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乙烯醇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孟舒献 温晓娜 +1 位作者 冯亚青 顾汉卿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3-477,共5页
甲醛和戊二醛与聚乙烯醇(PVA)形成缩醛化聚乙烯醇膜,再将肝素键合到聚乙烯醇上形成肝素化聚乙烯醇膜(H PVA).生物相容性测试表明,涂层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性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血液凝固实验中导管凝血时间可达到3h,而空白组(医用聚氯乙... 甲醛和戊二醛与聚乙烯醇(PVA)形成缩醛化聚乙烯醇膜,再将肝素键合到聚乙烯醇上形成肝素化聚乙烯醇膜(H PVA).生物相容性测试表明,涂层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性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血液凝固实验中导管凝血时间可达到3h,而空白组(医用聚氯乙烯)凝血时间在1h以内;活性部分凝血时间(APTT)试验表明接枝肝素后的缩醛化聚乙烯醇中没有肝素游离到血液中;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试验表明细胞生长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生物相容性 抗凝血性 组织相容性 生物医学材料 缩醛化聚乙烯醇膜 肝素化聚乙烯醇膜
下载PDF
离子束辅助沉积氮化钛陶瓷薄膜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立 赵杰 顾汉卿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3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 (Ion Beam Assisted Deposition)方法在医用不锈钢 317L表面制备氮化钛 (Ti N)陶瓷薄膜 ,并利用 AES和 XRD表征了薄膜的成分和相组成。采用显微划痕仪检测了薄膜附着力。运用电化学腐蚀方法测试了薄膜在 37℃的 Han... 采用离子束辅助沉积 (Ion Beam Assisted Deposition)方法在医用不锈钢 317L表面制备氮化钛 (Ti N)陶瓷薄膜 ,并利用 AES和 XRD表征了薄膜的成分和相组成。采用显微划痕仪检测了薄膜附着力。运用电化学腐蚀方法测试了薄膜在 37℃的 Hank s模拟体液中的耐腐蚀性能 ,并通过成纤维细胞、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考察了薄膜表面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 :沉积 Ti N薄膜后 ,材料表面结构和性能发生明显改变。在 37℃的 Hank s模拟体液中 ,Ti N薄膜样品的稳定自腐蚀电位和孔蚀击穿电位均高于 317L,表现出更好的耐全面腐蚀和孔蚀性能。且离子束辅助沉积制备的 Ti N薄膜无明显细胞毒性 ,比 317L具有更好的细胞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辅助沉积 氮化钛 陶瓷薄膜 生物相容性 研究
下载PDF
异搏定对膀胱癌耐药性的逆转研究
3
作者 周永建 周鑫 +2 位作者 赵玉千 韩志兴 吴长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39-341,共3页
目的通过钙通道阻滞剂异搏定阻止抗癌药物从细胞内排出,探讨肿瘤细胞抗药性逆转的可能性。方法利用氮唑化合物(MTT)试验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方法检测应用异搏定后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敏感性的改变。结果发现异搏定对膀胱癌敏感... 目的通过钙通道阻滞剂异搏定阻止抗癌药物从细胞内排出,探讨肿瘤细胞抗药性逆转的可能性。方法利用氮唑化合物(MTT)试验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方法检测应用异搏定后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敏感性的改变。结果发现异搏定对膀胱癌敏感细胞(EJ)的生长无影响,而对膀胱癌耐药细胞(EJ-R)则随着异搏定质量浓度的增加,化疗药物的抗癌作用逐渐增强。结论异搏定通过阻滞钙通道,降低P-GP170排出抗癌药物的作用,使癌细胞内抗癌药物浓度得到保证,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即癌细胞抗药性得到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多药耐药基因 耐药性 异搏定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葡萄糖、胰岛素调节(G1RE)3BP-1启动子活性的体外研究
4
作者 侍晓云 畅继武 +2 位作者 邱明才 隋志芳 马富玲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002-1003,共2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胰岛素对(G1RE)3BP-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G1RE)3BP-1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质粒p(G1RE)3BP-1Luc转染至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6 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胰岛素,孵育48 h后... 目的探讨葡萄糖、胰岛素对(G1RE)3BP-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G1RE)3BP-1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质粒p(G1RE)3BP-1Luc转染至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中,6 h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胰岛素,孵育48 h后,分别检测其报告基因荧虫素酶的活性。结果荧虫素酶的活性随着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增高而增加,随着培养基中胰岛素浓度的增多而减少。结论(G1RE)3BP-1启动子在肝细胞中受葡萄糖的正调控、受胰岛素的负调控,若用于调控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将使糖尿病的基因治疗更安全更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基因调控 葡萄糖 胰岛素
