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剖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雅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90-92,共3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心理分析 病人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
作者 董瑞 陶冶 +3 位作者 胡敏 陈鹏 王高飞 令狐大科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91-94,共4页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PNST)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头颈部尤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口腔颌面部MPNST患者,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MPNST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复发...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PNST)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头颈部尤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口腔颌面部MPNST患者,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MPNST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鞘瘤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 口腔颌面部
下载PDF
卵泡抑素在口腔颌面部发育中的作用及其治疗应用前景
3
作者 刘嘉程 孟昭松 +1 位作者 李宏捷 隋磊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56-562,共7页
卵泡抑素(FST)是一种由垂体、肝、骨等多种组织合成分泌的单链糖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具有多种生理病理功能。体内外实验证实FST在炎症、骨损伤、肌肉萎缩等方面均有治疗价值。FST在维持口腔颌面部组织内环境稳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卵泡抑素(FST)是一种由垂体、肝、骨等多种组织合成分泌的单链糖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具有多种生理病理功能。体内外实验证实FST在炎症、骨损伤、肌肉萎缩等方面均有治疗价值。FST在维持口腔颌面部组织内环境稳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具有治疗口腔炎症、颌骨损伤等疾病的潜在价值,对牙齿、唇、腭、颌骨等软硬组织的发育也非常重要。FST在口腔颌面部上皮和间充质组织中均有表达,通过结合激活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拮抗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口腔颌面部的组织发育和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着重阐述FST在口腔颌面部发育及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旨在为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抑素 生长发育 鳞状细胞癌 炎症 骨再生
下载PDF
渗透树脂联合美白技术修复微裂氟斑牙
4
作者 张文怡 尹昭 张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6-691,共6页
背景:微研磨、家庭美白联合渗透树脂治疗氟斑牙具有良好的效果,但该方法对氟斑牙微裂纹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究微研磨、家庭美白联合渗透树脂修复微裂氟斑牙的效果。方法:①临床研究: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口... 背景:微研磨、家庭美白联合渗透树脂治疗氟斑牙具有良好的效果,但该方法对氟斑牙微裂纹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究微研磨、家庭美白联合渗透树脂修复微裂氟斑牙的效果。方法:①临床研究: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的23例微裂氟斑牙患者,包括255颗微裂氟斑牙,均接受牙齿微研磨术、家庭美白与渗透树脂联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周、1个月的牙齿颜色、牙齿敏感程度和牙齿疼痛阈值。②体外实验:收集牙齿表面至少存在一条裂纹的氟斑牙60颗,随机分3组处理: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美白组进行微研磨与家庭美白处理,联合组进行微研磨、家庭美白和渗透树脂联合处理,每组20颗,测量处理后3组牙齿样本的显微硬度。结果与结论:①临床研究:治疗结束后6个月,255颗微裂氟斑牙中牙齿美白治疗显效207颗、有效48颗,总体治疗有效率为100%。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中、重度牙齿度敏感程度占比呈下降趋势,治疗结束后6个月,255颗氟斑牙中无重度敏感、15颗为中度敏感、125颗为轻度敏感、115颗无敏感,与治疗前的氟斑牙敏感程度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1周、6个月的牙齿疼痛阈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体外实验:美白组牙齿显微硬度值低于对照组、联合组(P<0.05),对照组与联合组牙齿显微硬度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结果表明,微研磨、家庭美白联合渗透树脂治疗微裂氟斑牙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微裂纹 渗透树脂 牙齿美白 治疗效果 显微硬度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周期因子p27 cyclin D1及CDK4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朱东望 赵秀兰 李世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从细胞周期调控的角度来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和p27、cyclinD1和CDK4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p27、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的水平,然后用Spearman... 目的:从细胞周期调控的角度来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和p27、cyclinD1和CDK4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5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p27、cyclinD1和CDK4蛋白表达的水平,然后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它们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作预后分析。