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比例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翱翔 余岳 +1 位作者 孟然 曹旭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评价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前穿刺标本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比例与术后病理评估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156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乳腺肿物穿刺后病理证实为浸... 目的:评价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前穿刺标本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比例与术后病理评估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156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乳腺肿物穿刺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并行新辅助化疗及手术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穿刺标本中TIL比例,并分为高、中、低组,利用组织病理学评价标准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78.2%(122/156),高TIL比例组的新辅助化疗有效率高于低TIL比例组(P<0.01),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TIL比例明显高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P<0.01)。新辅助化疗疗效仅与TIL比例相关,与激素受体状态、HER-2受体状态、Ki-67阳性细胞比例无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穿刺标本中的TIL比例是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独立因子,TIL比例较高的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疗效常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新辅助化疗 化疗反应
下载PDF
Ⅱ型胸神经联合胸横肌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镇痛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城旗 王凯元 +6 位作者 王桂月 陈翱翔 于凯丽 张斌 黄胜川 斯朗旺姆 尹毅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12-615,共4页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Ⅱ型胸神经阻滞(pectoral nerves blockⅡ,PECSⅡ)联合胸横肌平面(transverse thoracic muscle plane,TTMP)阻滞对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Ⅱ型胸神经阻滞(pectoral nerves blockⅡ,PECSⅡ)联合胸横肌平面(transverse thoracic muscle plane,TTMP)阻滞对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择期单侧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PECSⅡ联合TTMP组(P组)30例和全身麻醉组(C组)30例,C组给与常规麻醉诱导,P组在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PECSⅡ联合TTMP。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术后1、6、12、24 h患者静息和咳嗽运动时疼痛强度,记录围术期阿片类药物总消耗量和不良反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手术结束时、术后12 h和24 h采血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于术后24 h行15项恢复质量(15-item quality of recovery,QoR-15)评分。结果:与C组相比,P组在术后1、6、12 h静息和咳嗽运动时VAS评分均未超过3分,显著降低(P<0.001)。术后24 h静息时VAS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198),而咳嗽运动时P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术后24 h的P组芬太尼总消耗量为(240.97±18.76)μg,明显低于C组的(318.37±22.63)μg(P<0.001)。P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术后12 h和24 h血清中的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0.001)。P组术后24 h的QoR-15评分为(136.63±4.41)分,高于C组的(130.13±3.52)分(P<0.001)。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超声引导下全身麻醉复合PECSⅡ联合TTMP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根治Ⅰ期假体乳房重建术后24 h疼痛强度和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提高早期的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胸神经阻滞 胸横肌平面阻滞 乳腺癌 术后镇痛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雅贤 蔺巧莲 甘宝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7期1078-1083,共6页
目的:评价“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7月—12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11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将... 目的:评价“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7月—12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11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将两组患者分别收治于不同楼层,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指导,干预组实施“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采用上肢功能评定表、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表和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评价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上肢功能得分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生命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健康教练技术可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互联网+” 健康教练技术 上肢功能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保乳术后放疗对乳腺癌局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郑瑛 陈钦 +2 位作者 贾苗苗 梁至洁 曹旭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394-1398,共5页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post-mastectomy radiation therapy,PMRT)对局部淋巴结阳性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针对不同的pN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率(lymph node ratio,LNR)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术后放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 目的:探讨术后放疗(post-mastectomy radiation therapy,PMRT)对局部淋巴结阳性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针对不同的pN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率(lymph node