下载PDF
功能性人工睾丸的动物植入实验研究
5
作者 曾宪森 王广有 +4 位作者 陆志强 刘春雨 李洪媚 高雅 马腾骧 《透析与人工器官》 1999年第4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动物植入 功能性 血清睾丸酮 天津医科大学 泌尿外科 实验研究 橡胶囊 研究所 硅橡胶密封剂 男性第二性征
下载PDF
形体性人工睾丸的动物植入实验研究
6
作者 曾宪森 李洪媚 +3 位作者 刘春雨 陆志强 马腾骧 王广有 《透析与人工器官》 1999年第4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动物植入 双侧睾丸切除 实验研究 血清睾丸酮 天津医科大学 泌尿外科 蓖麻油 功能性 生理盐水 硅橡胶
下载PDF
用可溶性血管内支架辅助小血管缝合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曾宪森 高雅 +5 位作者 马滕骧 张宝贵 李津 韩宝平 高广伟 吴妙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1998年第2期85-87,共3页
用分子量20 000的高纯度聚乙二醇制成浅蓝色可溶性血管内支架,用于辅助小血管的缝合。在24例家兔股动脉缝合实验中,缝合一根小血管的时间为5~7分钟。缝合完毕后,支架在血流中10~15分钟(平均12分钟)内完全溶解,即时通畅率100%,起到理... 用分子量20 000的高纯度聚乙二醇制成浅蓝色可溶性血管内支架,用于辅助小血管的缝合。在24例家兔股动脉缝合实验中,缝合一根小血管的时间为5~7分钟。缝合完毕后,支架在血流中10~15分钟(平均12分钟)内完全溶解,即时通畅率100%,起到理想的力学支撑作用,提高了缝合质量和速度,从根本上避免了错缝到对侧血管壁的可能性。对于缝合小血管操作不够熟练的医生更有益处。这种新型血管内支架制作工艺成熟,很容易转入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吻合 可溶性血管内支架
全文增补中
转人HT基因在抗异种移植免疫排斥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胜芝 马志方 +3 位作者 张玥 刘秉乾 王广有 马腾骧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4年第4期15-17,共3页
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人类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 (HT基因 )转入猪的血管内皮细胞中(PIEC) ,经 G4 18筛选两周获得具有抗性的克隆 ,增殖传代 ,当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消化收集 ,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HT基因的转染是有... 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人类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 (HT基因 )转入猪的血管内皮细胞中(PIEC) ,经 G4 18筛选两周获得具有抗性的克隆 ,增殖传代 ,当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消化收集 ,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HT基因的转染是有效的 ,明显地提高了 H抗原的表达 ,同时降低了 a- Gal的表达 ,在异种移植研究中抑制超急性排斥反应 (HAR)和延迟性排斥反应 (DXR)均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免疫排斥 基因 HT 脂质体转染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 延迟性排斥反应 超急性排斥反应 血管内皮细胞 表达情况 转染细胞 转移酶 H抗原 GAL 中抑制
下载PDF
不同能量离子束辅助沉积对形成氮化钛薄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立 赵杰 +1 位作者 李德军 顾汉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20-523,526,共5页
 用不同能量离子束辅助沉积方法在医用不锈钢317L和Si(100)基底上沉积TiN薄膜。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和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特征;测试了薄膜与基底的附着力和耐磨性;用电化学腐蚀的方法检测了...  用不同能量离子束辅助沉积方法在医用不锈钢317L和Si(100)基底上沉积TiN薄膜。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和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特征;测试了薄膜与基底的附着力和耐磨性;用电化学腐蚀的方法检测了薄膜在Hank′s模拟体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最后采用成纤维细胞、骨髓细胞体外培养试验考察了生长于不同薄膜表面的细胞粘附、增殖、展布情况及细胞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用高、低能氮离子兼用的IBAD方法制备的TiN多晶薄膜比只用高能或低能沉积的薄膜具有更强的附着力和耐磨性,在Hank′s模拟体液中显示出更强的抗腐蚀能力,并在细胞体外培养中显示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 氮化钛(TiN) 附着力 耐腐蚀 细胞体外培养
下载PDF
原发性附睾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德东 白铁男 +3 位作者 韩瑞发 卢炳新 王金铸 蔡科科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8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附睾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11年收治的7例附睾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免疫组化检查提示附睾平滑肌肉瘤有较特异性表现,术后随访1~36个月,5例患者死亡,1例失访,1例存... 目的探讨附睾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11年收治的7例附睾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免疫组化检查提示附睾平滑肌肉瘤有较特异性表现,术后随访1~36个月,5例患者死亡,1例失访,1例存活至今。结论附睾恶性肿瘤临床少见,附睾平滑肌肉瘤更为罕见,且预后较差;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睾丸高位切除术是治疗附睾肿瘤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平滑肌肉瘤 临床表现 病理 诊治 预后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牛生长激素基因转染NIH3T3细胞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11
