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造影在诊断功能相关性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剑明 史蓉芳 +4 位作者 张立仁 李婷 董智 赵晓斌 徐冬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03-706,710,共5页
目的以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为参考,评价CT血管造影检测功能相关性冠状动脉狭窄(FRCS)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 2005-11~2011-03在天津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临床学院同期(30d内)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和MPI的504例可疑或确诊冠状动... 目的以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为参考,评价CT血管造影检测功能相关性冠状动脉狭窄(FRCS)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 2005-11~2011-03在天津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临床学院同期(30d内)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和MPI的504例可疑或确诊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以CCTA冠状动脉狭窄≥50%并伴有相应血管支配区域MPI灌注缺损作为诊断FRCS的参考标准。以病例或血管为观察对象,分别计算CCTA冠状动脉狭窄≥50%或≥75%时检测FRCS的诊断效能。结果以病例为观察对象,CCTA冠状动脉狭窄≥50%或≥75%检测FRCS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2%和35.8%、84.7%和97.3%、40.2%和66.7%、94.4%和9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管为观察对象,CCTA冠状动脉狭窄≥50%或≥75%检测FRCS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2%和33.7%、95.4%和99.0%、42.9%和60.0%、98.5%和9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TA具有较佳的排除FRCS的能力。当冠脉狭窄≥50%时,CCTA虽然对FRCS检测灵敏度较高,但其阳性预测值相对较差。当冠脉狭窄≥75%时,CCTA检测FRCS的阳性预测值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灌注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功能相关性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福锴 李剑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16-1322,1341,共8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人工智能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推动了核心脏病学中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处理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大量复杂数据、减少图像采集时间和辐射剂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人工智能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推动了核心脏病学中放射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人工智能,尤其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处理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大量复杂数据、减少图像采集时间和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优化诊断准确性、自动化处理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将从人工智能在心肌灌注显像的数据采集处理、衰减校正、图像后处理、诊断报告及患者预后评估等方面进行总结,为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促进核心脏病学的工作朝着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脏病学 放射性核素 心肌灌注显像 人工智能 综述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13)N-NH_3/^(18)F-FDG PET显像检测冬眠心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茉茉 李剑明 刘志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03-1008,共6页
目的探讨PET/CT检测冬眠心肌数量预测伴有心功能不全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的价值并寻找与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6例LVEF严重... 目的探讨PET/CT检测冬眠心肌数量预测伴有心功能不全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的价值并寻找与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46例LVEF严重减低(≤40%)且接受CABG的冠心病患者,术前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且行^(13)N-NH_3/^(18)F-FDG PET/C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评估冬眠心肌数量,于术后3~32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价LVEF情况,并追踪MACE发生情况。根据术后LVEF将患者分为LVEF改善组和LVEF未改善组,筛选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并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LVEF改善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确定预测CABG术后LVEF能否改善的冬眠心肌数量的界值;根据随访中发生MACE与否将患者分为两组,分析与MACE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与LVEF未改善组比较,术后LVEF改善组冬眠心肌数量较多,瘢痕心肌数量较少,患者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冬眠心肌数量及术前LVESV是CABG术后影响LVEF改善的独立因子;冬眠心肌预测LVEF改善的界值为21%;与MACE事件发生有关的因素为二尖瓣重度反流。结论 PET/CT检测冬眠心肌数量对预测伴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CABG后LVEF改善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心肌灌注显像 代谢显像 冬眠 心肌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心脏性猝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茉茉 李剑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3-956,共4页
