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3”医学研究生教考分离的实践及考评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鲲鹏 朱东望 +1 位作者 张婷婷 申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5期9-13,共5页
考试是教学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是检验学习成果、评价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医学研究生考试改革的实践,天津医科大学通过校际合作在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承担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期末考试中实施校际教考分离,由兄弟院校组... 考试是教学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是检验学习成果、评价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医学研究生考试改革的实践,天津医科大学通过校际合作在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承担的口腔颌面外科学期末考试中实施校际教考分离,由兄弟院校组织考卷,试后我院教师阅卷并通过南琼考试系统进行试卷分析。由于实施过程中经验不足以及试卷质量控制不理想等因素,改革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在对考试成绩及试卷本身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导致教考分离出现偏差的原因进行回顾、总结,并对本次改革的经验和利弊予以反思,深入探讨该模式对师生日常教学活动的要求,并针对医学教育的特点提出综合评价改革的思路,为未来医学研究生的日常教学及评价体系的改革提出可供参考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考分离 教学质量 终结性评价 教育改革 研究生教育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下载PDF
考试应激对大学生心理状态和咬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董腾哲 孙仕晨 陈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评估考试作为一过性应激事件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47名学生志愿者[17男,30女;(19.30±1.53)岁],无咬合异常。于期末考试前一周和假期后一周分别用SCL-90量表评估心理状态,检测紧咬与咀嚼不同类型食物... 目的:评估考试作为一过性应激事件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47名学生志愿者[17男,30女;(19.30±1.53)岁],无咬合异常。于期末考试前一周和假期后一周分别用SCL-90量表评估心理状态,检测紧咬与咀嚼不同类型食物块时颞肌和咬肌的肌电活动。结果:受试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偏执5个因子改变明显(P<0.05)。配对t检验分析咀嚼肌功能表明,咬肌重叠指数在咀嚼胡萝卜和活动指数在咀嚼山楂糕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18),其他咀嚼状态指标未见显著改变。结论:考试应激显著影响大学生心理水平,咬合功能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 量表 咀嚼 肌电图 心理 咬合功能
下载PDF
三叉神经分支皮层诱发电位及其与瞬目反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娜 庞蕾 +2 位作者 许维刚 李希吉 王雨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者三叉神经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TSEP)的关系及特点,比较图形及数据差异,探讨经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与瞬目反射(BR)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电刺激30例健康成人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颏神经,收集刺激对侧的三叉神经皮... 目的:探讨健康者三叉神经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TSEP)的关系及特点,比较图形及数据差异,探讨经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与瞬目反射(BR)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电刺激30例健康成人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和颏神经,收集刺激对侧的三叉神经皮层诱发电位;电刺激眶上神经,记录瞬目反射R1、R2和R2'相关数据,应用SPSS统计程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q检验。结果: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和瞬目反射各波潜伏期相关性不显著,呈低度相关。各分支诱发三叉神经皮层电位P1、N1、P2潜伏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2、P3、N3、P4、N4、P5、N5各波潜伏期三支差异不明显,眶上神经刺激诱发皮层电位各波较其他两支延迟。结论:TSEP与BR具有不同的传导通路,各波潜伏期无明显相关性。不同分支刺激诱发皮层电位,早期波的潜伏期具有差异,与神经传导通路相适应;后续各波具有一致性。临床应综合分析以判定神经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电刺激 眶上神经 瞬目反射
下载PDF
牵张成骨矫治腭裂成骨区碱性磷酸酶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刚 王大章 +2 位作者 杜咏梅 王之奇 乔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0-271,F0003,共3页
