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XO的调控与肿瘤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明建 于振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926-929,共4页
叉头框(forkhead box,Fox)基因家族即Forkhead是以果蝇中发现的叉头基因来命名的,广泛存在于从酵母到哺乳类的真核生物中,其编码产物FOXO蛋白家族在细胞代谢、增殖、氧化应激和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存活相关的信号通路的激活如P... 叉头框(forkhead box,Fox)基因家族即Forkhead是以果蝇中发现的叉头基因来命名的,广泛存在于从酵母到哺乳类的真核生物中,其编码产物FOXO蛋白家族在细胞代谢、增殖、氧化应激和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存活相关的信号通路的激活如PI3K/AKT或RAS/ERK等,通过磷酸化FOXO不同位点调节FOXO核定位或降解。FOXO因子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在多种肿瘤中起重要作用,肿瘤与FOXO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增加或恢复FOXO活性的药物治疗有望成为与化疗或放疗结合的潜在治疗策略。本文就FOXO的调控和作为分子靶向治疗靶点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 肿瘤治疗 凋亡 增殖 自噬
下载PDF
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HMGB1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传贵 于振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高迁移率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是细胞内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在维持核小体稳定和DNA重组、复制、修复及基因转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细胞外的HMGB1可作为一种“晚期炎症介质”,在炎症的晚期阶段启动着... 高迁移率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是细胞内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在维持核小体稳定和DNA重组、复制、修复及基因转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细胞外的HMGB1可作为一种“晚期炎症介质”,在炎症的晚期阶段启动着炎症反应。最近研究发现,HMGBI也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与其受体结合后,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增殖及凋亡等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HMGB1的表达和功能在某些肿瘤细胞中的表现可能并不一样。由于HMGB1与肿瘤细胞的多种生物学特性都密切相关,因此,以HMGB1为靶点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尽管,当前人们通过抑制HMGB1的表达、分泌、释放、合成及信号传导等措施来进行抗炎症反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很多措施还没有在抗肿瘤实验中得到应用,尚有待于体内外实验的进一步证实,然而,这些措施将有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蛋白B1 肿瘤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下载PDF
pIRES2-EGFP-mGM质粒的构建及其在GM-CSF基因修饰性肿瘤疫苗中的应用
3
作者 马明全 姜宏景 +3 位作者 李慧 于津浦 魏枫 任秀宝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构建一个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并能够用于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GM-CSF)基因修饰性肿瘤疫苗研究的质粒载体。方法:利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设计并构建含有一个mGM-CSF基因和一个EGF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 目的:构建一个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并能够用于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GM-CSF)基因修饰性肿瘤疫苗研究的质粒载体。方法:利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设计并构建含有一个mGM-CSF基因和一个EGF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GM质粒,经EcoR I及BamH I双酶切鉴定并测序。通过脂质体法转染LA795肺癌细胞,用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中EGFP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中mGM-CSF的表达。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GM,用脂质体法转染LA795肺癌细胞后,经荧光显微镜和ELISA法检测,可见细胞内有EGFP及mGM-CSF的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GM,并在LA795肺癌细胞中表达,为研究GM-CSF对肿瘤的生物学作用以及GM-CSF在基因修饰性肿瘤疫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肿瘤疫苗 巢式PCR
下载PDF
抗菌肽对抗肿瘤细胞的机制:选择性膜破坏和非膜溶解 被引量:7
4
作者 弓磊 张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3-649,共7页
