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例原发性肾肉瘤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董立新 姚欣 +2 位作者 陈华 贾炜莹 李文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70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成人肾脏肿瘤752例,对其中11例原发性肾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8例以肿块、消瘦为首发症状;11例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纤... 目的:探讨成人原发性肾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70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成人肾脏肿瘤752例,对其中11例原发性肾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8例以肿块、消瘦为首发症状;11例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5例,平滑肌肉瘤3例,脂肪肉瘤2例,低分化肉瘤1例。术后无残余瘤组平均生存期为5.8年,残余瘤组术后平均生存10.6个月;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平均生存期为6个月、平滑肌肉瘤和脂肪肉瘤分别为3.5和10.2年。结论:肿块、消瘦是肾肉瘤的最常见临床症状,病理类型及术后有无残余瘤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63例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的临床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文欣 李文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0年1月-1997年12月间收治的63例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年轻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同期治疗的80例40岁以上病例(对... 目的:探讨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征、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0年1月-1997年12月间收治的63例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年轻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同期治疗的80例40岁以上病例(对照组)做对照研究。结果: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占全部宫颈癌的比例,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8%,上升到1995年以后的16.0%。年轻组初婚年龄较高,孕次、产次较低,出现接触性出血症状的比例较高(P<0.01)。年轻组中腺癌的比例较高,组织分化程度较低(P<0.05),总的5年生存率(50.8%)低于对照组(72.5%,P<0.01),其中鳞癌的5年生存率(56.3%)明显低于对照组(79.7%,P<0.01)。年轻组的复发转移率(52.4%)明显高于对照组(32.5%,P<0.05),其中1年内复发转移的比例较高,平均发生复发转移的时间较短(P<0.05)。结论:影响40岁以下浸润性宫颈癌预后的因素与肿瘤大小、肿瘤外观、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年轻妇女浸润性宫颈癌发病呈上升趋势,其预后较中老年组差。应提高对年轻妇女浸润性宫颈癌的警惕性,治疗中注重个体化的原则,对有高危因素的年轻患者提倡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年轻妇女 对照组 复发转移 临床 预后分析 生存率 比例 组织分化 症状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付欣 王慧玉 +1 位作者 田菁 郝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大小、分期、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30例宫颈原位癌、90例无转移的宫颈癌、30例有转移的宫颈癌和3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R...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大小、分期、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30例宫颈原位癌、90例无转移的宫颈癌、30例有转移的宫颈癌和30例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RAGE表达情况,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定量检测其表达情况。结果:RAGE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48.0%(72/150),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弱表达1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RAGE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分期、侵袭和转移有关(P<0.01),而与其组织分化程度、大小无关(P>0.05)。结论:RAGE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尤其是发生转移的宫颈鳞癌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可作为宫颈鳞癌浸润、转移的重要判定指标之一,并有望成为基因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肿瘤浸润
下载PDF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相关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文欣 郝权 +3 位作者 赵小鸽 高兴 郝希山 李文录 《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836-839,共4页
目的:摸索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运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capturemicrodissection,LCM)获取无间质混杂的人正常子宫内膜腺管上皮细胞与子宫内膜癌细胞,用于进行子宫内膜癌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方法:采用LCM技术分别从正常子宫... 目的:摸索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运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capturemicrodissection,LCM)获取无间质混杂的人正常子宫内膜腺管上皮细胞与子宫内膜癌细胞,用于进行子宫内膜癌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方法:采用LCM技术分别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癌组织冰冻切片中捕获子宫内膜腺管上皮细胞及子宫内膜癌细胞,提取微量RNA,并对微量RNA进行纯化及浓缩,用RTPCR验证捕获细胞RNA中β-actin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分别从冰冻切片中捕获子宫内膜腺管上皮细胞及子宫内膜癌细胞各50000Shootings。对照实验Ⅰ、Ⅱ证实经LCM后RNA完整性较好。确定了LCMShooting次数与可获得RNA量间对应关系。捕获细胞所提取的RNA中βactin基因表达完整。结论:通过LCM技术可以从冰冻切片中捕获单一类型的目的细胞,此过程不会造成细胞RNA明显降解,可以应用于下游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RT—PCR 子宫内膜腺管上皮细胞 子宫内膜癌细胞
下载PDF
卵巢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郝权 田菁 王耕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315-1318,共4页
