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2型巨噬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含量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原林 王华庆 +6 位作者 钱正子 宋拯 周世勇 张会来 邱立华 王先火 王平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0-455,共6页
目的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含量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并有完整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的92例DLBCL患者资料。以CD163作为M2型巨噬细胞标记,以Foxp3作为... 目的分析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含量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并有完整的临床和随访资料的92例DLBCL患者资料。以CD163作为M2型巨噬细胞标记,以Foxp3作为Tregs细胞标记,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163和Foxp3蛋白的表达,分析CD163和Foxp3蛋白的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CD163蛋白在DLBCL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59.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5.2%,P=0.02)。Foxp3蛋白在DLBCL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41.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0.7%,P=0.04)。在DLBCL组织中,CD163蛋白与Foxp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2.012,P〈0.05)。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CD163和Foxp3蛋白的表达均与DLBCL的结外受侵有关。Cox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CD163和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为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联合检测DLBCL组织中CD163和Foxp3蛋白的表达,进而评价M2型巨噬细胞和Tregs的含量可更准确地预测DLBCL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CD163 FOXP3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原文传递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激酶7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的表达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侯芸 王华庆 +7 位作者 傅凯 张会来 钱正子 邱立华 李维 周世勇 李兰芳 郝希山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1-915,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激酶7(Cdc7)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的表达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Cdc...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激酶7(Cdc7)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的表达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Cdc7和MCM2基因的表达,分析Cdc7和MCM2基因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外周血Cdc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38.3%和65.4%(P=0.001),骨髓Cdc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37.2%和75.5%(P=0.032),外周血MCM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44.0%和68.2%(P=0.025),骨髓MCM2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39.0%和63.4%(P=0.007)。外周血和骨髓中Cdc7和MCM2基因高表达是DLBCL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Cdc7和MCM2的表达与传统预后指标相结合可以准确预测DLBCI.患者的预后,靶向调控Cdc7和MCM2通路可能成为治疗难治性DLBCL患者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激酶7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预后
原文传递
利妥昔单抗联合NCE方案治疗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侯芸 王华庆 +8 位作者 付凯 刘贤明 张会来 钱正子 邱立华 李维 周世勇 李兰芳 郝希山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评价利妥昔单抗联合NCE方案(长春瑞滨+顺铂+依托泊苷)治疗复发、耐药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46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NCE方案治疗的复发、耐药性B细胞NHL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其近期... 目的评价利妥昔单抗联合NCE方案(长春瑞滨+顺铂+依托泊苷)治疗复发、耐药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46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NCE方案治疗的复发、耐药性B细胞NHL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其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状况和不良反应。结果46例患者中位治疗4个周期。均可评价客观疗效,完全缓解率为52.17%,临床有效率为82.61%。中位随访6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8%,48.3%和40.1%,中位生存期为30.2个月(5-6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9个月(2-3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乏力、脱发、皮疹和发热。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NCE方案治疗复发、耐药性B细胞NHL的近期有效率和远期生存率较二线化疗方案高,且毒副作用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利妥昔单抗 复发 抗药性 肿瘤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甲状腺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侯芸 王华庆 +7 位作者 付凯 刘贤明 邱立华 张会来 钱正子 李维 李兰芳 郝希山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0年第1期23-25,28,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原发恶性淋巴瘤(PT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PTL患者的临床特点,将相关因素纳入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PS评分、结外侵犯数、AnnArbo... 目的探讨甲状腺原发恶性淋巴瘤(PTL)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PTL患者的临床特点,将相关因素纳入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ECOGPS评分、结外侵犯数、Ann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评分(IPI)、B症状、治疗前血红蛋白(Hb)浓度、乳酸脱氢酶(LDH)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治疗模式、病理类型、肿块大小与PTL患者的生存期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IPI评分、LDH及HGB水平、病理类型、肿块大小是PTL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PS评分、IPI评分、LDH及HGB水平、病理类型、肿块大小是PTL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瘤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