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中国稳定性胸痛患者中利用冠脉CTA对冠心病验前概率模型进行验证和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岳 刘玉洁 +1 位作者 张颖 周伽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在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中国人群中对升级的Diamond–Forrester模型(UDFM)和杜克临床评分(DCS)进行验证和比较。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共5 743例因稳定性胸痛行CCTA检查的患者资料。冠心病定义... 目的在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中国人群中对升级的Diamond–Forrester模型(UDFM)和杜克临床评分(DCS)进行验证和比较。方法收集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天津市胸科医院共5 743例因稳定性胸痛行CCTA检查的患者资料。冠心病定义为经CCTA确认至少有1个节段冠脉血管直径狭窄超过50%。每例患者的验前概率分别根据UFDM和DCS计算。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净重分类改善(NRI)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统计量(H-Lχ~2)等指标对模型的评估准确性进行验证和比较。结果共有1 872(32%)例患者经CCTA检查确证为冠心病。DCS(AUC=0.772,95%CI:0.759~0.786)和UDFM(AUC=0.765,95%CI:0.751~0.7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DCS相对于UDFM有更好的分类能力(NRI=26.20%,P<0.001)。UDFM(H-Lχ~2=137.823,P<0.01)和DCS(H-Lχ~2=156.704,P<0.01)的校准能力均较差,均高估了实际患病率。结论与UDFM相比,DCS能更好地在行CCTA检查的中国人群中估算冠心病的验前概率,但两者均高估了冠心病的实际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稳定性胸痛 验前概率 Diamond–Forrester模型 杜克临床评分
下载PDF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不同时期进行永久起搏器植入的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占启 丛洪良 +3 位作者 李争 张兰芳 张芳 李向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不同时期行永久起搏器植入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因冠心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并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且安装... 目的探讨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不同时期行永久起搏器植入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因冠心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并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且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105例,分为3组:双抗组(n=25),桥接组(n=24),单抗组(n=56)。双抗组于支架植入后3个月内植入起搏器,持续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桥接组:冠脉支架术后3~6个月植入起搏器,术前5d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1mg/kg,1次/12h);单抗组:冠脉支架6个月后植入起搏器,术前停用氯吡格雷5d。桥接组和单抗组均于术后12—24h恢复双抗治疗。观察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以及出血,感染情况。结果3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无囊袋感染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桥接治疗组囊袋血肿及渗血的发生率为分别16.7%和29.2%,明显高于双抗组8.0%和12.0%以及单抗组的0.0%和7.1%(Х^2=10.431,P=0.005;Х^2=6.321,P=0.042)。桥接组有3例患者发生严重出血(12.5%,3/24),双抗组和单抗组没有严重出血事件(Х^2=9.161,P=0.010)。单抗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最低。结论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明显增加起搏器囊袋血肿、严重出血的风险;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6个月行起搏器植入可能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起搏器 人工 血肿 支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