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附属器淋巴瘤组织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青 肖利华 +4 位作者 何彦津 杨守京 李宁 李敏 高子芬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分型及免疫表型。方法 收集眼附属器淋巴瘤病例 3 3例 ,采用HE染色常规观察形态学特点。采用多种抗体标记B淋巴细胞 ,行T细胞鉴别 ,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探讨B细胞起源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 目的 探讨眼附属器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分型及免疫表型。方法 收集眼附属器淋巴瘤病例 3 3例 ,采用HE染色常规观察形态学特点。采用多种抗体标记B淋巴细胞 ,行T细胞鉴别 ,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探讨B细胞起源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和鉴别诊断、判定免疫表型、细胞分化及增殖状态。结果  2 9例 (87 9% )瘤细胞B细胞标记物CD2 0、CD79a阳性 ,并出现κ或λ的克隆性增生 ,诊断为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 (MZL MALT)。 2例 (6 1% )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1例 (3 % )为组织学典型的浆细胞瘤分化。 1例 (3 % )为此部位极为罕见的T细胞淋巴瘤 ,免疫表型为T细胞分化。结论 MZL MALT型淋巴瘤是眼附属器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类 ,免疫组化抗体标记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淋巴瘤 分类 组织病理学 免疫表型
下载PDF
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67和p53表达与胃肠MALT型淋巴瘤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青 肖利华 +3 位作者 何彦津 李敏 李宁 高子芬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 研究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 6 7和 p5 3表达对临床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 2 9例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 6 7和p5 3表达 ,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间的差异 ;并与 15例胃肠MALT型淋巴瘤的Ki 6 ... 目的 研究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 6 7和 p5 3表达对临床治疗的选择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检测 2 9例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Ki 6 7和p5 3表达 ,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间的差异 ;并与 15例胃肠MALT型淋巴瘤的Ki 6 7和 p5 3表达进行对比。 结果  2 9例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在不同年龄、性别、发病部位Ki 6 7和 p5 3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在分期上 ,2例非Ⅰ期病例出现Ki 6 7的高表达。与胃肠MALT淋巴瘤对比 ,2 9例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未见有高恶转化 ,p5 3表达程度低 ;15例胃肠MALT淋巴瘤有 5例出现高恶转化 ,其中 3例p5 3出现高表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Ki 6 7和 p5 3的高表达对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和高恶转化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与胃肠MALT型淋巴瘤相比 ,Ki 6 7和p5 3表达率、表达程度低 ,提示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 胃肠 淋巴瘤 MALT型 KI-67 P53
下载PDF
眼眶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志欣 田其昌 +2 位作者 李玉皓 王振常 常青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64-666,共3页
目的 探讨眼眶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 结合 16例经病理证实的眼眶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点 ,回顾性分析其B超、CT和MRI特征。结果 眼眶横纹肌肉瘤主要临床特点为发展迅速的进行性眼球突出 ,眼眶内上象限为其好... 目的 探讨眼眶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 结合 16例经病理证实的眼眶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点 ,回顾性分析其B超、CT和MRI特征。结果 眼眶横纹肌肉瘤主要临床特点为发展迅速的进行性眼球突出 ,眼眶内上象限为其好发部位。B超检查显示肿瘤为低或无回声区。 16例CT平扫 ,14例与眼外肌呈均匀的等密度 ,边缘清楚。 10例行增强扫描 ,明显强化 4例 ,中等强化 5例。骨质破坏 5例。 9例行MRI检查 ,T1 WI肿瘤与眼外肌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 ,T2 WI呈高信号 ;6例行增强扫描 ,4例中等度强化 ,2例明显强化。在脂肪抑制和增强T1 WI上呈高信号。结论 超声、CT和MRI,尤其CT和MRI能较准确的显示横纹肌肉瘤的部位、形态和内部结构 ,结合临床特征 ,能较准确作出定性诊断 ,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磁共振成像 CT 诊断 横纹肌肉瘤 临床特点
下载PDF
MMP-2、MMP-9的表达与脉络膜黑色素瘤微血管密度及肿瘤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陈陆霞 张诗武 +3 位作者 孙保存 张丹芳 何彦津 贺忠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8期565-567,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特征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56眼)... 目的探讨恶性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表达特征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56眼)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中MMP-2、MMP-9的表达特征,以CD34标记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分析其与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56例患者中MMP-2和MMP-9的表达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1.07%和96.42%,两者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关系(r=0.45,P=0.001);有转移病例出现MMP-2、MMP-9高表达的比例明显高于无转移病例(P=0.004,P=0.006);MMP-2、MMP-9高表达者的MVD明显大于其低表达者(P=0.025,P=0.021)。结论MMP-2和MMP-9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脉络膜黑色素瘤血管生成及肿瘤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黑色素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新生血管化 转移 病理性
