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初诊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的真实世界研究
1
作者
王晓娜
曹景新
+6 位作者
王宝贵
詹宏杰
刘勇
丁学伟
刘宁
张汝鹏
梁寒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0-1086,共7页
目的探讨初诊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47例初诊手术治疗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05例, 女442例;年龄为(60±10)...
目的探讨初诊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47例初诊手术治疗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05例, 女442例;年龄为(60±10)岁。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1)GIST临床病理特征。847例患者中, 肿瘤原发部位为胃585例、空肠和回肠142例、十二指肠76例、结直肠10例、食管3例、胃肠道外31例;合并肝转移13例, 合并腹腔转移22例;肿瘤最大径为(7±5)cm, 核分裂象为4(0~60)个/50高倍视野或5 mm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为极低危31例、低危238例、中危213例、高危365例。847例患者中, CD117阳性839例, Dog-1阳性788例, CD34阳性710例;272例Ki-67指数<5%, 214例为5%~9%, 198例为≥10%, 163例未知;R0切除814例, 非R0切除33例。(2)GIST患者基因检测与术后辅助治疗。①基因检测情况:847例患者中, 424例行基因检测, 其中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基因检测率分别为1.89%(1/53)、9.76%(8/82)、8.45%(6/71)、15.66%(13/83)、50.00%(40/80)、55.26%(42/76)、73.86%(65/88)、68.27%(71/104)、80.65%(75/93)、88.03%(103/117)。424例行基因检测患者中, KIT突变338例, PDGFRA突变31例, 野生型55例。②辅助治疗情况:847例患者中, 253例行术后辅助治疗, 其中低、中、高危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比例分别为8.82%(21/238)、41.78%(89/213)、39.18%(143/365)。578例中高危患者中,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术后辅助治疗比例分别为15.15%(5/33)、14.71%(10/68)、22.45%(11/49)、29.09%(16/55)、41.38 %(24/58)、46.15%(24/52)、32.81%(21/64)、60.00%(45/75)、60.42%(29/48)、61.84%(47/76)。253例术后辅助治疗患者中, 247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6例接受舒尼替尼治疗。(3)非胃来源和胃来源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847例患者中, 非胃来源和胃来源GIST分别为262例和585例, 两者性别、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Ki-67指数、NIH危险度分级、R0切除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62、8.40、12.97、6.57, Z=-6.15, χ^(2)=17.19, P<0.05)。(4)GIST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年度、原发部位、肿瘤最大径、核分裂象、NIH危险度分级、R0切除、基因检测、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初诊手术治疗GIST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因素(风险比=0.58, 0.61, 2.00, 1.71, 5.81, 2.56, 0.65, 0.38, 95%可信区间为0.39~0.85, 0.45~0.83, 1.46~2.74, 1.24~2.35, 3.16~10.69, 1.63~4.02, 0.46~0.94, 0.25~0.56, P<0.05)。结论初诊手术治疗GIST部位以胃多见, CD117和Dog-1阳性率高。GIST行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的人数逐年增加。非胃来源和胃来源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不同。初诊年度、原发部位、肿瘤最大径、核分裂象、NIH危险度分级、R0切除、基因检测、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初诊手术治疗GIST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手术
临床
病理
无复发生存率
预后
原文传递
题名
初诊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的真实世界研究
1
作者
王晓娜
曹景新
王宝贵
詹宏杰
刘勇
丁学伟
刘宁
张汝鹏
梁寒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消化系统肿瘤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
东丽
医院
普通外科
出处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0-1086,共7页
基金
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TJYXZDXK-009A)。
文摘
目的探讨初诊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47例初诊手术治疗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05例, 女442例;年龄为(60±10)岁。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1)GIST临床病理特征。847例患者中, 肿瘤原发部位为胃585例、空肠和回肠142例、十二指肠76例、结直肠10例、食管3例、胃肠道外31例;合并肝转移13例, 合并腹腔转移22例;肿瘤最大径为(7±5)cm, 核分裂象为4(0~60)个/50高倍视野或5 mm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为极低危31例、低危238例、中危213例、高危365例。847例患者中, CD117阳性839例, Dog-1阳性788例, CD34阳性710例;272例Ki-67指数<5%, 214例为5%~9%, 198例为≥10%, 163例未知;R0切除814例, 非R0切除33例。(2)GIST患者基因检测与术后辅助治疗。①基因检测情况:847例患者中, 424例行基因检测, 其中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基因检测率分别为1.89%(1/53)、9.76%(8/82)、8.45%(6/71)、15.66%(13/83)、50.00%(40/80)、55.26%(42/76)、73.86%(65/88)、68.27%(71/104)、80.65%(75/93)、88.03%(103/117)。424例行基因检测患者中, KIT突变338例, PDGFRA突变31例, 野生型55例。②辅助治疗情况:847例患者中, 253例行术后辅助治疗, 其中低、中、高危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比例分别为8.82%(21/238)、41.78%(89/213)、39.18%(143/365)。578例中高危患者中,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术后辅助治疗比例分别为15.15%(5/33)、14.71%(10/68)、22.45%(11/49)、29.09%(16/55)、41.38 %(24/58)、46.15%(24/52)、32.81%(21/64)、60.00%(45/75)、60.42%(29/48)、61.84%(47/76)。253例术后辅助治疗患者中, 247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6例接受舒尼替尼治疗。(3)非胃来源和胃来源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847例患者中, 非胃来源和胃来源GIST分别为262例和585例, 两者性别、肿瘤数目、肿瘤最大径、Ki-67指数、NIH危险度分级、R0切除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62、8.40、12.97、6.57, Z=-6.15, χ^(2)=17.19, P<0.05)。(4)GIST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年度、原发部位、肿瘤最大径、核分裂象、NIH危险度分级、R0切除、基因检测、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初诊手术治疗GIST患者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因素(风险比=0.58, 0.61, 2.00, 1.71, 5.81, 2.56, 0.65, 0.38, 95%可信区间为0.39~0.85, 0.45~0.83, 1.46~2.74, 1.24~2.35, 3.16~10.69, 1.63~4.02, 0.46~0.94, 0.25~0.56, P<0.05)。结论初诊手术治疗GIST部位以胃多见, CD117和Dog-1阳性率高。GIST行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的人数逐年增加。非胃来源和胃来源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不同。初诊年度、原发部位、肿瘤最大径、核分裂象、NIH危险度分级、R0切除、基因检测、术后辅助治疗是影响初诊手术治疗GIST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手术
临床
病理
无复发生存率
预后
Keyword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Surgery
Clinical
Pathology
Pecurrence-free suirvivalrate
Prognosis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初诊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的真实世界研究
王晓娜
曹景新
王宝贵
詹宏杰
刘勇
丁学伟
刘宁
张汝鹏
梁寒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