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破裂出血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娄诚 王毅军 +1 位作者 聂福华 杜智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59-360,363,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诊断和治疗的结果。结果26例患者中,单纯保守治疗11例,住院病死率45%;TAE/TACE介入治疗组8例,住院病死率12%,中位生存期5月;手术治疗组7例,无住院死亡,中...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诊断和治疗的结果。结果26例患者中,单纯保守治疗11例,住院病死率45%;TAE/TACE介入治疗组8例,住院病死率12%,中位生存期5月;手术治疗组7例,无住院死亡,中位生存期14月。本组误诊3例。结论详细的病史采集与B超检查是肝癌破裂出血确诊的主要依据。根据患者一般情况、肝功能状态及肿瘤分期不同,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争取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破裂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进展及心理干预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萍 田丽 刘和平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288-289,292,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及心理干预。方法此次依不同药物、护理干预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于本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8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甘露醇干预,观察组用心理护... 目的探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妇科肿瘤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及心理干预。方法此次依不同药物、护理干预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3月于本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8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甘露醇干预,观察组用心理护理+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干预;详细观察22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肠道清洁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严格记录所获相关数据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心理护理+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观察组)干预妇科肿瘤患者的效果显著,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肠道清洁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肿瘤患者术前肠道准备时选择心理护理+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干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肠道清洁有效率高,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妇科肿瘤 肠道准备 心理干预
下载PDF
PCT清除率对肺部感染所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海宾 徐磊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清除率对肺部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因肺部感染导致脓毒症者123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的0、24、48、72 h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外周血标本PCT,根据统计数据结果计算入院后...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清除率对肺部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因肺部感染导致脓毒症者123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的0、24、48、72 h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外周血标本PCT,根据统计数据结果计算入院后第24、48、72 h的PCT清除率。根据患者出ICU时状态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通过分析PCT和PCT清除率之间的差异性,绘制ROC曲线,分析PCT清除率对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74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生存组),占60.2%,49例死亡(死亡组),占39.8%。两组之间0、24 h PCT无统计学差异(P>0.05),48、72 h生存组低于死亡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生存组与死亡组相比,PCT清除率24、48、72 h PCT清除率均高于死亡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72 h PCT清除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779(0.688~0.87),可以作为预后判断指标。结论:在肺部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患者死亡率与PCT水平升高有关,且72 h PCT清除率对预后评估有明显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清除率 ICU 脓毒症 预后
下载PDF
MEWS、REMS、APACHEⅡ、SAPSⅡ4种评分系统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及对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伟力 田丽 王瑛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评分、快速急诊内科(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Ⅱ,APACHEⅡ)评分、简化急性...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评分、快速急诊内科(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Ⅱ,APACHEⅡ)评分、简化急性生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ocreⅡ,SAPSⅡ)评分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相关性及对预后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分析入选的150例老年危重患者4种评分情况,统计患者治疗后28天病死率,比较死亡组和生存组间各评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4种评分间的相关性及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4种评分对患者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 4种评分在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种评分间均互呈正相关关系。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4种评分对患者预后均具有一定评估能力。APACHEⅡ评分的评估准确性优于SAPSⅡ、REMS评分、MEWS评分。SAPSⅡ评分评估准确性同样优于REMS评分和MEWS评分。REMS评分和MEWS评分评估准确性相当。结论 4种评分系统对急诊老年患者预后均具有评估意义。急诊早期MEWS评分、REMS评分与ICU病房APACHEⅡ评分、SAPSⅡ评分间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致性。急诊早期可行MEWS评分、REMS评分评估患者病情,对可能预后不良患者早期ICU病房进行分诊,进一步根据不同情况行APACHEⅡ评分和SAPSⅡ评分动态观察、综合评估,同时各评分系统间相互结合与补充,适时采取临床相关干预措施,调整诊疗方案,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简化急性生理Ⅱ评分 急诊
