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琦 鲍润贤 +3 位作者 叶兆祥 刘佩芳 肖渤瀚 汪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方法:采用扩散加权成像分析43例软组织肿瘤,其中恶性25例,良性18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扩散加权成像的扩散敏感因子(b值)为0,500s/mm2。选取肿瘤实体部分最大感...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良恶性软组织肿瘤的价值。方法:采用扩散加权成像分析43例软组织肿瘤,其中恶性25例,良性18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扩散加权成像的扩散敏感因子(b值)为0,500s/mm2。选取肿瘤实体部分最大感兴趣区,尽量避开坏死、出血、瘢痕及钙化等不均质成分。分析各病灶的扩散加权图像特点,比较良、恶性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差异。3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进行DWI检查,分析ADC值的变化特点。结果:恶性肿瘤的ADC值(0.96±0.31×10-3)mm2/s明显低于良性肿瘤的ADC值(1.92±0.63×10-3)mm2/s和肌肉组织(1.69±0.47×10-3)mm2/s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与肌肉的ADC值无明显差异。ADC值为(1.38×10-3)mm2/s时,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3%。3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进行DWI检查,其中2例化疗后ADC值升高,1例无ADC值的明显变化。结论:ADC值在软组织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ADC值对于化疗效果评价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并与组织学对照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与影像诊断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淑平 刘佩芳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年第5期449-452,共4页
乳腺叶状肿瘤(PTs)是由乳腺间质和上皮成分构成的纤维上皮型肿瘤,常需要与乳腺纤维腺瘤鉴别。乳腺叶状肿瘤临床手术切除后复发和转移率较高,因此首次术式选择非常重要,强调切除范围应足够大,术前影像学检查可为诊断提供必要的参... 乳腺叶状肿瘤(PTs)是由乳腺间质和上皮成分构成的纤维上皮型肿瘤,常需要与乳腺纤维腺瘤鉴别。乳腺叶状肿瘤临床手术切除后复发和转移率较高,因此首次术式选择非常重要,强调切除范围应足够大,术前影像学检查可为诊断提供必要的参考,从而提示临床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就PTs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叶状肿瘤 放射摄影术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检查方案对子宫及卵巢肿瘤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佩芳 鲍润贤 肖渤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98-902,共5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MRI不同成像序列及扫描位置对显示正常女性盆腔结构和诊断盆腔肿瘤的价值,并进一步确定诊断子宫及卵巢肿瘤的最佳MRI检查方案。方法:对20例正常女性盆腔和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或卵巢肿瘤患者的盆腔磁共振成像检查... 目的:分析和探讨MRI不同成像序列及扫描位置对显示正常女性盆腔结构和诊断盆腔肿瘤的价值,并进一步确定诊断子宫及卵巢肿瘤的最佳MRI检查方案。方法:对20例正常女性盆腔和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或卵巢肿瘤患者的盆腔磁共振成像检查资料进行了定量及定性分析。所有检查均采用SET1WI及FSET2WI序列,分别行横断、矢状及冠状面扫描。在20例患有子宫肿瘤的患者中,11例加做了与子宫腔长轴平行的冠斜位T1WI和T2WI序列扫描。结果:对于正常子宫及直肠的辨别能力,FSET2WI图像明显好于SET1WI图像,两者之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对于子宫肿瘤患者,分析子宫肿瘤与正常子宫结合带的CNR值,结果表明T2WI图像明显高于T1WI图像且两者之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联合应用T1WI及T2WI扫描序列在横断、矢状及冠状位对子宫肿瘤的检出准确性分别为64.3%、96.4%、53.6%,且矢状与横断及冠状位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在11例加做与子宫腔长轴平行的冠斜位患者中,对肿瘤检出及定位、定性的诊断准确性方面,8例(73.0%)显示明显优于其他3种位置。对于卵巢肿瘤的观察结果表明:3种扫描位置的检出能力无明显显著性差异,横断、矢状及冠状位的准确性分别为100%、95%、100%,但对于恶性肿瘤是否伴有髂血管区淋巴结转移及盆壁是否侵犯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子宫肿瘤 卵巢肿瘤 MRI 诊断
下载PDF
胸腺上皮肿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晓瑞 叶兆祥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09年第1期25-27,60,共4页