下载PDF
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月琴 贺翔鸽 +11 位作者 阴正勤 王林农 李龙标 张虹 王勤美 吴建伟 王丽娅 赵东卿 贺燚 祝磊 李家臣 张俊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6-552,共7页
目的评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于2008年3-10月在中国7家医院纳入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共520例520眼,采用3∶1的比例将患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评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于2008年3-10月在中国7家医院纳入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共520例520眼,采用3∶1的比例将患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90眼,采用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点眼;对照组130眼,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作为阳性对照。2个组均每日点眼4次,每次1~2滴,疗程均为7~14d。分别于试验开始前及结束后收集各组患眼结膜囊内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于用药前和用药后0、7和14d对患眼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和评分,评价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点眼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意向性分析(ITT)证实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痊愈率分别为59.38%和60.47%,总有效率分别为88.80%和86.05%,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2)。临床可评价(CE)分析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痊愈率分别为63.48%和63.87%,总有效率分别为92.46%和88.24%,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后意向性分析(MITT)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痊愈率分别为60.57%和62.07%,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和88.51%,校正中心效应后2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可评价分析(ME)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63.71%和63.41%,总有效率分别为93.44%和90.24%,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42%和90.80%,CE分析分别为90.11%和92.77%,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70;χ^2=0.82,P=0.36)。用药后3、7和14d,2个组患眼眼部不良反应(包括耐受性、烧灼感、刺痛感和眼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结论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点眼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与左氧氟沙星等效,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左氧氟沙星接近,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 结膜炎 细菌性 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治疗结局 安全性
下载PDF
2,5二羟基苯磺酸钙(导升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颜华 许瀛海 《临床荟萃》 CAS 1995年第7期332-334,共3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在失明的糖尿病患者中,85%左右是由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过去人们曾用一般的扩张血管、维生素及其它等药物进行支持疗法,但疗效并不确切。在西方国家被列为四大致盲眼病之一,其中在中年人群的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在失明的糖尿病患者中,85%左右是由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过去人们曾用一般的扩张血管、维生素及其它等药物进行支持疗法,但疗效并不确切。在西方国家被列为四大致盲眼病之一,其中在中年人群的失明中DR跃居首位,国内显著增多。本文对DR患者使用导升明进行服药前后比较,探讨对视网膜功能及血液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二羟基苯磺酸钙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泪腺上皮性肿瘤临床及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郭素珍 宋国祥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138-140,共3页
关键词 泪腺上皮性肿瘤 病理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p16、RB在眼眶淋巴组织增生病中的研究
8
作者 王学敏 时文杰 +1 位作者 何彦津 宋国祥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淋巴组织增生病 P16 RB 眼眶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多克隆抗体 抑癌基因 蛋白产物 表达情况 致肿瘤
下载PDF
AgNOR检测在泪腺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9
作者 郭素珍 宋国祥 +1 位作者 王炳亮 丁莹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8年第2期20-21,44+81,共4页
目的:为探明AgNOR在泪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和35例泪腺恶性肿瘤中AgNOR。结果:恶性组AgNOR均数(4.73±1.68个)明显高于良性组(2.6±0.54);恶性组AgNOR形态不规则,多呈聚积型或... 目的:为探明AgNOR在泪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泪腺良性多形性腺瘤和35例泪腺恶性肿瘤中AgNOR。结果:恶性组AgNOR均数(4.73±1.68个)明显高于良性组(2.6±0.54);恶性组AgNOR形态不规则,多呈聚积型或弥散型分布,不同于良性组的单一型或核仁内型分布。结论:AgNOR是反映泪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良好指标,AgNOR颗粒计数与形态分布结合分析更有助于泪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学 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 泪腺肿瘤