结果:1)p27在所有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均呈现高表达,而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表达降低,p27的低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相关关系。cyclinD1和CDK4在正常粘膜上皮呈现低水平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过表达。2)cyclinD1的表达与CDK4呈正相关(r=0.442,P=0.001);p27与CDK4的表达呈负相关(r=-0.384,P=0.006)。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27高表达组(+)的各期的生存率均高于低表达组(-),cyclinD1染色(+)组的生存率低于(-)组。4)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27蛋白表达水平,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分别是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27、cyclinD1和CDK4蛋白的异常表达说明它们均参与了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且在这一过程中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协同与制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P27 cyclinD1 CDK4 OSCC 口腔肿瘤
下载PDF
唑来膦酸局部给药影响骨代谢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婷 张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49-353,共5页
唑来膦酸作为第3代含氮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骨吸收;而颌骨作为全身骨代谢最活跃的部位之一,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因此有效地抑制骨吸收在口腔医学相关问题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局部应用唑来膦酸影响骨代谢在口腔领域中的种植... 唑来膦酸作为第3代含氮双膦酸盐类药物,可以有效抑制骨吸收;而颌骨作为全身骨代谢最活跃的部位之一,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因此有效地抑制骨吸收在口腔医学相关问题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局部应用唑来膦酸影响骨代谢在口腔领域中的种植、骨折愈合、慢性牙周炎治疗、拔牙创骨愈合及颌骨骨坏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骨代谢 骨吸收 局部给药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27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7
作者 朱东望 杜咏梅 李世芬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 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p2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5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p27的表达情况,采用SABC法根据染色指标记数,并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多因素分析。结果 p27在所有正常口腔... 目的 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p2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5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p27的表达情况,采用SABC法根据染色指标记数,并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多因素分析。结果 p27在所有正常口腔粘膜上皮均呈现高表达,而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有30例(60%)呈p27表达降低,p27低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晚、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差,生存期短显著相关,p27高表达则相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p27的表达可作为口腔鳞癌辅助性的预后指标。结论 p27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辅助性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P27 基因表达 临床意义 病理 预后 SABC法 生存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口腔不良习惯与牙隐裂发病之间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洁 吕洋洋 +3 位作者 陈敏 乔峰 谢雅楠 吴丽更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研究口腔不良习惯与牙隐裂发病之间的关系,为探索牙隐裂病因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照1:1的匹配,选取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70位牙隐裂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就诊于本院,并与之相匹配的70位非牙隐... 目的:研究口腔不良习惯与牙隐裂发病之间的关系,为探索牙隐裂病因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照1:1的匹配,选取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70位牙隐裂患者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就诊于本院,并与之相匹配的70位非牙隐裂患者作为对照组。由专业人员填写牙隐裂相关的口腔不良习惯问卷调查表。对牙隐裂的可能影响因素先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然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所有影响因素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夜磨牙、骤冷骤热进食习惯、偏侧咀嚼习惯、喜食粗糙坚韧食物、咬硬物习惯有统计学意义(P <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骤冷骤热进食习惯:OR=1.953,95%CI,1.216-3.137;喜食粗糙坚韧食物:OR=1.843,95%CI,1.145-2.937。骤冷骤热进食习惯、喜食粗糙坚韧食物是牙隐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口腔医生诊治牙隐裂时,应告知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以防止裂纹的进一步发展和其它牙齿牙隐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不良习惯 牙隐裂 病例对照