胸腺上皮肿瘤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复杂。临床-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型是制定治疗方案及提示其预后的重要因素。CT、MRI和PET/CT可以准确判断肿瘤分期,MRI还可显示肿瘤内部低信号分隔,但对钙化和肺内受侵显示不如CT。PET/CT根... 胸腺上皮肿瘤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复杂。临床-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型是制定治疗方案及提示其预后的重要因素。CT、MRI和PET/CT可以准确判断肿瘤分期,MRI还可显示肿瘤内部低信号分隔,但对钙化和肺内受侵显示不如CT。PET/CT根据FDG吸收水平可对肿瘤的良恶性以及侵袭性高低做出判断,且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前两者。CT、MRI和PET/CT对于判断胸腺上皮肿瘤亚型的意义尚未达成一致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病理分期 组织学分型
下载PDF
结合MR增强扫描测量肿瘤表观扩散系数值对大肝癌TACE的疗效评价
5
作者 王化 邹强 +1 位作者 刘佩芳 叶兆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结合MR增强扫描,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在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收集TACE治疗前及TACE后4~6周接受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b=500,0 s/mm^2)及动态增强成像检查的大肝癌患者32例,比较TACE前... 目的:结合MR增强扫描,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在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收集TACE治疗前及TACE后4~6周接受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b=500,0 s/mm^2)及动态增强成像检查的大肝癌患者32例,比较TACE前后各病灶ADC值,并比较TACE治疗后肿瘤强化区和无强化区及与TACE前ADC值的差异。结果:TACE后整个病灶的ADC值[(1.39±0.18)×10^(-3)mm^2/s]较TACE前[(1.23±0.19)×10^(-3)mm^2/s升高(P=0.016)。TACE后肿瘤无强化区的ADC值(1.80±0.32)×10^(-3)mm^2/s]明显高于肿瘤强化区的ADC值(1.15±0.30)×10^(-3)nm^2/s](P<0.001),肿瘤强化区的ADC值明显低于TACE前的ADC值(P=0.048),肿瘤无强化区的ADC值明显高于TACE前的ADC值(P<0.001)。结论:ADC值有助于判断肿瘤活性,分别测量肿瘤强化区和无强化区的ADC值能更准确地评估大肝癌对TACE的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6
作者 路红 刘佩芳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6年第3期173-176,共4页
随着磁共振波谱技术的发展,在活体无创地显示乳腺良恶性肿瘤及正常组织代谢和生化信息已成为可能,与其他MR技术相结合,可提高乳腺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就磁共振波谱技术的研究背景、成像原理、技术以及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目前存在... 随着磁共振波谱技术的发展,在活体无创地显示乳腺良恶性肿瘤及正常组织代谢和生化信息已成为可能,与其他MR技术相结合,可提高乳腺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就磁共振波谱技术的研究背景、成像原理、技术以及在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乳腺肿瘤 评价研究
下载PDF
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术 被引量:22
7
作者 王庆全 鲍润贤 +3 位作者 杨建梅 青春 曹旭晨 姚秉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8-260,共3页
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术王庆全,鲍润贤,杨建梅,青春,曹旭晨,姚秉瑜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天津市 300060)摘要目的: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是90年代在电子计算机辅助下开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乳腺检查方... 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术王庆全,鲍润贤,杨建梅,青春,曹旭晨,姚秉瑜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天津市 300060)摘要目的: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是90年代在电子计算机辅助下开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乳腺检查方法。方法:它是在常规乳腺X线片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X线立体定位 穿刺活检
下载PDF
支气管肺类癌: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祁瑾 叶兆祥 +2 位作者 肖建宇 白广鑫 战忠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CT表现并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了解各种CT征象的病理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2例支气管肺类癌,将CT表现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结果:32例肺类癌CT上表现... 目的:分析原发性支气管肺类癌的CT表现并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了解各种CT征象的病理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完整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2例支气管肺类癌,将CT表现与病理改变进行对照。结果:32例肺类癌CT上表现为中心型(21例)或周围型(11例)。肿块直径在1~6.6cm之间,呈圆形或卵圆形(17例)、分叶状(9例)或不规则形(6例),病灶境界清楚,边缘光滑。少数(6例)在肿块内见点彩状或弥漫样钙化。10例作增强扫描检查,肿瘤均有中度至明显强化,半数CT值上升50Hu以上,平均上升43Hu。结论:支气管肺类癌的CT表现与其病理特征一致。境界清楚、边缘光滑、钙化发生率较高,强化明显、较少转移以及"粘液嵌塞征"、"平行征"等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类癌 CT