运用无创性手段对心源性猝死(SCD)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识别,从而规避危险因子、及早实施有效干预,进而减低猝死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放射性核素显像可通过SPECT或PET技术进行心肌血流灌注、心肌糖代谢或脂肪酸代谢、心脏交感神经活... 运用无创性手段对心源性猝死(SCD)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识别,从而规避危险因子、及早实施有效干预,进而减低猝死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放射性核素显像可通过SPECT或PET技术进行心肌血流灌注、心肌糖代谢或脂肪酸代谢、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分布显像,为预测包括心脏猝死在内的心脏事件发生、识别高危人群、筛选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适应证提供了无创性影像学诊断和评价方法,其中以123I-MIBG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分布单光子显像的研究和应用最为深入广泛,本研究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心脏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诊断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剑明 史蓉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11-1414,共4页
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肌病,其发病机制与基因突变有关,具有家族遗传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体循环栓塞是NVM的三大主要临床特点。超声心动图是影像学诊断NVM的主要方法,同时该病在MRI、CT、心室造影和核素显像上... 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肌病,其发病机制与基因突变有关,具有家族遗传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体循环栓塞是NVM的三大主要临床特点。超声心动图是影像学诊断NVM的主要方法,同时该病在MRI、CT、心室造影和核素显像上也有一些异常征象。影像学对于诊断和评价NVM具有重要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诊断显像 心脏影像技术
下载PDF
PET/CT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汪娇 李剑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7-880,共4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辅助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作为一种代谢/解剖于一身的高级显像手段,可以从分子水平无创地定量显示人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核心脏病学已...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辅助断层(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作为一种代谢/解剖于一身的高级显像手段,可以从分子水平无创地定量显示人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核心脏病学已成为放射性核素显像中一门独立的医学分支学科。早在20世纪70年代,PET 显像已先后用于心肌血流灌注、心肌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及心脏受体功能等研究[1]。在国外,核素心肌显像,包括PET 或PET/CT 显像,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等[2]。82Rb、13N-NH3、15O-H2O 等传统PET 心肌灌注显像剂由于半衰期较短等因素,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18F 由于物理半衰期适中,可以采用配送的方式送达使用科室,所以18F 标记的新型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灌注成像 造影剂 综述
下载PDF
门控心血池显像和组织学超声对比评价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的价值
7
作者 王晓梅 赵晓彬 +5 位作者 李平 王翠华 龙进 黄云洲 史蓉芳 任自文 《中国综合临床》 2010年第8期804-806,共3页
目的 探讨门控心血池显像位相分析法在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3-10月我院住院的1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位相分析方法获得左心室相角程宽度(PHB),左心室相角... 目的 探讨门控心血池显像位相分析法在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3-10月我院住院的16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核素门控心血池显像位相分析方法获得左心室相角程宽度(PHB),左心室相角程标准差(PSD)作为评价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的指标;并采用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技术测量左心室12个非心尖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距QRS起始点时间标准差(Ts-SD)作为评价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指标,对这两种方法所得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门控心血池显像法测定左心室PHB[(91.79±40.14)°]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方法测量的Ts-sD[(27.74±13.00)ms]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83,P=0.000);门控心血池显像法测定左心室PSD[(20.59±12.30)°]与和组织多普勒显像方法获得的Ts-SD[(27.74±13.00)ms]中度相关(r=0.69,P=0.000).心脏超声法测量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2.93±14.89)%;核素心血池法为(39.76±17.89)%,心脏超声法数值高于核素心血池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门控心血池显像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机械运动同步性的检测能够提供与TDI相似的信息,其可同时测量双室功能,测量射血分数更加准确,可以联合二种方法筛选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提高心脏再同步治疗反应率,使更多的心力衰竭患者从心脏再同步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门控心血池显像法 组织多普勒显像 机械同步性
原文传递
核医学分子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剑明 史蓉芳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20期78-80,共3页
冠心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疾病病理过程、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随着核医学分子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冠心病(coronaryarterydisease,CAD)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疾病病理过程、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随着核医学分子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从心肌能量代谢、凋亡心肌、心肌受体分布,甚至在心脏基因成像等方面反映冠心病发生机制和疾病状态,进而能在分子水平为冠心病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提供更为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影像学技术 冠心病 核医学 心肌能量代谢 疾病状态 人类生命 发病机制 病理过程