下载PDF
化脓性肝脓肿伴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玉玲 蔡均均 +1 位作者 韩涛 周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化脓性肝脓肿(PLA)伴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4例PLA患者性别、年龄、伴发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及转归等资料,探讨PLA伴发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PLA伴发AKI的发生率为12.3%(68/554),AKI 1、2、3期各... 目的探讨化脓性肝脓肿(PLA)伴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4例PLA患者性别、年龄、伴发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及转归等资料,探讨PLA伴发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PLA伴发AKI的发生率为12.3%(68/554),AKI 1、2、3期各占54.4%、20.6%、25.0%。PLA合并AKI患者(AKI组)年龄>65岁,合并高血压、胆道疾病,行肾脏替代治疗、发生感染性休克或死亡的比例均高于不伴有AKI患者(非AKI组)(P均<0.05),AKI组平均动脉压低于非AKI组(P<0.05)。AKI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AST、尿素氮及血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均高于非AKI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蛋白、血钠、凝血酶原活动度、肾小球滤过率均低于非AKI组,两组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酐升高、高血压、感染性休克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269、19.411、34.117,P均<0.05)。结论血肌酐升高、高血压、感染性休克是PLA伴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肝脓肿 急性肾损伤 感染性休克 高血压
下载PDF
无创血清学模型对酒精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晓彤 韩涛 李雅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血清学模型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比值(RPR)、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GPRI)、S指数、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FIB-4)、AS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酒精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无创血清学模型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比值(RPR)、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GPRI)、S指数、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FIB-4)、AST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对酒精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26例,其中伴轻中度静脉曲张者20例(轻中度组)、重度静脉曲张者67例(重度组),无静脉曲张者39例(无曲张组)。收集各组血常规(RDW、PLT)、肝功能(ALT、AST、GGT、ALB)指标,计算RPR、GPRI、S指数、FIB-4、APR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4种指标对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RPR、GPRI、S指数、FIB-4、APRI均高于轻中度组、无曲张组(P均<0.05)。而轻中度组与无曲张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PR、GPRI、S指数、FIB-4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2、0.828、0.960、0.883、0.799,预测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的AUC分别为0.891、0.782、0.836、0.816、0.762。结论无创血清学模型中RPR、GPRI、S指数、FIB-4、APRI对预测酒精性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及其严重程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作为非侵入性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酒精性肝硬化 无创血清学模型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在肝脏疾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晓彤 韩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炎症小体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浆中的多蛋白复合物,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分之一。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NOD-like receptors,NLRs)中,NLRP3炎症小体主要是由NLRP3、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 炎症小体是一种存在于细胞浆中的多蛋白复合物,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分之一。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NOD-like receptors,NLRs)中,NLRP3炎症小体主要是由NLRP3、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1)等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具有调节免疫和抗微生物等作用。近年来发现其在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主要介绍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通路、作用机制、表达调控及其与肝脏疾病发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炎症小体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
下载PDF
大鼠肝移植模型吻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庄建彬 王毅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738-741,共4页