ratio,LNR)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术后放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98年2月至2007年3月152例行保乳手术并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原发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LNR和pN分期对患者预后的指导意义,并在LNR基础上,根据PMRT与否比较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152例患者被分为pN1(114例)、pN2(23例)、pN3(15例),其中LNR〈0.21为114例,位于0.21~0.65为26例,〉0.65为1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切检总数、pN、LNR、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状态、放疗与否均与DFS、OS具有相关性(P〈0.05),诊断年龄和化疗方案仅与OS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LNR、PMRT依然是DFS、OS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而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分析时仅在LNR〈0.21术后放疗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NR作为一个独立预测指标,可用于评价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发生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针对不同的LNR分级,需要进一步细化PMRT的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手术 淋巴结转移率 术后放疗
下载PDF
不同年龄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穆兰 肖盟 +2 位作者 刘伟色 刘苗 王欣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0月—2010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27例行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乳腺癌时年龄不同分3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0月—2010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27例行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乳腺癌时年龄不同分3组,比较3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结果 827例患者中,≤35岁组129例、36~54岁组530例、≥55岁组168例。≤35岁组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数≥4的患者比例较大,且激素受体阴性率也较高。≤35岁组、36~54岁组、≥55岁组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6.0%、93.6%、94.0%(P〈0.01),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8.4%、91.3%、94.6%(P〉0.05),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5%、94.3%、95.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组的患者5年局部复发风险较36~54岁组及≥55岁组患者显著增高,5年远处转移风险高于≥55岁组的患者(P〈0.05),但5年死亡风险并未增加(P〉0.05)。结论 ≤35岁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5年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风险较高,5年死亡风险并未增加,仍可接受保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年龄组 肿瘤复发 局部 肿瘤转移 死亡 保乳治疗
下载PDF
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7
6
作者 肖盟 赵洪猛 +3 位作者 杨正军 汤小川 曹旭晨 王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14-619,共6页
目的:分析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breast carcinoma,M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55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治MBC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M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及... 目的:分析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breast carcinoma,M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55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治MBC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M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及生存情况。MBC患者根据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淋巴结阳性组(13例)及淋巴结阴性组(39例);根据术后是否接受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将其分为化疗组(40例)和非化疗组(15例)、放疗组(12例)及非放疗组(43例)和内分泌治疗组(5例)及非内分泌治疗组(50例)。并且每例MBC患者与3例同期年龄及临床TNM分期情况基本类似,均接受手术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170例匹配。结果:MBC患者5年无疾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45.0%及48.2%,显著低于TNBC患者5年DFS 74.7%及OS 83.5%,且两者之间比较5年OS和DF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及接受化疗与否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化疗组5年OS和DFS明显高于非化疗组的OS(P=0.008)和DFS(P=0.033)。淋巴结阳性组的MBC患者接受放疗可明显提高其5年OS(P=0.030)。结论:MBC是一种侵袭性强的罕见的乳腺癌特殊类型,预后较TNBC差,化疗使其5年OS及DFS获益,且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使患者获益更大,对淋巴结阳性患者应行术后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化生性癌 三阴性乳腺癌 预后 治疗
下载PDF
降低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新技术——腋窝反向淋巴制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贾苗苗(综述) 梁至洁(综述) +1 位作者 陈钦(综述) 曹旭晨(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1-214,共4页
腋窝反向淋巴制图(axillary reverse mapping,ARM)技术是指在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和/或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entinel lymph node dissection,SLND)中显示上肢淋巴管道并对其予以保护,从而降低术后上肢... 腋窝反向淋巴制图(axillary reverse mapping,ARM)技术是指在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和/或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entinel lymph node dissection,SLND)中显示上肢淋巴管道并对其予以保护,从而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是针对乳腺癌手术治疗的一项新兴技术,目前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外相关临床试验,分析ARM淋巴结和淋巴管的显示方法,评估保留ARM淋巴结和淋巴管的可行性,评价ARM技术对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反向淋巴制图 淋巴结 淋巴管 上肢淋巴水肿
下载PDF
二甲双胍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穆兰 邢芳 +1 位作者 肖盟 王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413-1415,共3页
