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多酚酸对大鼠缺血心肌线粒体酶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靖 甄江涛 +3 位作者 田志辉 黄文雯 李海东 康英姿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Wistar大鼠(n=40)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并分为4组。对照组用Krebs液持续灌注120 min;缺血再灌注组平衡30 min后全心缺...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Wistar大鼠(n=40)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并分为4组。对照组用Krebs液持续灌注120 min;缺血再灌注组平衡30 min后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丹参多酚酸预处理组平衡5 min后加入丹参多酚酸使其在灌流液中终浓度为14μmol/L,持续灌注25 min后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丹参多酚酸后处理组平衡30 min后全心缺血30 min,加入丹参多酚酸使其在灌流液中终浓度为14μmol/L,再灌注60 min。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并用心肌梗死面积、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心脏血流动力学(包括心率、主动脉流量、冠状动脉流量和心输出量)的变化评估大鼠心肌的损伤程度。利用差速离心法提取线粒体,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结果:丹参多酚酸预处理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和LDH活性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24.47±2.14)%比(34.30±2.31)%、(81.46±13.39)U/g比(142.6±6.46)U/g,均P<0.05],缺血再灌注组与后处理组无明显差异。丹参多酚酸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血液动力学没有明显作用,只是冠脉流量有较小幅度的增加。丹参多酚酸预处理组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6.12±0.42)U/mg比(4.29±0.28)U/mg、(3.42±0.16)U/mg比(2.62±0.96)U/mg,均P<0.05],而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丹参多酚酸后处理组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与缺血再灌注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丹参多酚酸可以维持心肌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通过降低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线粒体的损伤保护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丹参多酚酸 线粒体 Na+ K+-ATP酶 CA2+-ATP酶 大鼠
下载PDF
胃癌发生过程中hTERT选择性剪接变异体模式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晋珩 王玉川 +1 位作者 耿鑫 张维铭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71-1276,共6页
背景与目的: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成正相关。hTERT的转录过程存在选择性剪接,肿瘤演进中可能呈现特定剪接模式的转换。本实验检测正常胃粘膜、胃癌前病变、... 背景与目的: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成正相关。hTERT的转录过程存在选择性剪接,肿瘤演进中可能呈现特定剪接模式的转换。本实验检测正常胃粘膜、胃癌前病变、胃癌组织中hTERT选择性剪接变异体(alternative splicing variants,ASVs)的表达,揭示胃癌多阶段演变过程中hTERT选择性剪接模式的变化。方法:在hTERT前体mRNA的三个选择性剪接位点(α、β、γ)内或横跨位点设计引物,采用半巢式RT-PCR特异性扩增8个hTERT ASVs,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正常胃粘膜、胃癌前病变、胃癌组织中ASVs的阳性率;采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组织中β+hTERT mRNA(β位点保留的ASVs)的表达水平。结果:α+β+γ+hTERT mRNA在正常胃粘膜中不表达,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比癌前病变组织高(P<0.05);β缺失型ASV在正常胃粘膜、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2%、95.0%、100.0%;β位点保留的ASVs(α+β+γ+hTERT mRNA、α缺失型ASV、γ缺失型ASV、αγ缺失型ASV)在正常胃粘膜、胃癌前病变、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1.1%、40.0%、94.7%,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实时定量RT-PCR显示,胃癌中β+hTERT mRNA表达水平比癌前病变高6.99倍。结论:胃癌多阶段演变hTERT选择性剪接模式不同,β+hTERT mRNA在胃癌多阶段演变过程中表达水平逐步升高,提示β+hTERT mRNA的检测可能为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病变 端粒酶逆转录酶 选择性剪接 聚合酶链式反应 诊断
下载PDF
环孢素A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嘌呤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甄江涛 樊燕燕 +4 位作者 赵晓丽 王丽艳 曹颖 于公元 康英姿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37-39,43,共4页
目的:研究环孢素A(Cs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嘌呤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心肌保护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药物处理组,每组16只。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逆行灌注。对照组应... 目的:研究环孢素A(Cs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嘌呤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心肌保护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药物处理组,每组16只。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逆行灌注。对照组应用K-B液持续灌注90 min。缺血再灌注组(再灌组):离体心脏逆行灌注平衡10 min,再持续灌注20 min后转变为30 min心脏缺血,之后30 min再灌注。药物处理组(CsA组):离体心脏逆行灌注平衡10 min,用含有0.2μmol/L CsA的K-B液灌注20 min后转变为30 min心脏缺血,之后30 min再灌注。每组取8只心脏进行TTC染色测心肌梗死面积;其余8只于总过程90 min后接取冠状动脉流出液2 mL用于嘌呤碱各组分的测定及LDH活性的测定,并将心肌研磨后离心,上清用于测定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PNPase)的活性。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CsA组心肌梗死面积及冠脉流出液中LDH活性明显降低,嘌呤释放明显减少,次黄苷和腺苷明显增多,尿酸明显减少。CsA组心肌匀浆液中PNPase活性较再灌注组明显降低。结论:Cs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影响了心肌嘌呤的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心肌缺血再灌注 嘌呤代谢 大鼠
