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科肿瘤患者麻醉及术中PaCO2—PetCO2差值的动态观察
1
作者 闫士海 李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78-280,共3页
为了解胸科肿瘤患者麻醉及术中PaCO2-PetCO2差值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3例胸科肿瘤手术患者进行了动态观察,分别于麻醉及术中5个时间点,抽取动脉血测定PaCO2、pH值,同时测定PetCO2、HR、Bp等。... 为了解胸科肿瘤患者麻醉及术中PaCO2-PetCO2差值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3例胸科肿瘤手术患者进行了动态观察,分别于麻醉及术中5个时间点,抽取动脉血测定PaCO2、pH值,同时测定PetCO2、HR、Bp等。结果开胸后10分钟及开胸1小时时,在潮气量维持不变的情况下,PaCO2-PetCO2差值升高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胸术 PaCO2PetCO2 胸科肿瘤 麻醉
下载PDF
异丙酚麻醉在镜检及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2
作者 周鹏 赵秋生 +1 位作者 张凤文 魏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22-623,共2页
关键词 异丙酚 麻醉药 镜检 支气管镜 介入疗法 肿瘤
下载PDF
七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式吸入麻醉用于胸部肿瘤手术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婉华 李锦城 +1 位作者 高鲁渤 郭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 :报告低流量七氟醚循环紧闭式吸入麻醉用于胸部肿瘤手术 133例 ,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方法 :术中吸入低流量氧气及七氟醚麻醉 ,氧流量为 0 .5~ 1L/分 ,七氟醚最初吸入浓度为 3%~ 4% (1.8~ 2 .4MAC) ,维持吸入浓度为 1.5 %~ 2 .5 ... 目的 :报告低流量七氟醚循环紧闭式吸入麻醉用于胸部肿瘤手术 133例 ,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方法 :术中吸入低流量氧气及七氟醚麻醉 ,氧流量为 0 .5~ 1L/分 ,七氟醚最初吸入浓度为 3%~ 4% (1.8~ 2 .4MAC) ,维持吸入浓度为 1.5 %~ 2 .5 % (0 .9~ 1.4MAC)。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血压和心率无创监测。结果 :七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对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稳定 ,心肌耗氧量不增加。结论 :七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式吸入麻醉对循环系统影响轻微 ,用于胸部手术有良好的循环呼吸系统稳定性 ,适用于全身情况较差的肿瘤患者 ,尤其是老年肿瘤患者更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循环紧闭式 吸入麻醉 胸部肿瘤
下载PDF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盆科肿瘤术后镇痛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宋玮 王卫航 +1 位作者 高鲁渤 李锦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9-47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照用于盆科肿瘤术后镇痛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对照组,舒芬太尼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记录术后4h、8h、12h、24h、48h、72h的心率、呼吸、动态及静态疼痛评分...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照用于盆科肿瘤术后镇痛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对照组,舒芬太尼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记录术后4h、8h、12h、24h、48h、72h的心率、呼吸、动态及静态疼痛评分、血氧饱和度、镇静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间心率、呼吸、Sp02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I组与对照组的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的镇痛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舒芬太尼用于盆科肿瘤术后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剂量比 术后镇痛
下载PDF
UE视频喉镜用于甲状腺肿瘤手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健森 李锦成 +1 位作者 郭兵 高鲁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222-1224,共3页
目的:探讨UE视频喉镜在甲状腺手术麻醉中行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76例,ASAⅠ~Ⅱ级,分为2组,即:Ⅰ组(U)采用UE视频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Ⅱ组(M)常规采用麦氏(M... 目的:探讨UE视频喉镜在甲状腺手术麻醉中行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患者76例,ASAⅠ~Ⅱ级,分为2组,即:Ⅰ组(U)采用UE视频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Ⅱ组(M)常规采用麦氏(Macintosh型)直接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年龄19~65岁,常规麻醉诱导:芬太尼(2~3)μg·kg^(-1),异丙酚2mg·kg^(-1),罗库溴铵0.6mg·kg^(-1)。记录显露声门时间、插管时间、喉部显露情况Cormack-Lehane(C/L)分级及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不同时间点(T1、T2、T3、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Ⅰ组(U)满意显露声门的时间为(15.48±5.43)s,Ⅱ组(M)为(15.36+3.01)s;Ⅰ组(U)气管插管的时间为(30.20±10.31)s,Ⅱ组(M)为(30.11±14.36)s。两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期间与基础值T1比较,T2及T3时段MAP降低(P<0.05),T4时段心率增加显著(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E视频喉镜在甲状腺肿瘤手术全身麻醉行气管插管过程中能安全有效地显露声门,气管插管刺激及损伤较小,能解决部分临床气管插管困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手术 气管插管 视频喉镜 直接喉镜
