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科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邓阳桂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4期49-49,共1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的方法。方法对我科室近五年来医疗事故、医疗纠纷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对应的管理方法。医疗事故、纠纷发生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急诊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及护士工作失误而出现的安全隐患等问...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的方法。方法对我科室近五年来医疗事故、医疗纠纷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对应的管理方法。医疗事故、纠纷发生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急诊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及护士工作失误而出现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的方法有规范管理流程,加强护士的培训,进行合理排班,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等。结果我院通过改正,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结论针对急诊科护理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可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护理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探讨
下载PDF
急诊科发生护理纠纷解决的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玉艳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5期287-287,共1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7月我院急诊科发生的36例护理纠纷事件,对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调查发现,护理纠纷发生多与护士责任意识缺乏、护士与患者缺少交流、护理技... 目的:探讨急诊科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7月我院急诊科发生的36例护理纠纷事件,对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调查发现,护理纠纷发生多与护士责任意识缺乏、护士与患者缺少交流、护理技术不够娴熟、法律意识淡薄等有关。通过对其实施知识培训,增强法制观念等处理方案后,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护患纠纷的发生也显著减少。结论护士具备扎实的护理操作,良好的护理态度和责任意识是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的关键,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纠纷 解决方法
下载PDF
护士层级管理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敏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6期127-127,共1页
目的:分析层级管理应用到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后,护理工作是否有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否有提升。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建立一个层级的急诊科护理等级体系,并定期进行护理工作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急诊科护理的效果大大提升... 目的:分析层级管理应用到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后,护理工作是否有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否有提升。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建立一个层级的急诊科护理等级体系,并定期进行护理工作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急诊科护理的效果大大提升,护理过失和不满意情况大大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结论层级管理的制度应用到急诊科护士中,能够有效的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工作的水平。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信心,配合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管理 急诊科 护理应用
下载PDF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许玉俊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193-1195,共3页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的重要疾病之一,脑卒中就是其中危险性较高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有趋于年轻化的趋势。脑卒中发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较快,加上发病人群多为中老...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的重要疾病之一,脑卒中就是其中危险性较高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有趋于年轻化的趋势。脑卒中发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较快,加上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合并基础疾病多,身体免疫情况较差,导致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一旦发病后,对快速识别和紧急抢救要求较高,因此,应在发病后的最短时间内对患者采取抢救措施并尽快接受治疗与护理,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就诊时间[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人群 中老年人群 脑卒中发病 并发症发生率 抢救措施 就诊时间 心脑血管疾病 紧急抢救
下载PDF
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玉俊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03-405,共3页
急诊科是医院对外开放的直接窗口,是抢救危症、重症和急症患者的重要场所,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急诊科接收的患者病情往往来势凶险,病情程度难以估计,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急",救治工作需争分夺秒,且急诊区患者人... 急诊科是医院对外开放的直接窗口,是抢救危症、重症和急症患者的重要场所,在医院的医疗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急诊科接收的患者病情往往来势凶险,病情程度难以估计,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急",救治工作需争分夺秒,且急诊区患者人员复杂、流动快,患者病种繁多,因此急诊科护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巨大。另外,一般在急诊科中患者和家属求医心切,许多患者希望医护人员能够尽快给出较明确的诊断,但由于急诊一般都为突发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救治工作 急症患者 病情程度 医疗服务 护理中的应用 患者病种 危症
下载PDF
4R危机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许玉俊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17-119,共3页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收治的患者病种类型复杂,医护人员救治时间紧迫,工作节奏快,危险因素复杂,极易产生风险事件。一旦发生不良事件或医疗事故,不仅会损害患者和家属的利益,也会给医护人员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工...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重要科室,收治的患者病种类型复杂,医护人员救治时间紧迫,工作节奏快,危险因素复杂,极易产生风险事件。一旦发生不良事件或医疗事故,不仅会损害患者和家属的利益,也会给医护人员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工作压力。而如何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快速识别风险事件并在危机发生后迅速对其加以处理,将损失降到最小,对医护人员来说都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治时间 急诊科 危急重症患者 价值探讨 急诊护理管理 医护人员 危险因素 医疗事故
下载PDF
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对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雪梅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10期1566-1568,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对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94例患者,其中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急诊分诊采用常规护理模式,97例患者列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急诊预检采用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模式,97... 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对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94例患者,其中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急诊分诊采用常规护理模式,97例患者列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急诊预检采用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模式,97例患者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患者就诊时间及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为96.91%,高于对照组的89.69%(P<0.05);观察组就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总的满意度为95.88%,高于对照组的86.60%(P<0.05)。结论在急诊预检分诊护理中应用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模式,可有效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精准率,更好地提升护理工作质量,进而减少患者就诊时间,达到理想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急诊预检分诊
下载PDF