原文传递
PET/CT检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存活心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孙茉茉 李剑明 刘志刚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6期3291-3295,3301,共6页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并已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蔓延。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且呈年轻化发展,有效地控制冠心病发作,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严重冠心病患...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并已开始在发展中国家蔓延。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且呈年轻化发展,有效地控制冠心病发作,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严重冠心病患者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能从中获益,许多临床证据均表明,只有在心肌存活的情况下,血运重建术才会发挥应有的效果,因此术前对于患者存活心肌的测定,是决定治疗方案,甚至是判断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是评价存活心肌的无创性影像手段之一,且被国际公认为判断存活心肌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存活心肌
下载PDF
^(18)F标记新型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帅 李剑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6-929,共4页
心肌灌注显像是诊断冠心病、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评估疗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影像学方法。18 F标记的新型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包括亲脂性阳离子类显像剂和线粒体复合物Ⅰ(MC-Ⅰ)抑制剂类显像剂,其中MC-Ⅰ抑制剂Flurpiridaz已进... 心肌灌注显像是诊断冠心病、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范围、评估疗效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影像学方法。18 F标记的新型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包括亲脂性阳离子类显像剂和线粒体复合物Ⅰ(MC-Ⅰ)抑制剂类显像剂,其中MC-Ⅰ抑制剂Flurpiridaz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本文围绕18F标记的新型正电子心肌灌注显像剂摄取机制及特点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心肌灌注显像
下载PDF
PET/CT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测定在冠状动脉微血管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琨 李剑明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436-440,446,共6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性疾病(CMVD)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下,冠状动脉微血管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的临床综合征。CMVD在冠心病中仍有较高的发病率,部分CMVD预后不佳,对其进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 冠状动脉微血管性疾病(CMVD)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下,冠状动脉微血管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客观证据的临床综合征。CMVD在冠心病中仍有较高的发病率,部分CMVD预后不佳,对其进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干预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PET/CT定量分析能客观、准确地测量静息和负荷状态下冠状动脉血流灌注量,进而获得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有效地协助早期诊断CMVD,评估其预后和指导治疗。笔者就PET/CT血流储备测定在CMV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微血管性疾病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原文传递
核素显像心肌灌注缺损与CTCA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剑明 史蓉芳 +3 位作者 李婷 赵晓斌 卢如明 梁钰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4-399,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核素显像心肌灌注缺损与CTCA示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不同狭窄程度间的关系,探讨和评价CTCA预测心肌灌注缺损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行CTCA和MPI患者478例。按目测法将CTCA所示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分成无狭窄、轻度狭... 目的通过分析核素显像心肌灌注缺损与CTCA示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不同狭窄程度间的关系,探讨和评价CTCA预测心肌灌注缺损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行CTCA和MPI患者478例。按目测法将CTCA所示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分成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管腔闭塞,将MPI结果分成灌注正常和灌注缺损,分别在病例和血管水平统计各组灌注缺损的发生率。以MPI为参考标准,将CTCA预测心肌灌注缺损的冠脉狭窄程度判定界值设为≥50%或≥75%,在病例水平和血管水平上确定该方法的诊断效能。计数资料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χ^2分割法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478例患者中58例出现MPI灌注缺损。无论按病例水平还是血管水平分析,各组灌注缺损发生率有随冠脉狭窄程度增加而升高趋势(χ^2=116.62和483.83,P均〈0.05)。在病例水平上分析,当判定界值为≥50%或≥75%时,CTCA预测心肌灌注缺损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62.1%(36/58)或34.5%(20/58)(χ^2=8.84,P〈0.05)、84.5%(355/420)或97.1%(408/420)(χ^2=40.16,P〈0.05)、35.6%(36/101)或62.5%(20/32)(χ^2=7.19,P〈0.05)、94.2%(355/377)或91.5%(408/446)(χ^2=2.18,P〉0.05)、81.8%(391/478)或89.5%(428/478)(χ^2=11.66,P〈0.05);在血管水平上分析,判定界值为≥50%或≥75%时,CTCA预测心肌灌注缺损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58.8%(40/68)或30.9%(21/68)(χ^2=10.73,P〈0.05)、95.9%(1768/1844)或99.0%(1826/1844)(χ^2=36.72,P〈0.05)、34.5%(40/116)或53.8%(21/39)(χ^2=4.59,P〈0.05)、98.4%(1768/1796)或97.5%(1826/1873)(χ^2=4.14,P〈0.05)、94.6%(1808/1912)或96.6%(1847/1912)(χ^2=10.31,P〈0.05)。结论心肌灌注缺损的发生率随冠脉狭窄程度增加有升高趋势。CTCA预测心肌灌注缺损的诊断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较佳。当判定界值为≥75%时,其阳性预测值较判定界值为≥50%时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MIBI