作者 宋诗铎 郑东钧 +5 位作者 祁伟 隋志芳 李为 方晖 何屏 魏殿军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以牛生长激素(bGH)为模型,建立逆转录病毒载体转移系统,体外转染鼠成纤维细胞株NIH3T3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BS,以获得bGH表达。方法:将PCR扩增的bGH基因片段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SXLG-MDR相应酶切位点,获得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应... 目的:以牛生长激素(bGH)为模型,建立逆转录病毒载体转移系统,体外转染鼠成纤维细胞株NIH3T3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BS,以获得bGH表达。方法:将PCR扩增的bGH基因片段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SXLG-MDR相应酶切位点,获得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应用脂质体方法转染重组质粒进入包装细胞PA317,筛选长春新碱抗性克隆株,收集上清液感染NIH3T3细胞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2BS,筛选携带bGH基因的成纤维细胞的克隆株3T3/bGH和2BS/bGH。结果:RT-PCR分析表明基因转染组的3T3/bGH细胞和2BS/bGH细胞在相当于680bp处有一清晰的条带,而空质粒对照组无相应条带出现。RIA分析表明转染基因细胞的培养液及胞浆蛋白有bGH蛋白表达,而作为对照的3T3/mdr细胞和NIH/3T3细胞均无此蛋白表达。结论:应用逆转录病毒IRBS载体系统转染bGH基因进入成纤维细胞,该系统易筛选,转染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转移系统 生长激素 成纤维细胞 基因转染 NIH3T3细胞 基因治疗
下载PDF
细胞移植和生物化人工器官中的免疫隔离材料和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宪森 畅继武 俞耀庭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0年第2期43-50,共8页
关键词 细胞移植 生物化人工器官 免疫隔离材料 人工细胞 免疫排斥
下载PDF
结合型雌激素对绝经后妇女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的影响
13
作者 米淑玲 尹利荣 +5 位作者 徐砚颖 张和顺 马丽茜 郭素杰 王宇全 王洪礼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 :探讨结合型雌激素(CEE)对绝经后妇女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90例自然绝经妇女随机分为3组 ,每组30例。Ⅰ组、Ⅱ组分别口服CEE0.625mg/d或0.3mg/d ,共6个月 ,两组均加用安宫黄体酮 (MPA)2mg/d ,或采用序贯疗法每... 目的 :探讨结合型雌激素(CEE)对绝经后妇女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90例自然绝经妇女随机分为3组 ,每组30例。Ⅰ组、Ⅱ组分别口服CEE0.625mg/d或0.3mg/d ,共6个月 ,两组均加用安宫黄体酮 (MPA)2mg/d ,或采用序贯疗法每月后14d加用MPA4mg/d。Ⅲ组为对照组 ,不用药。测定治疗前 ,治疗1 ,3 ,6个月时的空腹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H(e)] ,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结果:用药1个月2组各指标变化均不明显。用药3 ,6个月时Ⅰ组H(e)值低于用药前及对照组(P<0.05) ,与用药前比HDL -C水平升高 ,TC、LDL -C水平降低 (P<0.01)。TG水平2组虽有所升高 ,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Ⅱ组各指标虽有所变化,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后妇女补充CEE0.625mg/d可降低血H(e)水平 ,并有利于脂代谢调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型雌激素 绝经后 妇女 半胱氨酸 血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细胞移植和生物型人工器官中的免疫隔离材料和方法
14
作者 曾宪森 畅继武 俞耀庭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0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关键词 人工器官 免疫隔离 细胞移植 医学研究 人工细胞 生物型 活细胞 麦吉尔大学 证明 华人科学家
下载PDF
用可溶性血管内支架辅助小血管缝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曾宪森 张宝贵 +6 位作者 高雅 吴妙华 李津 韩宝平 章庆国 马滕骧 高广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9-131,共3页
在显微外科手术中,直径小于1mm小血管的吻合是比较困难而又要求极高的手术操作。要求吻合创伤尽可能小,吻合准确、快速。尤其不允许缝线错缝到对侧血管壁。多年来人们寻求一种理想的血管内支架来辅助小血管的吻合操作。1979年... 在显微外科手术中,直径小于1mm小血管的吻合是比较困难而又要求极高的手术操作。要求吻合创伤尽可能小,吻合准确、快速。尤其不允许缝线错缝到对侧血管壁。多年来人们寻求一种理想的血管内支架来辅助小血管的吻合操作。1979年,日本Yamagata〔1〕用水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缝合 血管内支架 可溶性
原文传递
