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单丽娟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2809-2810,共2页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以治疗方法实施分组。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则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多囊卵...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效果。方法:选择9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以治疗方法实施分组。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则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性激素指标;先兆流产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临床疗效、先兆流产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情况、性激素指标对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采取联合治疗显示确切效果,可有效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性激素指标的改善,减少先兆流产的出现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产程中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彩霞 孙学丽 +1 位作者 王静 杨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9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研究产程中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为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2013—2020年产程中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产程中... 目的研究产程中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为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2013—2020年产程中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产程中剖宫产术后未感染8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产妇一般情况、术前及术中情况,分析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危险因素进一步做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产程中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产妇术前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宫口开大情况、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胎膜破裂、羊水粪染、术前阴道擦洗(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危险因素有:产妇术前BMI(OR=1.365,95%CI 1.021~1.824)、临产后阴道检查次数(OR=8.342,95%CI 3.408~20.414)、胎膜早破(OR=4.405,95%CI 2.358~18.306)、羊水Ⅲ度粪染(OR=2.432,95%CI 1.547~3.472)、术前阴道擦洗降低感染概率(OR=0.020,95%CI 0.002~0.211)。本研究共培养出7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6.67%,大肠埃希氏菌为主要致病菌,对氨苄西林有较强耐药性,耐药率高达87.5%。结论产程中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危险因素诸多,加强孕前孕期保健控制产妇体质量、减少阴道检查次数、术前阴道擦洗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较为常见,大肠埃希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产程中 产褥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体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缺氧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单丽娟 兰淑海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2911-2912,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缺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缺氧患者70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低...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缺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胎盘缺氧患者70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治疗,低分子肝素组采取常规方法+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得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胎盘氧化应激损伤因素、缺氧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胎盘氧化应激损伤因素、缺氧细胞因子相比较对照组得到了明显改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方法联合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缺氧可获得较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重度子痫前期 胎盘缺氧
下载PDF
研究预见性护理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珊珊 《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5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预见性护理方案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7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40例产妇当作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产科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产... 目的探讨研究预见性护理方案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7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40例产妇当作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产后常规产科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产科预见性护理案。观察并详细记录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后2 h、24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高达(97.5%)显著优于对照组(8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126.30±32.50)mL、产后24 h出血量(208.40±82.20)mL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可提升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减轻产妇痛苦,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常规护理 产后出血 护理满意度 应用价值 探讨研究
下载PDF
慢性高血压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彩霞 杨辉 李月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0期1850-1853,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高血压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2021年于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分娩产妇19 928例,其中慢性高血压孕妇322例,除外孕前糖尿病(PGDM)16例,除外双胎8例,将298例妊娠合并慢性高... 目的 探讨慢性高血压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2021年于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分娩产妇19 928例,其中慢性高血压孕妇322例,除外孕前糖尿病(PGDM)16例,除外双胎8例,将298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孕妇分为A组(未发生GDM组)179例,B组(发生GDM组)119例。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妊娠结局,进一步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建立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GDM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胎妊娠慢性高血压孕妇GDM的发生率为37.90%(95%CI为32.50%~43.29%)。单因素分析显示GDM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年龄、孕前体质量、孕前BMI,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越大GDM发生风险越高(OR=1.08,95%CI为1.03~1.14),孕前BMI越大GDM发生风险越高(OR=1.21,95%CI为1.04~2.77);孕期血压水平越高胎盘早剥发生风险越高(OR=8.79,95%CI为1.14~67.61);发生GDM以及孕期体质量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均增加(OR=2.09,95%CI为1.04~4.41)、(OR=1.07,95%CI为1.02~1.13)。结论 慢性高血压孕妇GDM发生率高,年龄、孕前BMI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孕期控制血压水平、控制体质量增长可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血压 妊娠期糖尿病 母婴结局