下载PDF
在A549细胞中靶向p66^(Shc)shRNA的沉默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娜 王晓洋 +4 位作者 杜玮 孙亚楠 李西川 马振毅 刘喆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细胞中探讨shRNA靶向慢病毒对信号衔接蛋白p66Shc的沉默效应,以更好地研究p66Shc的功能。方法: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66Shc下调后的变化情况,BrdU标记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变化情况。结果:在A549... 目的: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细胞中探讨shRNA靶向慢病毒对信号衔接蛋白p66Shc的沉默效应,以更好地研究p66Shc的功能。方法: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66Shc下调后的变化情况,BrdU标记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变化情况。结果:在A549细胞中,运用p66Shc-shRNA干扰可以实现p66Shc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下调作用,同时发现A549细胞的增殖显著降低。结论:经过慢病毒载体介导的p66Shc-shRNA在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中可获得高效转染效果,并能产生特异性的基因沉默效应,而且对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p66Shc功能提供了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66SHC SHRNA 基因沉默 细胞增殖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机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菲 耿鑫 +2 位作者 陶华英 赵鹏 程焱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0-734,共5页
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康复的影响,探讨其康复治疗的分子学机制.方法 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VD低频组和VD高频组,VD低频组和VD高频组大鼠接受的刺激频率分别为0.5 Hz和5 Hz.... 目的 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康复的影响,探讨其康复治疗的分子学机制.方法 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D模型组、VD低频组和VD高频组,VD低频组和VD高频组大鼠接受的刺激频率分别为0.5 Hz和5 Hz.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认知功能,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超微结构变化.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海马突触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提示2个治疗组认知功能有改善,各项指标均优于VD模型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从形态学上显示2个治疗组突触界面曲率、突触后致密物质厚度、突触活性带长度均较VD模型组增加(P<0.05).2个治疗组各检测因子表达量也明显高于VD模型组(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VD致认知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海马突触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重复经颅磁刺激 突触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N-甲基-D-天冬氨酸 受体1
原文传递
胃癌形成过程中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选择性剪接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玉川 徐晋珩 +1 位作者 耿鑫 张维铭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 检测正常胃黏膜、胃癌前病变、胃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gene,hTERT)选择性剪接变异体(alternative splicing variants gene,ASVs)的表达,初步揭示胃癌多阶段演变过程中hTERT... 目的 检测正常胃黏膜、胃癌前病变、胃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gene,hTERT)选择性剪接变异体(alternative splicing variants gene,ASVs)的表达,初步揭示胃癌多阶段演变过程中hTERT选择性剪接模式的变化。方法 采用半巢式逆转录-PCR扩增8个hTERT ASVs,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各ASVs的阳性率;应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法检测胃癌和胃癌前病变组织中β^+ ASV的表达水平。结果 α^+β^+γ^+ASV在正常胃黏膜中不表达,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比胃癌前病变高(P%0.05);β缺失型ASV在正常胃黏膜、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2%、95.0%、100.0%(P〉0.05);8位点保留的ASVs(α^+β^+γ^+ASV、α缺失型ASV、γ缺失型ASV、αγ缺失型ASV)在正常胃黏膜、胃癌前病变、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1.1%、40.0%、94.7%,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显示,胃癌中β^+ ASV表达水平比癌前病变高5.49倍。结论 胃癌多阶段演变过程中hTERT选择性剪接模式不同,β^+ ASV在胃癌多阶段演变过程中表达水平逐步升高,提示β^+ASV的检测可能为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病变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选择性剪接 聚合酶链式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