讨了高强度间歇运动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并关注线粒体乳酸化在其中的...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而运动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非药物干预方式,目前已经有很多证据表明运动治疗抑郁症的作用,并且不同的运动方式作用不要。因此本研究探讨了高强度间歇运动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并关注线粒体乳酸化在其中的作用机制。通过综述的方法论述了高强度间歇运动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症状,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乳酸化有关。这一研究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对运动治疗在精神健康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运动 高强度间歇运动 线粒体乳酸化
下载PDF
蛋白质能量消耗患者的发病机制、营养与运动干预等相关研究进展
10
作者 高萌泽 郭琪 陈小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86,共6页
蛋白质能量消耗(PEW)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普遍存在,与患者的多种不良临床结局相关,可表现为体重减轻、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等。目前对MHD患者通过营养策略、运动方式以及两者联合来进行健康干预的研究文章众多,本文通过对MHD患者... 蛋白质能量消耗(PEW)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普遍存在,与患者的多种不良临床结局相关,可表现为体重减轻、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等。目前对MHD患者通过营养策略、运动方式以及两者联合来进行健康干预的研究文章众多,本文通过对MHD患者PEW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干预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早期的诊断识别PEW和干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蛋白质能量消耗 营养 运动
下载PDF
个性化运动处方对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的作用和影响
11
作者 李圣洁 郭琪 陈小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3,共7页
肌少症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肌少症,但不同的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频率对肌少症有不同的影响。本文综述不同运动处方对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的作用和影响,可帮助医护人... 肌少症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肌少症,但不同的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频率对肌少症有不同的影响。本文综述不同运动处方对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的作用和影响,可帮助医护人员在临床中为血液透析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引导患者积极进行运动锻炼,为预防和治疗肌少症提供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血液透析 运动处方
下载PDF
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12
作者 纪栋起 武亮 +2 位作者 李欢欢 靳沙沙 范维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177-180,共4页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使患者部分或完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影响了家庭的幸福指数。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目前针对不同的患者如何选择最佳频率治疗,...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使患者部分或完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影响了家庭的幸福指数。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目前针对不同的患者如何选择最佳频率治疗,尚未做出统一的定论。本研究主要根据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分期与脑损伤程度来分析高频、低频、联合治疗之间的疗效差异,并且针对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理论基础、作用靶点进行综述,以期为以后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高频 低频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运动抗癌的主要分子机制
13
作者 杨卓林 《体育世界》 2024年第1期151-153,共3页
大量的数据证明运动与癌症死亡风险的降低之间存在关联。鉴于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因之一,运动抗癌显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解开运动对癌症发展的预防作用的生理机制,因为这可以提高我们对癌症生物学的理解,并帮助研究人... 大量的数据证明运动与癌症死亡风险的降低之间存在关联。鉴于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因之一,运动抗癌显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解开运动对癌症发展的预防作用的生理机制,因为这可以提高我们对癌症生物学的理解,并帮助研究人员探索新的治疗策略。而运动导致机体的分子变化复杂且广泛,这些分子对癌细胞及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也并非单一,只有整合分析才能有助于我们理解运动抗癌。在此,我们基于运动对癌症的多个经典特征的影响回顾目前运动抗癌的分子研究现状,并且讨论运动对于近期报道的癌症的两个全新特征,即微生物紊乱和神经元信号传导失调的影响,最后,我们总结运动对常见癌症治疗方法的促进作用。这些发现具有较为重要的社会和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癌症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健康中国战略下社区老年人外周动脉疾病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14