情景模拟演练联合思维导图教学对急诊预检分诊质量及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玉方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年第2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联合思维导图教学对急诊预检分诊质量及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职的急诊护士66名,按照年龄、工作年限、学历水平、入科成绩具有可比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联合思维导图教学对急诊预检分诊质量及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6月—2019年12月在职的急诊护士66名,按照年龄、工作年限、学历水平、入科成绩具有可比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采取情景模拟演练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比较两组护士的预检分诊质量及岗位胜任力。结果观察组患者预检分诊耗时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分诊准确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关爱服务、职业认知、人际发展、自我概念4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演练联合思维导图教学在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预检分诊质量,增强急诊护士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演练 思维导图教学 急诊 分诊 岗位胜任力
下载PDF
基于损伤控制理念的护理干预在急诊多发伤伴骨折中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培佩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10期1569-1571,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损伤控制理念的护理干预在急诊多发伤伴骨折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95例急诊多发伤伴骨折患者,将1月至6月接受传统救治护理的147例患者列入对照组,7月至12月接受损伤控制理念护理干预的148例患者列入... 目的探究基于损伤控制理念的护理干预在急诊多发伤伴骨折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95例急诊多发伤伴骨折患者,将1月至6月接受传统救治护理的147例患者列入对照组,7月至12月接受损伤控制理念护理干预的148例患者列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恢复情况[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乳酸消失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骨骼愈合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碱剩余(BE)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停留时间、乳酸消失时间、PT、骨骼愈合时间、体温恢复时间、APTT、BE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24.32%)(P<0.05)。结论在急诊多发伤伴骨折中应用基于损伤控制理念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降低外科感染相关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救治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理念 骨折 多发伤 急诊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探讨链式流程护理干预在急诊指骨骨折出血急救中对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慧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14期2204-2206,2209,共4页
目的 分析链式流程护理干预在急诊指骨骨折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50例指骨骨折出血急救患者临床资料,将予以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纳入参照组,将予以链式流程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基本... 目的 分析链式流程护理干预在急诊指骨骨折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50例指骨骨折出血急救患者临床资料,将予以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纳入参照组,将予以链式流程护理干预的7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基本生命复苏10 min内完成率、手术40 min内开展率、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基本生命复苏10 min内完成、手术40 min内开展率、急救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1周、2周、4周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指骨骨折出血急救中实施链式流程护理可以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减轻患者心理应激,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式流程护理 急诊 指骨骨折出血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骨科急诊不同材质石膏折断率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永红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28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骨科急诊不同材质石膏折断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000名急性骨折接受石膏固定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针对性护...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骨科急诊不同材质石膏折断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1000名急性骨折接受石膏固定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其急诊石膏断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诊接受石膏固定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石膏折断率,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骨科急诊 石膏折断率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急诊处理患者伤口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庆珍 许慧 +1 位作者 孙建玉 张蕊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24期3028-3030,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急诊手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84例急诊手外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急诊手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84例急诊手外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感染率、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伤口愈合程度、患指屈伸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伤口感染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P=0.034)。护理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6、0.160,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05、12.615,P<0.05)。观察组伤口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9,P<0.05)。观察组患指屈伸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6,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升手外伤急诊处理效果,减少伤口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指屈伸度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急诊处理 护理干预 伤口感染 负性情绪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风险管理模式在急诊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3
作者 张津秋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第19期85-87,100,共4页
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在急诊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急诊的156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78)和对照组(n=78)。对照组患者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 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在急诊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急诊的156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78)和对照组(n=78)。对照组患者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救治效率及护理质量。结果:2组急诊骨折患者干预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组救治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骨折患者在接受基于风险管理模式的护理干预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救治效率明显提高,且护理质量也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急诊 骨折 应用价值
下载PDF
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及其疏导措施
14
作者 江朴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4期107-108,共2页
目的:研究三甲医院急诊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相应的疏导措施。方法:总结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结果:急诊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超负荷、工作时间长、自身素质欠缺、社会心理支持不足、突发事件的... 目的:研究三甲医院急诊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相应的疏导措施。方法:总结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结果:急诊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超负荷、工作时间长、自身素质欠缺、社会心理支持不足、突发事件的出现、担心护理工作造成差错、付出和支出的不平衡、医院管理层重视不够等。结论:急诊科护士加强学习,自我调节,领导层加强重视来协助急诊护士减轻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提高急诊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实施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士 心理压力 疏导措施
