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脓毒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艳 王勇强 王兵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114-117,120,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rhTPO组与rhIL-11组。...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rhTPO组与rhIL-11组。3组均在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rhTPO组予以rhTPO 300 U/(kg.d),rhIL-11组予以rhIL-11 1.5 mg/(kg.d)。当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0×109/L或血小板绝对值升高≥50×109/L时即停药。结果:给药第1、2天,3组血小板计数升高不明显,用药第3天血小板计数rhTPO组显著高于rhIL-11组和对照组(P<0.05);rhTPO组血小板计数恢复到>50×109/L及≥100×109/L所需时间及输注血制品量均少于rhIL-11组和对照组(P<0.05);rhTPO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rhIL-11组(P<0.05)。随访28 d内病死率rhT-PO组和rhIL-11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但rhTPO组和rhIL-11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hTPO在促进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数的恢复,减少患者血制品输注量,安全性较rhIL-11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小板减少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介素-11
下载PDF
特比澳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艳 王兵 王勇强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269-270,共2页
研究显示,脓毒症是危重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独立风险因素,35%~59%的脓毒症患者会出现血小板减少。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往往提示预后不良。本院ICU应用特比澳成功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1.... 研究显示,脓毒症是危重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独立风险因素,35%~59%的脓毒症患者会出现血小板减少。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往往提示预后不良。本院ICU应用特比澳成功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1.1临床资料患者,高××,女性,82岁,于2011年10月18日主因间断水肿,少尿7月余人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以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肾功能不全于2011年11月21日转入ICU行机械通气,床旁血液净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比澳 脓毒症 血小板减少症
下载PDF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在重症创伤性湿肺合并ARDS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林竹 王兵 +1 位作者 王勇强 曹书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索在重症创伤性湿肺(STWL)患者中应用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NAVA)模式与传统压力支持通气(如PSV)模式相比较时,其人机同步性、呼吸力学、气体交换能力、血流动力学上的差异。方法:以18例需机械通气的重症创伤性湿肺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索在重症创伤性湿肺(STWL)患者中应用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NAVA)模式与传统压力支持通气(如PSV)模式相比较时,其人机同步性、呼吸力学、气体交换能力、血流动力学上的差异。方法:以18例需机械通气的重症创伤性湿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例患者随机先任选NAVA或PSV模式进行机械通气120min,再换用另一种通气模式。比较同一患者在两种通气模式下,其人机同步性、呼吸力学、气体交换能力、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不同。结果:18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HR、CVP)及气体交换能力(动脉血pH值、PaO2、PaCO2、SaO2)在两种模式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人机同步性(Trigger delay、Off cycle delay)及呼吸力学(PIP、Pmean)方面NAVA优于PSV,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重症创伤性湿肺机械通气患者,NAVA模式比PSV模式,具有人机协调性高、呼吸力学稳定等优势,而在血流动力学及气体交换能力上具有相似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湿肺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 膈肌电 人机同步性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仲汇 王勇强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能否影响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放化疗反应及疗效。方法:系统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天津市天津医院进行的所有食管癌患者的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营养组(肠内营养+放化疗...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能否影响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放化疗反应及疗效。方法:系统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天津市天津医院进行的所有食管癌患者的资料,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营养组(肠内营养+放化疗)和对照组(单纯放化疗),对照组化疗方案为顺铂(DDP),剂量为75 mg/m2,静滴,d1;氟尿嘧啶(5-FU)剂量为750 mg/m2,连续静滴d1~4,28 d为 1 周期及同步放疗。营养组在化疗联合放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10~25 kal/(kg.d)的肠内营养,在给予营养过程中根据患者进食情况、体质量变化和营养状况对营养方案相应调整。最终观察营养指标、疗效及放化疗毒副反应。结果:营养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一般情况、营养指标(如体质量变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等)、PG-SGA 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后,营养组(2.44±0.31)kg体质量丢失明显少于对照组(5.30±0.32)kg,营养组血红蛋白(12.91±5.20) g/L及血清白蛋白(4.14±1.91) g/L丢失明显少于对照组[(21.33±8.06) g/L,(9.36±2.03) g/L],但淋巴细胞总计数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营养组客观缓解率为 83.3%,对照组客观缓解率为 77.8%。营养组与对照组相比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营养组比对照组骨髓抑制明显改善(31.1% vs. 45.7%, P < 0.05)。放射性食管炎和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肠内营养通过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同步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体质量丢失,提高患者对放化疗的治疗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同步放化疗 食管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