背景:抗菌肽作为一种可从自然中提取并且对快速增殖的细胞产生毒性的宿主免疫基本成分,引起了科学家们广泛关注。熟悉抗菌肽的抗肿瘤机制才能更好的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目的:综述近年来抗菌肽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 背景:抗菌肽作为一种可从自然中提取并且对快速增殖的细胞产生毒性的宿主免疫基本成分,引起了科学家们广泛关注。熟悉抗菌肽的抗肿瘤机制才能更好的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目的:综述近年来抗菌肽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Springerlink、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发表的文献,检索词为"antimicrobial,peptide,antitumor mechanisms,antitumor activity,anti-neoplastic",选择与抗菌肽抗肿瘤机制及其研究进展相关的文献。结果与结论:核糖体合成的阳离子抗菌肽或宿主防御肽通过与细菌表面带负电荷脂质的静电相互作用显示出了广谱抗菌活性。与正常细胞相比,由于癌细胞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带负电荷)比例增加,因此阳离子双亲肽可能是抗肿瘤药物的一个有效治疗方法,并且具有高选择性。抗菌肽的抗肿瘤机制从作用模式上可以分为2类:选择性膜破坏和非膜溶解作用机制,其代表性的抗肿瘤肽包括α防御素1、乳铁蛋白B等。抗菌肽抗肿瘤的临床应用主要制约在其稳定性及给药途径,通过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开发创新配方和药物输送系统,使这些抗菌肽在未来肿瘤治疗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抗肿瘤机制 抗肿瘤肽 非核糖体合成肽 核糖体合成肽 防御素 乳铁蛋白肽 天蚕素
下载PDF
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向明 钱碧云 +2 位作者 屈大望 姜宏景 马明全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37-439,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奈达铂(NDP)+氟尿嘧啶(5-FU)方案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观察组为NDP/5-FU方案:NDP80~100mg/m^2,静滴,第1天,5-FU500~750mg/m^2,静滴,第1~5天,每28天为1周期,2—3周期为1疗程。对照... 目的:观察国产奈达铂(NDP)+氟尿嘧啶(5-FU)方案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观察组为NDP/5-FU方案:NDP80~100mg/m^2,静滴,第1天,5-FU500~750mg/m^2,静滴,第1~5天,每28天为1周期,2—3周期为1疗程。对照组为顺铂(DDP)/5-FU方案:DDP80~100mg/m^2,静滴,第1天,5-FU500~750mg/m^2,静滴,第1~5天,每28天为1周期,2~3周期为1疗程。结果:以化疗后复查上消化道造影肿瘤缩小程度作为评价标准,可评价疗效54例,其中NDP/5-FU方案治疗27例,有效率为51.9%(14/27);DDP/5-FU方案治疗27例,有效率为48.1%(13/27),两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为轻(P〈0.05)。结论:奈达铂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药物,联合5-FU方案与DDP/5-FU方案疗效相近,但胃肠道反应及血液学毒性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奈达铂 药物治疗
下载PDF
1例中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微创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16
6
作者 唐鹏 段晓峰 +5 位作者 姜宏景 于振涛 肖建宇 战忠利 庞青松 李鸿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99-403,共5页
局部晚期食管癌不可切除率及根治术后复发率较高。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食管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具有以下优点:减少肿瘤负荷,降低肿瘤分期,提高R0切除率;控制微转移,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改善预后。传统开胸手术通... 局部晚期食管癌不可切除率及根治术后复发率较高。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食管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法之一,具有以下优点:减少肿瘤负荷,降低肿瘤分期,提高R0切除率;控制微转移,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改善预后。传统开胸手术通常伴随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术后生活质量;而胸腔镜辅助微创手术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且具有与开胸手术相似的远期疗效。现介绍1例经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食管肿瘤科治疗的进展期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结合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例,该患者经多学科协作诊疗后效果较好。通过报道该病例诊治以促进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及微创外科经验交流,推动多学科间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新辅助放化疗 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 多学科协作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53
7
作者 冯庆来 尚淑艳 赵锡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06-708,共3页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对140例胸段食管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胸上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淋巴结转移;胸中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纵隔、腹部淋巴结转移;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纵隔、...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对140例胸段食管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胸上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淋巴结转移;胸中段食管癌主要向颈部、纵隔、腹部淋巴结转移;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纵隔、腹部淋巴结转移;各段食管癌均存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各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鳞状细胞癌与腺癌、低分化癌之间,肿瘤长度之间淋巴结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浸润深度之间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浸润深度相关,与肿瘤长度,细胞分化程度无关;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方向