作者 刘畅格 黄力平 +3 位作者 曹龙军 王嘉智 王磊 刘宁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7-722,共6页
目的:慢性病预防是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的重要命题,健康普查社区无外周动脉疾病(PAD)症状老年人踝臂指数(ABI),探究其与老年人身体功能表现和精神状态等因素的相关性,实现以预防和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移。方法:招募60岁以上324名社区无PA... 目的:慢性病预防是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的重要命题,健康普查社区无外周动脉疾病(PAD)症状老年人踝臂指数(ABI),探究其与老年人身体功能表现和精神状态等因素的相关性,实现以预防和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移。方法:招募60岁以上324名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其中ABI正常组248名(男性64人,女性184人),ABI临界组49名(男性13人,女性36人),ABI异常组27名(男性11人,女性16人)。各组连续型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分类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运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ABI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ABI异常的发生率为8.3%,临界异常的发生率15.1%;三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体重、BMI、腰臀比、体脂百分比、睡眠指数和双侧上肢柔韧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I临界异常与BMI(P<0.01)(OR=1.193,95%CI[1.085,1.311])和睡眠指数(P<0.05)(OR=1.088,95%CI[1.013,1.170])有相关性;ABI异常与BMI(P<0.05)(OR=1.164,95%CI[1.031,1.314])、睡眠指数(P<0.01)(OR=1.252,95%CI[1.144,1.371])和右侧上肢柔韧性(P<0.05)(OR=0.965,95%CI[0.938,0.993])有相关性。结论:BMI增高、睡眠指数增加以及机体柔韧性降低与社区无PAD临床躯体症状老年人ABI异常程度存在相关性。提示积极进行身体锻炼控制体重、改善睡眠质量和机体柔韧性可能是降低ABI异常,减低PAD发生风险的预防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战略 外周动脉疾病 踝臂指数 睡眠指数 功能性体适能
下载PDF
运动抗肿瘤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凯凯 谢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4256-4261,共6页
运动训练已经被证实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并抑制肿瘤的生长。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规律的体力活动对肿瘤的初级预防、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等均有良好作用。运动通过激活特定的信号分子及相关通路,不仅可以调节能量代... 运动训练已经被证实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并抑制肿瘤的生长。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规律的体力活动对肿瘤的初级预防、延长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等均有良好作用。运动通过激活特定的信号分子及相关通路,不仅可以调节能量代谢维持运动,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骨骼肌分泌细胞因子、免疫因子,招募免疫细胞,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运动带来的良好效益是机体预防癌症和对抗肿瘤生长的主要方式,作为一种辅助疗法,运动的效益越来越受到临床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常常在临床上配合特定药物治疗癌症。在运动防癌抗癌的进展中,研究人员用鼠建立了多种癌症模型,对运动防癌抗癌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要上升到人的治疗方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本文简单综述了运动抗肿瘤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肿瘤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肌肉等长发力率及与功能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奇 高明威 +4 位作者 李世浩 褚晓蕾 李亚杰 丁宁 刘敏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5536-5543,共8页
