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下颌磨牙后间隙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乔峰 左志刚 张健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下颌磨牙后间隙(RMS)特征,探讨其与下颌智齿阻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5~35岁90例正畸患者,治疗前拍摄全景片、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下颌平面角(FH-MP)大小为均角患者,按照头影测量分析ANB角度大小分... 目的:比较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下颌磨牙后间隙(RMS)特征,探讨其与下颌智齿阻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5~35岁90例正畸患者,治疗前拍摄全景片、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下颌平面角(FH-MP)大小为均角患者,按照头影测量分析ANB角度大小分为安氏Ⅰ类、Ⅱ类、Ⅲ类3组。分别通过全景片观察每组下颌智齿阻生或萌出情况并将其分为阻生组和萌出组。分别测量每组患者以下指标:下颌体长度、下颌角角度、RMS。比较下颌磨牙后间隙与特定的矢状骨面型特征。结果矢状Ⅱ类患者RMS小于矢状Ⅲ类,阻生组的RMS小于萌出组。矢状Ⅲ类患者下颌角角度较大(P<0.05),萌出状态对下颌角角度无影响(P>0.05),而阻生组患者下颌体长度较小(P<0.05)。结论不同矢状骨面型形态特征与下颌智齿的阻生有关,下颌体短且磨牙后间隙减小的患者更易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面部 测颅法 骨和骨组织 磨牙 第三 下颌骨 牙间隙 人体测量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