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扫描与肿瘤标志物联检在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江 赵颖如 徐文贵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52-154,159,共4页
骨骼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扩散转移部位之一。由骨转移引发的骨相关事件可以明显影响晚期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和临床转归。骨扫描目前仍然是诊断骨转移的首选检查方法。尽管骨扫描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但其特异性仍较低,如与不同癌症的相... 骨骼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扩散转移部位之一。由骨转移引发的骨相关事件可以明显影响晚期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和临床转归。骨扫描目前仍然是诊断骨转移的首选检查方法。尽管骨扫描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但其特异性仍较低,如与不同癌症的相关肿瘤标志物联检,可明显提高骨扫描的诊断特异性,还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其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就骨扫描与肿瘤标志物联检在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及其潜在的临床价值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扫描 肿瘤标志物 恶性肿瘤 骨转移
下载PDF
P-32玻璃微球与I-125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江 孟令祥 +2 位作者 常克力 朱殿清 薛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比较p-32玻璃微球局部注射与I-125粒子植入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的特点。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将放射性核素P-32玻璃微球(32例)及I-125粒子(57例)在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导入肿瘤组织内。结果:治疗后1-6月影像学复查,肿... 目的:比较p-32玻璃微球局部注射与I-125粒子植入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的特点。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将放射性核素P-32玻璃微球(32例)及I-125粒子(57例)在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导入肿瘤组织内。结果:治疗后1-6月影像学复查,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I-125粒子植入的放射性药物价格是P-32玻璃微球局部注射的10-15倍。结论: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确实可控制肿瘤发展,缩小肿瘤,缓解症状。I-125粒子较P-32玻璃微球储存使用更方便,适用于增殖较慢的恶性肿瘤。两种方法的合理使用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2玻璃微球 I-125粒子 恶性肿瘤 放射性核素
下载PDF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江 庞雁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34-536,共3页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对癌症患者整体治疗方案的选择、制定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见方法有影像学检查、相关肿瘤标记物检测、骨代谢标志物检测等。各种方法虽均有利弊,但适时组合应用可为临床癌症骨转移的诊... 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对癌症患者整体治疗方案的选择、制定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见方法有影像学检查、相关肿瘤标记物检测、骨代谢标志物检测等。各种方法虽均有利弊,但适时组合应用可为临床癌症骨转移的诊治提供有力佐证。现对近期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的相关文献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骨转移 诊断方法
下载PDF
^(89)Sr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江 柳杰 +1 位作者 王建 徐文贵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讨89Sr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癌症多发性骨转移伴骨痛患者行89Sr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治疗后的镇痛效果、病灶变化及副作用进行评价。结果:骨痛反应评价完全缓解(CR)35例,部分缓解(PR)66例... 目的:探讨89Sr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癌症多发性骨转移伴骨痛患者行89Sr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治疗后的镇痛效果、病灶变化及副作用进行评价。结果:骨痛反应评价完全缓解(CR)35例,部分缓解(PR)66例,轻度缓解(MR)22例,共12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6.01%(123/143)。