下载PDF
15例食管癌伴发肺癌诊治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任鹏 赵锡江 +1 位作者 于振涛 张熙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90-492,共3页
目的:对食管癌伴发肺癌的发病特点、临床特性、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收集1983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843例,对其中15例食管癌伴发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食管癌伴... 目的:对食管癌伴发肺癌的发病特点、临床特性、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收集1983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843例,对其中15例食管癌伴发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食管癌伴发肺癌共计15例,同时性多原发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6例,异时性多原发癌(Metachronous carcinoma,MC)9例。本组男性13例,女性2例,男女之比为6.5:1。发病年龄在54~73岁之间,中位年龄64岁,SC均为同时发现食管癌和肺癌,MC中两个肿瘤平均间隔5年1个月。本组15个食管癌病灶中手术切除率为66.7%;16个肺癌病灶手术切除率为31.3%。本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46.7%和40.0%,6例SC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16.7%和16.7%;9例MC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6.7%和55.6%。结论:食管癌伴发肺癌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食管癌伴肺癌患者的预后并不比单发的食管癌、肺癌差,其中异时性癌预后明显好于同时性癌;手术治疗是决定食管癌伴发肺癌预后的关键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肺癌 多原发癌 预后
下载PDF
诺维苯及顺铂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向明 屈大望 +4 位作者 赵锡江 张熙曾 石洋 钱碧云 李崴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0-311,共2页
关键词 中晚期食管癌 诺维苯 临床观察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5-氟尿嘧啶 以手术为主 2003年 2001年 白细胞下降 恶性肿瘤 早期治疗 临床疗效 晚期患者 长春花碱 NP方案 对比观察 经济原因 发病率 治疗后 多疗程 化疗后 实验组 对照组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手术后死亡病例回顾和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屈大望 张熙曾 +2 位作者 刘向明 任鹏 石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277-1279,共3页
目的:进一步明确食管癌患者手术死亡率,探讨不同时期食管癌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54年1月开展食管外科至2003年12月50年间经外科成功切除食管癌手术2572例。按年代作统计,将前32年(1954年1月~1985年12月)和后18... 目的:进一步明确食管癌患者手术死亡率,探讨不同时期食管癌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54年1月开展食管外科至2003年12月50年间经外科成功切除食管癌手术2572例。按年代作统计,将前32年(1954年1月~1985年12月)和后18年(1986年1月~2003年12月)分为A、B两组,并就其术后死亡116例原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A组手术死亡44例,死亡率为8.15%(44/540)。B组手术死亡72例,死亡率为3.54%(72/2032)。A、B两组死亡原因分析差异不大,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吻合口瘘,其次是呼吸衰竭和呼吸循环衰竭;再次是心肌梗塞。结论:吻合口瘘、呼吸衰竭、呼吸循环衰竭、心血管病变(心肌梗塞心脏骤停)是本组食管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死亡率 死亡原因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外科诊治体会 被引量:6
11
作者 乔宇峰 于振涛 +2 位作者 任鹏 刘向明 屈大望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观察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的临床表现,探讨应用二次开胸手术治疗胸内消化道瘘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体会。方法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病例6例,均采用二次开胸,充分冲洗胸腔,根据瘘道情况采取切除瘘道二次吻合... 目的观察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的临床表现,探讨应用二次开胸手术治疗胸内消化道瘘的手术适应证及治疗体会。方法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病例6例,均采用二次开胸,充分冲洗胸腔,根据瘘道情况采取切除瘘道二次吻合重建消化道或者手工浆肌层修补瘘道方法缝合胸内消化道瘘。术后密切观察胸腔引流液颜色性状,保持胃肠减压、胸腔引流通畅,加强抗感染,延长术后禁食时间。结果6例术中见瘘口周围水肿,感染不严重,胃食管主要供血血管无明显损伤,重新吻合或窦道修补成功完成,术后未出现二次胸内消化道瘘,其中5例治愈出院,1例因呼吸功能衰竭于术后第8天死亡。结论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早期胸内消化道瘘通过二次开胸修补或切除瘘道二次吻合重建消化道方法可迅速去除病因,阻断感染、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发生,疗效确切。故早期胸内消化道瘘外科治疗优于保守内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贲门 消化系统瘘 吻合术 外科
下载PDF
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与弓下吻合治疗胸下段食管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冬滨 王凤奎 +2 位作者 赵锡江 金庆文 张熙曾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3,共2页