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能够提高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而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器官的不良作用,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治疗,且在卵巢癌的治疗中较传统治疗方式显示出明显优势。本文分别从单克隆抗体、酪氨酸激酶、肿瘤血管生成、... 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能够提高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而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器官的不良作用,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治疗,且在卵巢癌的治疗中较传统治疗方式显示出明显优势。本文分别从单克隆抗体、酪氨酸激酶、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光动力学治疗五个侧面对靶向治疗在卵巢癌治的研究现况、治疗应用及前景进行了总结及瞻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靶向治疗 单克隆抗体 基因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13例结直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娄越亮 张永建 +1 位作者 战忠利 张燮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14-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意义,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近8年收治的13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状况及CD117、CD34免疫组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4例共行手术11次。结直... 目的: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意义,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近8年收治的13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状况及CD117、CD34免疫组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4例共行手术11次。结直肠间质瘤以梭形细胞为主占92.3%,CD117阳性率占92.33%,CD34阳性率占77.0%。13例患者皆无淋巴转移。肿瘤体积10cm以上,核分裂>5/50HPF6例,其中2例出现肝转移,2例膀胱及大网膜转移。结论:结直肠恶性间质瘤体积>10cm。核分裂>5/50HPF是远处转移的信号。采用合理的首次治疗,肿瘤完整切除及预防性大网膜切除是治疗结直肠恶性间质瘤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 间质瘤 病理分析
下载PDF
55例原发女性生殖器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亚丽 林灿洁 刘文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834-835,共2页
关键词 生殖器 透明细胞癌 临床特点 预后因素
下载PDF
^(99m)Tc-EC显像用于原发输尿管癌手术定位及肾功能初步评价
8
作者 庹培昱 贾炜莹 +2 位作者 庞雁 朱殿清 朱研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5-257,共3页
探讨核素99mTc-EC显像在原发输尿管癌手术定位及肾功能评价方面的应用,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就诊病例10例,静脉注射99mTc-EC后采集图像,根据影像资料判断梗阻位置,利用计算机处理所得肾图曲线获得两肾功能。结果:10例患者中,患侧... 探讨核素99mTc-EC显像在原发输尿管癌手术定位及肾功能评价方面的应用,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就诊病例10例,静脉注射99mTc-EC后采集图像,根据影像资料判断梗阻位置,利用计算机处理所得肾图曲线获得两肾功能。结果:10例患者中,患侧输尿管显影6例,其中伴对侧输尿管显影1例,肾图曲线示双肾功能受损3例,患肾功受损5例,患肾排泄不良2例,对侧肾功能受损2例,患侧肾及输尿管未显影5例。与MRI及IVP比较,MRI阳性9例患者中,ECT阳性6例,IVP阳性2例(另1例过敏),IVP阴性7例患者中有4例ECT阳性。结论:核素99mTc-EC显像可从形态与功能两方面提供受试者泌尿系的动态情况,与其它诊断手段互相补充,为受检者术前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EC显像 原发输尿管癌 梗阻 手术定位 肾功能
下载PDF
原发小肠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永健 李文录 +1 位作者 王粹 张连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小肠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病例报告 MFH 肿瘤 病例报告 诊断
下载PDF
100例Ⅲ期卵巢上皮癌术后辅加化疗疗程次数与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晓燕 胡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索Ⅲ期上皮性卵巢癌术后辅助化疗疗程次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天津市肿瘤医院1982年1月~1997年1月收治的Ⅲ期上皮性卵巢癌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Ⅲ期上皮性卵巢癌术后辅助化疗≤6个疗程组与>6个疗程组比较,2年复发率... 目的:探索Ⅲ期上皮性卵巢癌术后辅助化疗疗程次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天津市肿瘤医院1982年1月~1997年1月收治的Ⅲ期上皮性卵巢癌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Ⅲ期上皮性卵巢癌术后辅助化疗≤6个疗程组与>6个疗程组比较,2年复发率、2年及5年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Ⅲ期上皮性卵巢癌完成满意的减癌术后,化疗仍需达6个疗程,增加术后的辅助化疗的次数和时间并不一定能延长患者的肿瘤复发时间和生存期(P>0.05);透明细胞癌及卵巢腺鳞癌预后较差,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Ⅲ期 辅助化疗
下载PDF
人子宫内膜癌相关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文欣 郝希山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4-588,共5页
目的筛选、克隆与鉴定人子宫内膜癌发病特异相关的基因片段,探索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获取无间质混杂的人正常子宫内膜腺管上皮细胞与子宫内膜癌细胞,提取微量RNA并进行纯化及浓缩,采用荧光差... 目的筛选、克隆与鉴定人子宫内膜癌发病特异相关的基因片段,探索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获取无间质混杂的人正常子宫内膜腺管上皮细胞与子宫内膜癌细胞,提取微量RNA并进行纯化及浓缩,采用荧光差异显示技术(FDD-PCR)筛选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特异相关的差异基因片段,反向Northern点杂交(使用扩增的RNA)验证差异片段,对阳性片段利用GenBank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共获得38条差异条带,其中3条在正常子宫内膜中高表达,35条在子宫内膜癌中高表达。对10条再回收差异条带进行克隆并测序,经反向Northern点杂交鉴定,获得6条阳性差异基因片段。经BLAST比对分析显示,L1.1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CDK7)同源性为99%;L1.9与人类蛋白磷酸酶1调节抑制亚单位12A (PPP1R12A)同源性为99%;L1.21、L1.22与E1A激活基因1的抑制子(CREG)同源性为100%;L1.25、L1.26与锌转运家族中的10号锌转运体(SLC39A10)同源性为98%以上。结论通过LCM技术与FDD-PCR技术的结合,获得了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特异相关的基因片段。首次从基因水平发现了CDK7、PPP1R12A、CREG、SLC39A10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相关性,补充了对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分子机制的认识。其中CDK7、CREG、SLC39A10可以作为新的子宫内膜癌候选癌基因,PPP1R12A可以作为新的子宫内膜癌候选抑癌基因来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基因 肿瘤抑制
原文传递
原发男性生殖系统恶性淋巴瘤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欣 杜晓琴 郝权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73-474,共2页
为了探讨原发性男性生殖系统恶性淋巴瘤(PMGSL)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回顾性分析了30例原发男性生殖系统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结果显示,PMGSL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0.7%,以睾丸恶性淋巴瘤最为常见,占PMGSL的86.67%。治疗方法采用手... 为了探讨原发性男性生殖系统恶性淋巴瘤(PMGSL)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回顾性分析了30例原发男性生殖系统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结果显示,PMGSL占同期恶性淋巴瘤的0.7%,以睾丸恶性淋巴瘤最为常见,占PMGSL的86.67%。治疗方法采用手术、化疗和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24个月,5年生存率35.2%。PMGSL预后与分期及病理分型有关,晚期病例的预后明显差于早期病例,P<0.05;B细胞性NHL的预后好于T细胞性NHL,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PMGSL是罕见的结外淋巴瘤,治疗方法应采用化疗、手术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分期和病理分型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治疗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治疗 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