全身骨显像复查与治疗前比较,I级19例,Ⅱ级53例,Ⅲ级17例,Ⅳ级6例。全身骨显像效果评价,总有效率为75.79%(72/95)。均未出现明显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89Sr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多发性骨转移,能明显减轻患者的骨痛,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对骨转移病灶起到一定程度的治疗作用,与双膦酸盐抗骨吸收治疗和外照射放疗形成有效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9Sr 恶性肿瘤 骨转移 双膦酸盐 放疗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153)SM-EDTM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 被引量:1
5
作者 常克力 庞雁 +2 位作者 朱殿清 庹培昱 朱研佳 《肿瘤防治杂志》 2002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 :研究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的放射性核素 153 Sm EDTM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静脉注射 153 Sm EDTMP ,给药量 0 .5~ 1.5mCi kg体重。每月 1次 ,3次 1个疗程。结果 :153Sm EDTM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不但可使骨转移疼痛缓解 (87... 目的 :研究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的放射性核素 153 Sm EDTM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静脉注射 153 Sm EDTMP ,给药量 0 .5~ 1.5mCi kg体重。每月 1次 ,3次 1个疗程。结果 :153Sm EDTMP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不但可使骨转移疼痛缓解 (87.0 % ) ,而且对骨转移肿瘤灶有治疗作用 (5 4 .3% ) ,多数患者 (80 .2 % )出现白细胞或血小板一过性减少。结论 :放射性核素治疗方法简单 ,副作用较小 ,治疗效果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病理学 乙二胺四甲基膦酸 预后 乳腺癌
下载PDF
^(99m)Tc-EC显像用于原发输尿管癌手术定位及肾功能初步评价
6
作者 庹培昱 贾炜莹 +2 位作者 庞雁 朱殿清 朱研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5-257,共3页
探讨核素99mTc-EC显像在原发输尿管癌手术定位及肾功能评价方面的应用,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就诊病例10例,静脉注射99mTc-EC后采集图像,根据影像资料判断梗阻位置,利用计算机处理所得肾图曲线获得两肾功能。结果:10例患者中,患侧... 探讨核素99mTc-EC显像在原发输尿管癌手术定位及肾功能评价方面的应用,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就诊病例10例,静脉注射99mTc-EC后采集图像,根据影像资料判断梗阻位置,利用计算机处理所得肾图曲线获得两肾功能。结果:10例患者中,患侧输尿管显影6例,其中伴对侧输尿管显影1例,肾图曲线示双肾功能受损3例,患肾功受损5例,患肾排泄不良2例,对侧肾功能受损2例,患侧肾及输尿管未显影5例。与MRI及IVP比较,MRI阳性9例患者中,ECT阳性6例,IVP阳性2例(另1例过敏),IVP阴性7例患者中有4例ECT阳性。结论:核素99mTc-EC显像可从形态与功能两方面提供受试者泌尿系的动态情况,与其它诊断手段互相补充,为受检者术前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EC显像 原发输尿管癌 梗阻 手术定位 肾功能
下载PDF
^(153)Sm半乳糖多聚赖氨酸肝细胞靶向全肝照射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刘艳迪 刘江 +2 位作者 刘印忠 常克力 何景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949-951,961,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乳糖化赖氨酸作为肝细胞靶向载体,将放射性核素^(153)Sm特异性地浓集至肝脏,用全肝内照射的方法治疗肝癌的可行性,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和乳糖(lactose,Lac)经过常规偶联与纯化,合... 目的:探讨利用乳糖化赖氨酸作为肝细胞靶向载体,将放射性核素^(153)Sm特异性地浓集至肝脏,用全肝内照射的方法治疗肝癌的可行性,为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和乳糖(lactose,Lac)经过常规偶联与纯化,合成产物采用环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cetate acid,DTPA)法标记^(153)Sm,得到放射性药物Lac-PLL-DT-PA-^(153)Sm,并进行了家免血浆药物代谢动力学检测构建大鼠肝癌模型,并观测Lac-PLL-DTPA-★★Sm在体内的分布情况。随后将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尾静脉注入Lac-PLL-DTPA-^(153)Sm 3.64MBq,对照组注入Lac-PLL-DTPA。第14天处死大鼠剥离肿瘤结节,计算肿瘤体积。结果:静脉注射Lac-PLL-DTPA-^(153)Sm很快从血中分布到组织脏器中,其血浆药物浓度半衰期T_(1/2)为10 min结合内照射辐射计量学确定放射性药物的给药剂量为:1 091 MBq,与对照组比较,Lac-PLL-DTPA-^(153)Sm确实可以引起肿瘤缩小(P<0.01),而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此方法治疗肝癌安全有效,为临床晚期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3Sm 乳糖 多聚赖氨酸 肝癌