下载PDF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HPRT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9
作者 张诗晗 张健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次黄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1(HPRT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的OSCC转录样本(n=394),包括癌症组织(n=362)及正常组织(n=32),以及381例临床数据。分析HPRT1的表达与OSCC预后的关系。利用基... 目的:探讨次黄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1(HPRT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的OSCC转录样本(n=394),包括癌症组织(n=362)及正常组织(n=32),以及381例临床数据。分析HPRT1的表达与OSCC预后的关系。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探讨HPRT1在OSCC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探讨HPRT1与OSCC中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结果:HPRT1在OSCC组织中高表达(t=1.856,P<0.001),HPRT1高表达组的总生存率更差(P<0.05)。HPRT1与肿瘤分级、病理分期及T分期呈正相关。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HPRT1是OSCC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2)。基因富集分析提示HPRT1可能与基础转录因子通路、细胞周期通路、DNA复制等通路(FDR<0.05,P<0.05)以及氨酰-tRNA生物合成通路、碱基切除修复通路(P<0.05)有关。HPRT1高表达与调节性T细胞、休眠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具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HPRT1在OSCC组织中高表达并与OSCC的进展有关,可作为OSCC预后评估的潜在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HPRT1 免疫浸润 预后
下载PDF
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对人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MMP-9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孙军 娄雅昕 +2 位作者 苏凡 穆星彤 阙克华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nandamide,AEA)对人成牙本质细胞(HODs)样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ODs样细胞,免疫荧光进行形态和功能验证,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研究AEA对HODs样细胞活性影响,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探讨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anandamide,AEA)对人成牙本质细胞(HODs)样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ODs样细胞,免疫荧光进行形态和功能验证,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研究AEA对HODs样细胞活性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EA处理后MMP-9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及AEA的作用受体大麻素受体1,2和TRPV1的表达,并检测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大麻素受体1,2和TRPV1在HODs样细胞中表达,不同浓度AEA和不同处理时间可刺激MMP-9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提高。抑制大麻素受体1,2和TRPV1后AEA诱导的MMP-9表达水平下降,其中大麻素受体1和TRPV1作用较强。JNK信号通路在AEA对MMP-9的表达调节中起主导作用。结论AEA主要通过大麻素受体1和TRPV1调控HODs样细胞中MMP-9的表达,JNK信号通路是此过程的主要调节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四烯酸氨基乙醇 成牙本质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后牙邻面壁提升术对牙周探诊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荆瑶 吴菲 +6 位作者 肖墨 乔峰 苑媛 郭宏磊 裴海燕 苗晖 吴丽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应用不同龈壁处理方式及成形系统对龈下深龋行邻面边缘提升术,观察充填后对牙周探诊出血的影响,为龈下深龋充填提供参考。方法:将36例龈下深龋病例分别采用排龈术、电刀切龈术、翻瓣术,将龈下缺损提升至龈上,完成复合树脂直接充填... 目的:应用不同龈壁处理方式及成形系统对龈下深龋行邻面边缘提升术,观察充填后对牙周探诊出血的影响,为龈下深龋充填提供参考。方法:将36例龈下深龋病例分别采用排龈术、电刀切龈术、翻瓣术,将龈下缺损提升至龈上,完成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术后3个月复查牙周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通过单因素分析及最优标度初步判断性别、年龄、牙齿类型、成形片种类、牙髓活力、处理方式对BOP的影响,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BOP的因素。结果:成形片种类影响BOP(P=0.009),个性化修剪的Ivory型成形片比分段式成形片的探诊出血率高。年龄、性别、牙齿类型、牙髓活力及处理方式对BOP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成形片种类影响BOP,排龈术、电刀切龈术、翻瓣术3种龈壁暴露技术未对BOP造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面边缘提升术 深龋 探诊出血 牙周健康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颌面外科患者术后口腔自护力中的应用
12