糖尿病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并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二甲双胍作为一种降糖药除了能降低血糖外,尚有抑制多种癌症的作用,并对乳腺癌有独特的作用,体内和体外实验均被证实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甚至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且曲妥... 糖尿病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并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二甲双胍作为一种降糖药除了能降低血糖外,尚有抑制多种癌症的作用,并对乳腺癌有独特的作用,体内和体外实验均被证实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甚至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且曲妥株单抗耐药的乳腺癌细胞、乳腺癌干细胞、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二甲双胍尚能减低糖尿病患者的乳腺癌发病风险、降低乳腺癌组织学级别、增加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表达,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也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将从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阐明二甲双胍对乳腺癌的抑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乳腺癌 糖尿病 癌症 发病风险
下载PDF
血糖监测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邢芳 肖盟 +1 位作者 穆兰 王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13-518,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诱发高血糖的临床特征,了解血糖监测的重要性。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29例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期间分为99例血糖浓度<7 mmol/L组和130例血糖浓度≥7...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诱发高血糖的临床特征,了解血糖监测的重要性。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29例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化疗期间分为99例血糖浓度<7 mmol/L组和130例血糖浓度≥7 mmol/L组,按随访结束时血糖水平分为130例正常组、61例糖耐量受损(IGT)组及38例糖尿病组,165例内分泌治疗组进一步分为76例他莫昔芬(TAM)组及89例芳香化酶抑制剂(AI)组。结果:化疗期间的血糖波动水平在不同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组织学分级、肿瘤特征及新辅助化疗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截至随访结束共有15例患者死亡,正常组、IGT组及糖尿病组分别为1例(6.7%)、5例(33.3%)和9例(60.0%),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是否接受内分泌治疗在随访结束时其血糖水平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而TAM组、AI组中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分别为52、40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患者化疗期间的血糖水平越高,随访结束时血糖水平异常的可能性越大,且异常血糖状态会造成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此监测血糖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糖尿病 化疗 血糖浓度 他莫昔芬
下载PDF
对于划分同、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间隔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昊天 段晶晶 +1 位作者 毛洁飞 曹旭晨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195,共3页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指双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生独立的癌症病灶,是多发癌的一种类型。根据发病间隔时间的长短又分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synchro.n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cancer,sBPBC)...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指双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生独立的癌症病灶,是多发癌的一种类型。根据发病间隔时间的长短又分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synchro.n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cancer,sBPBC)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metachron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mBPBC),但是到底以多长的发病间隔时间为标准进行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的划分,国内外尚未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 同时性 异时性 时间间隔
下载PDF
肥胖对保乳治疗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莉娜 于治灏 王欣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指数(BMI)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16例行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乳腺癌时BMI不同分3组,即BMI<24 kg/m^2组(正常体质量)384例,24 kg/m^2≤BMI<28 kg/m^2组(... 目的:分析不同体质指数(BMI)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16例行保乳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乳腺癌时BMI不同分3组,即BMI<24 kg/m^2组(正常体质量)384例,24 kg/m^2≤BMI<28 kg/m^2组(超重)237例,BMI≥28 kg/m^2组(肥胖)95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情况。结果:716例患者中,BMI≥28 kg/m^2的患者诊断乳腺癌时年龄偏大,且绝经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其肿瘤较大,易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病期多较晚,切缘阳性的患者所占比例也较大。另外,BMI≥28 kg/m^2的患者中未完成化疗及放疗的比例较其他两组高。BMI<24 kg/m^2、24 kg/m^2≤BMI<28 kg/m^2、BMI≥28 kg/m^2的患者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2.7%、91.1%、76.8%(P<0.001),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3.5%、86.9%、77.9%(P<0.0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9%、92.4%、89.5%(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与BMI≥28 kg/m^2的患者相比,BMI<24 kg/m^2组及24 kg/m^2≤BMI<28 kg/m^2组患者局部复发风险显著降低,但死亡风险均未明显下降;此外,BMI<24 kg/m^2的患者与BMI≥28 kg/m^2的患者相比,远处转移风险明显降低。结论:BMI≥28 kg/m^2的患者行保乳术后5年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风险较高,但5年死亡风险并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治疗 肥胖 体质指数 局部复发 远处转移 死亡
下载PDF
miRNA、TGF-β信号通路及EMT过程对乳腺癌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博文 潘丽慧 曹旭晨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96-99,共4页