下载PDF
尿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辅助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价值
8
作者 刘江 陈环 +1 位作者 赵颖如 徐文贵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尿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uNTX)辅助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27例骨显像诊断为可疑骨转移患者,首先测定患者的uNTX,并以其正常参考值上限65nmo]骨胶原当量(BCE)/mmol肌酐(Cr)作为辅助诊断骨转移的... 目的探讨应用尿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uNTX)辅助骨显像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27例骨显像诊断为可疑骨转移患者,首先测定患者的uNTX,并以其正常参考值上限65nmo]骨胶原当量(BCE)/mmol肌酐(Cr)作为辅助诊断骨转移的临界点:当uNTX〉65nmolBCE/mmolCr判断为骨转移,反之为非骨转移。同时综合CT、MRI、PET/CT等检查进行骨转移的确诊。应用单样本或两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uNTX差异;利用ROC曲线对uNTX辅助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效能进行评价,确立实验诊断的最佳切点值,并以其为甄别骨转移的标准进行回顾性评价,计算诊断效能。结果227例患者的uNTX为(84.30±13.29)nmolBCE/mmolCr,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65nmolBCE/mmolCr(t=21.875.P〈O.01)。UNTX〉65nmolBCE/mmolCr者197例,其中188例由综合检查诊断法确诊为骨转移;UNTX〈65nmolBCE/mmolCr者共30例,其中27例由综合检查诊断法确诊非骨转移。综合检查诊断法确诊为骨转移(191例)与非骨转移(36例)患者的uNTX分别为(88.73±8.37)和(60.76±9.14)nmolBCE/mmolCr(t=-18.134,P〈O.01)。UNTX值辅助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约登指数分别为98.4%(188/191)、75.0%(27/36)、95.4%(188/197)、90.0%(27/30)、94.7%(215/227)、73.4%,曲线下面积0.982;通过ROC曲线确立最佳切点值为78.88nmolBCE/mmolCr,以此切点值为甄别骨转移的界值进行回顾性评价: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约登指数分别为97.4%(186/191)、94.4%(34/36)、98.9%(186/188)、87.2%(34/39)、96.9%(220/227)、91.8%。结论该研究获得的uNTX最佳切点值可以对骨显像中的疑似骨转移病例进行有效甄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骨骼 尿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 放射性核素显像 MDP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对淋巴瘤放化疗后疗效评估及无进展生存期预测的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思源 徐文贵 +2 位作者 童冠圣 张丽 文哲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淋巴瘤放化疗后疗效评估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接受4~8个周期标准化化疗,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检查,比较2年PFS率,评价...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对淋巴瘤放化疗后疗效评估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接受4~8个周期标准化化疗,前后均行18FFDG PET/CT检查,比较2年PFS率,评价其对接受放化疗的淋巴瘤患者疗效评估及PFS率预测的价值。结果本组病例发病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类型为主,发病部位以头颈淋巴结、纵隔、腹膜后为主。多数患者伴有脾脏肿大和局部病灶高代谢。霍奇金淋巴瘤(HL)PET/CT阴性组治疗完全缓解(CR)率明显高于阳性组(86.4%∶42.9%,P=0.038),且PET/CT阳性组与阴性组2年PFS率分别为42.9%和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0,P=0.006)。56例NHL患者治疗后35例达CR,13例达部分缓解(PR),8例达病情稳定(SD)或病情进展(PD),CR组、PR组、SD或PD组患者2年PFS率分别为89.7%、65.3%和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1,P=0.002)。PET/CT显像对治疗后T细胞淋巴瘤(TCL)患者(χ2=13.85,P=0.00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χ2=13.51,P=0.001)有很强的PFS率预测作用,对滤泡淋巴瘤(FL)患者(χ2=4.63,P=0.099)无预后预测作用。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能很好地评价淋巴瘤的疗效,可早期预测预后,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疗效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