下载PDF
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桂华 王新华 +2 位作者 曹桂景 杨仁杰 杨建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评价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有乳头溢液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癌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钼靶X线平片摄影、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乳腺钼靶平片有阳性征象者8例,占25.81%,选择... 目的:评价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有乳头溢液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癌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钼靶X线平片摄影、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手术病理确诊。结果:乳腺钼靶平片有阳性征象者8例,占25.81%,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明确诊断28例,占90.3%。造影主要表现为大导管及分支导管管壁不规则浸润、虫蚀样破坏、僵硬及狭窄,腔内多发小充盈缺损,近端导管扩张,主导管及部分分支中断。结论: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乳腺 乳房X线摄影术 乳溢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MSCT表现 被引量:22
10
作者 赵金坤 叶兆祥 +1 位作者 白人驹 孙浩然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84-1487,共4页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MSCT表现,以期提高对SHL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5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SHL共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39~67岁,平均52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1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病变直径平均(...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MSCT表现,以期提高对SHL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2005年4月至2007年5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SHL共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39~67岁,平均52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其中1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病变直径平均(3.0±1.2)cm。形状呈类圆形8例(40%),卵圆形6例(30%),不规则形3例(15%),分叶状3例(15%)。边缘光滑17例(85%),毛糙3例(15%),其中毛糙伴有毛刺2例。平扫除4例病灶内有点状钙化和2例内有小含气空腔外,余病变(70%)均密度均匀,CT值为(43.4±19.4)HU;13例增强扫描强化净值为(33.46±24.41)HU,其中10例(77%)呈明显不均匀的"花斑"样强化。结论边缘光滑的类圆形或卵圆形肺结节,密度均匀且增强呈明显"花斑"样强化为SHL的MSCT典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强化
下载PDF
肝硬化结节多步癌变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5
11
作者 任崧 叶兆祥 朱理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425-428,共4页
肝细胞癌(HCC)发生之前存在从再生结节(RN)、低级不典型增生结节(LGDN)、高级不典型增生结节(HGDN)、以及HCC病变逐渐演化过程,这些结节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不典型增生可认为是HCC的癌前病变。影像学检查是区分这些结节的较敏感的方法... 肝细胞癌(HCC)发生之前存在从再生结节(RN)、低级不典型增生结节(LGDN)、高级不典型增生结节(HGDN)、以及HCC病变逐渐演化过程,这些结节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不典型增生可认为是HCC的癌前病变。影像学检查是区分这些结节的较敏感的方法。随着功能性成像技术(例如CTP、DWI、PWI、MRS等)的进展以及大量MR对比剂的应用,将有望在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明显地有助于癌前病变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细胞 结节病
下载PDF
