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能否用于斜视病因学诊断 被引量:7
1
作者 焦永红 王振常 赵堪兴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63-965,共3页
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在活体直接显示眼外肌的功能解剖和相应的眼球运动神经的形态学改变。眼科医师应该了解相关的MRI技术进步,我们相信MRI检查在非共同性斜视的诊断和处理过程中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斜视 诊断
原文传递
非同轴注吸系统在青少年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韩风梅 楚艳华 +1 位作者 韩泉洪 何广辉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年第8期578-580,共3页
目的观察非同轴注吸系统(双手I/系统)在青少年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轴注吸系统处理青少年外伤性白内障碍11例(11眼),分别为角膜伤口5眼,巩膜伤口1眼,角巩膜伤口5眼。于初期外伤缝合后8—15d行白内障... 目的观察非同轴注吸系统(双手I/系统)在青少年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轴注吸系统处理青少年外伤性白内障碍11例(11眼),分别为角膜伤口5眼,巩膜伤口1眼,角巩膜伤口5眼。于初期外伤缝合后8—15d行白内障手术。观察非同轴注吸系统在白内障皮质吸除中的应用效果和手术结果。结果1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为0.1~1.0,没有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非同轴注吸系统应用于青少年外伤性白内障,使得手术操作简便、安全、迅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视力恢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外伤性 非同轴注吸系统 青少年 眼外伤
原文传递
眶内异常结构与垂直后退综合征
3
作者 杨琼 焦永红 +5 位作者 满凤媛 王振常 常青林 卢炜 王京辉 赵堪兴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3-988,共6页
目的探讨6例临床诊断为垂直后退综合征患儿的临床与MRI特征。方法6例单眼垂直后退综合征患儿,年龄1岁3个月至8岁,平均(5.01±1.27)岁。斜视检查包括:屈光度、三棱镜、眼球运动、双眼视觉和眼底照相检查。眼球运动神经脑池段... 目的探讨6例临床诊断为垂直后退综合征患儿的临床与MRI特征。方法6例单眼垂直后退综合征患儿,年龄1岁3个月至8岁,平均(5.01±1.27)岁。斜视检查包括:屈光度、三棱镜、眼球运动、双眼视觉和眼底照相检查。眼球运动神经脑池段采用头线圈,3D-FIESTA序列,层厚0.8mm;眼眶段采用表面线圈,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FSET1与T2加权扫描,层厚2.0mm,层间距0.3mm。结果4例患儿表现为上斜视,下转受限,下转时伴轻度眼球后,且皆伴有患眼上睑迟落。MRI检查发现4例均有眼眶内异常结构位于肌锥内间隙上象限内直肌及上直肌群之间或上直肌水平。2例患儿表现为原在位间歇性外斜视,眼球上转受限伴轻度眼球后退睑裂缩小,侧转位时明显。MRI检查发现肌锥内间隙外下象限异常等信号影,1例可疑下直肌分出,1例靠近外直肌。结论眼眶内异常结构是导致垂直后退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眼球运动检查结合MRI特征性表现是最重要诊断依据,出生早期发现上睑迟落提示眼眶内异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 睑裂狭小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