肝脏移植术已在临床中使用。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del,ROLTM)是移植肝脏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流动力学、药理学、移植免疫学等方面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该... 肝脏移植术已在临床中使用。但目前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del,ROLTM)是移植肝脏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流动力学、药理学、移植免疫学等方面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该模型的建立手术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国外医生从事大鼠原位肝移植一般经过4个阶段的系统训练,并要求具备一定的显微外科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移植 模型 吻合技术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9
作者 路雅宁 张哲成 +2 位作者 张静 王素红 朱炬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蛋氨酸饮食制备HHcy大鼠模型(HHcy组),并设普通饲料饲养大鼠做对照。实验初始及24周末检测2组大鼠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及血清一氧化氮(NO),第24周末检...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对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高蛋氨酸饮食制备HHcy大鼠模型(HHcy组),并设普通饲料饲养大鼠做对照。实验初始及24周末检测2组大鼠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及血清一氧化氮(NO),第24周末检测2组大鼠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利用透射电镜观察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结果:HHcy组与对照组实验初始及第24周末血浆tHcy分别为(13.19±3.10)μmol/L、(13.37±3.18)μmol/L(P>0.05)及(22.51±4.47)μmol/L、(13.92±4.16)μmol/L(P<0.05)。2组实验初始及第24周末血清NO分别为(28.44±8.86)μmol/L、(27.11±7.81)μmol/L(P>0.05)及(12.74±5.73)μmol/L、(27.13±5.85)μmol/L(P<0.05)。第24周末HHcy组与对照组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分别为(7.37±1.07)μg/g、(5.90±0.46)μg/g及(78.10±0.31)%、(74.93±0.28)%(均P<0.05)。电镜示对照组血脑屏障结构正常,HHcy组脑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欠清晰,基膜局部不规则增厚等变化。结论:HHcy可造成大鼠血脑屏障损伤,推测其机制与一氧化氮活性降低致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血脑屏障 一氧化氮 伊文思蓝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在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保文 向慧玲 +1 位作者 梁静 韩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4期4608-4614,共7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rhIL-11)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在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差异.方法选取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rhIL-11)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在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差异.方法选取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所致血小板减少(PLT≤75×10^9/L)的患者66例分为两组,一组接受皮下注射rhIL-11 3 mg/次,qd;另一组接受皮下注射rhTPO 15000μg/次,qd;观察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rhIL-11和rhTPO两个治疗组入组例数分别为42例和24例,rhIL-11和rhTPO治疗后血小板数值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rhIL-11和rhTPO两组平均升高幅度分别为5.95×10^9/L±12.31×10^9/L、45.92×10^9/L±37.47×10^9/L;rhIL-11治疗的第10天血小板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rhTPO治疗的第7天血小板数值就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均在治疗开始的第3天血小板计数开始升高,在第10天达到最大值,rhIL-11组第3、5、7、10天的血小板相比治疗前分别增长了4%、18%、21%、50%,相比治疗前,rhTPO组第3、5、7、10天的血小板分别增长了39%、84%、145%、267%;对于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rhIL-11治疗前后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中,rhTPO治疗后血小板数值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hI L-11与rhTPO治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率分别为75%和100%,且二者之间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hIL-11治疗后血红蛋白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rhTPO对血红蛋白无影响;rhIL-11和rhTPO对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肝功能及凝血无影响;rhTPO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rhIL-11(P〈0.05).结论rhIL-11与rhTPO均能短期显著升高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血小板水平,相比rhIL-11,rhTPO提升血小板时间更快,对于重度血小板减少疗效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白介素-11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与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龙克娇 刘保文 +3 位作者 卢敏 冯瑞亚 韩涛 向慧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8年第16期986-992,共7页
