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肾小球损伤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昕 韩鸿玲 +2 位作者 步天栩 李建勋 高硕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4,共2页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监测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目前临床上通常将血尿素(Urea)、血肌酐(Scr)和β2-微球蛋白等作为评估GFR的内源性指标,此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易受到许多肾外因素的影响。笔者检测了不同类型、
关键词 肾疾病 肾小球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尿红细胞平均体积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淑兰 门剑龙 +2 位作者 林珊 卢秀荣 赵立全 《天津医药》 CAS 1996年第2期78-80,共3页
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129例血尿患者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并观察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为56.35±9.22fl,显著低于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105.92±10.28fl)。其形成... 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129例血尿患者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并观察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为56.35±9.22fl,显著低于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105.92±10.28fl)。其形成是由于红细胞通过损伤的肾小球滤过膜时受到机械性挤压及肾小管内亨利氏袢上行支低渗浓度所致。本方法为简便、快速、客观的血尿筛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红细胞体积 肾小球性 血尿 渗透压
下载PDF
L-精氨酸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述旺 屈会起 赵立全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74-576,共3页
L-精氨酸(L-Arg)除参与组织细胞蛋白质合成外,还在尿素、肌酸、肌酐、一氧化氮(NO)、谷氨酰胺、嘧啶的合成及激素释放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营养学角度看,L-Arg不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在体内,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经转氨基作用生成瓜氨酸,后者循鸟... L-精氨酸(L-Arg)除参与组织细胞蛋白质合成外,还在尿素、肌酸、肌酐、一氧化氮(NO)、谷氨酰胺、嘧啶的合成及激素释放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营养学角度看,L-Arg不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在体内,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经转氨基作用生成瓜氨酸,后者循鸟氨酸循环生成L-Arg.然而L-Arg的合成远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需要,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需摄入5.4 gL-Arg,尤其是某些病理情况下L-Arg需要量明显增加,补充L-Arg能够对机体的血液动力学、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广泛影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肾疾病 一氧化氮 生长激素 治疗预防
下载PDF
肾小管酸中毒与肾结石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立全 翟德佩 李扬 《天津医药》 CAS 1995年第1期34-35,共2页
分析37例肾小管酸中毒(RTA)患者有关并发肾结石的资料。其中21例完全性远端RTA并发肾结石6例,12例不完全性远端RTA并发肾结石3例,4例完全性近端RTA未并发肾结石。提示远端RTA是肾结石常见原因之一。通过测定尿pH值,表明晨空腹第二次尿pH... 分析37例肾小管酸中毒(RTA)患者有关并发肾结石的资料。其中21例完全性远端RTA并发肾结石6例,12例不完全性远端RTA并发肾结石3例,4例完全性近端RTA未并发肾结石。提示远端RTA是肾结石常见原因之一。通过测定尿pH值,表明晨空腹第二次尿pH>6.0可作为筛选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远端RTA的方法。8例远端RTA并发肾结石患者服用枸橼酸钾后尿钙明显减少(P<0.0005),揭示枸橼酸钾可预防肾钙性结石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酸中毒 肾结石 尿 PH 枸橼酸钾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不安腿综合征38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屈会起 刘颍 +2 位作者 付胜惠 林珊 邱明才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24期1108-1109,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 (restlesslegssyndrome ,RLS)的发生机制。 方法 :观察 3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不安腿综合征发生情况 ,并探讨后者与血液透析方案、年龄、性别、血红蛋白、血钙磷、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的...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 (restlesslegssyndrome ,RLS)的发生机制。 方法 :观察 3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不安腿综合征发生情况 ,并探讨后者与血液透析方案、年龄、性别、血红蛋白、血钙磷、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首次发现伴不安腿综合征患者血液透析频率 (2 .46± 0 .5 2 )次 /周与无RLS者 (2 .0 2±0 .70 )次 /周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印证了其他观察指标与RLS发生无关。结论 :血液透析频率高的患者易发生RLS ,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腿综合征 慢性肾功能不全 血液透析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患者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月华 林珊 卢秀荣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9-380,共2页
目的 :探讨个体化透析方案能否有效降低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分别采用常规透析和个体化透析2种方法 ,对20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共312例次透析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个体化治疗组对患者血钠浓度、血浆渗透压的影响较小 ,... 目的 :探讨个体化透析方案能否有效降低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分别采用常规透析和个体化透析2种方法 ,对20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共312例次透析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个体化治疗组对患者血钠浓度、血浆渗透压的影响较小 ,透析效果保持良好 ,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 :个体化透析在保证透析效果的同时 ,可有效预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个体化血液透析 治疗 个体化透析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肾脏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闫铁昆 董丽霞 +1 位作者 李扬 翟德佩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4期231-231,共1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肾功能 血氧饱和度 高血压 尿酸化功能 渗透压