作者 回金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年第z2期-,共2页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大多在口腔内部进行,成功的手术、适宜的护理和患者的配合在疾病康复方面缺一不可,其中在患者配合方面最重要的是能否具有口腔自护的能力,即具有口腔保健的意识及正确掌握口腔保健的方法。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大多在口腔内部进行,成功的手术、适宜的护理和患者的配合在疾病康复方面缺一不可,其中在患者配合方面最重要的是能否具有口腔自护的能力,即具有口腔保健的意识及正确掌握口腔保健的方法。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指的是由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要解决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结合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分工合作,在自我启发和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应用各种统计手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中烦人障碍问题,以达到改善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成本的目的[1]。诸多研究显示[2],品管圈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以达到品质持续改进的目的,因此我颌面外科自2013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将此管理方法应用到提高颌面外科患者术后口腔自护力中,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下颌磨牙后间隙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乔峰 左志刚 张健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下颌磨牙后间隙(RMS)特征,探讨其与下颌智齿阻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5~35岁90例正畸患者,治疗前拍摄全景片、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下颌平面角(FH-MP)大小为均角患者,按照头影测量分析ANB角度大小分... 目的:比较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下颌磨牙后间隙(RMS)特征,探讨其与下颌智齿阻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5~35岁90例正畸患者,治疗前拍摄全景片、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下颌平面角(FH-MP)大小为均角患者,按照头影测量分析ANB角度大小分为安氏Ⅰ类、Ⅱ类、Ⅲ类3组。分别通过全景片观察每组下颌智齿阻生或萌出情况并将其分为阻生组和萌出组。分别测量每组患者以下指标:下颌体长度、下颌角角度、RMS。比较下颌磨牙后间隙与特定的矢状骨面型特征。结果矢状Ⅱ类患者RMS小于矢状Ⅲ类,阻生组的RMS小于萌出组。矢状Ⅲ类患者下颌角角度较大(P<0.05),萌出状态对下颌角角度无影响(P>0.05),而阻生组患者下颌体长度较小(P<0.05)。结论不同矢状骨面型形态特征与下颌智齿的阻生有关,下颌体短且磨牙后间隙减小的患者更易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面部 测颅法 骨和骨组织 磨牙 第三 下颌骨 牙间隙 人体测量术
下载PDF
上下颌前牙区三维牙槽骨厚度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佳珊 陶玉飞 +3 位作者 萧文彦 朱东望 邓嘉胤 蒋少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7-400,共4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测量上下颌前牙区的三维牙槽骨厚度,并分析其与性别的关系。方法:共纳入华北地区174例患者的锥形束CT图像(男71例,女103例)。选定釉牙骨质界根方2mm(L1)、5mm(L2)、8mm(L3)处分别测量上下颌前牙区的唇舌侧及齿间牙槽... 目的:利用锥形束CT测量上下颌前牙区的三维牙槽骨厚度,并分析其与性别的关系。方法:共纳入华北地区174例患者的锥形束CT图像(男71例,女103例)。选定釉牙骨质界根方2mm(L1)、5mm(L2)、8mm(L3)处分别测量上下颌前牙区的唇舌侧及齿间牙槽骨厚度,分析其性别差异。结果:上颌前牙区唇侧L2水平处牙槽骨最厚。上颌前牙区的腭侧、下颌前牙区的唇舌侧随着与釉牙骨质界距离的增加,牙槽骨逐渐增厚。除下颌中切牙、侧切牙L1水平外,相同水平上唇侧牙槽骨均较舌侧薄。上下颌L1水平牙槽骨缺失较普遍。上颌前牙区舌侧男性牙槽骨较女性厚,而其他位置无性别差异。结论:牙槽骨三维厚度在前牙区具有部位特异性,为口腔治疗提供重要解剖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 锥形束CT 前牙区
下载PDF
牵张成骨整复猕猴腭裂模型成骨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毅 陈刚 +3 位作者 李宏捷 王建 刘延山 王之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目的观察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新骨形成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分布规律。方法猕猴23只以外科方法建立腭裂动物模型。其中实验组动物21只,以牵张成骨术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至骨运送盘移动关闭裂隙后原位固定。分别于固定期第1... 目的观察牵张成骨术整复腭裂新骨形成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分布规律。方法猕猴23只以外科方法建立腭裂动物模型。其中实验组动物21只,以牵张成骨术整复其腭部软硬组织缺损,至骨运送盘移动关闭裂隙后原位固定。分别于固定期第1、2、4、6、8、12及24周取材3只实验动物,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不同时间的表达分布,并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结果对比。结果免疫组化实验表明,BMP-2于新骨形成过程中主要存在于成骨细胞胞浆中,在牵张成骨早期新生骨小梁的周围存在大量成骨细胞,染色为强阳性;4~6周时,成骨细胞进一步增多,BMP-2表达也呈现强阳性,表明成骨过程到达高峰;8周时成骨细胞数量减少,BMP-2表达趋于减弱;至12周时,成骨过程已基本完成,免疫组化染色基本无着色。结论术后固定成骨期内,BMP-2的表达与分布是一个由弱变强,达到成骨高峰后,随着新骨改建成熟又逐渐趋弱的动态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腭裂 免疫组织化学 骨形态发生蛋白
下载PDF
不同冲洗方式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黄昕 乔峰 +1 位作者 王珊 陈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4-707,共4页
选取颌面外科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1例)术前冠周予3%H_2O_2、生理盐水冲洗,牙齿拔除后予碘伏冲洗1次,B组(43例)均予拔牙前后生理盐水冲洗,C组(47例)不冲洗。术后完成评价对结果统计。3种冲洗方式的差异对术后第3天疼... 选取颌面外科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1例)术前冠周予3%H_2O_2、生理盐水冲洗,牙齿拔除后予碘伏冲洗1次,B组(43例)均予拔牙前后生理盐水冲洗,C组(47例)不冲洗。术后完成评价对结果统计。3种冲洗方式的差异对术后第3天疼痛无意义,对第7天疼痛及第3、7天开口度有意义,3组PoSSe量表总分存在差异,A、B组优于C组,A、B组间无差异。结果表明术前冠周冲洗与术后拔牙创冲洗可缓解术后并发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阻生 生活质量 术后并发症 冲洗
下载PDF