胸下段食管癌约占全部食管癌的30%,约95%为鳞癌,目前临床上对胸下段食管癌手术治疗术式较多,尚无统一的标准和认识。由于食管横跨颈胸腹三个区域,临近解剖结构复杂,食管癌切除手术创伤大。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吻合术 外科 主动脉
下载PDF
食管癌剖胸探查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向明 屈大望 +2 位作者 赵锡江 任鹏 马明全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1814-1816,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无法切除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2003年216例行开胸探查而未能切除食管癌患者及2024例行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我院1954~1984年食管癌未切除手术248例和770例根治切除病例相比较。结果:1985...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无法切除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2003年216例行开胸探查而未能切除食管癌患者及2024例行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我院1954~1984年食管癌未切除手术248例和770例根治切除病例相比较。结果:1985~2003年资料显示,食管癌开胸探查率为9.6%(216/2240);食管癌肿瘤外侵部位最常见者依次为主动脉、肺门、气管膜部、支气管、下肺静脉、椎体及心包等;主动脉受累率为42.6%(92/216),气管、支气管受累率为25.0%(54/216),远处转移率为21.8%(47/216).1954~1984年资料显示。食管癌开胸探查率为32.2%(248/770),主动脉受累率为35.5%(88/248),气管、支气管受累率为26.6%(66/248),远处转移率为19.8%(49/248);与1985~2003年比较,开胸探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查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食管癌切除的可能性与病程、症状、病变长度、肿瘤部位、分期和大体病理类型有密切关系。由于先进诊断设备的应用,食管癌开胸探查率较以前明显下降,肿瘤外侵和转移仍然是影响手术切除的重要原因。综合各项检查,正确评估切除可能性,可降低开胸探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二次探查手术 肿瘤转移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早期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构成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屈大望 张熙曾 +6 位作者 于振涛 乔宇峰 刘向明 唐鹏 任鹏 岳杰 张帆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死亡率,对比分析不同时期食管癌术后死亡原因构成差异,探讨食管癌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及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切除食管癌3 284例,按年代统计,将前32年(1954年1月-1985年12月)和后22年(1986年1月-2008年...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死亡率,对比分析不同时期食管癌术后死亡原因构成差异,探讨食管癌术后死亡危险因素及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切除食管癌3 284例,按年代统计,将前32年(1954年1月-1985年12月)和后22年(1986年1月-2008年3月)分为A、B两组,并就其术后早期死亡128例原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A组早期术后死亡44例,死亡率为8.15%(44/540)。B组84例,死亡率为3.06%(84/2 744)。A组首要死亡原因为术后特殊并发症,其次为重要脏器衰竭;B组首要死亡原因为重要脏器衰竭,其次为术后特殊并发症。结论食管癌术后死亡原因构成比例的变化与食管癌根治术日趋成熟及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大有关,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将是未来导致食管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学 食管肿瘤/死亡率 死亡原因/分析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HMGB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传贵 唐鹏 于振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19-62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食管鳞癌中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2例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胸段食管鳞癌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统计学的方法,观察HMGB1和VEGF-C、VEGF-D、LYVE-1在食管鳞... 目的:初步探讨食管鳞癌中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2例有完整临床及随访资料的胸段食管鳞癌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统计学的方法,观察HMGB1和VEGF-C、VEGF-D、LYVE-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HMGB1与VEGF-C、VEGF-D、微淋巴管密度(MLD)、淋巴结转移及各种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HMGB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阳性率达69.44%,而在正常组织中很少表达,并且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81.82%,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58.97%,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HMGB1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期、VEGF-C、VEGF-D的表达、MLD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或P<0.01);同时,VEGF-C、VEGF-D的表达也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MLD密切相关(P<0.05或P<0.01)。结论:在食管鳞癌中,HMGB1的大量表达可能是通过调控VEGF-C、VEGF-D的表达来促进新生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其淋巴结转移并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HMGB1有可能作为反映食管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及抗食管癌淋巴管生成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蛋白B1 食管鳞癌 血管生长因子 淋巴管生成