下载PDF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甘建辉 陈杰 +3 位作者 李峰 郭东勇 高鲁渤 邓乃封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依托咪酯 丙泊酚 乳腺癌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麻醉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肿瘤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蔚然 李锦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131-1133,共3页
手术是治疗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方法,而肿瘤转移是肿瘤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肿瘤转移的可能性取决于肿瘤的转移倾向和机体抵抗细胞转移防御功能之间的平衡,其中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手术易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 手术是治疗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方法,而肿瘤转移是肿瘤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肿瘤转移的可能性取决于肿瘤的转移倾向和机体抵抗细胞转移防御功能之间的平衡,其中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手术易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而诱发应激反应,麻醉是减少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的有效方法,但是不同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本身就会影响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本文吸入麻药、静脉麻药、阿片类药物、局麻药以及不同麻醉方法对免疫功能和肿瘤转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免疫 肿瘤转移
下载PDF
新型喉罩在腹腔镜盆腔肿瘤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肖红 刘玲 +1 位作者 李家峰 李锦城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625-627,共3页
探讨新型喉罩(NLMA)在腹腔镜盆腔肿瘤切除术麻醉中的可行性。采用弹性树脂探条引导法置入NL-MA,记录NLMA置入前即刻、置入后1、3、5和10min及气腹后5、10、20和30min时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 探讨新型喉罩(NLMA)在腹腔镜盆腔肿瘤切除术麻醉中的可行性。采用弹性树脂探条引导法置入NL-MA,记录NLMA置入前即刻、置入后1、3、5和10min及气腹后5、10、20和30min时收缩压(SP)、舒张压(D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同时观察NLMA通气罩在不充气、充气10、20和30mL时,分别在气道压20、30和40cmH2O水平,患者处于头正中位、屈曲位、过伸位和侧位的气道密封效果。NLMA置管成功率100%,血液动力学、PETCO2及SpO2稳定(P>0.05),喉罩气囊不充气,气道压20cmH2O时,76.5%~77.9%不漏气;充气30mL气道压低于30cmH2O时,91.8%~97.5%不漏气,气道压40cmH2O时,5例少量漏气。各种头位不影响气道密闭效果。95.6%患者胃管1次置入成功,纤支镜证实NLMA位置好,术后无不良反应。初步结果提示,NLMA可安全用于腹腔镜盆腔肿瘤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妇科外科手术 喉面罩 麻醉 全身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复杂度分析和脑电双频谱指数在监测全身麻醉时的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家鹏 申岱 贾晓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时心率变异性分析中复杂度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探讨复杂度和BIS在监测麻醉深度时的相关性。方法:30例全身麻醉病人,测定麻醉前(T1)、诱导插管(T2)、术中(T3)、苏醒(T4)4个时间点各5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时心率变异性分析中复杂度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探讨复杂度和BIS在监测麻醉深度时的相关性。方法:30例全身麻醉病人,测定麻醉前(T1)、诱导插管(T2)、术中(T3)、苏醒(T4)4个时间点各5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复杂度变化。结果:HR在T2、T3和T4较T1值升高(P<0.01或0.05)。MAP在T2时较T1值降低(P<0.05),T3和T4较T1值升高(P<0.05),而T3和T4相比变化较大(P<0.01)。BIS值在各时点较T1值下降明显(P<0.01),其中T4较T1略下降(P<0.05),T3与T2时相比明显降低(P<0.01),而T4较T3明显升高(P<0.01)。复杂度值的T1值均大于各个点(P<0.01或0.05),其T4较T2和T3时升高(P<0.05),T3较T2时升高(P<0.05)。结论:作为心率变异性非线性指标的复杂度能描述围术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变化,但其与BIS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度 脑电双频谱指数 全身麻醉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高龄甲状腺瘤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彧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31-73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高龄甲状腺瘤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0例年龄≥65岁的甲状腺瘤手术老年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30例)和颈丛阻滞组(B组,30例),由同一试验者采用神经心理学测试技术简易...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高龄甲状腺瘤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0例年龄≥65岁的甲状腺瘤手术老年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分为全身麻醉组(A组,30例)和颈丛阻滞组(B组,30例),由同一试验者采用神经心理学测试技术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两组患者术前1d、术后12h和术后24 h的认知功能。排除有精神病史或长期服用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药物的患者。结果:二组术后12h的MMSE值低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 h和24 h POCD的发生率为分别16.7%和3.3%,B组的术后12 h和24 h POCD的发生率为分别10.0%和3.3%(P>0.05)。结论:与颈丛阻滞相比,全身麻醉不会增加高龄甲状腺瘤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颈丛阻滞 高龄 甲状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麻醉与肿瘤术后转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少勇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7期1053-1054,共2页