原文传递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2
6
作者 韩秀慧 李增彦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6-609,共4页
目的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高危产后出血倾向的二次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20 U,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试验组给予马来酸... 目的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高危产后出血倾向的二次剖宫产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20 U,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试验组给予马来酸麦角新碱0.2 m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比较2组产妇术中和术后2,24 h的出血量、输血率、输血量及血红蛋白(Hb)含量;比较2组产妇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组均无子宫切除产妇。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和术后2,24 h出血量分别为(201.65±68.50),(305.00±40.23),(329.71±46.24)mL,对照组分别为(330.26±120.17),(472.53±70.66),(521.65±90.3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输血率分别为6.67%,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输血产妇总输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血压升高、恶心呕吐为常见,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67%,5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二次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不仅能有效预防、治疗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量,而且缩短了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产后出血 缩宫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马来酸麦角新碱
原文传递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药理学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刘亚贤 兰淑海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354-1357,共4页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IF)是一种合成类固醇激素,常用于临床上终止妊娠。MIF分子结构与孕激素相似,但与孕激素受体(PR)亲和力更强,与PR结合后可使PR构象发生改变,导致PR与热休克蛋白结合能力增强并覆盖于PR结构上与DNA结合的区域,影...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IF)是一种合成类固醇激素,常用于临床上终止妊娠。MIF分子结构与孕激素相似,但与孕激素受体(PR)亲和力更强,与PR结合后可使PR构象发生改变,导致PR与热休克蛋白结合能力增强并覆盖于PR结构上与DNA结合的区域,影响PR与DNA上孕激素效应因子结合,进而导致其转录活性降低,从而对孕激素起到竞争性抑制作用。同时,MIF作为孕酮受体拮抗剂,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子宫肌瘤的生长,被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本文对近年来关于MIF治疗子宫肌瘤药理学机制及临床应用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MIF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药理学机制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首次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8
作者 管明秀 张霞 +3 位作者 苏红军 王宝占 董锐 兰淑海 《江苏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首次血常规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5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并根据患者最终临床分型分为普通型组30例,重型组20例,危重型组4例。比较三组患者首次血常规检查结果。...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首次血常规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5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并根据患者最终临床分型分为普通型组30例,重型组20例,危重型组4例。比较三组患者首次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三组患者年龄、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危重型组和重型组患者年龄均大于普通型组(P<0.05)。危重型组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普通型组和重型组(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低于普通型组(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血常规的部分指标随着疾病进展有较明显的变化,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常规
原文传递
阴道分娩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9
作者 杨彩霞 唐淑稳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7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12月阴道分娩后6~8周盆底筛查确定为PFD的107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无PFD的106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记录产妇一般情况、产时情况、产后出血及新生儿体...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初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PF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12月阴道分娩后6~8周盆底筛查确定为PFD的107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无PFD的106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记录产妇一般情况、产时情况、产后出血及新生儿体质量情况。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中定量资料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两组年龄、身高、体质量、分娩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次、胎膜早破、胎位、第三产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周、分娩镇痛、产钳助娩、会阴侧切、会阴裂伤、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后出血、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FD影响因素有:孕周(OR=1.648)、分娩镇痛(OR=6.111)、产钳助娩(OR=7.616)、产后出血(OR=3.468)为PFD的危险因素(P<0.05)。PFD危险因素的ROC曲线分析:年龄最佳临界值为26.52岁,孕周最佳临界值为40.38周,新生儿体质量最佳临界值为3372.56 g,第一产程最佳临界值为395.0 min,第二产程最佳临界值为41.5 min。