钙化性乳腺癌MRI表现及其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邵真真 刘佩芳 +3 位作者 张淑平 赵玉梅 鲍润贤 朱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89-394,共6页
目的:探讨钙化性乳腺癌的动态增强MRI表现及其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术前经乳腺X线检查检出为钙化性乳腺癌108例(111个病灶),并同时行乳腺MRI检查。分析肿块与非肿块样病变的MRI动态增强表现和扩散加权成像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 目的:探讨钙化性乳腺癌的动态增强MRI表现及其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术前经乳腺X线检查检出为钙化性乳腺癌108例(111个病灶),并同时行乳腺MRI检查。分析肿块与非肿块样病变的MRI动态增强表现和扩散加权成像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研究MRI表现和ADC值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ER、PR、c-erb-B2、Ki-67、P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111个病灶中,肿块占66.7%(74/111),非肿块样病变占33.3%(37/111)。MRI对钙化性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96.4%(107/111)。漏诊4例,1例为导管原位癌(DCIS),3例为浸润性导管癌,病灶最大径均<2 cm。肿块比非肿块样病变的ER阳性率高(χ2=4.681,P=0.038)。肿块的形态与大小存在相关性(χ2=7.688,P=0.043),肿块中最大径≤2 cm约54.9%(28/51)表现为圆形;肿块中最大径>2 cm约47.8%(11/23)表现为不规则形。平均ADC值Ki-67阳性组为(1.046 8±0.2180 5)×10-3mm2/s,阴性组为(1.189 6±0.30348)×10-3mm2/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4,P=0.011)。结论:钙化性乳腺癌的MRI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钙化 磁共振成像 预后因子
下载PDF
成人支气管囊肿的CT诊断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兆祥 肖建宇 +1 位作者 陶鑫 鲍润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CT扫描对支气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成人支气管囊肿患者的CT表现。结果:纵隔型支气管囊肿3例,直径4~13cm,1例呈囊性,2例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增强后其囊内容物及囊壁均未见强化,显示为高密度... 目的:探讨CT扫描对支气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成人支气管囊肿患者的CT表现。结果:纵隔型支气管囊肿3例,直径4~13cm,1例呈囊性,2例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增强后其囊内容物及囊壁均未见强化,显示为高密度囊肿。肺内型支气管囊肿10例,直径0.5~6.0cm,含气和含液囊肿分别为2例和3例,均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病灶,囊壁有强化,囊内容物未见强化;软组织肿块5例,1例合并肺段隔离症,1例边缘有环形钙化,3例为边缘模糊的不规则肿块。结论:CT平扫和增强对含气和含液支气管囊肿的诊断有特异性,对软组织密度支气管囊肿的鉴别诊断较困难,增强CT扫描有助于高密度囊肿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支气管囊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检查
下载PDF
乳腺错构瘤钼靶X线诊断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建梅 王庆全 鲍润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585-587,共3页
目的:通过钼靶X线检查制定乳腺错构瘤的诊断标准。方法:报道我院1985~1995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乳腺错构瘤的钼靶 X线表现。全部为女性,年龄28~64岁,平均42.4岁。右乳18例(包括右副乳2例),左乳11例。0.4~14cm大小。结果... 目的:通过钼靶X线检查制定乳腺错构瘤的诊断标准。方法:报道我院1985~1995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乳腺错构瘤的钼靶 X线表现。全部为女性,年龄28~64岁,平均42.4岁。右乳18例(包括右副乳2例),左乳11例。0.4~14cm大小。结果:X线表现混合型15例,脂肪型11例,致密型3例。以混合型、脂肪型最为常见,以混合型最具特征,以致密型、脂肪型最易误诊或漏诊。18例X线诊断正确,总符合率占62.00%。结论:X线检查是本病最好的方法。混杂密度改变是其 X线诊断特征。正确诊断,有利于临床手术术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错构瘤 乳腺摄影术 X线诊断 乳腺肿瘤
下载PDF