下载PDF
直接描绘红色方波条栅图治疗弱视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陈茜和 林肯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5年第5期307-308,共2页
目的探讨直接描绘量化分级的红色方波条栅图,治疗各型弱视的疗效和机理。方法将依从性好的115例弱视患儿随机分为二组,散瞳验光配镜并酌情应用遮盖疗法基础上,实验组描绘专门设计的红色方波条栅图作为精细工作,对照组进行普通精细工作... 目的探讨直接描绘量化分级的红色方波条栅图,治疗各型弱视的疗效和机理。方法将依从性好的115例弱视患儿随机分为二组,散瞳验光配镜并酌情应用遮盖疗法基础上,实验组描绘专门设计的红色方波条栅图作为精细工作,对照组进行普通精细工作。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疗程明显缩短,平均每提高一行视力耗时3.75±1.71wk,对照组为6.07±1.5wk,差异显著(P<0.01)。结论应用红色方波条栅图治疗弱视,疗效可靠,疗程缩短,符合视觉生理发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波 条栅 治疗 弱视 弱视患儿 红色 临床研究 描绘 疗程缩短 对照组
下载PDF
图像视诱发电位对挫伤性视力减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颖 韩冰 +2 位作者 阎筠 崔颖 吴梅筠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眼钝挫伤后视力减退与图像视诱发电位(PVEP)的P1波的潜时、波幅之间的变化规律及相互间的相关性及数学关系。为伤情鉴定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方法对67例挫伤性视力减退患者的114眼进行了PVEP的P1波波幅... 目的探讨眼钝挫伤后视力减退与图像视诱发电位(PVEP)的P1波的潜时、波幅之间的变化规律及相互间的相关性及数学关系。为伤情鉴定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方法对67例挫伤性视力减退患者的114眼进行了PVEP的P1波波幅、潜时与视力下降程度之间的对比研究,并推导出P1波波幅与损害程度之间的相关公式。结果研究发现挫伤眼PVEP的P1波波幅下降较潜时的延长更明显,P1波幅下降程度与挫伤眼视力减退程度之间呈正相关。结论PVEP的P1波波幅较潜时对挫伤性损伤的敏感性和相关性强。该技术较以往的检查法在伤情鉴定中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钝挫伤 视诱发电位 诊断 视力
下载PDF
成年人眼眶横纹肌肉瘤1例
12
作者 赵清来 唐东润 何彦津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3,共1页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眼眶 成年人
下载PDF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13
作者 刘淑英 刘凤 +1 位作者 张雁庭 刘汝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2年第6期377-377,共1页
高度近视白内障晶状体混浊以核性和后囊为主,发生较早,对视力影响较大,且这些患者较多合并视网膜病变.因此,高度近视白内障摘除手术是白内障手术的一大难题.随着超声乳化的发展,保全后囊膜其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现将我们自 1995 年至 19... 高度近视白内障晶状体混浊以核性和后囊为主,发生较早,对视力影响较大,且这些患者较多合并视网膜病变.因此,高度近视白内障摘除手术是白内障手术的一大难题.随着超声乳化的发展,保全后囊膜其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现将我们自 1995 年至 1998 年 12 月间对52例64眼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治疗
下载PDF
兔眼青光眼滤过术联合巩膜瓣下M型支架植入的研究
14
作者 张大卫 贺忠江 岳向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01-504,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兔眼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植入M型不可降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支架的青光眼滤过手术实验模型,探讨这种房水引流植入物的有效性和手术方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正常健康家兔24只左眼行滤道成形术... 目的通过建立兔眼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植入M型不可降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支架的青光眼滤过手术实验模型,探讨这种房水引流植入物的有效性和手术方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正常健康家兔24只左眼行滤道成形术作为滤道成形术组,右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作为小梁切除术组。比较滤道成形术和小梁切除术术前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3d、7d、14d)眼压和滤过泡的变化,并同时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观测房水滤过通道的变化。结果(1)滤道成形术与小梁切除术的眼压比较:术前分别是(15.1±1.6)mmHg(1kPa=7.5mmHg)和(15.3±2.0)mmHg;滤道成形术组术后3d、7d、14d眼压分别为(7.8±1.4)mmHg、(8.1±2.0)mmHg、(11.5±2.5)mmHg,小梁切除术组术后对应的时间点分别为(9.8±1.8)mmHg、(10.4±2.2)mmHg和(12.8±1.7)mmHg。滤道成形术组与小梁切除术组在术前、术后14d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术后3d、7d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滤道成形术组术后3d、7d、14d眼压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1),3d时眼压下降幅度最大,降幅为48.4%;术后3d、7d分别与术后14d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梁切除术组术后3d、7d、14d眼压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眼压下降幅度3d时最大,降幅为36.0%;术后3d、7d、14d各时间点之间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滤道成形术与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的大小无明显差别,均在低级和中级之间;UBM检查发现滤道成形术组术后3d、7d可以见到呈白色强回声的PMMA支架及明显的房水滤过间隙,呈黑色低回声区,术后14d仍然可见。小梁切除术后3d可见呈黑色低回声区的房水滤过间隙形成,而术后7d和14d几乎不可见。结论无论实验性青光眼滤道成形术还是小梁切除术,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有显著意义的下降。滤道成形术后各时间点眼压的降幅均大于小梁切除术后,说明M型PMMA支架植入可以维持巩膜瓣下房水滤过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滤道成形术 M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支架 兔模型