目的:研究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骨缺损新骨生成过程中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与分布,探讨新骨生成与改建的变化规律。方法: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实验组:建立腭裂模型后以0.4mm/次,2次/d速率牵张整复腭部组织缺损。术后第2、4、6、8及12周... 目的:研究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骨缺损新骨生成过程中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与分布,探讨新骨生成与改建的变化规律。方法: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实验组:建立腭裂模型后以0.4mm/次,2次/d速率牵张整复腭部组织缺损。术后第2、4、6、8及12周分别处死3只动物,分析ALP在新骨组织中表达与分布。结果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术后2周为成骨早期,即出现ALP高水平表达;术后4~6周为成骨中期,ALP强表达于成骨细胞膜及骨基质;术后8~12周则为成骨后期,ALP表达趋于静止。结论:牵张成骨法以新生骨组织修复腭裂骨缺损并最终改建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成 腭裂 模型 动物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米诺环素对成年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内外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文怡 刘洪臣 +3 位作者 吴霞 鄂玲玲 吕燕 张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成年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感染体外培养的成年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被感染的成骨细胞部分经庆大霉素处理后加入米诺环素,另一部分直接加入米诺环素...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成年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感染体外培养的成年大鼠下颌骨成骨细胞,被感染的成骨细胞部分经庆大霉素处理后加入米诺环素,另一部分直接加入米诺环素,溶解细胞后计算细胞内外的菌落数。结果:经庆大霉素杀灭细胞外细菌后,细胞内细菌在米诺环素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数量减少,24h后基本抑制细胞内菌;随着米诺环素直接作用感染细胞的时间延长细胞内外的细菌均减少,3h细胞外细菌基本抑制,24h后细胞内的细菌也基本完全抑制。结论:米诺环素能够抑制成骨细胞内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时间依赖性,为种植体给药系统的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侵入 成骨细胞 米诺环素 细胞内抗菌活性
下载PDF
牵张成骨矫治腭裂动物模型新骨Ca、P元素能谱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刚 王大章 +2 位作者 申岱 乔峰 王之奇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应用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实验动物(猫)模型硬腭部骨质缺损的基础上,观察研究不同时间间期牵张区新生骨质的Ca、P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并探讨新骨生成与改建的发展变化规律。方法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8只动物建立人工腭裂实... 目的应用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实验动物(猫)模型硬腭部骨质缺损的基础上,观察研究不同时间间期牵张区新生骨质的Ca、P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并探讨新骨生成与改建的发展变化规律。方法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8只动物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动物15只):应用牵张成骨术,以每;P-0.4mm的速度,每日两次的频率和恒定的方向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至裂隙完全封闭。于牵张术后第2、4、6、8及12周分别对3只动物施以安乐死,取标本测定Ca、P元素能量谱曲线并计算Ca、P元素质量比及原子计数比。结果与实验对照组(动物3只)及空白对照组(动物2只)对比。结果通过对新骨的Ca、P元素能量谱、Ca/P质量比及原子计数比的分析可将DO后的固定期分为三个阶段,即2周左右为新骨形成早期,4-6周为中期,8-12周时为后期,显示了新骨不断钙化成熟的趋势。结论牵张推移骨运送盘至健侧裂隙缘后,牵张间隙有规律地为新骨组织完全修复,最终恢复骨连续性且结构正常。DO新生骨组织显示了不断钙化成熟的趋势,证明D0的成骨活动未经过软骨中介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腭裂 动物模型
下载PDF
MMP-3在咬合创伤牙周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宁 丛长虹 杨清岭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咬合创伤牙周组织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通过在Wistar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粘结高出咬合面的牙本质固位钉建立咬合创伤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咬合创伤后24h、3、7、15和30d MMP-3在牙周组...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在咬合创伤牙周组织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通过在Wistar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粘结高出咬合面的牙本质固位钉建立咬合创伤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咬合创伤后24h、3、7、15和30d MMP-3在牙周组织的表达。结果:咬合创伤后,随着病变程度不断加重,MMP-3在牙周组织的表达逐渐增强,咬合创伤15d时MMP-3的表达达到最强,咬合创伤1个月时,MMP-3的表达有所下降。结论:MMP-3可能在咬合创伤牙周组织的破坏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创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 牙周组织
下载PDF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科研信息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8
作者 乔峰 邓嘉胤 +1 位作者 李宏捷 张健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2年第4期542-543,546,共3页