原文传递
左心室致密化不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疑似缺血性心肌病一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剑明 陈越 +3 位作者 李婷 卢如明 粱钰 史蓉芳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47,共2页
患者男,51岁,因间歇性心悸、恶心但无呕吐3d就诊。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病史,无胸痛和大量饮酒史,但有吸烟史(平均10支/d,20年)。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UCG示左心室扩大、室壁收缩弥漫性减低,
关键词 左心室扩大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缺血性心肌病 致密化不全 疑似 室性心动过速 间歇性心悸 大量饮酒史
原文传递
^(18)F-FDGPET/CT在椎体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剑明 辛军 +1 位作者 王晓明 于树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22期6729-6731,共3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18氟-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椎体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仅有椎体病变的18F-FDGPET/CT图像资料,根据图像确定病变椎体良恶性并测定病变椎体平均葡萄糖标准摄取值(SUV)。以病理或随... 目的探讨和评价18氟-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在椎体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仅有椎体病变的18F-FDGPET/CT图像资料,根据图像确定病变椎体良恶性并测定病变椎体平均葡萄糖标准摄取值(SUV)。以病理或随访及相关影像资料证实获得最终诊断结果作为标准,计算18F-FDGPET/CT对椎体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比较良恶性椎体SUV差异。结果 37例椎体病变共累及病变椎体77个,其中椎体良性病变46个,椎体恶性病变31个;18F-FDGPET/CT显像诊断椎体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8%、95.7%和96.1%;恶性椎体病变SUV明显高于良性椎体病变(t=12.3,P<0.05)。结论 18F-FDGPET/CT在椎体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较佳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脊柱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剑明 辛军 +1 位作者 王晓明 于树鹏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应用18F—FDGPET/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良、恶性,以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确立的PET/CT诊断标准诊断SPN的良、恶性,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计算18F~FDGPET/CT诊断SPN的灵敏度、... 目的应用18F—FDGPET/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良、恶性,以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确立的PET/CT诊断标准诊断SPN的良、恶性,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计算18F~FDGPET/CT诊断SPN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18F—FDGPET/CT诊断正确25例,假阴性2例,假阳性1例,其对SPN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5%、88.9%、89.3%、94.4%和80.0%。结论综合分析PET/CT中18F—FDG代谢表现和CT征象,能准确诊断SPN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发射型计算机 正电子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在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李剑明 于树鹏 辛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在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ACS回顾性分析84例肋骨单发浓聚灶患者骨显像及胸部CT影像资料。根据骨显像单独诊断、CT单独诊断及二者联合诊断计算并比较三种情况下的诊断准...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在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ACS回顾性分析84例肋骨单发浓聚灶患者骨显像及胸部CT影像资料。根据骨显像单独诊断、CT单独诊断及二者联合诊断计算并比较三种情况下的诊断准确性。所有肋骨单发病灶的最终诊断经随访、相关综合影像或病理活检证实。结果骨显像对全部84例肋骨单发浓聚灶的诊断准确性仅为21.4%(18/84),诊断不确定者占77.4%(65/84),对全部病例中19处肋骨条形单发浓聚灶的诊断准确性为94.7%(18/19)。胸部CT对全部病例肋骨单发浓聚灶的漏诊率为14.3%(12/84);对全部病例而言,其诊断准确性为77.4%(65/84)。对全部84例肋骨单发浓聚灶而言,通过PACS联合骨显像和CT诊断准确性为91.7%(77/84),与单独骨显像或单独CT诊断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84.3和6.6,P<0.05)。结论应用PACS系统能共享影像资源,能明显提高对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的诊断准确性,具有较佳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信息系统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肋骨 准确性
原文传递
放射性核素门控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在左室收缩不同步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庞泽堃 李剑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第5期484-487,共4页
