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综合故障检测实训平台开发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旭龙 徐煜 李艺超 《自动化应用》 2020年第4期148-150,共3页
为满足电动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对目前电动汽车检修的特点进行分析,以驱动电机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突出通用型共性运维技术技能的"理虚实一体化"故障诊断实训平台开发方案,并详细介绍方案开发的关键技术,其对其他纯... 为满足电动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对目前电动汽车检修的特点进行分析,以驱动电机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突出通用型共性运维技术技能的"理虚实一体化"故障诊断实训平台开发方案,并详细介绍方案开发的关键技术,其对其他纯电动汽车维修实训装备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电机系统 故障诊断 高压安全作业
下载PDF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特性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凌霄 方沂 王春晖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44-48,共5页
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2种助力特性的设计方法,一种是基于Matlab的polyfit函数计算并设计出助力特性,另一种是根据专家经验设置模糊控制规则,选取合适的隶属函数,利用Matlab模糊控制工具箱设计出合适的助... 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2种助力特性的设计方法,一种是基于Matlab的polyfit函数计算并设计出助力特性,另一种是根据专家经验设置模糊控制规则,选取合适的隶属函数,利用Matlab模糊控制工具箱设计出合适的助力特性。对比2种助力特性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通过模糊控制规则设计出的助力特性更加符合车辆EPS系统实际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 拟合曲线 助力特性 模糊控制
下载PDF
电动赛车半主动悬架系统仿真及实现
3
作者 潘军号 赵海军 +3 位作者 李一凡 姜蕴珊 徐征 王志强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6期24-26,49,共4页
应用汽车动力学理论,以1/4汽车悬架模型为研究对象,用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法,建立了二自由度电动赛车的半主动悬架最优控制模型,利用编制的路面谱作为激励输入进行了仿真,并与被动悬架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半主动悬架在车身垂直... 应用汽车动力学理论,以1/4汽车悬架模型为研究对象,用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法,建立了二自由度电动赛车的半主动悬架最优控制模型,利用编制的路面谱作为激励输入进行了仿真,并与被动悬架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半主动悬架在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悬架动行程、轮胎形变量的改善度分别为31.3%、21.4%、12.6%,使车身的振动被控制在某个范围之内,大大提高电动赛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 电动赛车 最优控制 平顺性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动力电池BMS测试系统的研究
4
作者 刘凌飞 李艺超 +1 位作者 赵帅 郭昊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17期5-7,共3页
文章所设计的测试系统是利用LabVIEW作为系统的监控平台,通过与周立功USB-CAN设备的结合,将电池系统的数据进行信号采集、存储和显示。经过对采集数据的处理,实现电池的监控与预警功能。系统利用采集板对电池进行数据采集,以期利用LabV... 文章所设计的测试系统是利用LabVIEW作为系统的监控平台,通过与周立功USB-CAN设备的结合,将电池系统的数据进行信号采集、存储和显示。经过对采集数据的处理,实现电池的监控与预警功能。系统利用采集板对电池进行数据采集,以期利用LabVIEW搭建适用于教学演示的动力电池BMS实验系统。系统通过完善VI结构,优化数据处理,将电池管理系统的监控数据更直观地显示在上位机界面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动力电池 监控
下载PDF
高电压作业工具预防性检测
5
作者 陈娜娜 梁正浩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第17期136-139,共4页
与传统内燃机汽车不同,新能源汽车的电压等级远远高于人体所能承受的36 V安全电压,为此,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维修和检测时需要做好高电压绝缘防护工作。操作人员带电作业时,如果防护和操作不当会引起触电事故,这充分表明了高电压作业中... 与传统内燃机汽车不同,新能源汽车的电压等级远远高于人体所能承受的36 V安全电压,为此,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维修和检测时需要做好高电压绝缘防护工作。操作人员带电作业时,如果防护和操作不当会引起触电事故,这充分表明了高电压作业中使用安全防护用具的必要性。文章论述了我院与天津动核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北汽新能源1+X合作项目,重点介绍安全防护用具预防性检测原理及方法,以保证高电压作业中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作业 预防性 检测
下载PDF
记忆神经网络在机器人导航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作为 徐征 +2 位作者 张汝波 洪才森 王殊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5-846,共12页
记忆神经网络非常适合解决时间序列决策问题,将其用于机器人导航领域是非常有前景的新兴研究领域。本文主要讨论记忆神经网络在机器人导航领域的研究进展。给出几种基本记忆神经网络结合导航任务的工作机理,总结了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对... 记忆神经网络非常适合解决时间序列决策问题,将其用于机器人导航领域是非常有前景的新兴研究领域。本文主要讨论记忆神经网络在机器人导航领域的研究进展。给出几种基本记忆神经网络结合导航任务的工作机理,总结了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对记忆神经网络在导航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进一步介绍导航验证环境的发展;最后梳理了记忆神经网络在导航问题所面临的复杂性挑战,并预测了记忆神经网络在导航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神经网络 机器人导航 深度强化学习 可微神经计算机 可微神经字典 深度学习 强化学习 记忆网络