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MSCT表现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郭健 叶兆祥 +1 位作者 冯小伟 尹全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LCNEC患者的MSCT影像与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胸部CT平扫,其中20例接受增强扫描。结果 23例表现为肺内单发肿块,4例表现同侧肺内为多发结节... 目的探讨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LCNEC患者的MSCT影像与病理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胸部CT平扫,其中20例接受增强扫描。结果 23例表现为肺内单发肿块,4例表现同侧肺内为多发结节;26例为周围型,仅1例为中央型;肿块或结节最大径为1.2~14.2cm[平均(5.2±2.1)cm]。主要CT征象:肿块或结节边缘光滑20例(20/27,74.07%),肿块内片状坏死9例(9/27,33.33%)、点状钙化2例(2/27,7.41%);分叶征19例(19/27,70.37%),毛刺征13例(13/27,48.15%),空泡征3例(3/27,11.11%),胸膜牵拉征7例(7/27,25.93%),伴肺内阻塞性病变4例(4/27,14.81%)。增强后20例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14例(14/27,51.85%)可见同侧肺门或纵隔、隆突下淋巴结肿大,其中8例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1例(1/27,3.70%)肿块累及胸壁,1例(1/27,3.70%)发生骨转移,1例(1/27,3.70%)发生脑转移,1例(1/27,3.70%)发生全身转移。结论 LCNEC影像学表现复杂,缺乏特征性,诊断需结合病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神经内分泌 大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与多层CT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化 王霄英 +3 位作者 黄勇 吴冰 李新民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目的比较综合MRI(1.5T或3T)多种序列与MSCT(16或64层)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部MSCT与MRI检查(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1个月)且发现肝脏局灶性病变的41例患者(75个病灶)的诊断结果。结果MSCT鉴别... 目的比较综合MRI(1.5T或3T)多种序列与MSCT(16或64层)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部MSCT与MRI检查(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1个月)且发现肝脏局灶性病变的41例患者(75个病灶)的诊断结果。结果MSCT鉴别诊断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80.77%(21/26),特异度为68.42%(26/38)。MRI鉴别诊断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93.33%(28/30),特异度为97.56%(40/41)。两者敏感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1),MRI的特异度高于MSCT(P<0.001)。对于具体的各类病灶,MRI的总体诊断准确率(86.36%,57/66)高于(P=0.004)MSCT(64.41%,38/59)。结论MRI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能力优于M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局灶性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及手术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金坤 叶兆祥 +2 位作者 白人驹 高春涛 潘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92-1396,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并为手术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0例,男2例,女18例,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30.3±16.2)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多...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并为手术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20例,男2例,女18例,年龄12~73岁,平均年龄(30.3±16.2)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多期动态增强检查,分析肿瘤的CT表现,并与术中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结果:CT平扫:20例肿物均表现为较大的胰腺肿块,其中13例明显突出于胰腺轮廓外;肿块呈类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缘较清楚;13例为囊实性,3例为囊性,4例为实性;其中9例肿物内可见钙化。14例肿块位于胰头,其中4例胰管轻度扩张,1例明显扩张,均未见胆管扩张。1例伴肝转移。CT增强:3例囊性肿物的囊壁及分隔可见强化;17例实性及囊实性肿物的实性部分平扫为等密度或较低密度,增强后均有强化,动脉期强化程度均较低,平均CT值(51.45±10.63)HU,静脉期和实质期强化程度较动脉期提高,平均CT值分别约(82.05±22.04)HU和(81.83±19.86)HU,并与动脉期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t_1=-7.34,P=0.000和t_2=-7.36,P=0.000),但静脉期和实质期强化CT值无差别(t_3=-0.15,P=0.880)。所有20例肿瘤均已行手术切除,其中包括肝转移灶。结论: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和临床表现特点,CT检查多能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做出正确诊断,鉴于肿瘤多为低度恶性或良性,一般均可行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X线 体层摄影术 手术
下载PDF
黏液性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绪斌 侯岩 叶兆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8-631,共4页