下载PDF
45例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病变病理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林珊 屈会起 《天津医药》 CAS 2000年第8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TIL)的发生情况。方法:观察45例NS患者肾小管功能生化检查和肾活检病理切片TIL。结果: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与狼疮性肾炎比较,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重碳酸盐(HCO_3^-)、可滴定酸...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TIL)的发生情况。方法:观察45例NS患者肾小管功能生化检查和肾活检病理切片TIL。结果: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与狼疮性肾炎比较,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重碳酸盐(HCO_3^-)、可滴定酸(TA)、铵离子(NH_4^+)、TIL有显著性差异(P<0.05)。蛋白尿严重程度与尿NAG(P<0.05)、尿渗透压(P<0.05)、TIL(P<0.01)呈正相关,与尿TA、NH_4^+呈负相关(P<0.01)。年龄>35岁肾小管功能改变趋于明显。结论:狼疮性肾炎较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更易发生TIL;原发性肾小球肾炎TIL的发生与蛋白尿程度及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肾小管间质病变 病理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实验性补充左旋精氨酸对改善庆大霉素肾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屈会起 赵立全 +1 位作者 邱明才 林珊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7,共4页
研究补充左旋精氨酸(L-Arg)对改善庆大霉素(GM)肾损害的作用和机理。方法:利用实验大鼠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血、尿一氧化氮(NO)、肌酐(Cr)和HCO_3^-,尿糖、蛋白,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动态变化。结果:补充L-Arg... 研究补充左旋精氨酸(L-Arg)对改善庆大霉素(GM)肾损害的作用和机理。方法:利用实验大鼠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血、尿一氧化氮(NO)、肌酐(Cr)和HCO_3^-,尿糖、蛋白,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动态变化。结果:补充L-Arg能减轻GM肾损害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和以下生化改变:增加尿中NO水平,使尿中NAG延迟增高,但也可造成一些不利影响:诱发代谢性酸中毒,致血Cr、尿糖和尿蛋白增加。结论:L-Arg对GM肾损害有保护作用,但也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精氨酸 庆大霉素 肾毒性作用 实验研究 一氧化氮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者低白蛋白血症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莉 赵立全 林珊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60-560,共1页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升高是肾病综合征(NS)血液高凝状态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NS合并的各种病生理改变,以低白蛋白血症对血浆FIB增高的影响最为重要.据此,本研究对29例NS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低脂蛋白血症 纤维蛋白原 治疗
下载PDF
慢性肾衰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翟德佩 郑纲 庞智玲 《天津医药》 CAS 1995年第1期19-22,共4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I)贫血患者的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男22例,女9例,年龄23~68岁,平均42.5±12.9岁。CRI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为48.76±35.23n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n=26,107.68±...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I)贫血患者的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男22例,女9例,年龄23~68岁,平均42.5±12.9岁。CRI贫血患者血清EPO水平为48.76±35.23n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n=26,107.68±70.68ng/L,t=4.08,P<0.001),且红细胞比积(Hct)与血清肌酐(Scr)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7500,F=37.29,P<0.01),而患者Scr与血清EPO水平无线性相关。提示CRI患者血清EPO水平除受肾实质损害影响外,可能还受贫血程度和/或肾脏合成EPO细胞的氧感受器敏感度下降等因素的影响。CRI贫血患者血清EPO与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_(12)之间无线性回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肌酐 红细胞比积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翟德佩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97-198,共2页
近40年来肾实质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仍未超出支持与肾脏替代疗法的范畴,虽其存活率有所提高,但病死率仍高达50%。随着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对ARF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随之出现的一些防治... 近40年来肾实质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治疗仍未超出支持与肾脏替代疗法的范畴,虽其存活率有所提高,但病死率仍高达50%。随着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对ARF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随之出现的一些防治措施对缩短ARF病程、减少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肾功能衰竭 病理 发病机制 治疗
下载PDF
不完全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某些临床表现和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立全 朱淑兰 《天津医药》 CAS 1996年第4期239-240,共2页