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与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收集9例乙肝肝硬化和6例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粪便标本,提取粪便DNA,进行PCR扩增(上游引物:5’CCATCTCATCCCTGCGTGTCTCCGACTCA GACACGACTCCTACGGGAGGC... 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与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是否存在差异性.方法收集9例乙肝肝硬化和6例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粪便标本,提取粪便DNA,进行PCR扩增(上游引物:5’CCATCTCATCCCTGCGTGTCTCCGACTCA GACACGACTCCTACGGGAGGCAGCAG-3’,下游引物:5’CCTATCCCCTGTGTGCCTTGGCAGTCTC AGACGAGCTGACGACARCCATG-3’)并对产物进行纯化,利用Roche454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两组患者的粪便菌群16SrDNA的V3-V6区域进行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乙肝肝硬化及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两组间的多样性参数(OTU数、chao1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后者肠道中的变形菌门明显多于前者(P<0.05),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的比例无明显差异;纲的水平上,γ-变形菌纲在后者明显较多(P<0.05),其余纲水平未见差异;目的水平上,后者伯克氏菌目较前者明显增多(P<0.05),而脱硫弧菌目明显减少(P<0.05),其余无统计学差异;科的水平上,韦荣球菌科、产碱菌科在后者的肠道菌群中的比例明显增多(P<0.05),而链球菌科、梭菌科在前者肠道中占优势(P<0.05),其余的在科水平中无统计学差异;属的水平上,Parabacteroides、Roseburia、韦荣氏球菌属、萨特氏菌属在后者的肠道菌群中的比例较多(P<0.05),而Faecalibacterium、链球菌属在前者肠道中更占优势(P<0.05),其余未见明显差异.结论乙肝肝硬化与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具有相似性但又存在各自的特异性,某些菌群的差异有可能成为治疗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硬化 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 16SrDNA 菌群结构
下载PDF
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排胶规律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侯运萌 向慧玲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3-679,共7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排胶规律,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该院2010年8月-2014年2月因肝硬化伴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内镜治疗的患者资料。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组(GIS组)患者101例,组织胶治疗组(... 目的研究内镜下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排胶规律,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该院2010年8月-2014年2月因肝硬化伴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内镜治疗的患者资料。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组(GIS组)患者101例,组织胶治疗组(Histoacryl组)患者70例,均于术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及12个月以上对患者进行内镜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排胶规律和胃底静脉曲张治疗疗效。结果 GIS组术后2和3个月排胶患者比例较高,分别为33.3%和35.7%。Histoacryl组术后1和2个月排胶患者比例较高,分别为45.5%和23.8%。两组患者排胶形态与血管解剖结构相近,排胶颜色各异。排胶多发生在术后1~3个月,多在1年内排胶结束,胶体完全排出时间无明显规律可循。两组患者最早排胶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各随访期排胶率(排胶患者例数/随访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GIS组在缓解及消除GV方面疗效优于Histoacryl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排胶合并溃疡、排胶引发出血。两组患者排胶再出血时间比较,GIS组早于Histoacryl组。排胶再出血率比较、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所有入组患者均未发生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优于单纯组织胶,联合治疗不增加术后排胶出血机会,但可使术后排胶再出血时间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静脉曲张 组织胶 聚桂醇 内镜治疗
下载PDF
HBV慢性感染者肝脏组织中CD4^+T、CD8^+T和FoxP3^+Tregs细胞的表达水平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婷婷 王凤梅 +2 位作者 朱争艳 刘辉 吕洪敏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计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脏组织中CD4^+T、CD8^+T和Fox P3^+Tregs细胞,观察不同免疫状态下的肝脏组织中CD4^+T和CD8^+T细胞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HBV感染者68例,健康对照组(非HBV感染组)30例... 目的:计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肝脏组织中CD4^+T、CD8^+T和Fox P3^+Tregs细胞,观察不同免疫状态下的肝脏组织中CD4^+T和CD8^+T细胞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HBV感染者68例,健康对照组(非HBV感染组)30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慢性HBV感染组的CD4^+T、CD8^+T和Fox P3^+Tregs细胞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非HBV感染组相比,P均<0.001;在HBV感染组中,CD4^+T和CD8^+T细胞在免疫耐受期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最低,CD4^+T、CD8^+T细胞在免疫清除期、再活动期中的表达水平与二者在免疫耐受期相比,均有增高趋势,然而CD4^+T、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在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及再活动期任意两期之间比较,P均>0.05。结论:CD4^+T和CD8^+T细胞在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及再活动期患者肝脏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各期肝脏的免疫状态;Fox P3^+Tregs细胞可能与HBV感染慢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CD4^+T细胞 CD8^+T细胞 FOX P3^+Tregs细胞 肝脏
下载PDF