miRNA是一种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长约22个核苷酸。在人类体细胞中存在多种miRNA,这些miRNA可与数百种mRNAs进行结合调控靶基因表达,此外,miRNA还与肿瘤的多种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是一个调节细胞生长... miRNA是一种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长约22个核苷酸。在人类体细胞中存在多种miRNA,这些miRNA可与数百种mRNAs进行结合调控靶基因表达,此外,miRNA还与肿瘤的多种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家族是一个调节细胞生长、分化、黏附、迁移和凋亡等多种细胞功能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家族。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是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的重要过程,其描述了以由极化稳定的上皮细胞转化为运动的间充质细胞为特征的分子重新编程和表型变化。已有研究表明,miRNA是TGF-β通路下游的信号分子,且TGF-β-miRNAs信号通路可通过靶向调控Notch和Wnt信号传导途径逆转EMT过程,而发生EMT的乳腺癌细胞干性相关因子亦会表达增加。此外,癌细胞中miRNA的改变可使癌细胞分泌的因子产生对其有利的肿瘤微环境。因此,TGF-β-miRNA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EMT过程、乳腺癌细胞的干性及肿瘤微环境均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小RNA TGF-Β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治灏 王欣 《癌症》 CAS 2022年第6期259-265,共7页
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HR^(+)/HER2^(-))占乳腺癌总数的70%,却在新辅助化疗及新辅助靶向治疗中获益欠佳。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该亚型中具有巨大潜力,许多研究证实其有望成为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HR^(+)/HER2^(-))占乳腺癌总数的70%,却在新辅助化疗及新辅助靶向治疗中获益欠佳。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该亚型中具有巨大潜力,许多研究证实其有望成为新辅助化疗的替代或补充应用于局部晚期患者。本文从疗效、预后、联合用药等多角度,回顾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预后 进展
下载PDF
前哨淋巴结阳性个数与早期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雪 陈丽璇 +1 位作者 孙娅惠 张斌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目的:前哨淋巴结(SLN)的状态明显影响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该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前哨淋巴结阳性个数与早期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NSL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符合Z0011试验纳入标... 目的:前哨淋巴结(SLN)的状态明显影响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该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前哨淋巴结阳性个数与早期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NSL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符合Z0011试验纳入标准(cT1-2N0)的SLN阳性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对与NSLN转移相关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495例患者纳入研究,174例(35.2%)发生NSLN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SLN阳性个数≥3(P<0.000)、受体状态(P=0.007)和淋巴血管侵犯(P=0.006)与NSLN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SLN阳性个数≥3是NSLN转移的最重要的独立预测因子(OR=6.604;95%CI3.451~12.638;P<0.000)。对于0、1、2或3个相关的危险因素的患者,NSLN转移率分别为16.4%、23.1%、39.1%和60.7%。结论:SLN阳性个数、受体状态和脉管浸润与NSLN转移相关。SLN阳性个数≥3是NSLN转移最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当存在2或3个危险因素时,NSLN转移率高于ACOSOGZ0011试验的27.3%,强烈建议行AL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转移 腋窝淋巴结清扫 非前哨淋巴结转移 ACOSOGZ0011
下载PDF
分子分型与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娜娜 王雪 +1 位作者 陈丽璇 张斌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437-441,共5页
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NSL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前哨淋巴结阳性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274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可能影响NSLN状态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 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SLN)阳性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NSLN)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前哨淋巴结阳性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274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可能影响NSLN状态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74例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NSLN转移92例(3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13)、脉管浸润(P=0.031)、SLN转移灶大小(P=0.002)、SLN(+)/SLN比率(P<0.001)、分子分型(P<0.001)与NSLN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OR=1.452;95%CI:1.020-2.068;P=0.039)、SLN微转移(OR=0.140;95%CI:0.030-0.663;P=0.013)、SLN(+)/SLN比率(OR=3.533;95%CI:1.834-6.806;P<0.001)以及分子分型是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以Luminal A作为参考,Luminal B(OR=3.994,95%CI:1.961-8.131;P<0.001)和HER2过表达型(OR=3.252;95%CI:1.057-10.004;P=0.040)发生NSLN转移的风险显著增加,而三阴性乳腺癌发生NSLN转移风险并未明显增加(OR=1.560;95%CI:0.658-3.698;P=0.313)。结论:乳腺癌分子分型是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N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Luminal B和HER2过表达型更易出现NSLN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分型 前哨淋巴结 非前哨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乳腺癌原发肿瘤与局部复发肿瘤组织中受体表达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祥敏 韩芸蔚 +2 位作者 张矫 崔文静 王欣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原发肿瘤和局部复发肿瘤组织中受体表达的差异及其对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70例乳腺癌患者的原发肿瘤和局部复发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原发肿瘤和局部复发肿瘤组织中受体表达的差异及其对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70例乳腺癌患者的原发肿瘤和局部复发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差异对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OS)和复发后生存时间(PRS)的影响。结果乳腺癌原发肿瘤和局部复发肿瘤组织中ER表达有效变化率为26.1%(18/69),PR表达有效变化率为50.0%(34/68),HER-2表达有效变化率为10.3%(4/39)。