为了培养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科研信息能力、激发科研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型口腔医师和科研后备人才,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中开展了培养医学科研信息素养的尝试。本文介绍了科研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如何对口... 为了培养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科研信息能力、激发科研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型口腔医师和科研后备人才,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在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教学中开展了培养医学科研信息素养的尝试。本文介绍了科研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如何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科研信息素养的培养,阐述了医学科研信息素养的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开展科研信息能力培养的效果及意义。同时,对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科研素质 信息分析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牵张成骨矫治腭裂的激光共聚焦荧光定量分析
9
作者 陈刚 王大章 +2 位作者 廖运茂 申岱 杜咏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计算机辅助荧光定量分析,研究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新骨生成随时间间期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为临床矫治腭裂应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以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8只动物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动... 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计算机辅助荧光定量分析,研究牵张成骨术矫治腭裂新骨生成随时间间期不同的动态变化趋势,为临床矫治腭裂应用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以家猫20只为实验对象。其中18只动物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实验组(动物15只):应用牵张成骨术,以0.4mm×2次/d的速率牵张整复封闭其腭部组织缺损。术后第2、4、6、8及12周前6d以四环素肌注标记(30mg/kg)后各取材3只动物,标本制片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沉积并进行计算机定量分析,结果与实验对照组(动物3只)及空白对照组(动物2只)对比。结果:实验组不同时间间期标本的荧光强度平均值及其总量,显示出明确的动态变化规律,自2周组起,成骨活动明显活跃,到4周组达到顶峰,至8、12周组逐渐减弱,但仍显著高出无明显荧光沉积的空白和试验对照组。结论:应用牵张成骨术移动骨运送盘封闭组织缺损,牵张间隙逐渐被膜内成骨新骨生成修复,恢复了骨连续性。随时间间期的延长,新骨逐渐改建成熟。成骨活动呈现短期达到高峰后,逐步减弱的动态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腭裂 动物模型 荧光标记
下载PDF
大动物腭裂模型的建立及其牵张整复研究
10
作者 陈刚 王大章 +2 位作者 申岱 杜咏梅 马恒香 《广东牙病防治》 2006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方法建立大动物腭裂模型的解剖基础及其稳定性,以及牵张成骨术整复其硬腭部骨质缺损治疗腭裂的价值。方法20只家猫中,18只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切除一侧硬腭0.8cm×2.5cm软硬组织并延长至软腭内约1.5cm,形成口鼻腔组织洞穿... 目的探讨外科方法建立大动物腭裂模型的解剖基础及其稳定性,以及牵张成骨术整复其硬腭部骨质缺损治疗腭裂的价值。方法20只家猫中,18只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切除一侧硬腭0.8cm×2.5cm软硬组织并延长至软腭内约1.5cm,形成口鼻腔组织洞穿缺损,建立人工腭裂实验模型。腭裂实验模型中,3只为实验对照组,笼养6周后取材观察腭裂缺损畸形稳定性;实验组15只,应用新设计的牵张成骨术,以每次0.4mm的速度,每日2次的频率和恒定的方向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至裂隙完全封闭。术后第2、4、6、8及12周分5批处死动物,每批3只,观察缺损区及牵张间隙区组织整复情况。另设空白对照组2只,进行对比。结果建立的腭裂实验动物模型畸形症状类似人腭裂临床表现,且6周后无自行修复。牵张成骨术后12周,缺损区为骨运送盘移行封闭,且牵张间隙为原位新生骨组织修复。结论外科方法建立大动物腭裂实验动物模型,稳定性高,畸形特征典型,具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学研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动物模型 牵张成骨
下载PDF
双膦酸盐类药物性颌骨坏死: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湘源 马婷 +1 位作者 崔彩雯 张健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第4期223-226,共4页
双膦酸盐类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降低了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提高了有融骨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妇女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多形性骨髓瘤、恶性肿瘤骨转移(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引起的高钙血和骨痛症、成... 双膦酸盐类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降低了病理性骨折的发生率,提高了有融骨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妇女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多形性骨髓瘤、恶性肿瘤骨转移(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引起的高钙血和骨痛症、成骨不全等代谢性骨病。随着双膦酸盐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该类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报道。现报告我院1例双膦酸盐类药物性左下颌骨坏死的病例,并结合文献讨论双膦酸盐类药物性颌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BRONJ)的发病机制、预防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膦酸盐 颌骨坏死 破骨细胞