肝细胞癌多基因甲基化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娄诚 杨斌 +5 位作者 高英堂 王毅军 聂福华 袁强 张春立 杜智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31-836,共6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多基因甲基化异常的发生率,研究肝细胞癌中多基因甲基化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肝细胞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16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5例慢性肝炎和5例正常肝组织,筛选消化道肿瘤中APC、RASSF1A、p16、GSTP1、M...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多基因甲基化异常的发生率,研究肝细胞癌中多基因甲基化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肝细胞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16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5例慢性肝炎和5例正常肝组织,筛选消化道肿瘤中APC、RASSF1A、p16、GSTP1、MGMT、DAPK、SOCS-1和RIZ18个甲基化异常频率高的肿瘤抑制基因,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8个肿瘤抑制基因在所有标本中的甲基化状态。比较不同基因甲基化与非甲基化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情况。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RASSF1A、APC、GSTP1、p16、RIZ1和MGMT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95.0%、90.0%、73.3%、65.0%、61.6%和60.0%,均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均P〈0.05);癌旁组织中,MGMT、GSTPI和RIZ1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41.6%、d0.0%和25.0%,均高于肝硬化组织(均P〈0.05)。p16基因甲基化的肝细胞癌患者的平均年龄大于非甲基化者;巨块性肝细胞癌中,MGMT基因甲基化者的比例高于非甲基化者;MGMT基因甲基化者的无瘤生存期短于非甲基化者。结论不同基因在肝细胞癌、癌旁和肝硬化组织中的甲基化率差异显示了肝细胞癌发生中渐进的表观遗传学改变;GSTP1、RIZ1和MGMT基因的甲基化异常具有肿瘤风险评估和早期诊断价值,而MGMT基因的甲基化异常同时具有预后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肝细胞癌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区域癌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娄诚(综述) 杜智 高英堂(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747-750,共4页
区域癌化是肿瘤发生机制中的重要理论,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区域癌化理论不仅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其概念本身也得到了发展。区域癌化理论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肿瘤多步骤、多阶段起源的生物学理解,同时在肿瘤风险评估... 区域癌化是肿瘤发生机制中的重要理论,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区域癌化理论不仅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其概念本身也得到了发展。区域癌化理论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肿瘤多步骤、多阶段起源的生物学理解,同时在肿瘤风险评估、分子边界、预后评估、化学预防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癌化
原文传递
糖调节受损对周围神经大小纤维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娜 张哲成 +4 位作者 田丽 朱炬 张静 孙晓慧 李倩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07-911,共5页
目的 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应用神经传导检测(NCS)评价大纤维功能,应用皮肤交感反应(SSR)、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评价小纤维功能,分析其周围神经病的发生情况及神经损害特点.方法 按照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代谢状态... 目的 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应用神经传导检测(NCS)评价大纤维功能,应用皮肤交感反应(SSR)、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评价小纤维功能,分析其周围神经病的发生情况及神经损害特点.方法 按照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IGR患者120例,根据空腹及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组(37例)和糖耐量异常(IGT)组(83例),同期选择来我院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应用Keypoint.net (Medoc Ltd)肌电图仪进行一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NCS、四肢SSR检测;应用CHEP刺激器,进行一侧手背、小腿皮肤CHEP检测;同时应用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表(MNSI)对IGR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1)IGR组MNSI评分(MNSI评分>2分)异常率为18.3% (22/120),NCS异常率为22.5% (27/120),SSR异常率为39.2% (47/120);IFG组3项异常率分别为8.1%(3/37)、13.5% (5/37)、29.7% (11/37),IGT组为22.9%(19/83)、26.5%(22/83)、43.4% (36/83).(2)与对照组相比,IGT组胫后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减低[1.3(0.1,1.9) μV与1.4(1.1,3.2)μV,Z=-3.05,P=0.002;(10.5±2.0)μV与(7.6±1.9)μV,=0.60,P=0.001],IFG组神经传导各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与对照组相比,IFG组下肢SSR波幅减低[0.7(0.4,0.8)mV与0.8(0.6,1.0) mV,Z=-2.95,P=0.003],手背、小腿刺激CHEP波幅减低[(63.0±10.0)μV与(52.4±15.3) μV,t=0.61,P=0.003;(44.7±12.5)μV与(28.2±10.6)μV,t=0.31,P=0.000],IGT组上、下肢SSR波幅减低[1.1(0.5,2.2) mV与1.3(0.7,2.6)mV,Z=-2.12,P=0.030;0.4(0.2,0.8) mV与0.8(0.6,1.0)mV,Z=-5.96,P=0.000],手背、小腿刺激CHEP波幅减低[(63.0±10.0) μV与(38.7±13.5) μV,t=0.37,P=0.000;(44.7±12.5) μV与(21.9±13.6) μV,t=0.35,P=0.000].结论 IGR患者存在周围神经损害,且IGT患者神经损害的发生率大于IFG患者;神经电生理方法较临床评分能够更早发现周围神经损害.IFG患者只存在小纤维损害,而IGT患者表现为大、小纤维损害,以小纤维和下肢感觉神经纤维为主,表现为神经轴索损害,且具有长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代谢障碍 周围神经 神经传导 诱发电位 评价研究
原文传递
糖尿病脂肪肝血浆网膜素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雪粉 邸阜生 +4 位作者 王璐 贾国瑜 张洁 李强 余红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年第34期1-4,共4页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T2DM)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浆网膜素水平,探讨网膜素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以及NAFL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50例T2DM合并NAFLD(A组)、50例T2DM不合并NAFLD(B组)、51例糖...