目的探讨黏液性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黏液性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特点。18例术前接受CT平扫,其中9例同时接受增强扫描;6例接受MR平扫,其中5例同时接受增强检查。结果 24例黏液性脂肪肉瘤均... 目的探讨黏液性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黏液性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特点。18例术前接受CT平扫,其中9例同时接受增强扫描;6例接受MR平扫,其中5例同时接受增强检查。结果 24例黏液性脂肪肉瘤均表现为单发结节或肿块;发生于下肢(n=12)尤其大腿(n=9)最为多见,其次是腹膜后(n=7);发生于四肢的14例患者中,病变位于肌间隙10例(n=10),肌肉内2例(n=2),皮下脂肪层内2例(n=2);15例肿瘤形态规则,边界尚清,9例形态不规则,边界不光整,可见分叶等征象;病灶最大径2.0~38.0cm,平均(12.5±8.0)cm。18例CT平扫CT值11.0~30.0HU,平均(19.4±6.8)HU;6例MR平扫T1WI病变与肌肉相比以等或稍低信号为主,2例内见云絮状高信号;4例T2WI病变与皮下脂肪相比以明显高信号为主,内有稍高信号区和(或)线样低信号分隔,2例呈均匀显著高信号;14例CT和MR增强后病变均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CT强化最显著区CT值35.0~112.0HU,平均(62.7±27.0)HU。结论黏液性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CT平扫多为囊样低密度影,MRI以T1WI低信号、T2WI显著高信号为主,T2WI可伴稍高信号区和(或)线样低信号分隔,增强后多呈显著不均匀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黏液样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化 邹强 刘佩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96-799,共4页
目的探讨DWI和动态增强成像(DCEI)在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疗效中的作用。方法收集TACE前及TACE后4~6周接受常规MR、DWI及DCEI检查的HCC患者20例(39个病灶),比较TACE前后各病灶大小、ADC值、动脉期... 目的探讨DWI和动态增强成像(DCEI)在评价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疗效中的作用。方法收集TACE前及TACE后4~6周接受常规MR、DWI及DCEI检查的HCC患者20例(39个病灶),比较TACE前后各病灶大小、ADC值、动脉期和门脉期相对强化率(rER)的差异,分析TACE后ADC值下降/升高与动脉期或门脉期rER升高/下降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TACE后病灶的直径[(6.61±3.22)cm]较TACE前[(6.26±3.17)cm]增大(P〈0.001),ADC值[(1.27±0.29)×10-3mm2/s]较TACE前[(1.17±0.30)×10-3mm2/s]升高(P=0.003)。动脉期rER(0.69±0.38)与TACE前(0.73±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5),门脉期rER(1.21±0.36)与TACE前(1.27±0.3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1)。TACE后病灶ADC值的下降/升高与动脉期rER的升高/下降不一致(P=0.001),与门脉期rER的升高/下降保持一致(P=0.118)。TACE后门脉期rER升高病灶的ADC值[(1.29±0.28)×10-3mm2/s]与TACE前[(1.24±0.21)×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TACE后门脉期rER下降病灶的ADC值[(1.26±0.30)×10-3mm2/s]较TACE前[(1.12±0.34)×10-3mm2/s]升高(P=0.004)。结论 HCC病灶的ADC值与其门脉期血流灌注存在一定的关系,可用于评价TACE治疗HCC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细胞癌MRI检查ADC值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绪斌 侯岩 +1 位作者 冯頔 叶兆祥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8-819,I0004,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肝细胞癌分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癌患者的MRI图像。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和DWI成像。结合增强图像,测量肿瘤的实质部分的ADC值。分析不同病理级别肿瘤...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肝细胞癌分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癌患者的MRI图像。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和DWI成像。结合增强图像,测量肿瘤的实质部分的ADC值。分析不同病理级别肿瘤实质部分ADC值的差异以及ADC值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低、中、高分化肝细胞癌(HCC)各组肿瘤实质部分ADC值分别为0.72(0.66,1.05)×10-3mm2/s、1.05(0.92,1.16)×10-3mm2/s、1.21(1.06,1.33)×10-3mm2/s,低分化组低于中、高分化组,中分化组低于高分化组(均P<0.05)。肿瘤ADC值与肿瘤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s=-0.468,P<0.01)。结论 ADC值在肝癌术前病理分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弥散 表观弥散系数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