下载PDF
下肢广泛性皮肤脱套伤的急诊处理
15
作者 张煦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4期9-10,共2页
目的:分析下肢广泛性皮肤脱套伤的急诊处理.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下肢广泛性皮肤脱套伤患者.将其根据不同处理方法均分为观察组(36例,采用急诊抢救处理)与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处理).观察对比2组患者处理后... 目的:分析下肢广泛性皮肤脱套伤的急诊处理.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2例下肢广泛性皮肤脱套伤患者.将其根据不同处理方法均分为观察组(36例,采用急诊抢救处理)与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处理).观察对比2组患者处理后其治疗效果及后续手术效果,以及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使用急诊抢救处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且手术效果得分远高于后者;护理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都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广泛性皮肤脱套伤采用急诊处理,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与手术效果,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整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脱套伤 急诊处理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在优化急诊手外伤患者入院流程中的应用分析
16
作者 康亚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5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优化急诊手外伤患者入院流程中的应用。方法: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急诊接收的手外伤患者中,随机抽选82例为观察对象,对其分组观察,即对照组41例根据常规流程入院,观察组41例实施入院流程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优化急诊手外伤患者入院流程中的应用。方法: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急诊接收的手外伤患者中,随机抽选82例为观察对象,对其分组观察,即对照组41例根据常规流程入院,观察组41例实施入院流程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等待时间、手术耗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外伤患者入院诊治时,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对其入院流程进行优化,可进一步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且患者满意度较高,焦虑程度轻,有利于化解医疗冲突,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手外伤 急诊入院流程
下载PDF
TMDT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何晨 李雯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6期116-119,153,共5页
目的:研究创伤多学科联合救治团队(TMDT)急救护理流程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7月-2021年12月TMDT急救护理流程实施前接诊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随机选择2022年1月-2022年6月TMDT急救护理流程实施后接诊... 目的:研究创伤多学科联合救治团队(TMDT)急救护理流程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7月-2021年12月TMDT急救护理流程实施前接诊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随机选择2022年1月-2022年6月TMDT急救护理流程实施后接诊的56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TMDT急救护理流程干预,对比2组的应用结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抢救时间、采血至用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94.62%,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MDT急救护理流程治疗严重多发伤患者,能有效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加快患者的救治进程,提高救治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多学科联合救治团队 急救护理流程 严重多发伤 睡眠质量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人性化急救服务在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8
作者 丁宇鑫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5期90-93,98,共5页
目的:分析人性化急救服务在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58例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急救服务,对照组实施... 目的:分析人性化急救服务在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58例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急救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服务.比较2组救治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总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折部位畸形、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急救服务用于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中,不仅可以获得相对理想的救治效果,也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急救服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 人性化急救服务 骨折部位畸形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分型与治疗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静 卜延民 张铁良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12期1019-1020,共2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78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行关节置换、切开复位内固定带血运骨移植术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骨移植术,比较各自的疗效及优缺点。结果20例高龄患者行关节置换术... 目的探讨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分型与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78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行关节置换、切开复位内固定带血运骨移植术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骨移植术,比较各自的疗效及优缺点。结果20例高龄患者行关节置换术,19例恢复良好;Ⅰ型骨折内固定植骨后,骨折愈合率高达93.75%;Ⅱ型骨折切开和闭合复位内固定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两者无统计学差异;Ⅲ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带血管或肌蒂的骨移植手术和空心钉固定植骨,后者效果不佳。结论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骨折分型,结合年龄、影象学检查等判断股骨头血运保持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多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 骨折 髋关节置换 空心钉 植骨
下载PDF
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心电图心肌缺血分级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晓雷 王荣英 +2 位作者 田英平 牛丽伟 王艳芬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2期1018-1020,1024,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探讨缺血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 STEMI患者105例,根据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2级缺血组(56例);3级缺血组(49例)。所有患者于梗死后2周行99m锝-甲... 目的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探讨缺血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 STEMI患者105例,根据入院时心电图QRS波群变化进行缺血分级:2级缺血组(56例);3级缺血组(49例)。所有患者于梗死后2周行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和99m锝-红细胞(99mTc-RBC)心血池显像,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和心功能;住院期间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入院时心电图,3级缺血组ST段抬高的幅度(∑ST)显著大于2级缺血组(0.75±0.56)mV vs(0.50±0.32)mV,肌酸激酶同工酶(338±112)U/L vs(178±92)U/L和肌钙蛋白峰值(21.4±11.0)μg/L vs(9.2±5.4)μg/L显著高于2级缺血组(P<0.05),心肌梗死面积大于2级缺血组(18.82±8.76)%vs(14.75±6.24)%(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2级缺血组(P<0.05);在住院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室壁瘤发生率方面,3级缺血组均显著高于2级缺血组(P<0.05);而再梗死发生率,3级缺血与2级缺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时心电图呈3级缺血的急性STE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大,心功能和预后差,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心室功能 心电描记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