2种T形切冠法在下颌阻生智牙拔除术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鲲鹏 袁逸杰 +3 位作者 朱嘉琪 李博龙 孟昭松 张婷婷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0-553,共4页
目的:比较2种T形切冠法在下颌阻生智牙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20例患者随机纳入2组,分别采用横T切冠法(60例)和纵T切冠法(60例)拔除下颌阻生智牙。采用SPSS 22.0软件包比较2组拔牙时间、患者术中焦虑程度、术后疼痛及... 目的:比较2种T形切冠法在下颌阻生智牙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20例患者随机纳入2组,分别采用横T切冠法(60例)和纵T切冠法(60例)拔除下颌阻生智牙。采用SPSS 22.0软件包比较2组拔牙时间、患者术中焦虑程度、术后疼痛及开口受限程度的差异。结果:横T组手术时间为(17.41±3.72)min,显著长于纵T组的(15.22±2.53)min(P<0.05),但术中焦虑程度较低(P<0.05)。2组术后疼痛评分及开口受限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横T法有助于缓解术中焦虑,而纵T法利于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阻生牙 智牙 T形法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地塞米松加入阻滞麻醉中对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乔峰 马恒香 +1 位作者 董瑞 张健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40-1242,共3页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DXM)加入阻滞麻醉中对阻生智齿拔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试验组术前将2%利多卡因4 m L+地塞米松1 m L(5 mg)混合后...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DXM)加入阻滞麻醉中对阻生智齿拔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试验组术前将2%利多卡因4 m L+地塞米松1 m L(5 mg)混合后将其中的3 m L行局部麻醉注射阻滞牙槽神经。对照组术前单独使用2%利多卡因3 m L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由智齿拔除术后症状严重度量表(Po SSe量表)评价,分析并比较2组得分。结果试验组的Po SSe量表总得分为18.059 1±13.210 9,低于对照组的27.819 3±15.716 9(P<0.05)。试验组饮食、语言、肿胀、疼痛及日常生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前加入地塞米松在局部阻滞麻醉中可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磨牙 第三 阻生 地塞米松 生活质量 评价研究
下载PDF
封套瓣与三角瓣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乔峰 朱东望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评价2种不同牙龈翻瓣设计(封套瓣与三角瓣)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选择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外科门诊患者52例,一侧采用封套式瓣,另一侧采用三角瓣设计拔除下颌第三磨牙。... 目的评价2种不同牙龈翻瓣设计(封套瓣与三角瓣)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选择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外科门诊患者52例,一侧采用封套式瓣,另一侧采用三角瓣设计拔除下颌第三磨牙。分别采用VAS评分评价术后疼痛,采用患者主观评价指标评价肿胀程度并测量上、下中切牙距离评价开口受限情况。记录患者术后第1、2、7天的肿胀、疼痛、开口受限情况和术后伤口裂开、出血、感染情况。对2种术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第1、2、7天2种翻瓣设计对术后疼痛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天三角瓣组面部肿胀较封套瓣组明显(Z分别为2.005、2.017,P<0.05)。术后第1、2天三角瓣组张口受限程度较封套瓣组明显(t分别为2.578、2.410,P<0.05),但第7天2组面部肿胀及开口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疼痛、感染、出血及伤口裂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套瓣更有利于术后早期并发症控制,但两者远期预后并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 磨牙 第三 拔牙 手术后并发症 切口 封套瓣 三角瓣
下载PDF
临床桩核修复失败原因初步探讨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文怡 张健 +2 位作者 钱梅 李长福 高平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1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分析桩核修复失败的原因,探讨临床上影响桩核修复的可能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桩核冠系统。方法:收集因桩核修复失败前来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病例132例134颗牙,年龄20-80岁,常规门诊检查、拍摄X线片及询问病史,并进... 目的:分析桩核修复失败的原因,探讨临床上影响桩核修复的可能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桩核冠系统。方法:收集因桩核修复失败前来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病例132例134颗牙,年龄20-80岁,常规门诊检查、拍摄X线片及询问病史,并进行问卷调查,观察桩核修复失败常见的临床表现并分析桩核修复失败的原因。结果:①桩核松脱91颗(67.9%);牙体劈裂43颗(32.1%)。②在91颗桩核松脱病例中,桩核修复时间最短4个月,最长16年,平均5年,较常见的原因为牙体缺损至龈下(43.9%),桩长度不足(17.6%),桩与根管不密合(13.2%)、患者饮食习惯及咬合(8.8%)、桩锥度过大(8.8%)、修复时间≥5年(4.4%)和义齿基牙(3.3%);③43颗牙体劈裂病例中,20颗为非贵金属铸造桩且根管壁薄(46.5%),12颗为螺纹桩(27.9%),11颗牙颈部继发龋(25.6%);④所收集134颗病例中以前牙和前磨牙的修复失败较多,120颗为金属铸造桩核,13颗螺纹桩和1颗纤维桩,除纤维桩采用树脂粘结剂粘结外,其余均采用水门汀粘结剂。结论:所收集病例中桩核修复失败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桩核松脱、牙体劈裂等。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桩核的设计、患牙本身条件、粘接剂、修复体在牙弓中的位置以及患者习惯等。医师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正确的临床操作和精确的技工制作,患者应定期复诊,以减少修复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核 修复失败 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