肾小管酸中毒(RT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完全性RTA表现尤为隐匿,常易漏诊和误诊。本文就我院收治的3例不完全性远端RTA(idRTA)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对idRTA的治疗进行了讨论。 例1 女,38岁。因3年来经常乏力、精神不振和食欲差,于1... 肾小管酸中毒(RTA)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完全性RTA表现尤为隐匿,常易漏诊和误诊。本文就我院收治的3例不完全性远端RTA(idRTA)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对idRTA的治疗进行了讨论。 例1 女,38岁。因3年来经常乏力、精神不振和食欲差,于1986年8月住入某医院,当时查血钾3.6~4.0mmol/L,血氯100~108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 酸中毒 临床表现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氨氯地平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立全 卢秀荣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242-243,共2页
关键词 氨氯地平 肾性高血压 肾实质性高血压 疗效
下载PDF
肾小球肾炎治疗的循证医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述旺 屈会起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30-332,共3页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治疗 循证医学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庆大霉素肾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林珊 屈会起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68-169,184,共3页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对于庆大霉素 ( GM)肾损害的作用和机理。方法 :雄性 Wistar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即 :正常对照组 ;GM组 ;GM+黄芪注射液组。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血、尿一氧化氮 ( NO)、肌酐 ,尿 NAG、尿蛋白 ,肾皮质匀...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对于庆大霉素 ( GM)肾损害的作用和机理。方法 :雄性 Wistar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 3组 ,即 :正常对照组 ;GM组 ;GM+黄芪注射液组。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血、尿一氧化氮 ( NO)、肌酐 ,尿 NAG、尿蛋白 ,肾皮质匀浆中丙二醛 (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合酶 ( NOS)等。结果 :应用黄芪注射液的大鼠 ,GM肾损害病理改变减轻 ;肌酐清除率 ( CCr)变化减轻 ;尿中 NAG降低 ;尿中 NO水平增加 ,血清 NO水平下降 ;肾皮质匀浆 NOS水平增高 ,MDA、SOD无显著变化。结论 :黄芪注射液通过 NO,对 GM肾损害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庆大霉素 一氧化氮 肾毒性
下载PDF
阿赛松对肾病综合征治疗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17
作者 林珊 屈会起 +3 位作者 江建青 闫铁昆 宋霖 翟德佩 《天津医药》 CAS 2000年第7期432-433,共2页
肾病综合征(NS)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临床症候群,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及高脂血症。治疗主要是以强的松为代表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阿赛松(化学名Triamcinolone,天津药业公司生产)是一种新型糖皮质激素制剂... 肾病综合征(NS)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临床症候群,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及高脂血症。治疗主要是以强的松为代表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阿赛松(化学名Triamcinolone,天津药业公司生产)是一种新型糖皮质激素制剂,为证实其疗效,我们将该药与强的松进行比较,进行随机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药物疗法 阿赛松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并发肺动脉及股动脉栓塞的临床报告
18
作者 朱淑兰 赵立全 +2 位作者 李晓莉 卢秀荣 翟德佩 《天津医药》 CAS 1997年第8期501-502,共2页
肾病综合征除易并发肾静脉血栓外,还可引起动脉血栓形成,但较前者少见。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并发肺动脉栓塞1例及股动脉栓塞2例。 例1 男,32岁。主因发现泡沫尿9个月,面部及下肢肿6个月,剧烈胸痛、咳血、呼吸困难4天于1991午6... 肾病综合征除易并发肾静脉血栓外,还可引起动脉血栓形成,但较前者少见。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并发肺动脉栓塞1例及股动脉栓塞2例。 例1 男,32岁。主因发现泡沫尿9个月,面部及下肢肿6个月,剧烈胸痛、咳血、呼吸困难4天于1991午6月24日入院。入院前3个月曾在本院诊为肾病综合征住院治疗,肾穿诊为“早期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一直服用激素、抗凝药及抗血小板聚集药治疗。体检;呼吸50次,血压15/9kPa。呼吸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肺动脉栓塞 股动脉栓塞 并发症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尿酸化功能的变化
19
作者 卢秀荣 赵立全 +2 位作者 翟德佩 李杨 毕军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10期623-624,共2页
笔者对5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及33例正常(对照)者观察其尿酸化功能、血气及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变化,重点对CRF患者尿酸化功能变化进行探讨。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CRF患者56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未行透析治疗。男36例,女20例... 笔者对5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及33例正常(对照)者观察其尿酸化功能、血气及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变化,重点对CRF患者尿酸化功能变化进行探讨。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CRF患者56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未行透析治疗。男36例,女20例,年龄22~72岁,平均51.1岁。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32例,慢性肾盂肾炎10例,狼疮肾炎3例,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梗阻肾病、多囊肾各2例,肾癌术后1例。对照组33例,男14例、女1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尿酸化功能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钾血症
20
作者 赵立全 《天津医药》 CAS 1996年第9期568-569,共2页
血清钾>5.5mmol/L为高钾血症(高血钾)。高血钾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影响心肌的除极和复极,造成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室颤和心脏停搏等。高血钾是肾功能不全(CRI)常见的合并症,但其原因不尽相同。本文对1986~1994年收入我院... 血清钾>5.5mmol/L为高钾血症(高血钾)。高血钾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影响心肌的除极和复极,造成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室颤和心脏停搏等。高血钾是肾功能不全(CRI)常见的合并症,但其原因不尽相同。本文对1986~1994年收入我院的CRI患者中出现高血钾,临床资料较完整的30例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高钾血症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