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肌肉功能的恢复通常评估肌肉的最大力量,最近的研究认为还应考虑神经肌肉功能,比如肌肉等长发力率,即在肌肉等长收缩条件下测量不同时间间隔的力-时间曲线斜率。目的:阐述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肌肉等长发力率的研... 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肌肉功能的恢复通常评估肌肉的最大力量,最近的研究认为还应考虑神经肌肉功能,比如肌肉等长发力率,即在肌肉等长收缩条件下测量不同时间间隔的力-时间曲线斜率。目的:阐述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肌肉等长发力率的研究现状与不足,分析术后不同时间内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等长发力率的缺陷程度;等长发力率对术后患者功能表现的影响,为优化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康复、减少患者二次损伤以及降低膝骨关节炎发生率提供重要信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PubMed数据库,以“前交叉韧带,发力率”为中文检索词,以“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rate of torque development”为英文检索词,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9篇文献。结果与结论:(1)大多数研究发现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半年内患者双侧肌肉等长发力率存在缺陷,双侧腘绳肌早期等长发力率(即肌肉收缩100 ms时间段内任意时间间隔的力-时间曲线斜率)在半年后有显著改善,但双侧股四头肌早期等长发力率长期缺陷,表明术后股四头肌神经肌肉功能长期受损。(2)有关晚期等长发力率(肌肉收缩100 ms后时间段内任意时间间隔的力-时间曲线斜率)的相关研究较少,无法得出确切结论。(3)关于着陆运动(跳跃落地和侧切等)和日常生活活动(走、跑),股四头肌早期等长发力率比等长峰值力矩相关性更强,运动过程中生物力学的异常改变被认为是患者二次损伤以及创伤性膝骨关节炎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积极改善股四头肌早期等长发力率可能会降低二次损伤以及创伤性膝骨关节炎的发生率。(4)目前仅有很少的证据表明,全身振动训练能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股四头肌早期等长发力率,建议今后在术后早期阶段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干预股四头肌和腘绳肌,而在术后晚期阶段实施爆发力、高阻力训练,这可能会改善患者等长发力率。(5)短时间产生足够的肌肉力量才能有效保护前交叉韧带,而腘绳肌等长发力率与功能表现的关系尚不清楚,这可能会提供有关预防患者二次损伤的信息。(6)作者建议将等长发力率作为指导康复以及恢复运动的评估指标之一,除了关注对称性的改善以及与正常人的差异,还要考虑腘绳肌与股四头肌力量的比值,合适的比值范围才能保证肌肉快速发力时的平衡,这可能会降低再次损伤的发生,但比值的正常范围尚不清楚。(7)未来研究要考虑移植物类型和膝关节屈曲角度对等长发力率的影响,以尽可能找出患者存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力率 等长收缩 前交叉韧带重建 神经肌肉功能 功能表现 二次损伤 股四头肌 综述
下载PDF
运动性疲劳与前交叉韧带损伤关系研究进展
17
作者 马云鹏 《运动与健康》 2023年第5期4-6,共3页
前交叉韧带损伤(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是膝关节最常见以及最严重的损伤之一,重建手术费用高昂,同时术后伴随多种并发症。研究表明,高处落地时膝关节屈曲角度较低、地面反作用力较高的“硬着陆”模式,会增大 ACL 损伤的风险... 前交叉韧带损伤(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是膝关节最常见以及最严重的损伤之一,重建手术费用高昂,同时术后伴随多种并发症。研究表明,高处落地时膝关节屈曲角度较低、地面反作用力较高的“硬着陆”模式,会增大 ACL 损伤的风险,而运动性疲劳会导致 ACL 损伤概率进一步提高。男性和女性在 ACL 损伤方面有区别,女性由于解剖结构以及对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与男性不同,ACL 损伤风险大于男性。另外,ACL 的损伤风险还与其他一些因素有关,比如鞋子、场地、天气以及精神状态等。目前关于运动性疲劳对落地时下肢关节和肌肉生物力学变化以及 ACL 损伤风险的研究结论仍有较大区别,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运动性疲劳 膝关节 落地模式 地面反作用力
下载PDF
运动代谢与骨骼肌适应性的分子调节研究
18
作者 郭凯凯 《运动与健康》 2023年第5期10-12,共3页
通过运动训练,保持有氧健身和骨骼肌力量可以改善代谢功能障碍和预防慢性疾病,这些益处部分是由运动对骨骼肌的广泛代谢和分子重塑所介导的。有氧运动和阻力运动是运动连续体中的两个极端,能引起明显不同的训练反应,这些反应是由无数信... 通过运动训练,保持有氧健身和骨骼肌力量可以改善代谢功能障碍和预防慢性疾病,这些益处部分是由运动对骨骼肌的广泛代谢和分子重塑所介导的。有氧运动和阻力运动是运动连续体中的两个极端,能引起明显不同的训练反应,这些反应是由无数信号通路与下游转录和翻译的调节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介导的。分析了骨骼肌对急性运动和运动训练的适应性代谢反应和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运动代谢 骨骼肌适应 分子调节
下载PDF
短道速滑运动员腰部损伤的运动康复研究
19
作者 杨慧 《运动与健康》 2023年第4期63-65,共3页
近年来腰部损伤在运动损伤方面发病率逐步升高。腰部作为脊柱的一部分,是连接上肢与下肢的重要枢纽。以短道速滑运动为例,运动过程中涉及转弯、过人、加速等引起的躯干姿势变化都需要强大的核心控制能力,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腰部运动损伤... 近年来腰部损伤在运动损伤方面发病率逐步升高。腰部作为脊柱的一部分,是连接上肢与下肢的重要枢纽。以短道速滑运动为例,运动过程中涉及转弯、过人、加速等引起的躯干姿势变化都需要强大的核心控制能力,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腰部运动损伤的运动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短道速滑运动技术特征,探索其运动损伤后的康复防护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部损伤 运动康复 运动损伤
下载PDF
肠道菌群提高运动能力的运动生理学研究
20
作者 尹雨丝 《运动与健康》 2023年第5期16-18,共3页
各种外界刺激以及大强度运动会引发胃肠道、骨骼肌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多器官应激反应,影响物质能量代谢、免疫反应、氧化应激等功能。肠道菌群的数量以及种类繁多,且有一类为有益菌,可以将益生菌作为补充剂调节机体健康以及运动员能... 各种外界刺激以及大强度运动会引发胃肠道、骨骼肌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多器官应激反应,影响物质能量代谢、免疫反应、氧化应激等功能。肠道菌群的数量以及种类繁多,且有一类为有益菌,可以将益生菌作为补充剂调节机体健康以及运动员能力。对益生菌的功能以及益生菌促进机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运动能力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