下载PDF
甲醇眼损伤三例报告
15
作者 郭平 左春林 贺忠江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眼损伤 甲醇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对眼外肌内豚囊尾蚴病的诊断
16
作者 乌日立 宋国祥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0年第2期37-38,共2页
眶内囊虫病比较少见,且多寄生于眼外肌内,这是因为眶内结构以眼外肌血液供应较丰富之故。本病诊断较困难,随着医学影像学发展,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检查不断应用,使眼眶内豚囊尾蚴病的诊断成为可能。现报道近二年来天津医科大... 眶内囊虫病比较少见,且多寄生于眼外肌内,这是因为眶内结构以眼外肌血液供应较丰富之故。本病诊断较困难,随着医学影像学发展,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检查不断应用,使眼眶内豚囊尾蚴病的诊断成为可能。现报道近二年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6例眼外肌豚囊尾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肌 彩色多普勒超声 医学影像学 囊尾蚴病 眼眶内 诊断价值 血液供应 囊虫病 低密度 信号强度
下载PDF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和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的鉴别诊断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青 肖利华 +3 位作者 何彦津 李敏 李宁 高子芬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95-799,共5页
目的 探讨诊断和鉴别诊断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型淋巴瘤和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的方法。方法 对 2 9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和 8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进行临床、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  2 9例眼附属器MAL... 目的 探讨诊断和鉴别诊断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型淋巴瘤和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的方法。方法 对 2 9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和 8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进行临床、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  2 9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和 8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的临床表现相似 ,差异无显著意义。在病理学的诊断中 ,2 9例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全部表达B细胞标记 ,不表达T细胞标记 ;免疫球蛋白轻链κ或λ限制 1 1例 ;PCR检测单克隆增生 1 5例 ,无特异表达 1 4例。 8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中 ,7例同时表达B细胞标记和T细胞标记 ,且T细胞标记 >30 %;κ和λ阴性 ;PCR检测呈多克隆增生。结论 在眼附属器MALT型淋巴瘤和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的鉴别诊断中 ,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 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 鉴别诊断 分子生物学 免疫组化 形态学
原文传递
五十例传染性肝炎视网膜暗适应之测定
18
作者 宋守道 孔繁奎 《天津医药》 CAS 1961年第1期55-57,共3页
国内文献有关肝炎眼部症状之报告并不多,近来陈耀真教授(1960年)曾报告肝炎的眼科三联症状,即生理盲点扩大,视网膜血管改变及角膜知觉减退。至于传染性肝炎视网膜暗适应之测定,国内尚无报导,国外文献 Haig Charles 氏谓卡他性黄疸暗适... 国内文献有关肝炎眼部症状之报告并不多,近来陈耀真教授(1960年)曾报告肝炎的眼科三联症状,即生理盲点扩大,视网膜血管改变及角膜知觉减退。至于传染性肝炎视网膜暗适应之测定,国内尚无报导,国外文献 Haig Charles 氏谓卡他性黄疸暗适应降低,系由于肝脏之疾患甲种维生素缺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适应 网膜 障碍者 男性 腹膜 肝疾病 肝炎 肝炎患者
下载PDF
Terson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19
作者 李晓 郭明义 +2 位作者 刘谨慎 雷雨馨 王林洪 《国际眼科纵览》 2023年第1期42-46,共5页
Terson综合征是颅内出血引起的眼内出血,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尤为常见。目前Terson综合征具体发病机制暂不明确,可能的发病机制有:颅内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增高的颅内压引起视网膜静脉回流受阻,引起静脉阻塞性出血;颅内出血沿视神... Terson综合征是颅内出血引起的眼内出血,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尤为常见。目前Terson综合征具体发病机制暂不明确,可能的发病机制有:颅内出血导致颅内压增高,增高的颅内压引起视网膜静脉回流受阻,引起静脉阻塞性出血;颅内出血沿视神经鞘进入眼内,引起眼内出血。近来从颅内到眼球的类淋巴系统成为该疾病新的研究方向,为Terson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提供另外一种可能,并有可能为其他眼科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N综合征 玻璃体出血 类淋巴系统 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文传递
眼眶肿瘤磁共振成像80例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宋国祥 田文芳 +3 位作者 肖利华 孙丰源 张虹 汪东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23-426,T061,共5页
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近年应用于眼病诊断的新影像技术。由于成像参数多,软组织对比分辨力强,定性和定位诊断优于超声和CT。本文分析眶内占位性病变80例的MR图像,发现眶... 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近年应用于眼病诊断的新影像技术。由于成像参数多,软组织对比分辨力强,定性和定位诊断优于超声和CT。本文分析眶内占位性病变80例的MR图像,发现眶内占位病变80例,其中正确分辨出良性病变59例,恶性病变10例,定位正确和显示病变完全者79例。对MRI基本概念、各种病变的信号强度和MRI适应证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NMR 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