恶性肿瘤是当今人类重要的死亡原因,其中90%左右死亡源于肿瘤的转移,而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实体瘤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一直以来有临床及实验室证据表明切除原发灶的手术可能加速原有的转移灶生长或促进新的转移形成。
关键词 肿瘤 麻醉 外科
下载PDF
颈浅丛神经阻滞辅以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双侧甲状腺手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健森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颈浅丛神经阻滞辅以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双侧甲状腺手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行双侧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颈浅丛神经阻滞辅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 目的:探讨颈浅丛神经阻滞辅以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双侧甲状腺手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行双侧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颈浅丛神经阻滞辅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40例,两组都行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Ⅰ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0.8μg/mL,瑞芬太尼0.8 ng/mL同时输注,待患者进入镇静分级评分(Ramsay)2级时开始手术,缝合皮肤时停止给药。Ⅱ组:于手术前静脉给与芬太尼2μg/kg。观察两组病人术前、手术开始、分离甲状腺、术毕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Ramsay评分及镇痛评分。结果:Ramsay评分:Ⅰ组在分离甲状腺时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Ⅱ组与术前相比各时段均有差异,Ⅰ组和Ⅱ组之间在手术开始和分离甲状腺时也有差异(P<0.05)。镇痛评分:Ⅰ组与术前相比各时段无显著性差异,Ⅱ组与术前相比各时段均有差异,Ⅰ组和Ⅱ组之间在手术开始、分离甲状腺和术后均有差异(P<0.05)。手术过程中平均动脉压、心率Ⅱ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颈浅丛神经阻滞辅以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双侧甲状腺手术镇静和镇痛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一种可行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丙泊酚-瑞芬太尼 颈浅丛神经阻滞 甲状腺手术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混合后用于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建合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混合后应用于靶控输注(TCI)静脉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400例。按给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4组:单泵混合药物I组和Ⅱ组、双泵并用药物Ⅲ组和Ⅳ组。术中维持BIS在4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混合后应用于靶控输注(TCI)静脉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胃癌根治性手术患者400例。按给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4组:单泵混合药物I组和Ⅱ组、双泵并用药物Ⅲ组和Ⅳ组。术中维持BIS在45~55之间。用同一标准观察4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副作用及麻醉稳定性。结果:单泵混用组与双泵并用组诱导期、麻醉维持期各时间点各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4组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苏醒时间相似,Ⅰ和Ⅲ、Ⅱ和Ⅳ无差异(P>0.05);Ⅰ、Ⅲ组较Ⅱ、Ⅳ组时间短,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混合后应用于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拔管早,不降低疗效,不增加副作用,操作方便,可安全用于T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混合用药 静脉麻醉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阻滞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广华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731-733,共3页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心脏 手术
下载PDF
13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手术的异丙酚—阿曲库铵麻醉
15
作者 郭兵 宋振国 高鲁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手术麻醉中,应用非去极化肌松剂-阿曲库铵的可行性剂量及恢复程度。方法:13例胸腺瘤合并明显重症肌无力患者,为实验组(I组)。术前口服抗胆碱酯酶药物及激素预处理。入手术室后在肌松监测仪监测下静...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手术麻醉中,应用非去极化肌松剂-阿曲库铵的可行性剂量及恢复程度。方法:13例胸腺瘤合并明显重症肌无力患者,为实验组(I组)。术前口服抗胆碱酯酶药物及激素预处理。入手术室后在肌松监测仪监测下静注阿曲库铵0.5m g/kg,并记录4个串刺激完全消失时间,后维持追加阿曲库铵0.2m g/kg。手术结束后均用新斯的明拮抗。无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14例为对照组(Ⅱ组)。结果:Ⅰ组患者给肌松药后起效时间为下降至20%以下为1m in50s,维持时间25~35m in。Ⅱ组起效时间为2m in5s,维持时间为约20~30m in。能达到肌松较完全(T1<25%)者,Ⅰ组约为96%~98%,Ⅱ组为80%~90%。手术结束后Ⅰ组用新斯的明0.05m g/kg、阿托品0.02m g/kg拮抗残余肌松作用,效果不明显者10m in再追加1次。Ⅱ组用同样剂量拮抗10m in内T4/T1比值达到0.75,达到拔管标准,不需再追加拮抗剂。结论:术前应用激素及抗胆碱酯酶药物作为预处理,对控制症状、改善全身情况、有积极作用。术前虽然使用抗胆碱酯酶物治疗,但并未明显降低阿曲库铵的敏感性。此外,手术后用新斯的明拮抗残余肌松时需仔细监测,并酌情增大拮抗药剂量才能完全恢复以保证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麻醉 肌松药 拮抗剂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青 李建森 高鲁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2-414,共3页