奥昔布宁对下尿路刺激症及急迫性尿失禁病人的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文鼎 仇益群 +3 位作者 黄仲义 董克权 刘任 方玉华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奥昔布宁对下尿路刺激症及急迫性尿失禁病人的疗效。方法:203例下尿路刺激症及急迫性尿失禁病人(男性135例,女性68例,年龄52±s17a),随机分试验组123例与对照组8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奥昔布宁对下尿路刺激症及急迫性尿失禁病人的疗效。方法:203例下尿路刺激症及急迫性尿失禁病人(男性135例,女性68例,年龄52±s17a),随机分试验组123例与对照组8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国产与进口奥昔布宁片5mg,po,tid,7~14d。儿童减半。结果:以总点数、尿流率及尿量评估2组皆有显著疗效(P<0.01),2组间疗效差别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国产与进口奥昔布宁对治疗下尿路刺激症及急迫性尿失禁疗效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昔布宁 尿道疾病 尿潴留 尿失禁
原文传递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规范化治疗方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宁忱 吴士良 +9 位作者 金杰 丘少鹏 孔垂泽 宋永胜 叶章群 孙光 孙颖浩 孙玉成 王晓峰 那彦群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947-950,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与差异,确定不同药物对不同患者的最佳适应证。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906例 BPH 患者,随机进入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多沙唑嗪... 目的比较不同种类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与差异,确定不同药物对不同患者的最佳适应证。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906例 BPH 患者,随机进入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坦索罗辛与萘哌地尔;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与爱普列特以及植物制剂舍尼通等7种治疗药物组。每3个月随访一次,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与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与平均尿流率(Qave),前列腺总体积(TPV)与前列腺移行带体积以及残余尿量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根据不同指标基线水平将患者进行分层,比较各治疗组患者主观指标 IPSS 和客观指标 Qmax 的改善情况。结果基线指标分析显示,全组主观指标 IPSS 评分和客观指标 Qmax 水平与 TPV 以及移行带体积呈明显相关性(P<0.01)。至随访6个月时各类药物均使 BPH 患者的主观指标 IPSS 与 QOL 评分及客观指标 Qmax与残余尿量有明显改善。各种药物对主客观指标的影响程度的组间比较显示,对 IPSS 的改善无显著差异;5α-还原酶抑制剂类药物爱普列特与非那雄胺可以使 TPV 和移行带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将患者以前列腺体积<35.5 cm^3和≥35.5 cm^3分为两层,在非那雄胺治疗的患者中 Qmax 平均增加5.7 ml/s 和2.2 ml/s(P<0.01),在舍尼通、萘哌地尔及多沙唑嗪治疗组,≥35.5 cm^3者症状改善更为明显(P<0.05)。以 IPSS<20分和≥20分进行分层,各种药物的疗效均在≥20分时更为明显(P<0.01)。结论各种药物均可明显改善 BPH 患者的主、客观症状,各种药物的疗效均对基线IPSS 评分较高的患者疗效更为明显。5α-还原酶抑制剂能明显减小前列腺体积,对于前列腺体积≥35.5 cm^3者有更为明显的主客观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药物疗法 临床方案
原文传递
小剂量丝裂霉素C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春霆 卢蓉 +2 位作者 刘冉录 武玉东 高建光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5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目的评价小剂量丝裂霉素膀胱内序列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998年至2004年4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进行膀胱内灌注化疗,其中3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TURBt)电切术,10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所有入选病例均经病... 目的评价小剂量丝裂霉素膀胱内序列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998年至2004年4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进行膀胱内灌注化疗,其中3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TURBt)电切术,10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所有入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浅表性肿瘤,术后1周开始应用丝裂霉C20mg加蒸馏水40mL,1次/周,6次后改为每月1次,维持1年。结果所有入选病例均获随访12 ̄24个月,12个月内肿瘤复发3例,复发后进展2例,38例随访24个月无复发。42例中均未见明显药物副作用,仅有4例出现轻微尿道刺激症状。结论丝裂霉素C对浅表性膀胱癌有较明显的治疗和预防复发的作用,灌注后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是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浅表膀胱癌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