下载PDF
鳃裂囊肿与鳃裂瘘管的临床分析(附11例报告)
12
作者 纪伟明 李世芬 +3 位作者 张春生 杨利 郑军 范剑英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9期570-572,共3页
鳃裂囊肿为发生于面颈侧方的先天性囊性病变,有完整的囊壁及上皮衬里,可伴有内瘘和外瘘,也可以只有瘘管存在。现将本院1988年10月至1997年12月收治的鳃裂囊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鳃裂囊肿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 鳃裂囊肿为发生于面颈侧方的先天性囊性病变,有完整的囊壁及上皮衬里,可伴有内瘘和外瘘,也可以只有瘘管存在。现将本院1988年10月至1997年12月收治的鳃裂囊肿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鳃裂囊肿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24~63岁,平均4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周~40年。8例为不含内、外瘘的囊肿,均为单侧,左、右侧各4例;1例伴扁桃体窝内瘘,左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鳃裂囊肿 鳃裂瘘管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机械加载促进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张云龙 王健 +4 位作者 陈刚 王钊楠 刘大全 李心乐 张平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利用骨质疏松实验动物模型,探讨机械加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的效能。方法:12只SD雌性大鼠(12周龄)卵巢切除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OVX),另12只动物设为对照。4周后所有动物均于双侧股骨中段植入直径1.5 mm,长度4.5 mm的纯... 目的:利用骨质疏松实验动物模型,探讨机械加载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的效能。方法:12只SD雌性大鼠(12周龄)卵巢切除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OVX),另12只动物设为对照。4周后所有动物均于双侧股骨中段植入直径1.5 mm,长度4.5 mm的纯钛种植体。按术式分别随机分组如下: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膝关节加载治疗组(sham+loading)、OVX模型组(OVX)和OVX膝关节加载治疗组(OVX+loading)(n=6)。种植术后第2天对双侧膝关节进行机械加载刺激(5 N,10 Hz,3 min/侧,共6 min/d,加载5 d,休息2 d,往复循环4周)。通过卵巢切除前和机械加载后测量的骨密度(BMD)和骨矿化度(BMC)、生物力学测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Sham+loading组与sham组相比,膝关节机械加载显著改善BMD和BMC(P<0.001)。OVX+loading组与OVX对照组相比,膝关节机械加载明显增加BMD和BMC(P<0.001)。生物力学测试表明,Sham+loading组与sham组相比,膝关节机械加载显著改善种植体最大推出力(P<0.001)。OVX+loading组与OVX对照组相比,膝关节机械加载明显增加种植体最大推出力(P<0.001)。结论:机械加载显著改善了骨质疏松动物的骨密度,促进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周围的骨结合。该研究对口腔临床种植修复开辟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加载 骨质疏松 骨结合 骨密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口颌面部炎性疼痛对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p38信号转导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东望 李长义 +1 位作者 张健 刘洪臣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观察口颌面部炎性疼痛对大鼠中枢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的福尔马林实验方法,在大鼠上唇皮下组织内注射2.5%福尔马林50ul建立福尔马林致口颌面部炎性... 目的观察口颌面部炎性疼痛对大鼠中枢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的福尔马林实验方法,在大鼠上唇皮下组织内注射2.5%福尔马林50ul建立福尔马林致口颌面部炎性疼痛模型,设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福尔马林组(FOR组)、福尔马林+生理盐水组(FOR+NS组)和福尔马林+抑制剂阻断组(FOR+SB组)。后两组大鼠小脑延髓池内置管,于造模前20min给予生理盐水或p38MAPK抑制剂(SB203580),观察动物行为变化。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注射福尔马林20、60、120和180min时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核)c—fos表达和p38MAPK、磷酸化p38MAPK(p-p38)含量的变化。结果各组Vc核总p38MAP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OR组和FOR+NS组20min时p-p38水平[分别为(0.66±0.04)和(0.64±0.04)]比对照组(0.12±0.01)明显增加(P〈0.001)。各组p-p38在福尔马林注射后20min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与FOR组和FOR+NS组相比,FOR+SB组大鼠由福尔马林引发的第Ⅱ期疼痛行为反应明显受到抑制(P〈0.05);同时,Vc核的c-fos表达也减弱,在120min时减弱最明显(P〈0.01)。结论福尔马林致口颌面部炎性疼痛模型中p38MAPK活化水平增加,参与病理性疼痛的形成;p38MAPK抑制剂可明显缓解疼痛,进一步证实了p38MAPK在口颌面部炎性疼痛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面部疼痛 三叉神经尾核 疼痛测定 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
原文传递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在舌鳞癌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东望 张春生 李世芬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0-360,共1页
关键词 细胞周期 调控因子 舌鳞癌 基因表达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