60例随访患者中,死亡23例(38.3%),中位生存时间为107个月(11~288个月);3年生存率为84.3%,5年生存率为71.6%,10年生存率为45.7%。Kaplan-Meier方法分析结果显示,ER表达改变可影响乳腺癌患者的0S(P=0.001)和PRS(P〈0.001),PR表达改变不影响乳腺癌患者的OS(P:0.416)和PRS(P=0.056),但不论原发肿瘤的PR状态如何,局部复发肿瘤PR阳性患者的0s和PRS明显好于PR阴性患者。HER-2表达改变不影响乳腺癌患者的OS(P=0.840)和PRS(P=0.544)。结论乳腺癌原发肿瘤和局部复发肿瘤组织中ER、PR和HER-2的表达存在差异,对患者生存有明显的影响。重新检测复发肿瘤组织中的ER、PR和HER-2表达情况,对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孕激素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阿贝西利全程管理临床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彬 李俏 +20 位作者 沈松杰 郝晓鹏 程琳 郭宝良 葛洁 冀学宁 吕铮 马杰 马力 齐立强 石晶 史业辉 尹胜杰 王芳 徐玲 杨飏 杨华 张夕凉 张聚良 周金妹 贺飞 《癌症进展》 2023年第2期184-190,201,共8页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的研发开启了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新格局。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阿贝西利用于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早期高危乳...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的研发开启了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新格局。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阿贝西利用于HR+HER2-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早期高危乳腺癌辅助治疗的适应证,而且是首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CDK4/6抑制剂,随着阿贝西利在国内患者使用比例的急速升高,为推动临床实践中阿贝西利的全程管理,本文系统性介绍该药的药理学特征、临床循证证据和临床应用,尤其是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管理措施。阿贝西利的治疗不良反应包括腹泻、血液学毒性、静脉血栓栓塞、肝损伤、间质性肺疾病和血清肌酐升高等,本文对上述阿贝西利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分级标准、发生特点、患者教育、阿贝西利剂量调整进行了详细描述,加深临床肿瘤医师对阿贝西利疗效和不良事件的管理,推进临床决策的精准性,提高患者“净”获益,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 阿贝西利 全程管理 临床实践
下载PDF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重建的肿瘤学安全性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厉子杰 张培 +3 位作者 张薇 张震 王希梅 肖春花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0-695,共6页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重建(NSM+IBR)的肿瘤学安全性,并分析影响NSM+IBR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天津市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118例行NSM+IBR的Ⅰ~ⅡA期乳腺癌患者资料,以同期收治...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重建(NSM+IBR)的肿瘤学安全性,并分析影响NSM+IBR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天津市肿瘤医院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118例行NSM+IBR的Ⅰ~ⅡA期乳腺癌患者资料,以同期收治的75例行未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重建(MRM+IBR)的Ⅰ~ⅡA期患者作为对照,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并分析影响NSM+IBR组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NSM+IBR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3个月,术后3年内远处转移6例,局部复发4例,NAC脱落4例,死亡9例,3年局部复发率(LRR)为3.4%,3年无病生存率为91.5%,3年总生存率为92.4%。MRM+IBR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1个月,术后3年内远处转移4例,局部复发1例,死亡3例,3年LRR为1.3%,3年无病生存率为93.3%,3年总生存率为96.0%。两组患者的3年LRR、3年无病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和分子分型是影响NSM+IBR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因素(均P〈0.05),分子分型是影响NSM+IBR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NSM+IBR不会影响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且可以保证肿瘤学安全性,维持女性患者的形象,提高生活质量。HER-2状态和分子分型是影响NSM+IBR患者无病生存的独立因素,分子分型是影响NSM+IBR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乳晕复合体 即刻乳房重建 肿瘤学安全性 预后
原文传递
原发肿瘤位置对根治术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雨婷 陈祖锦 +3 位作者 张笛 周昊 曹旭晨 王欣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86-692,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肿瘤位置对改良根治术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993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诊断乳腺癌时不同原发肿... 目的探讨原发肿瘤位置对改良根治术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993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诊断乳腺癌时不同原发肿瘤位置对患者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993例患者中,外上象限组556例(56.0%),外下象限组97例(9.8%),中央区组99例(10.0%),内上象限组186例(18.7%),内下象限组55例(5.5%)。中央区组患者肿瘤较大,内上象限组患者术后接受内分泌治疗比例高。外上象限组、外下象限组、中央区组、内上象限组和内下象限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3%、88.7%、79.8%、86.0%和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5%、96.9%、90.9%、94.1%和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中央区组、内上象限组和内下象限组患者的复发转移风险和死亡风险较其他组明显增加(P<0.001, P=0.002)。结论原发肿瘤位于中央区和内象限是根治术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原发肿瘤位置 预后 生存
原文传递
乳管镜临床诊治新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肖盟 邢芳 +1 位作者 穆兰 王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99-1201,共3页
乳头溢液患者的检查方式主要采用彩色超声、乳腺钼靶X线摄片、乳头溢液涂片、乳腺导管造影等方法,检测的结果均是间接征象,且阳性率较低。纤维乳管内视镜(FDS)可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明确病理性乳头溢液病因及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在... 乳头溢液患者的检查方式主要采用彩色超声、乳腺钼靶X线摄片、乳头溢液涂片、乳腺导管造影等方法,检测的结果均是间接征象,且阳性率较低。纤维乳管内视镜(FDS)可直接观察乳管内病变,明确病理性乳头溢液病因及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在FDS直视下放置定位针可准确判断乳管内病变的位置,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及时采取适当的手术治疗,并可对乳管扩张及乳腺炎性病变进行乳管内介入治疗。本文就FDS作为对病理性乳头溢液的一种全新的诊断和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镜 乳头溢液 诊断 治疗 筛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