左室收缩不同步(LVD)是指左室(LV)不同节段之间的机械性收缩或舒张时机上的差异。目前对LVD最常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机械性LVD是其治疗适应证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放射性核素门控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G-SPECT)心肌灌注显像(... 左室收缩不同步(LVD)是指左室(LV)不同节段之间的机械性收缩或舒张时机上的差异。目前对LVD最常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机械性LVD是其治疗适应证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放射性核素门控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G-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可以做到"一站式"检测机械性LVD、心肌血流灌注和左室收缩功能,协助最优化选择CRT患者。此外,碲锌镉(CZT)心脏专用SPECT在降低辐射剂量、缩短扫描时间、提高LVD检测精度和准确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舒张期LVD准确评估也日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左室收缩不同步 综述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放射性核素门控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 碲锌镉
原文传递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放射性核素标记分子探针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帅 李剑明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80-84,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及随后发生的血栓形成和心肌坏死是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危险主要取决于易损斑块的组成成分而不是血管的狭窄程度。易损斑块具有如下特征:纤维帽较薄、炎性细胞浸...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破裂及随后发生的血栓形成和心肌坏死是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危险主要取决于易损斑块的组成成分而不是血管的狭窄程度。易损斑块具有如下特征:纤维帽较薄、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凋亡、斑块内出血及新生微血管生成。以凋亡细胞、巨噬细胞、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因子、αvβ3整合素和微钙化为靶向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分子探针已用于易损斑块的诊断研究,并表现出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放射性同位素 分子探针 斑块
原文传递
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与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互补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剑明 史蓉芳 +3 位作者 张立仁 李婷 董智 徐冬生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型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与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互补价值。方法收集589例同期行MPI和CTCA的患者资料,其中56例具备同期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根据MPI或CTCA结果分成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计...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型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与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互补价值。方法收集589例同期行MPI和CTCA的患者资料,其中56例具备同期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根据MPI或CTCA结果分成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计算各组中CTCA或MPI阳性或阴性所占的百分比;以CAG为参考标准,分别计算MPI或CTCA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并比较。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PI阳性组中CTCA阳性或阴性者分别占72.5%、27.5%;MPI阴性组中CTCA阳性或阴性者分别占27.3%、72.7%。CTCA阳性组中MPI阳性或阴性者分别占29.4%、70.6%;CTCA阴性组中MPI阳性或阴性者分别占5.6%、94.4%。MPI与CTCA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8%和90.0%、74.1%和84.6%、78.6%和87.5%,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PI和CTCA对冠心病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在冠心病诊断和评价中提供不同但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互补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冠状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SPECT心肌灌注显像评价介入栓塞法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婷 李剑明 +3 位作者 史蓉芳 陈越 卢如明 梁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128-131,共4页
目的应用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对介入栓塞法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进行评价,总结获得最佳图像质量的显像条件,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经冠状动脉丝线堵塞法制作小型猪AMI模型18头,于模型制作后1周行MPI。观察显像剂不同... 目的应用SPECT心肌灌注显像(MPI)对介入栓塞法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进行评价,总结获得最佳图像质量的显像条件,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经冠状动脉丝线堵塞法制作小型猪AMI模型18头,于模型制作后1周行MPI。观察显像剂不同剂量、注射后不同显像间隔时间、采集方式及每帧采集时间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同时应用ECToolBox软件进行图像半定量分析。结果 (1)注射低剂量显像剂,采用注射至采集间隔30min+门控采集30s/帧与间隔时间≥60min+门控采集25s或30s/帧图像无统计学差别;(2)注射高剂量显像剂,注射至采集间隔时间5~10min+门控采集25s/帧,与低剂量组间隔≥30min+门控采集30s/帧图像无统计学差别。(3)应用半定量分析软件ECToolBox能够同时获得心肌梗死面积、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定量参数,且可重复性好。结论 SPECTMPI能够无创性、直观评价猪AMI模型成功与否,并同时能半定量分析多项参数,结果重复性好;应用适宜的显像条件和操作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放射性核素显像 疾病模型 动物 经皮冠状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