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虽然是一种少见类型乳腺癌,但在我国患病人数仍很可观,而且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年轻双侧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目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虽然是一种少见类型乳腺癌,但在我国患病人数仍很可观,而且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年轻双侧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综合治疗及预后。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5—01—01—200812—31收治的15例≤40岁(30~40岁)BPB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18例非年轻(〉40岁)BPBC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年轻BPBC占同期全部BPBC的11.3%,年轻与非年轻BPBC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年轻BPBC患者初潮年龄旱,生育次数少,第二原发癌处于病理学分期Ⅱ期的患者比例高,以上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BPBC与非年轻BPBC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1.1%和8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5;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3%和8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7。结论年轻BPBC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BPBC,与非年轻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这导致了二者预后的不同,但这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年轻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发生对侧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随访,以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虽然是一种少见类型乳腺癌,但在我国患病人数仍很可观,而且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年轻双侧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综合治疗及预后。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5—01—01—200812—31收治的15例≤40岁(30~40岁)BPB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18例非年轻(〉40岁)BPBC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年轻BPBC占同期全部BPBC的11.3%,年轻与非年轻BPBC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年轻BPBC患者初潮年龄旱,生育次数少,第二原发癌处于病理学分期Ⅱ期的患者比例高,以上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BPBC与非年轻BPBC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1.1%和8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5;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3%和8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7。结论年轻BPBC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BPBC,与非年轻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上存在明显差异,这导致了二者预后的不同,但这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侧年轻乳腺癌术后患者为发生对侧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随访,以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