下载PDF
贲门癌食管及胃切除范围的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锡江 黄景陶 +2 位作者 唐鹏 任鹏 马明全 《实用癌症杂志》 2007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 探讨贲门癌外科治疗中食管及胃的适宜切除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贲门癌217例,其中近端胃+食管下段切除186例,全胃+食管下段切除31例。根治性切除191例,姑息性切除26例。为保证切缘距肿瘤距离的精确性,以切除后标本... 目的 探讨贲门癌外科治疗中食管及胃的适宜切除范围。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贲门癌217例,其中近端胃+食管下段切除186例,全胃+食管下段切除31例。根治性切除191例,姑息性切除26例。为保证切缘距肿瘤距离的精确性,以切除后标本测量值和术中目测值双重对比判断。结果标本上切端距肿瘤上缘0—5cm;下切端距肿瘤下缘0.5~19cm。术中目测上切端距肿瘤上缘3.3cm;下切端距肿瘤下缘平均4.7cm。将实测距离转化为术中目测距离,则上切端距肿瘤为0~11.6cm.下切端距肿瘤0.65~24.7cm。上切端阳性36例,阳性率17.4%;下切端阳性6例,阳性率2.9%。上切缘最大标本距离4cm,下切缘8cm,即上切缘目测距离9.3cm,下切缘10.4cm时仍有切缘阳性的发生。术中目测距离达7cm时切缘阳性率为3.7%。结论 施行贲门癌切除术时为避免上切端阳性的发生.至少应在肿瘤上缘以上7cm处切断食管;应从病变的部位及大小、对淋巴结清扫的影响、切缘有否可能阳性、手术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尽可能保证切缘阴性和切除彻底性的前提下尽量不作全胃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外科切除 范围
下载PDF
食管腺样囊性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明全 唐鹏 赵锡江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98-799,共2页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常发生于涎腺、气管、支气管,偶可发生于乳腺、泪腺、子宫颈等部位,食管原发性ACC临床上罕见。1954年Gregg等首次报道,近年来国内陆续有报道。食管ACC约占食管肿瘤的0.1%。到目前为止天津医...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常发生于涎腺、气管、支气管,偶可发生于乳腺、泪腺、子宫颈等部位,食管原发性ACC临床上罕见。1954年Gregg等首次报道,近年来国内陆续有报道。食管ACC约占食管肿瘤的0.1%。到目前为止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仅发现食管ACC1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腺样囊性癌 病理学
下载PDF
食管壁内支气管囊肿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锡江 李辉 +1 位作者 刘京新 李梦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食管壁内支气管囊肿 诊断 治疗 B超 CT
下载PDF
手术治疗原发性食管腺癌的预后分析及与同期食管鳞癌对比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鹏 金庆文 张熙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931-933,共3页
目的:了解原发性食管腺癌的手术治疗情况及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探讨其与同期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的类同和差异。方法:对42例食管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同期1938例外科治疗的食管鳞癌进行对比分析;利用SPSS软件... 目的:了解原发性食管腺癌的手术治疗情况及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探讨其与同期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的类同和差异。方法:对42例食管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同期1938例外科治疗的食管鳞癌进行对比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可能影响原发食管腺癌及鳞癌预后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食管腺癌患者的男女比为4.3:1,发病中位年龄61岁,平均病程4个月,肿瘤平均长度5cm;手术切除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1%和7.1%,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0%、35.7%、16.7%。结论:原发性食管腺癌与食管鳞癌在一般临床特征上相似,腺癌淋巴结转移率高。食管腺癌患者预后取决于肿瘤病理分期、侵犯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根治性手术及综合治疗是改善预后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外科治疗 食管鳞癌 预后
下载PDF
晚期食管癌的姑息治疗 被引量:7
20
作者 任鹏(综述) 于振涛(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04-607,共4页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仍是首选的治疗手段,但多数病例属于进展期食管癌,只能采用姑息性治疗,以解决进食困难,维持营养,延长生存。近年来,随着食管支架的出现和发展以及新的再次造管治疗技术的应用,食管癌的姑息治疗方法...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仍是首选的治疗手段,但多数病例属于进展期食管癌,只能采用姑息性治疗,以解决进食困难,维持营养,延长生存。近年来,随着食管支架的出现和发展以及新的再次造管治疗技术的应用,食管癌的姑息治疗方法越来越丰富,本文将对的各种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姑息治疗 支架光动力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