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T2DM)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浆网膜素水平,探讨网膜素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以及NAFL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50例T2DM合并NAFLD(A组)、50例T2DM不合并NAFLD(B组)、51例糖代谢正常合并NAFLD(C组)和49例糖代谢正常不合并NAFLD(D组)血浆网膜素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等临床指标,计算体质指数、腰臀比和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A、B、C和D组的血浆网膜素水平分别为(17.85±3.68)、(13.89±10.68)、(26.05±7.26)、(22.92±2.71)μg/L,A组和B组均低于c组和D组,A组高于B组,c组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浆网膜素水平与体重、体质指数、腰围、三酰甘油、空腹血糖、nNs、HOMA—IR呈负相关(P〈0.05或〈0.01),与HDL.C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HOMA.IR、FINS是影响血浆网膜素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糖代谢正常人血浆网膜素水平24.82μg/L可作为预测NAFLD的风险值。结论血浆网膜素水平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并可能在T2DM和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脂肪肝 网膜素
原文传递
胰腺脂肪浸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玉清 邸阜生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胰腺的甘油三酯沉积过多,或胰腺组织发生脂肪替代时,会形成“胰腺脂肪浸润”。根据其脂质沉积于细胞内外的不同,发生机制也不相同。虽然组织学检查为诊断胰腺脂肪浸润的金标准,但临床上常应用影像学技术进行确诊,且核磁共振技术与... 胰腺的甘油三酯沉积过多,或胰腺组织发生脂肪替代时,会形成“胰腺脂肪浸润”。根据其脂质沉积于细胞内外的不同,发生机制也不相同。虽然组织学检查为诊断胰腺脂肪浸润的金标准,但临床上常应用影像学技术进行确诊,且核磁共振技术与生化测量具有高度一致性。由于胰腺脂肪浸润可影响胰腺本身及其他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对其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脂肪浸润 胰腺脂肪变性 胰脏脂肪沉积 诊断
原文传递
四株肝癌细胞系的抑癌基因甲基化谱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英堂 张世光 +5 位作者 宋文芹 杨斌 娄诚 焦晓磊 朱争艳 杜智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1期3137-3140,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人源肝癌细胞系中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初步探讨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选择8个抑癌基因对4种不同类型的肝癌细胞系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4种细胞系的8个抑癌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表明,GS... 目的了解不同人源肝癌细胞系中抑癌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初步探讨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选择8个抑癌基因对4种不同类型的肝癌细胞系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4种细胞系的8个抑癌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表明,GSTP1在所有细胞系中均显示甲基化;RASSF1A在SMMC-7721与HepG2中呈现甲基化,而APC在这两个细胞系则是半甲基化状态;P16仅在SMMC-7721中甲基化,SOCS1仅在HepG2中发生甲基化,MGMT仅有HepG2发生半甲基化;RIZ1和DAPK则全部显示未甲基化。结论抑癌基因甲基化谱在不同来源、病理分级和分化程度的肝癌细胞株中各不相同,提示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也存在着不同的调节机制,并为体外筛选去甲基化药物诱导肝癌细胞分化模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系 DNA甲基化 基因 肿瘤抑制
原文传递
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7
20
作者 贾国瑜 韩涛 +9 位作者 高磊 王璐 王少程 杨莉 张洁 管玥琰 闫娜娜 余红艳 肖慧娟 邸阜生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41,共8页
目的通过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探讨饮食控制联合不同运动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鸢尾素(Irisin)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筛选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并经腹... 目的通过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探讨饮食控制联合不同运动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浆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鸢尾素(Irisin)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筛选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并经腹部超声肝脏脂肪含量测定诊断为NAFLD的30~65岁患者,474例纳入随机对照试验,分为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和对照组,全部受试者均接受饮食干预。比较三组基线及干预6个月后的生物化学指标、肝脏脂肪含量、NAFLD纤维化评分(NFS评分)、能量代谢参数、体成分指标、Vaspin及Irisin的水平。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f检验、Mann—WhitneyU检验、爿。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组问比较,缺失数据采用多重填补法填补,并纳入意向性治疗分析。结果三组间年龄、性别、人体学参数及生物化学指标等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与单纯饮食控制组(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干预6个月后腰围、舒张压、体脂百分数、内脏脂肪面积、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肝脏脂肪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垆值均(P〈0.05)。有氧运动组干预后可见非蛋白呼吸商升高(t:1.462,P=0.007),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下降(f=2.278,p=0.024)。抗阻运动组6个月后静息能量代谢水平升高,腹部脂肪比率、总胆固醇下降,尸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有氧运动组及抗阻运动组干预后均可见到Vaspin降低及Irisin水平升高,且两种脂肪因子的变化在抗阻运动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垆值均〈0.05)。结论运动治疗是治疗代谢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联合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在临床实践中更加合理有效,抗阻运动作为一种相对安全的运动形式同样可以有效地用于改善NAFLD患者的代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类代谢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丝氨酸蛋白 酶抑制剂 鸢尾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