下载PDF
基于ISO 26262标准的BMS(ASIL C)功能安全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凌飞 李小鹏 +1 位作者 徐征 沈圣智 《汽车零部件》 2019年第11期30-33,共4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逐步趋于电气化和智能化,其电子控制器的数量不断增加,电子控制器的功能安全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首要问题。旨在将标准ISO 26262-3:2018的开发要求,应用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安全开发中。通过对动力电...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逐步趋于电气化和智能化,其电子控制器的数量不断增加,电子控制器的功能安全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首要问题。旨在将标准ISO 26262-3:2018的开发要求,应用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安全开发中。通过对动力电池的管理系统进行功能和结构分析,结合应用场景和危险辨识分析得到系统的潜在危害,提出了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安全目标及功能安全需求。根据动力电池过放危害,进行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以确定BMS的汽车完整性等级(ASIL),并提出了一种分解其ASIL以降低开发成本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BMS ISO 26262标准 ASIL
下载PDF
交流充电桩控制导引功能检测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新艳 李晶华 李艺超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9年第6期34-39,共6页
新的充电接口标准实施以来,升级改造的旧充电设施与新开发的充电设施并存于市场,设备不能给电动车充电的情况也时常发生。该文解析了国标GB/T 18487.1-2015控制导引的电路原理和工作状态参数,设计了以STM32F107RCT6为控制核心的交流充... 新的充电接口标准实施以来,升级改造的旧充电设施与新开发的充电设施并存于市场,设备不能给电动车充电的情况也时常发生。该文解析了国标GB/T 18487.1-2015控制导引的电路原理和工作状态参数,设计了以STM32F107RCT6为控制核心的交流充电桩控制导引功能检测系统。该系统模拟车辆检测装置,实现充电连接过程的电气参数采集与判断,采用RS485通信与上位机连接,实现充电连接过程的实时监测,可为设备维护人员提供交流充电设备的故障检测与故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F107 交流充电桩 控制导引 实时监控
下载PDF
直流充电桩通信一致性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郭昊 李小鹏 +2 位作者 徐征 李艺超 王春晖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21期41-43,共3页
直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信息交互,影响车桩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力,直流充电过程中,车桩之间通过信息交互实现充电过程的控制,因此,为保证车桩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力和直流充电安全,文章以直流充电桩为测试对象,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提出了直... 直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信息交互,影响车桩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力,直流充电过程中,车桩之间通过信息交互实现充电过程的控制,因此,为保证车桩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力和直流充电安全,文章以直流充电桩为测试对象,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提出了直流充电通信一致性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可实现直流充电报文的肯定测试和否定测试,可确保直流充电桩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直流充电桩 通信一致性测试
下载PDF
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昊 李艺超 刘凌飞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16期157-159,共3页
交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互操作性直接关系到充电桩的用户体验以及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确保不同充电桩与不同车辆之间安全顺利的完成充电过程,文章基于交流充电连接方式C的控制导引电路,并以相关国家标准为依据,提出了交流充电... 交流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的互操作性直接关系到充电桩的用户体验以及使用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确保不同充电桩与不同车辆之间安全顺利的完成充电过程,文章基于交流充电连接方式C的控制导引电路,并以相关国家标准为依据,提出了交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其中重点阐述了车辆控制器模拟盒的设计,可实现交流充电桩的充电状态控制、充电连接时序、异常充电控制、充电控制导引回路等测试内容。设计的互操作性测试系统可用于交流充电桩的出厂测试、互操作性测试、现场维护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充电桩 互操作性测试 检测系统 车辆控制器模拟盒
下载PDF
可视化直流充电桩互操作性测试系统研究
11
作者 张洪威 贾启阳 李艺超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2年第3期22-24,共3页