结论初产妇早期PFD危险因素较多,加强孕期管理、控制胎儿体质量、缩短第一及第二产程、提高助产技术及控制产后出血等可减少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阴道分娩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彩霞 唐淑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8期4318-4320,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为降低其发生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2016-2018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49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剖宫产术后未发生腹部切口感染9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记录产...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为降低其发生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2016-2018年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49例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剖宫产术后未发生腹部切口感染9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记录产妇一般情况、术前及术中情况及新生儿体质量等,对影响感染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危险因素进一步做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年龄、身高、体质量、分娩孕周、孕次、产次、术前血红蛋白、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室停留时间、断脐后应用抗生素种类及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术前体质指数(BMI)、阴道炎、胎膜早破、术前白细胞数、术前阴道擦洗、产程中剖宫产、术中失血量及羊水粪染(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部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有:阴道炎(OR=3.016,95%CI 1.024~8.478)、胎膜早破(OR=2.743,95%CI 1.068~4.436)、产程中剖宫产(OR=4.910,95%CI 1.002~11.817)及术中失血量(OR=1.390,95%CI 1.102~2.354)(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诸多,加强孕期管理控制体质指数、积极预防治疗生殖道感染及减少失血量等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硬膜外分娩镇痛初产妇产程进展和母婴结局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彩霞 孙学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12期2170-2172,共3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和母婴结局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分娩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自然临产后(宫口开大小于1 cm)行硬膜外分娩镇痛286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和母婴结局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分娩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自然临产后(宫口开大小于1 cm)行硬膜外分娩镇痛286例初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未行分娩镇痛286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产妇一般情况、产程进展、产时产后情况及新生儿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年龄、身高、体质量、分娩前体质指数(BMI)、分娩孕周、中转剖宫产、侧切、产钳助娩、第三产程、产后出血、产后腰痛、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动脉血气分析pH值、离子钙、血糖及新生儿黄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产程中发热[18例(6.29%),6例(2.09%)]、第一产程[(620.07±213.37)min,(445.25±278.47)分]、第二产程[(121.16±29.31)min,(76.91±21.27)min]及产后尿潴留[32例(11.19%),14例(4.8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产妇自然临产后(宫口开大小于1 cm)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增加产程中发热和产后尿潴留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分娩镇痛 初产妇 产程进展 母婴结局
原文传递
早期未足月胎膜早破影响因素及对妊娠结局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兰淑海 赵艳慧 《社区医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596-599,共4页
目的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易引起胎儿早产、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和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甚至导致胎儿死亡,应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探讨早期PPROM高危因素及不同孕周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 目的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PROM)易引起胎儿早产、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和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甚至导致胎儿死亡,应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探讨早期PPROM高危因素及不同孕周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产科2015-01-01-2016-12-31收治孕28~36+6周PPROM患者106例,根据孕周不同分为早期组(孕28~33+6周)20例与晚期组(孕34~36+6周)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高危因素及新生儿结局。结果早期组生殖道感染比例为55.0%,明显高于晚期组的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5,P<0.001。早期组与晚期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5.0%和5.8%(χ~2=4.926,P=0.027),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发生率分别为20.0%和3.5%(χ~2=4.745,P=0.029),新生儿感染率分别为30.0%和5.8%(χ~2=7.771,P=0.005),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0.0%和0(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道感染是早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主要高危因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根据不同孕周,充分评估病情,合理终止妊娠,减少围产儿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高危因素 新生儿结局
原文传递
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
13
作者 单丽娟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年第12期53-55,共3页
为了进一步对抗磷脂抗体引起的复发性流产给予治疗,医学界开始深度研究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借助不同使用指征和方法提升治疗效果。目前,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抗体引起的复发性流产是国际上较为常见且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提... 为了进一步对抗磷脂抗体引起的复发性流产给予治疗,医学界开始深度研究多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借助不同使用指征和方法提升治疗效果。目前,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抗体引起的复发性流产是国际上较为常见且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从根本上构建完整的研究机制,一定程度上实现较好的整体治疗效果。本文从抗凝作用、抑制补体活性、滋养细胞三个方面分析了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抗磷脂抗体引起的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和治疗优势,并对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给予讨论,集中阐释了研究过程和具体的应用路径,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阿司匹林 抗磷脂抗体 复发性流产 联合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