在多数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研究发现外科手术应激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麻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也一直受到关注.乳腺癌根治术临床上主要采用全麻或硬... 在多数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研究发现外科手术应激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麻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也一直受到关注.乳腺癌根治术临床上主要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阻滞麻醉,本文研究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乳腺癌 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地氟烷和七氟烷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常雪南 王舒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4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在老年人临床麻醉中使用地氟烷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天津总医院实施麻醉的老年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地氟烷组(n=98)和七氟烷组(n=98)。统计两组患者在进行麻醉苏醒后1、2、... 目的探讨分析在老年人临床麻醉中使用地氟烷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在天津总医院实施麻醉的老年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地氟烷组(n=98)和七氟烷组(n=98)。统计两组患者在进行麻醉苏醒后1、2、3 h后的认知功能变化,同时记录从停药后至BIS值达到90的时间和唤醒时间,数据结果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术后1 h,地氟烷组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正常认知功能时间较七氟烷麻醉组患者时间短且差异显著(P<0.05);2两组患者在术后2 h和3 h的认知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3地氟烷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比七氟烷组短。结论地氟烷吸入麻醉方法应用于老年患者,临床手术效果满意,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烷 七氟烷 老年患者 麻醉
下载PDF
七氟烷和丙泊酚用于成人麻醉诱导放置喉罩通气道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进 周彤 +3 位作者 张浩 桂小臣 李平 吕国义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68-470,共3页
①目的通过与丙泊酚静脉诱导比较,评价七氟烷吸入诱导用于插入喉罩通气道(LMA)的临床效能和安全性。②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组麻醉诱导采用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6μg/ml;S组以肺活量法吸... ①目的通过与丙泊酚静脉诱导比较,评价七氟烷吸入诱导用于插入喉罩通气道(LMA)的临床效能和安全性。②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组麻醉诱导采用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6μg/ml;S组以肺活量法吸入七氟烷,目标呼末浓度为4%。以开口试验判断条件满意后,插入LMA。观察麻醉诱导和放置LMA的过程,记录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③结果P组和S组患者一次成功完成LMA放置的比率分别为100%和97.5%。尽管S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较P组延长了约21秒,但两组患者适宜LMA插入的麻醉诱导时间相同。与P组患者诱导后MAP明显下降不同,S组患者试验期间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而且插入LMA后呼吸暂停的发生也明显低于P组(15%vs7.25%,P<0.05)。④结论较丙泊酚静脉诱导,七氟烷吸入诱导可同样产生良好的适宜LMA放置的麻醉条件,而且临床应用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吸入诱导 丙泊酚 喉罩通气道
下载PDF
痛立消用于吸入麻醉苏醒期镇痛
19
作者 顾恩华 卢悦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42-144,共3页
择期中、大型腹部手术病人,男22例,女18例,年龄36~59岁,体重57~82kg,随机分为两组。麻醉:安定,芬太尼,琥珀胆碱诱导,吸入氧气、氧化亚氮和安氟醚维持麻醉。在手术行关腹时分别给病人肌注痛立消60mg(Ⅰ组... 择期中、大型腹部手术病人,男22例,女18例,年龄36~59岁,体重57~82kg,随机分为两组。麻醉:安定,芬太尼,琥珀胆碱诱导,吸入氧气、氧化亚氮和安氟醚维持麻醉。在手术行关腹时分别给病人肌注痛立消60mg(Ⅰ组n=20)或安慰剂(生理盐水)2ml(Ⅱ组n=20)。结果:在麻醉后苏醒期,两组病人的意识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近似,Ⅰ组病人:镇痛有效率100%,镇痛持续时间12.3±6.18h,无肌颤痛。Ⅱ组:病人躁动,伤口疼痛,肌颤痛8例。两组呼吸频率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Ⅰ组苏醒期的心率和收缩压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改变(P>0.05),而Ⅱ组则存在显著性改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醒期 痛立消 术后 镇痛 腹部手术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20
作者 余剑波 吴晓炀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56-461,共6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极易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该病的临床管理复杂,病死率高。尽管西医通过使用机械通气、手术和支持性治疗等方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单一的西医治疗效果有限。中医治疗在调整机体内环境、改善微循环和...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极易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该病的临床管理复杂,病死率高。尽管西医通过使用机械通气、手术和支持性治疗等方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单一的西医治疗效果有限。中医治疗在调整机体内环境、改善微循环和减轻炎症反应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已成为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有效策略。本文将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及其临床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中西医结合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