近年来,电动汽车市场需求依旧旺盛,产销创新高,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的充电稳定性愈发重要。文章以《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GB/T 34657.1—2017)等国标为理论依托,构建由上位机系统、测控模块、动力电池电... 近年来,电动汽车市场需求依旧旺盛,产销创新高,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的充电稳定性愈发重要。文章以《电动汽车传导充电互操作性测试规范第1部分:供电设备》(GB/T 34657.1—2017)等国标为理论依托,构建由上位机系统、测控模块、动力电池电压模拟等系统组成的互操作性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充电桩充电过程的13项测试项目,以及检测数据的可视化,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直流充电桩 互操作性测试系统 新能源汽车
下载PDF
深度强化学习在机器人导航领域的应
12
作者 王作为 徐征 王殊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0年第4期0217-0217,共1页
本文主要讨论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在机器人导航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几种经典深度强化学习方法,接着讨论了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在导航领域的应用,最后,结合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发展方向,对其在导航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 机器人导航 深度强化学习 DQN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车身电器教学设备方案设计
13
作者 金星辰 王春晖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15期109-111,共3页
由于当代新能源汽车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增添许多智能网联新功能,继而车辆上的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也日益增多。如果继续采用过去传统汽车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会产生重量增加、布线复杂等问题。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采用分布式通信网络架... 由于当代新能源汽车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增添许多智能网联新功能,继而车辆上的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也日益增多。如果继续采用过去传统汽车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会产生重量增加、布线复杂等问题。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采用分布式通信网络架构,线束简单、重量减少并且扩展性高的优点,但针对新能源汽车分布式通信网络架构的实训教学设备不完善。文章以比亚迪E5车型为例进行详细分析,针对新能源汽车分布式电气架构的教学设备进行方案设计,旨在提供一套针对新能源汽车完整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设备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电气架构 教学设备
下载PDF
换电模式下动力电池包SOC估算——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
14
作者 李海艳 方沂 张洪威 《工业技术创新》 2021年第4期131-136,共6页
荷电状态(SOC)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充放电控制策略的关键指标。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提出一种换电模式下动力电池包SOC估算方法:建立电池等效电路模型,标定不同充放电速率和温度下的模型参数;构建扩展卡尔曼滤波流程,将电池使用... 荷电状态(SOC)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充放电控制策略的关键指标。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提出一种换电模式下动力电池包SOC估算方法:建立电池等效电路模型,标定不同充放电速率和温度下的模型参数;构建扩展卡尔曼滤波流程,将电池使用过程由非线性转化为线性,实现SOC估算。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以NCR18650B三元锂单体电池作为研究对象,搭建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得到的SOC估算结果相对误差不超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状态(SOC) 三元锂单体电池 扩展卡尔曼滤波 MATLAB/SIMULINK 新能源汽车
原文传递
基于滑模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振州 李小鹏 贾启阳 《工业技术创新》 2021年第4期119-123,148,共6页
传统PI控制方法在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中存在转矩和转速脉动较大、波形畸形、稳态误差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方法:首先构建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以电流极限圆和电压极限圆为基础,分析嵌... 传统PI控制方法在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中存在转矩和转速脉动较大、波形畸形、稳态误差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方法:首先构建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以电流极限圆和电压极限圆为基础,分析嵌入式、表贴式电机转子的弱磁控制策略;然后以嵌入式电机转子为例,优选电压闭环反馈法作为弱磁控制方法,使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计算最大转矩电流比(MPTA)曲线,通过滑模控制理论得到滑模控制器的表达式;最后应用MATLAB/Simulink,搭建弱磁控制仿真模型,对PI控制器和滑模控制器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滑模控制器电流、转矩、转速稳定性均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永磁同步电机 弱磁控制 电压闭环反馈法 滑模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